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激励政策与措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0&rec=139&run=13

驻鲁部队各级党委立足科技强军,着眼加强部队质量建设,积极制订和完善科技
干部激励政策,营造浓厚的“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造)氛围,充分调动装备科技干部的积极性,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选拔技术拔尖人才
1991年,济南军区下发关于选拔军区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文件,要求对拔尖人
才承担的工作和科研项目,在人员、经费、器材等方面优先保障。首批选拔出40名拔
尖人才,军区召开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大会,军区领导为其戴大红花、颁发铜匾和证书,
使拔尖人才在部队中成为学习的榜样,激励更多科技干部拼搏进取,争当拔尖人才。

二、提前晋升技术等级与职务
驻鲁部队把选拔优秀中青年人才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工作重点,突出实际能力
和工作实绩,破除论资排辈和求全责备的束缚。按照军区规定,德才特别优秀,在本
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编配等级幅度内可以不受相应职务数量限制,可以提前或越级晋升
专业技术职务。
为激励科技干部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军区把竞争机制引入晋升技术等级工作,于
1995年6月21日正式下发关于选升和提前晋升专业技术等级条件的文件。当年,军区
按照政策规定,对159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优先选升技术等级,为10名高级
专业技术职务干部提前晋升技术等级。

三、建立奖励基金
济南军区充分运用物质奖励的辅助手段,于1991年筹措105万元资金,建立中青
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奖励基金,并制订具体的奖励条件,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批奖励
20人,奖金完全归个人支配。各部队均设立学习成才奖励基金,对通过在职学习实现
学历升级的采取报销学费、差旅费的方式予以鼓励。

四、设立专业技术突出贡献奖
1999年12月,济南军区颁发《济南军区专业技术突出贡献奖暂行规定》。此奖项
每两年实施一次,每次奖励35人左右,奖金总额50万元,最高等级奖金5万元。军区
成立由30名有关业务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专业技术突出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具体负
责审查、评议推荐人选的成绩和贡献。《规定》特别提出要注意向作战部队工程技术
干部倾斜,对生成和提高战斗力有直接作用的,不死卡名额。2001年1月2日,首批3
3名干部被批准获首届军区专业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专业技术突出贡献特等奖、
一等奖、二等奖奖金分别提高到10万元、5万元、3万元。这项政策的出台,对调动专
业技术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成立科技专家委员会

图5-18 1999年5月,济南军区科技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

1999年5月28日,济南军区科技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济南召开,
全区各条战线的26名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为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2002年2月,军区成
立第二届科技专家委员会;2004年11月,成立第三届科技专家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
会成员充分发挥了在装备保障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科研攻关中的“龙头”“种子”
作用。

六、表彰树立先进典型
1993年1月,济南军区召开优秀科技干部表彰大会,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为受
全国、总部和济南军区表彰的科技干部颁奖。带头学科技、钻科技的烟台警备区装备
部部长林国周,军区装备部军械装甲部“打赢博士”刘卫星,全军自学成才先进个人、
军区军械雷达修理所雷达修理站高级工程

5-19 1993年1月,受到济南军区表彰的部分优秀科技干部在交谈技术创新体会

师薛兰柱,军区军械器材仓库“战士工程师”海宝军等先进典型,成为装备战线干部
、战士学习追赶的目标。为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军区和各大单位多次通报表彰优秀
工程技术干部,增强了装备战线干部骨干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七、从优落实政治、物质待遇
驻鲁部队各级把关心科技干部政治生活和政治进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培养并发
展大批科技干部入党,为上百名科技干部记功,对贡献突出的提前晋升专业技术等级。
一些部队重视抓科技干部工作、学习环境的改善,建立学习研究场所,专设科研、革
新经费;有的部队为专业技术干部固定工作用车,尽力解决好子女入学、入托、家属
就业等问题;为高级专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定期查体制度,分批组织高级专家疗养。
各级还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科技干部住房、通信状况,对特招入伍到作战部队艰苦偏
僻地区工作的,其家属符合条件的特招入伍或招聘为部队文职人员,这些举措有效激
发了广大科技干部的工作热情。省军区海防四区成立装备专家工作室,对专业技术干
部集中使用,充分发挥其技术决策的骨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