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线桥隧维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rec=51&run=13

一、线路维修
1986-1998年,国家铁路工务实行养修合一形式,维修工区既负责综合维修,又
负责日常保养和补修,线路质量难以均衡保持。1999年,进行养修分开的修制改革。
京沪、京九、胶济等干线正线综合维修采用大型机械(简称大机)捣固作业,实行“天
窗”修(利用列车运行空隙,进行要点施工),以大机为主、工务配合的维修方式。其
它线路的正线综合维修采用小机群开“天窗”维修作业。
1988年,山东省地方铁路益羊线寿光、大家洼养路工区成立后,采取线路综合维
修、线路道岔保养和临时补修方式进行。1995年4月,成立机械化养路工区,配备2组
内燃捣固机,由各养路工区配合机械化养路作业。1997年,各养路工区配备捣固机自
行开展机械化养路作业。坪岚、桃威、青临线分别成立工务段、养路领工区、补修队
等线路维修组织,对管内线路进行维修或综合维修。
2001-2005年,合资铁路邯济线设备管理维修中心下设综合维修段养路工区,每
年对管内线路进行维修和管护。

(一)维修作业
线路维修作业。1986-1988年,采用人工作业。1989年,济南局在泰安工务段进
行开“天窗”小机群作业试点。1994年,首次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维修作业。
1997年,进行大机夜间线路维修作业。1999年,将大机维修费用下达各分局、工务段,
工务段与大机段签订施工合同,双方按实际作业长度、项目、动静态质量验收结果清
算费用。2000-2005年,山东省内京沪、京九、胶济干线线路综合维修实现大机捣固。
道岔维修作业。1986-1995年,铺设道岔采用人工捣固。1996年,干线提速道岔
维修采用捣固棒作业。2004-2005年,主要干线采用道岔捣固车作业。

(二)维修管理
1986-1999年,全路工务系统开展优质曲线、优质道岔、优质缓冲区等单项达标
安全优质活动。济南局对京沪、京九、胶济干线制定了严一格、高一档的优质设备保
持措施。1989-1991年,济南局改革修制修程,先后在淄博、济南工务段试点推行
“状态修”。根据不同线路结构、通过总重、线路大中修情况,编制线路综合维修、
月度保养计划;打破过去整公里、全项目安排的做法,改为200米单元,分段分项安
排,使重点地段和重点项目得到及时整治,提高了线路维修的科学性、针对性,保持
了线路质量的均衡提高。1994年,在京沪、胶济、蓝烟干线全面推行。
1998年,加强无缝线路管理。针对钢轨防胀,适当提高无缝线路的实际锁定轨温,
建立“应力放散周期”制度,实行无缝线路在一个大修周期内至少安排应力放散1次。
1999年,随着主要干线提速,为提高线路质量,线路维修实行等级管理。线路维修费
用按线路等级分配,分别设立分配系数和调节系数及提速道岔补偿系数。
2001年,在全局推广无缝线路准直测量技术,采用实际锁定轨温和最不利轨温控
制作业。2002年,实行无缝线路位移观测、分析。至2004年,全局连续6年无胀轨事
故。
2001年开始,在京沪、胶济线7个车站的20组提速道岔上试铺国产60公斤/米钢轨
12号奥贝氏体钢组合辙叉。2002年在京沪、胶济线试铺100组。
2002-2004年,在工务系统开展安全优质标杆(示范)段活动。

(三)轨道检测
1986-1989年,济南局配备Ⅱ型GJ-3型轨检车进行轨道检测。1996年,在该车上
安装美国产轨距轨向检测系统。1999-2005年,配Ⅳ型轨检车辆。1986-1994年,检测
周期为京沪、胶济、蓝烟干线每季检测1次,其它线路每半年检测1次。各工务段配置
智能型轨道添乘仪对辖内的主要线路进行定期检测。1995年开始,检测周期逐年缩短。
2004年开始,为适应提速需要,对京沪、京九、胶济线每月检测2次,对蓝烟、新兖、
兖石线每月检测1次,胶新线每季检测1次,其它支线每半年检测1次。2005年7月,胶
新线开行客车,轨检车每月检测1次。2002-2005年,在京沪、京九、胶济干线安装机
车车载式轨道监测装置,并在工务段、工务分处、工务处安装地面接收装置和数据分
析处理系统。轨检车动态检测情况,1998年平均优良率88.8%,合格率99.8%;2 005
年平均优良率92.9%,合格率100%。

(四)重点病害整治
1986-1992年,对京沪、辛泰线雨季翻浆冒泥、路基下沉、坍塌地段进行路基病
害整治。1993-1996年,对新兖、蓝烟线风化、滑坡病害进行整治。1997-2004年,京
九、新兖线路基水害破坏严重,由所属工务段进行病害整治。2000-2005年,济南局
组织对山东省内京沪、胶济、京九等干线进行道床边坡、枕盒清筛,道床翻浆冒泥得
到整治。1986-1998年,利用小型钢轨探伤仪进行钢轨探伤。1999-2000年,济南局配
属钢轨探伤车在山东省内京沪、京九、胶济干线进行探伤作业。2002-2005年,钢轨
探伤车对京九、新兖、兖石线进行周期性探伤。1999-2001年,济南局首先在小半径
曲线比较集中、钢轨侧磨严重的京沪、胶济线部分曲线进行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试验,
之后逐步在全局推广应用。2002-2005年,对局管内京沪、胶济等8条线路全面实施车
载式干式润滑涂覆。

二、桥梁隧道维修
1986-1994年,试行桥梁隧道状态维修,按病害的严重程度及危害程度分A、B、C
三类管理。2002年,桥梁隧道实行养修分开,突出对重点病害桥涵的整治。2005年,
国家铁路共有桥梁领工区18个,桥梁工区75个,桥梁维修人员1017人。
1985年前,检修作业靠肉眼检查。1986年,工务段配备了检测仪。1986-2005年,
先后制定维修作业标准化程序及检查、验收工序。为对重点设备实行监控,各工务段
设立桥隧领工区、工区及桥隧机械化施工队,实行“检、养、修”分开和“天窗修”。
2001年,利用兰州局隧道限界检查车对管内24座隧道的限界进行全面检测。同时,对
桥隧设备普遍实行分类管理,使重点设备得到有效监控。根据桥隧设备的劣化等级和
设备技术状态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养修计划,保持桥隧设备状态均衡完好。
地方铁路益羊、坪岚、青临和桃威线分别成立桥梁工区,每年对桥梁桥面、护锥、
桥墩、支座等进行维修加固油漆,保持良好状态。合资铁路邯济线设备管理维修中心
综合维修段桥梁维修工区对管内桥梁、涵洞进行综合维修和管护。
1985年前,桥隧维修机械化水平较低,主要靠人工养护。1986-2005年,济南局
加大桥隧维修机械设备的投入,桥梁维修机械化施工队一般都配备有空气压缩机、发
电机组、混凝土搅拌机等养桥机械和汽车,按桥梁维修项目的劳动率估算,机械化比
重达60%。针对桥隧养护定员减少的状况,按照技术创新的要求,引进新材料、新技
术、新工艺,对封端混凝土开裂、梁拱及隧道漏水、支座锚螺栓剪断、墩台裂损等病
害加以整治,保证桥隧安全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