第三节 农场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0&rec=87&run=13

驻鲁部队在重视抓好伙食单位业余生产的同时,重视抓好部队农场建设。各部队
农场坚持以生产粮食、油料和肉类为主,同时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解决了部队所需“三粮”(补助粮、种子粮、饲料粮)问题,并担负部分产品的上调任
务。

一、以农为主多种经营
1986-1996年, 是各部队农场以农为主、逐步走开发展多种经营路子的阶段。过
去多年由于受“以粮为纲”的影响,部队农场注重粮食生产。1986年,驻鲁部队农场
加强管理改革,生产结构从以粮为主的单一经营,逐渐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化。
1987年,各部队农场进一步改革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初步形成农工商
一体化,种、养、加工一条龙的生产体系,生产收益比1986年增长75%,有5个农场收
益分别超过100万元。 1988年,有6个农场收益突破100万元,烟台警备区昌阳农场10
00亩虾池, 平均亩产294斤,人均盈利5.75万元,创全军养虾单产和人均盈利最高纪
录。
1990年,各部队陆续加大对农场生产的投入,继续走“场内办厂”等多种经营路
子。 年底,济南军区对“七五”时期农场工作进行总结,省军区晏城农场等9个列编
农场和李作之、宋良杰等10余名劳动模范受到济南军区通报表彰。其中,54762部队、
54682部队、54960部队农场等被三总部表彰为全军第一批先进农场。与“七五”时期
相比,“八五”时期农场产粮、产菜、产肉分别增长48.3%、20.5%、51.7%。

二、科技兴农
1997-2001年, 随着科技强军热潮在各部队的兴起,农场建设进入科技兴农的发
展阶段。其间,各部队农场不断强化科技意识,重视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引进和推
广新技术、新品种,坚持科学种养,实施科学管理,向科技要经济效益。
1999年, 驻鲁部队农场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军区就科技兴农提出的 “四项工程”
(优良品种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植物保护工程、农机配套工程),和推广“三项技术”
(农作物保护地栽培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生猪快速育肥技术)的要求,大大促进了农
场生产效益的提高, 其中粮食总产增加200余万公斤。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
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和科学技术工程活动委员会, 与5所大专院校建立协作关系,
从山东农科院聘请5名专家担任基地重要部门的科技副主任、 处长和科技副团长,设
立科技基金,先后繁育推广粮、棉、菜、林、果、畜禽等优良品种70余个,示范推广
节水灌溉、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等新技术4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37项,经济效益提高
40%,创历史最高水平;总资产增加到2.8亿元。济南军区司令员钱国梁、政委徐才厚
为此专门发贺信, 称赞他们为部队农场稳步发展闯出一条新路。1999-2001年,各部
队农场适应科技强军的新形势,持续在科学兴农、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年年保持农
场生产的高效益。 “九五”时期,驻鲁部队农场产粮比“八五”时期增加18.5%,效
益增加13.3%。

三、编制体制调整
2002年,驻鲁部队各级农场改为同级机关副食品生产基地。各部队积极适应农副
业生产体制编制、职能任务的调整变化,组织好副食品生产基地编制的落实,调整生
产结构,主要搞好蔬菜种植、畜禽水产品养殖和副食品加工。至2003年10月底,各部
队机关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土地调整为机关和直属队农副业生产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