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济南铁路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2&rec=4&run=13

一、机构设置

(一)铁路局机关
1986年,济南铁路局(以下简称济南局)设办公室、总工程师室、视察室、企业管
理办公室、安全监察室、运输处、货运处、客运处、机务处、车辆处、电务处、工程
承包公司(基建处)、计划统计处、财务处、审计处、劳动人事处、卫生处、房产建筑
处、生活管理处、人民武装部、多种经营管理办公室、劳动服务公司(集体企业处)、
教育处、公安处等行政处室24个。管辖济南、青岛、徐州铁路分局,工程总公司,物
资工业公司,工务大修处(线桥大修工程处)等6个局属单位。全局有独立基层单位18
8个。
1986年以后,根据管理职能的发展变化,济南局对机关机构不断进行调整。198
7年8月,将原劳动人事处分为人事处、劳动工资处。1988年,撤销教育处,成立教育
委员会;撤销人事处,成立干部处;多种经营办公室改称多种经营管理处(对外称多
种经营开发总公司);成立宣教处、监察处。1990年成立路风建设办公室。1991年成
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1998年6月,撤销运输、客运、货运处,组建客货营销处
和运输管理处。2003年,撤销教育委员会,成立教育处。2004年1月,成立货运管理
处。
截至2005年,济南局机关有行政处室22个:办公室、总工程师室、企业管理和法
律事务处、安全监察室、运输处、客运处、货运处、机务处、车辆处、工务处、电务
处、劳动和卫生处、人事处(党委干部部)、计划统计处、财务处、收入稽查处、审计
处、建设管理处、职工教育处、物资管理处、土地房产管理处、人民武装部(人防战
备处)。另有附属机构28个,学、协会2个,铁路办事处3个。

1986-2005年济南铁路局历任负责人一览表
表1-1

┌───┬─────┬────────┐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
├───┼─────┼────────┤
│张同生│局长 │1984.02-1993.04 │
├───┼─────┼────────┤
│盛光祖│局长 │1993.04-1994.11 │
├───┼─────┼────────┤
│王志明│局长 │1994.11-1996.12 │
├───┼─────┼────────┤
│彭开宙│局长 │1996.12-1999.10 │
├───┼─────┼────────┤
│左慎湘│局长 │1999.10- │
├───┼─────┼────────┤
│陈功 │常务副局长│2005.04- │
├───┼─────┼────────┤
│秦洪渭│副局长 │1982.12-1996.12 │
├───┼─────┼────────┤
│于长禄│副局长 │1985.04-1988.03 │
├───┼─────┼────────┤
│王远亮│副局长 │1985.04-1994.06 │
├───┼─────┼────────┤
│晏小康│副局长 │1985.04-2000.09 │
├───┼─────┼────────┤
│齐晓敏│副局长(兼)│1989.05-1994.11 │
├───┼─────┼────────┤
│左慎湘│副局长 │1992.10-1995.04 │
├───┼─────┼────────┤
│范振耀│副局长 │1993.04-1995.04 │
├───┼─────┼────────┤
│王松亭│副局长 │1994.06-1995.08 │
├───┼─────┼────────┤
│曹可久│副局长 │1995.04-2001.08 │
├───┼─────┼────────┤
│蒋衍星│副局长 │1996.12-1997.08 │
├───┼─────┼────────┤
│刘永顺│副局长 │1996.12-2003.07 │
├───┼─────┼────────┤
│姜乃亮│副局长 │1996.12-2005.04 │
├───┼─────┼────────┤
│于汉宗│副局长 │1997.08-2003.07 │
└───┴─────┴────────┘

续表

┌───┬───────┬────────┐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
├───┼───────┼────────┤
│翟世刚│副局长 │1998.05-2000.08 │
│ │ │2005.04- │
├───┼───────┼────────┤
│王承启│副局长 │1999.03-2002.06 │
├───┼───────┼────────┤
│石玉东│副局长 │2001.08-2005.04 │
├───┼───────┼────────┤
│陈功 │副局长 │2002.06-2003.07 │
├───┼───────┼────────┤
│于永祥│副局长 │2002.06- │
├───┼───────┼────────┤
│郭吉光│副局长 │2003.07- │
├───┼───────┼────────┤
│刘培祯│副局长 │2003.07-2005.04 │
├───┼───────┼────────┤
│孙韶峰│副局长 │2005.04- │
├───┼───────┼────────┤
│朱耀明│总工程师 │1983.02-1994.12 │
├───┼───────┼────────┤
│杜厚智│总工程师 │1994.12-1996.08 │
├───┼───────┼────────┤
│王承启│总工程师 │1996.12-1999.03 │
├───┼───────┼────────┤
│姜乃亮│总工程师(兼) │1999.03-2005.04 │
├───┼───────┼────────┤
│王新春│总工程师 │2005.04- │
├───┼───────┼────────┤
│周夫铸│总会计师 │1982.12-1992.08 │
├───┼───────┼────────┤
│程永林│总会计师 │1994.06-2002.06 │
├───┼───────┼────────┤
│陈效达│党委书记 │1986.01-1987.12 │
├───┼───────┼────────┤
│简大钧│党委书记 │1988.01-1993.06 │
├───┼───────┼────────┤
│齐晓敏│党委书记 │1994.11-1996.12 │
├───┼───────┼────────┤
│刘振华│党委书记 │1998.05-2003.06 │
├───┼───────┼────────┤
│王孔秀│党委书记 │2003.06- │
├───┼───────┼────────┤
│张同生│党委副书记(兼)│1984.02-1993.04 │
├───┼───────┼────────┤
│简大钧│党委副书记 │1985.04-1987.01 │
├───┼───────┼────────┤
│齐晓敏│党委副书记 │1989.05-1994.11 │
├───┼───────┼────────┤
│盛光祖│党委副书记(兼)│1993.04-1994.11 │
├───┼───────┼────────┤
│王志明│党委副书记(兼)│1994.11-1996.12 │
├───┼───────┼────────┤
│王孔秀│党委副书记 │1995.04-1998.08 │
├───┼───────┼────────┤
│彭开宙│党委副书记(兼)│1996.12-1999.10 │
└───┴───────┴────────┘

续表

┌───┬───────┬────────┐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
├───┼───────┼────────┤
│左慎湘│党委副书记(兼)│1999.10- │
├───┼───────┼────────┤
│王辉 │党委副书记 │1998.08- │
├───┼───────┼────────┤
│谭延水│纪委书记 │1985.03-1994.06 │
├───┼───────┼────────┤
│王家祯│纪委书记 │1994.06-1999.11 │
├───┼───────┼────────┤
│刘日平│纪委书记 │1999.11- │
├───┼───────┼────────┤
│刘德敏│工会主席 │1982.08-1992.12 │
├───┼───────┼────────┤
│徐长安│工会主席 │1992.12-2003.07 │
├───┼───────┼────────┤
│夏恩鹏│工会主席 │2003.07- │
└───┴───────┴────────┘

(二)局属基层单位
1986-2005年, 根据运输生产需要,济南局对各局属单位和基层单位生产布局进
行调整。 1989年2月,成立泰安电务段。1995年,撤销线桥大修工程段,组建大型机
械化养路段。1996年9月,京九线开通运营,根据新线新制的要求成立聊城北机务段、
聊城北车辆段、聊城车务段、聊城电务段、聊城水电段、聊城房建生活段、菏泽车务
段、 菏泽工务段等8个基层单位,承担京九线运输生产任务。1997年12月,成立烟台
铁路公司, 同时撤销烟台车务段、工务段、烟台站独立单位建制。1998年3月,工电
设备维修体制改革,成立工电大修公司。2001年,调整客运生产布局,将各分局所属
的列车段与客车车辆段、客货混合车辆段的客车部分合并组建济南、青岛客运段,后
改为济南、青岛客运分公司,统一划归新组建的客运公司管理。2002年,将济南铁路
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建制划交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新组建的中铁十局集团公司。
2002年,根据国家经贸委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及铁道部推进
主辅分离的部署要求,将济南局管辖的医院、学校逐步移交属地政府管理。200 5年3
月18日,为适应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撤销济南、青岛铁路分局,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
站、段的体制。同时调整运输生产布局,全局共撤销运输站、段33个,新组建运输站、
段14个。截至2005年底,全局共有运输站、段48个,辅业企业40个,其他局属单位41
个。

二、管理体制改革

(一)领导体制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三个条例的通知》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规定,铁道部于1986年3月批准济南局实行厂(局)长负责制
。至1988年6月,全局运营单位全部实行了厂(站段)长负责制。1989年开始,进一步
扩大到临管单位和集体企业。全局围绕厂长负责制的职能、职权,制定完善三个条例
实施细则,进行内部配套改革。1990年,全局6个分局级单位、109个运输生产基层站
段全部实行了厂(站段)长负责制。

图1-1 1986年3月,铁道部召开会议,宣布济南铁路局实行局长负责制。

济南局从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企业实际,对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行
党政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干”的工作机制和“集体决策、
共同负责”的决策机制。济南铁路局党政联席会议是铁路局最高决策机构,并明确了
党政联席会议参加人员、研究决策的内容范围、方法途径和制度程序。在实际工作中,
对党政联席会议、局务会议、职代会联席会议的内容、程序分别作出规定,使这一机
制不断趋于完善。

(二)运输组织改革
货场、小行包房企业化经营。铁道部于1995年、1996年开始推行货场内部企业化
经营改革。山东省境内的济南、青岛、烟台3个车站作为试点单位于1995年6月挂牌正
式运作。济南局出台《货场实行内部企业化经营管理试点的实施办法》,规定铁路货
场为内部独立核算单位,模拟法人地位,以“四自”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
束、自我发展) 方式进行经营,实行铁路运输、多种经营、人员及资产一体化管理;
根据货场营业收入(运输服务、货运延伸服务、多种经营及其他收入) 、营业支出(工
资、成本、费用) 计算税金和利润。试点初期经营状况尚好,1997年开始受亚洲金融
危机影响,港口吞吐量大幅度下滑,运量严重不足,经营业务量下降。2000年底,在
铁道部实行运输业与多元经营“企业分设、人员分开、财务分账”的工作中,各货场
的多种经营与运输业脱钩,货场的货运服务收入纳入铁路运输收入,至此货场内部企
业化经营试点结束。 2000-2005年,济南局为搞活小货场和小行包房的经营,实行以
“承包经营、竞争上岗、按效计酬、质量考核”为基本内容的承包经营试点。全局有
9个车务段、 27个车站、42个行包房、24个货场为试点单位,建立直接从市场取得收
入的机制,承包方案突出货运与运转、行包和客运与运转等生产组织间的横向联合,
协同作业,以合力谋求共赢。小货场和小行包房实行承包经营后,取得一定的经济效
益。

图1-2 1998年1月,铁道部副部长傅志寰在烟台铁路公司调研。

区段铁路公司试点。1997年,济南局为探索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在蓝烟线采
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组织管理方式,将烟台地区各单位合并组建为车务、工
务、电务、水电、建筑、多元经营等多专业统一管理的烟台铁路公司。铁路公司为具
有相对独立性质、受分局法人委托相对独立经营的综合性公司,享有经营自主权,实
行全成本核算。2002年底,随着运输业与多元经营企业的“三分开”和形势的发展,
公司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烟台站货场企业化经营取消,建筑和货运代理业务划归
多元经营管理。济南局根据形势发展进行了必要调整,烟台铁路公司只保留铁路运输
一项业务, 其他专业划归原系统。2005年4月,烟台铁路公司更名为济南铁路局烟台
车务段。
支线运营模式改革。1999年,铁道部提出支线改革的课题。济南局在全面调研薛
枣、坊子、淄八、淄东和泰肥支线的经营状况后出台了支线改革方案及配套办法,按
照“一线一策”的原则,出台支线单独核算办法实施细则,实施单独统计、单独核算、
单独考核管理模式。改革后的支线拥有经营自主权,将区域内的工务、电务、车务部
门合并组建为单独的综合性管理机构,按照《公司法》模拟法人运作,统一管理。运
营收入实行“管内现收现清,直通作业清算,服务相互补偿”方式;运输总支出实行
全成本核算;支线运输设备实行等级管理。各条支线的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或实行规
范的公司制改革,或联营、合作、合营、承包租赁等;内部建立经营者能上能下,工
作人员能进能出, 收入能多能少的管理机制。 济南局管内先后有薛枣、淄八、张东
(含博兴-小营支线)、坊子4条支线改革了运营方式。
客运系统改革。2001年,济南局根据铁道部“网运分离”的改革总体思路,以市
场为取向,实施客运资源优化配置,撤销列车段、客车车辆段,成建制重组为客运段。
山东省境内共组建济南、 青岛2个客运段,车间设置按照客车运用与定检分离、列车
乘务与车辆乘务一体化、列车整备与库检一体化的思路进行优化组合;列车实行列车
长负责制,对“三乘”(列车员、检车员、乘警)人员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
考核。 2002年1月,济南局按照铁道部部署组建客运公司,将各客运段和局机关与客
运业务范围相关的机构、职能和人员及票务中心划归客运公司管理。客运公司是铁路
局内部经营旅客运输的专业公司,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为局属单位,内
部实行以资产经营责任制为核心的“模拟法人、公司、分公司”管理体制,享有铁路
局赋予的客运经营权,承担相应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2003年11月,根据铁道部
《关于深化铁路局内部客运公司改革的意见》,济南铁路局决定撤销客运公司,各分
公司划归铁路分局领导,各分局将客运分公司拆分后分别成立客运段和车辆段。

(三)企业公司制改革
工务工厂内部股份制改革。1998年,济南局在物资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淄博工务工
厂进行内部股份制改革试点, 将工厂资产评估后33%的国有资产出售给职工,对未进
行置换的资产行使所有权,工厂职工对物资工业总公司承包经营。改制后的工务工厂
仍为铁路运营单位,由总公司为工厂营造法人实体环境,以模拟流转税金、所得税金
和国有资产承包经营金额作为国有资产的投资回报。物资工业总公司继续对工厂行使
重大决策审批权、经营者选择权、宏观调控权和行业管理权。同时建立董事会联席会
议制度、经理办公会议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职工股东大会制度,建立党委纪检、
行政监察与监事会“三位一体”的企业监督体系,保障企业健康运行。
组建山东中铁国旅、国贸有限公司。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由济南局及局属单
位出资先后组建成立山东中铁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山东中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两
公司为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以资产为纽带,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在铁路局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全局旅游和外贸市
场的开发和经营,执行国家的行业政策,接受铁路局主管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公司均
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按照《公司法》规范运作,公
司内部机构按照适应市场、精干高效的原则自行设置。中铁国旅有限公司组建后,先
后兼并了济南局所属的6家旅行社, 通过对全局旅游企业的整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
大化。中铁国贸有限公司统一负责铁路局范围内的商品及技术进出口业务、自营和代
理业务,当年完成营业收入1239万元,进口额89万美元,出口额58万美元,资产总额
达到1727万元,所有者权益603.7万元。
基建企业改制。2000年10月,济南局对局属单位工程总公司进行改制,组建济南
铁路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2月,对局直单位勘测设计院进行改制,组建
济南铁路勘测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两公司均由铁路局控股,以国有出资人资格委派
董事、监事进行管理监督;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
税,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2003年11月,按照铁道部的部署,将济南铁路工程 (集
团) 公司、济南铁路勘测设计咨询院有限公司的人员、资产、使用土地、施工机械设
备、债权债务等,整建制无偿移交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铁路通信体制改革。 2001年2月,由铁道部和所属14个铁路局共同出资组建中国
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通)。铁路局既是中国铁通的股东,又是
中国铁通的客户,与中国铁通构成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关系。济南局以所有的通信资
产作为对铁通的投资,将通信段及所属3个铁路分局的8个电务段中通信部分的资产、
设备及人员全部划出,由铁通山东分公司接管,在济南、青岛、泰安市设立分公司,
在淄博、聊城、兖州、潍坊市设立通信段,立足铁路,面向社会发展。
组建专业公司。2003年11月,济南局按照铁道部组建集装箱运输公司的要求,以
相关资产为投资方式,将原所属的集装箱运输中心全部资产划归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
经评估确认投资额为6285万元。按照铁道部组建中铁行包快递公司的要求,将所属济
南、 徐州、青岛、淄博及兖州等5个车站行包房资产和与行包相关的装卸机具等资产
划归中铁行包快递运输公司,经评估确认投资额为4407万元。按照铁道部组建中铁特
货运输公司的要求,向中铁特货运输公司投资,经评估确认投资额为4510万元。

(四)社会职能移交
2002年,济南局根据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按照铁道部部署,制定
下发《关于推进全局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主辅
分离工作的有序推进。
铁路学校移交工作始于2002年7月12日,2005年8月31日结束,共向各地方政府移
交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所、 运输职业技校3所、中小学39所和幼儿园1所,结束了铁路
86年的办学历史。
铁路医院移交工作始于2004年1月1日,2004年11月26日结束,共向各地方政府移
交铁路医院9所。

三、经营机制转换

(一)经营责任制
经济承包责任制。 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铁路系统实行投入产出、以路建路经
济承包责任制。济南局对内推行“一局多型”经济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放权让利为主
要内容的经营承包, 按照加强分局、搞活基层、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先后下放了1
05条管理权限;出台相应配套措施,实行清算收入与运输进款、换算吨公里“双挂钩”、
万换算吨公里工资含量包干、机车车辆有偿占用、基建项目投资包干等措施办法,进
行经济承包指标考核。铁路局与分局级单位在纵向上分别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方案;
横向上积极推动单位间、工种间、供需间、施工与运输间建立经济合同、联合包保、
联包补偿等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全局形成联责联利、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局面。
1987年, 铁道部批复济南局“一包3年,全面承包;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
多留,歉收自补;分年清算,3年结算”的经济承包方案。1988-1990年,济南局按照
全面承包的要求,采取“系统设计,健全体系;配套改革,完善机制;包中有调,不
断优化;整顿规范,探索发展”的做法,界定了铁路局、分局经营管理自主权,建立
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分局工资含量包干实施办法,建立工资晋级制度,实行不同形
式的工资包干和内部考核分配办法,调动了职工增运增收的积极性。
经营承包责任制。1991年,铁道部对各铁路局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济南局将增
运、安全、路风指标作为考核重点,加大安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考核;改进
清算办法,调整清算单价,制定超收奖励办法;加强成本管理,实施目标成本控制,
对客观非控因素实行分级负担补偿办法;采取激励措施,提高超额利润的提留比例,
增加发展基金和福利基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1995年,济南局将经营承包向纵深推进,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制定局属单位经
营者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分项奖罚的考核办法,局长、党委书记分别与局属单位党政正
职负责人签订生产经营责任状,交纳风险抵押金,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资产经营责任制。1999年,铁道部出台《对铁路局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办法》,
首次明确铁路局是资产经营责任主体和市场主体,承担全部资产经营责任,享有法人
财产权。济南局随之出台《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方案》和24项配套措施。
2000年,济南局出台《关于深化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办法》及10项配套措施,确
定铁路局为经营决策中心、分局为内部利润中心、站段为成本管理中心;对铁路局与
分局在生产经营、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劳资管理、资产处置、投资担保、干部管理、
物资采购8个方面的权限进行明确界定; 坚持铁路局宏观调控、局属企业放开搞活的
管理思路,根据运输市场的需求变化,对分局下放运输和经营管理权限。2001年,开
始新一轮资产经营责任制。济南局出台《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办法》及配套措施,首
次将资产安全列入考核内容,调整铁路局与局属单位的经营管理权责,优化考核指标
体系和考核办法,实行“客运收入来自市场,货运收入管直清算,路网收入模拟清算,
提供服务实行收费”的清算收入分配方式。
2004年,铁道部对各铁路局实行经营业绩考核,济南局出台《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对局属单位领导班子实行百分制考核,安全、质量和经济指标实行失控扣分。
2005年,济南局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后,开始对基层单位进行经营业绩考核,
确定运输单位承担的12项经营责任和10项权利,以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和交纳风险抵
押金制度约束48个运输单位的经营行为,保证管理体制平稳过渡和运输生产顺利进行。

(二)转换内部机制
1993年,经铁道部批准,济南局率先在全路进行转换经营机制试点,成为全国百
家“转换经营机制”试点单位之一。改革的目标是在明确铁道部代表国家对铁路局行
使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铁路局对管理的财产全权负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
成为法人主体和市场主体。
济南局在转换经营机制试点中,按照“管理重心下移,责权利下放;增强宏观调
控,增强企业活力”的思路,理顺铁路局、分局两级法人关系,出台《转换经营机制
实施细则》和15项配套措施,重新界定权利、责任和义务,扩大分局18项经营管理权,
形成铁路局和分局都搞活的新机制。在试点工作推进中,各部门、各单位以“转变观
念、转变职能、转换机制”为龙头,对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逐项细化、落实,取得明
显成效。 通过转换经营机制试点, 铁路局、局属企业、基层单位明确权责,以落实
“管内归己,直通清算”方案为重点,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强化收入和成本管理,建
立企业自负盈亏机制;以货运计划改革为突破口,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优化运力资源
配置的新途径;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关键,增强企业活力,调动职工积极性,实现
了整体功能优化。
1994年8月, 铁道部在青岛召开全国铁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座谈会,总结推广济
南局转换经营机制试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