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领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0&rec=186&run=13

1985年后,全省国防教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统一领导下,先后由县
级以上党政军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国防教育委员会、
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具体领导和组织实施。至2005年,各级国防教育职能部
门严格履行职责,健全教育机制,及时做出部署,不断总结经验,有效指导了全省国
防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领导机构
1985年,经省委研究确定,建立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主
要领导挂帅,宣传、教育、民政、人武部门和驻军等方面领导参加的省国防教育领导
小组。1987年后,根据国防教育逐步扩展和深入的需要,省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把工、
青、妇等社会团体和文化、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部门吸收进来,纳入领导体系。
至1989年,16个市(地) 和133个县(市、区)陆续建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全省形成上
下贯通、左右连接的国防教育组织网络。
1990年7月13日, 根据《山东省国防教育条例》有关规定,省国防教育领导小组
改为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由省长赵志浩任主任委员,阎琢、李春廷、马忠臣任副主任
委员, 委员由省委、 省政府、省军区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担任。至年底,全省16个市
(地)、133个县(市、区)和各大企业国防教育委员会相继成立。
至2003年7月, 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先后作过七次调整充实。省长李春亭、张
高丽、韩寓群先后任主任委员;省军区司令员易元秋、沈兆吉、张齐红,政治委员刘
国福、何法祥,副省长张瑞凤、林廷生先后任副主任委员。
2003年7月11日, 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研究决定,将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并入省
国防动员委员会。此后,全省国防教育工作统一由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组织领导。

二、办事机构
各级在不断完善和加强国防教育领导机构的同时,注重加强国防教育办事机构的
建设。1986-1988年,省国防教育的办事机构设在省军区政治部。各市(地)、县(市、
区) 国防教育的办事机构相应设立在各军分区(警备区)和县(市、区)人民武装部。19
89年2月21日, 省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由省宣传部门、省民政部门、省军
区政治部和驻军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省军区政治部,省军区政治
部副主任薛广明兼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在省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授权下,负责全省国防
教育的组织、协调、联络、指导工作。至1989年年底,全省各市(地)、县(市、区)均
建立起以人武部门为主、吸收地方和驻军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国防教育办事机构,配
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并不断加强办公制度、设施、资料建设。
1990年7月13日, 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成立后,省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省
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仍由薛广明担任。此后,各市(地)、县(市、区)
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也随市(地)、县(市、区)国防教育委员会的建立,改为国防
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工作人员相应进行调整充实。1992年1月,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明
确, 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分别固定1人参加国防教育委员
会办公室工作, 每周集中办公1天。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于1994年1月4日、
1995年10月6日、 2000年12月31日作出调整,先后由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车全保、林
长凯、刘绍华兼任办公室主任。
2003年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并入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同时,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
室与新成立的省国防动员委员会政治动员办公室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办公室主
任由刘绍华担任。之后,各市(地)、县(市、区)的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也按照上述
原则作了相应的合并调整。至2005年,全省17个市和139个县(市、区) 普遍建立国防
教育工作机构,多数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成立国防教育组织。调整后的各级国防教育
办公室,继续发挥对国防教育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和督促检查的作用。

三、教育机制
在实施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各级注意把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防教育全民性、社会性
特点的教育机制放在首位, 着力探索国防教育社会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路子。自1
986年起, 全省逐步形成“五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即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
立宣传、民政、教育、人武部门和驻军及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共同参加的领导体制;
具体工作中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宣传教育轨道、纳入拥军优属工作、纳入学校教
学活动、纳入人武工作职责和纳入军民共建内容,形成人武系统发挥牵头作用,宣传
部门发挥协调作用,驻军民兵发挥带头作用,教育部门发挥基础作用,新闻广播电视
等部门发挥媒体作用,工、青、妇等部门发挥配合作用的齐抓共管、统一运转的运行
机制。全省国防教育逐步形成各级领导普遍重视、社会各界热情支持、有关部门主动
配合、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1988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民政部、
国家教育委员会、解放军总政治部转发推广了山东实行“五位一体”搞好全民国防教
育的做法和经验。
1989年后,全省各级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国防教育条例》,“五位一体”
的教育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各级宣传部门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宣传轨道,深入到全
民教育之中;各级教育部门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轨道,深入到学生素质教育之中;
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把国防教育纳入双拥共建轨道,深入到双拥创建活动之中;各
级人武部门把国防教育纳入人武工作轨道,深入到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之中;各级立
法、司法、执法机关把国防教育纳入法制建设轨道,深入到依法治省工作之中,使国
防教育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有成效。1998年9月1日,中央军委办公厅、总政治部
转发了山东省《关于十年来实行和发展“五位一体”搞好全民国防教育的情况报告》。
2001年4月《国防教育法》 实施后,全省各级重视按照法制化的要求,从强化领
导职责、健全教育制度、优化教育活动、培养教育典型、完善教育管理等方面做工作,
进一步增强“五位一体”教育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省国防教育形成健康、有序、
持久深入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重要决策部署
1988年3月,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教育委
员会、省军区政治部《关于搞好全民国防教育的意见》,对此后一个时期全省国防教
育作出全面部署。10月14日,省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全省国防教育会议,省委书记
梁步庭、省长姜春云在会上讲话。会议着重研究如何深化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加强对
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和此后一个时期国防教育要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等问题。
1990年7月23-25日,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在青岛召开首次全省国防教育经验交流会
议。各市(地) 、各大企业国防教育委员会领导和先进典型代表约500人参加会议。会
议全面总结全省开展国防教育的情况和经验,提出此后一个时期国防教育的主要任务,
着重就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抓好基础建设、拓宽教育路子、健全法规制度、加强组
织领导等问题提出重要指导意见。
1992年1月, 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争创国防教育
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活动,并在适当时机召开表彰大会。同时规定,县以上领导干部,
每年过一次军事生活日,搞一次国防教育调查研究,为干部群众上一次国防教育课。
7月28日, 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在济南召开全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会,有
12个县级人民武装部,55名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被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省国防
教育先进单位”“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1993年8月30-31日,省军区政治部、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在济南召开全省国防教育
理论研讨会,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各市(地)国防教育委员会负责人以及部分论文
作者参加研讨。全省共撰写论文2100余篇,62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1994年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确定,从当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评选关心国
防建设十佳人物活动。 1995年1月20日,首次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表彰会召开,对
全省评选出的10名为国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至2005年,评选活
动持续开展。
1997年1月23日, 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召开全省国防教育工作会议。省长、省国防
教育委员会主任李春亭在会上讲话。会议确定,在新的一年全省要以恢复对香港行使
主权、纪念建军7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为契机,以广泛开展全国统一部署
的“强我国防、兴我中华”系列活动为主题,把全省国防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
2000年1月25日, 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暨省国防教育工作会议。会
议提出,国防教育要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在继承传统谋求国防
教育新发展上、在赋予国防教育新内容上、在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改进国防教育方式方
法上、在健全国防教育领导机制上,积极探索创新。6-12月,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
室、 山东国防教育报社联合举办“新世纪全民国防教育展望”研讨征文活动,为在2
1世纪开创全省国防教育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001年9月8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济南召开全省全民国防教育经验交流表
彰会议。会议总结全省国防教育工作情况,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了此后一个时
期的任务和要求。
2005年2月28日, 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召开全省国防教育工作电视会议。会议总结
工作、表彰先进,对新一年度国防教育工作作出部署。会议要求,新形势下国防教育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依法施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教育内
容上紧贴反侵略、反分裂这个主题,在教育对象上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
预备役人员,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育的多渠道、多层次和多方位,进一步增强全民国
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