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实施整体开放战略加强对外经贸交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5&rec=99&run=13

坚持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战略,外资、外贸
、外经、外事“四外齐抓”,全省对外开放向多层次、宽领域、纵深化发展,对外经
济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9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9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27.4%
;其中出口总额130.9亿美元,年均增长22.6%。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比例达到72
.3%,工农业产品在省内、省外和国外的销售比例由7∶2∶1变为5∶3∶2。利用
外资大幅度增加,五年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49万个,实际利用外资157.7亿美元
,是改革开放以来前14年总和的5.3倍。高新技术项目、大项目增多,居世界前100位
的跨国公司中有26家来山东省投资,投资额过千万美元的项目累计838个。有11家外
国金融机构在山东省设立分行或代表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不断发展。

一、实施整体开放战略
1994年4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总结改革开放后特别
是1992年以后对外开放工作,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研究确定全省今后一个
时期总的对外开放格局,制定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图2-26 1996年7月8日,中国联通公司与加拿大贝尔国际公司合作建设山
东数字移动电话网项目签字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一)制定实施开放型经济的政策措施
1994年6月22日,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加强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领导,加快实施
外向带动战略。要以开放型经济的超前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按照国家
的产业导向,加强对外商投资方向的引导,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坚持
一、二、三产业并举,实行项目招商与金融招商相结合,争取更多的国际金融组织和
外国政府贷款以及国外商业贷款,特别要在基金融资、兴办中外股份有限公司、银团
融资、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硬环境。
积极利用国内外资金,超前计划、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对投资经营基础设施项目
的外商投资企业,经省有关部门批准,还本付息期间免征地方所得税,并允许外商采
取综合补偿的办法,有限期地租用港口、铁路、公路、机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用于建设配套设施,经营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外资对老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加快农业
综合开发,发展第三产业。

图2-27 1997年12月,青岛市银行同业公会成立。

(二)加强对外经贸交流
1994年3月和6月,省政府先后召开驻鲁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和外商恳谈会,介绍
山东情况,回答外商关心的有关问题。1994年11月,省政府决定设立“荣誉公民”称
号,授予为山东省各项事业做出贡献的外国友人。在国外和港澳地区聘请经济顾问。
1994年4月,确定将每年5月第2周的周末定为“山东省外国专家日”。
1994年6月22日,省政府印发《山东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到境外从事商务活动
的暂行规定》,对有关审批、办理护照、外汇、进出口业务等作出规定,要求有关部
门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与对外开放活动。
(三)加强对台经贸工作
1995年1月,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发展鲁台经贸关系的意见,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
加强对台经贸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大力开展鲁台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
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扩大鲁台经贸交流,办好现有台资企业。
(四)发展涉外旅游业务

图2-28 1995年6月,威海刘公岛甲午海战馆正式对外开放。

“八五”时期,全省接待海外游客147万人次,年均增长29.3%;旅游创汇累计4.6亿
美元,年均增长33.5%。潍坊国际风筝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泰山国际登山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等活动,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
用。潍坊国际风筝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被列入全国40个国家级
旅游节庆活动。向海外市场推出修学旅游、书法旅游、民俗旅游等30多个具有浓郁山
东地方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市场。1996年10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
审议通过《山东省旅游管理条例》。

图2-29 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莒南县大店镇的山东省政府
与八路军一一五师旧址。

(五)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
为推动西部市(地)尽快脱贫致富,优化对外开放整体布局,省政府印发《山东省
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意见》,要求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本
地优势,启动内部活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有关部门要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
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倾斜;东部地区和全省各大企业要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基础
上,大力开展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协作与联合。为加快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省
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
(六)促进自营进出口企业健康发展

图2-30 1997年,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家电博览会上,海尔集团向外商颁
发海尔产品专营证书。

1995年1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大型骨干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意
见》,决定从全省选择一批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管理较好,出口已具一定规模和具有
较大发展潜力的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作为重点骨干企业,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给予倾斜
支持,促其加快发展,培植起一批年出口过亿美元的大户,以此带动和推进全省自营
进出口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全省自营进出口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外向型经济的
一支重要力量。1995年底,全省379户生产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占全国的11.5%,
出口1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1997年底,全省从事对外经贸业务的企业11387
家,自营进出口企业1170多家,其中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869家。

二、扩大进出口业务和利用外资
1995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54.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88%,其中出口创汇
96.46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创历史最好水平;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50.36亿
美元,实际使用27.2亿美元,增长5%;新签外国政府贷款项目15项,实际使用1.88亿
美元,增长90.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672项,合同额3.86亿美元,完
成营业额1.8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3.5%、21%和49.5%。1996年,省政府决定,授予
10家外工贸公司为“山东省最佳外贸企业” 称号; 授予10家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为
“山东省最佳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称号;授予10家外商投资企业为“山东省最佳外
商投资企业” 称号;授予2家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为“山东省最佳对外承包劳务企
业”称号。省政府作出决定,对一批骨干(明星)三资企业和利用外资项目,在产品管
理、资金使用、企业生产配套供应以及人员往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
1995年4月,利用世行贷款的山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世行组织的验收。该项
目共利用外资11350万美元,分布在全省9个市(地)的22个县(市、区),涉及水利、农
业、畜牧、水产、林业、农副产品加工等。1990-1995年,累计完成投资11.75亿元人
民币,增加产值19.50亿元,实现利税3.58亿元,其中利润2.89亿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图2-31 1996年12月28日,莱芜钢铁集团利用外资建设的中小型轧机
进行热负荷试车。

1996年8月, 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的通知》,要求各级
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加强对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督促检查。
1997年7月,省政府决定,“九五”期间继续集中力量培植一批大型骨干外贸企
业,带动和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7年,全省进出口总值197.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9亿美元,增长10.7%;新
批利用外资项目1681项,合同外资额43.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5%,实际使用外资
3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

三、加强口岸和开发区建设
(一)加强口岸建设
山东省十分重视口岸建设,不断完善口岸设施,扩大通过能力,改革查验监管模
式,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全省初步形成从沿海到内陆的多层次、多功能、近远
洋运输相结合,海陆空口岸齐全,客、货运设施基本完备、配套,服务于华东、华北
、华南乃至全国的综合性立体口岸网络体系。
1995年,全省有16个市(地)政府和龙口、荣成、蓬莱、莱州、文登、乳山、寿光
等一、二类口岸所在地的县级市政府成立口岸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口岸规划和建
设,并对口岸的运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检查和监督。一类口岸全部设立包括海
关、边防检查、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港务监督和船舶检验等检
查检验单位和口岸服务机构,二类口岸所在地大都设立查验机构,有的由一类口岸的
相应机构承担。
1996年,省八届人大常委会颁布《山东省口岸综合管理条例》,省政府印发《关
于口岸开放的若干规定》。全省口岸工作学习深圳口岸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
,积极推进新的口岸查验监管模式,口岸查验监管工作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综合管
理水平、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环境进一步优化,综合效益明显增强。
1997年底,全省经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一类口岸)13个,其中,海港口岸1
0个,空运口岸3个;经省政府批准开放的允许停靠外轮的港口、货主码头和二类口岸
20个,其中,海港口岸15个,公路口岸2个,铁路口岸3个。大多数口岸开展了外贸运
输、仓储、外轮供应、外轮理货、外轮代理、银行、免税商店、代理报关报验等业务
,为旅客和货主提供服务。海港口岸千吨级以上泊位220个,其中万吨级对外开放泊
位65个。1997年,全省进出口货物5650.0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0.08%;入出境旅
客5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7.98%,其中入境25.96万人次,出境26.01万人次,同比
增长15.44%和20.62%。
(二)加强开发区建设
加强对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的规划指导和协调管理,把开发区建设列入全省外向
型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把开发区建成全省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
外向型经济示范区,推动开发区建设健康顺利发展。
1993年11月,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省政府对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各类开发区工
作提出具体意见,要求认真做好全省各类开发区的清理工作,清理的重点是各市(地
)自行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和开发不力的省级开发区。原则上除国家级各类开发区按国
家有关规定执行外,经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严格控制在10平方公里以内,
起步面积严格控制在1平方公里以内,凡原批准规划面积超出上述规定的要进行调整
。各市(地)、县(市、区)自行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凡不具备条件、又未进行大规模建
设的,由原批准单位自行公告撤销。申请设立开发区,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加强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并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凡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均须报请国务院批准。设立省
级开发区均须报请省政府批准。各市(地)制定的有关开发区方面的优惠政策,必须上
报省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后,方可对外发布。认真执行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
通过的关于修改《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决定,切实加
强建设用地管理。省有关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的检查监督,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协调解决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发区建设搞好服务。
199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开发区64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高新
产业开发区5个,保税区1个,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0个(包括36个外向型
工业加工区、12个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2个旅游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开发区4个。
1994年8月,省政府再次强调,凡未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开发区,一律于8月
上旬由原批准机关负责撤销;对其中确已具备一定条件、开始起步建设并初具规模的
,可按省政府通知规定,调整为工业小区(或高新技术产业园),但不得变相作为开发
区进行规划。
为加强开发区管理,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办法。1993年,省政府印发
《山东省经济开发区企业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开发区所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开
发区设立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开发区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在开发区内设立企业
,除国家规定必须实行审批制度(含许可证)的外,可直接向开发区工商管理机构申请
开业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无营业执照不得从事经营活动。1994年11月,省政府印发
《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管理规定》。1996年8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开发区
规划管理办法》,明确开发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类开发区必须划入城市规划
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
1997年,全省各类经济开发区新批进区项目1483个,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利
用外资项目396个,占全省总数的24.8%;项目总投资82.9亿美元,其中合同外资额
9.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9.2亿美元,合同外资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省总数的
24.4%和30.4%;新开业投产企业1290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98家;完成工业总产
值472.9亿元,比上年增长79.6%;出口创汇1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占全省
总数的12.9%。

图2-32 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四、成立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
1993年6月,省长赵志浩率团访问新加坡,与新加坡贸工部部长丹那巴南共同签
署《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谅解备忘录》。1993年11月3日,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
会在济南成立。理事会设联合主席两人,分别由新加坡政府总理政治秘书陈原生和山
东省副省长宋法棠担任。理事会联络机构分别为新加坡贸易发展局和山东省对外经济
贸易委员会。
1994年5月10-16日,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在威海市召开第一次执行理事会议
,山东省副省长、理事会联合主席宋法棠主持会议,新加坡总理政治秘书、理事会联
合主席陈原生及双方执行理事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参观了新加坡在威海、青岛、荣成
的部分投资企业,参加了一批新项目的奠基开工和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