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战略重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5&rec=87&run=13

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业、能源交通、
科技教育三个战略重点,过去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明显改善。

一、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从种植业、大农业和农村加工业等三个层次上进行调整。
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1984年,对种植业内部进行调整,突破“以粮
为纲”的束缚,扩大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第二阶段,自1985年初开始
,按照中共中央1985年1号文件精神,本着“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的方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
(一)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
自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次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后,全省棉田面积迅速扩大,粮田
面积不断减少,种植比例失调,造成棉花大量积压和粮食转化增值困难。对此,山东
省分三种类型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在菏泽等棉花集中产区,压缩棉田面积,扩大粮
田和花生、瓜菜、芝麻、药材、麻、烟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做到减棉不减收
;在济宁等粮棉集中产区,稳定粮田面积,压缩棉田,扩大其他高经济价值作物的播
种面积;在临沂等山丘地区,压缩粮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
1985年,全省有计划地调减了54.27万公顷棉田,产量由1984年的172.5万吨减少
到106.2万吨。1986年根据市场需求,提出适当扩大棉田面积,但因种种原因和遭受
严重干旱,面积只落实了101万公顷,产量下降到94.1万吨。1985年全省粮食总产31
3.8亿公斤,比1984年增长3.2%,1986年提高到325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17.9公斤
。小麦总产在1985年149.6亿公斤的基础上,1986年达到156.2亿公斤,两年共增产2
8.40亿公斤。全省将压缩的棉田,除用于扩种粮食外,还发展花生、红麻、果品和瓜
菜生产,把因调减棉田带来的减收影响降到最低。
通过上述调整,1985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由上年
的72.7%上升到73.5%,经济作物由上年的23.7%下降到22.4%。1986年,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由上年的73.5%上升到76.5%,经济作物由上年的22.4%下降到18.9%。种
植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林、牧、渔业
1984年下半年,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的若干规定》和《关
于大力开发水域发展水产事业的决定》。1984年11月,召开全省海岛工作座谈会,组
织有关市(地)对口支援海岛和山区建设。1985年1月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后,省政府就
7个一级农业区和海岛渔业区发展林牧渔业问题作出专门安排。
在发展林业方面,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行荒山荒滩绿化联产承包,实
行科学营林,加强病虫害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搞好各种林产品的加工利用。在发展
畜牧业方面,坚持以家庭饲养为主,同时积极发展饲养专业户。在发展渔业方面,坚
持以养为主、养捕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重点发展海、淡水养殖业。1
986年比1984年,全省除生猪存栏数略有下降外,其他都有发展,肉类产量增长25.4
%,大牲畜存栏头数增长19%,生猪出栏头数增长31%,水果总产量增长6.1%,造
林面积增长65%。全省林、牧、副、渔各业产值的增长幅度,连续超过种植业的增长
幅度,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1.9%提高到1987年的26.5%。
(三)加快开发性生产建设
自1985年开始,省政府多次在沂蒙山区、南四湖和长岛县进行现场办公,从资金
、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沂蒙山区利用当地资源大力
发展林业、畜牧业和加工业,加快了脱贫致富的速度,1986年人均收入达到265元,
比1984年增加40元。其他地区对湖区、荒地和沿海滩涂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发展
食草畜禽和淡、海水养殖。1986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6.2万公顷。
青岛、烟台、潍坊等经济发达地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按照外向型经济的要
求,加强花生、果品、肉食鸡等出口商品基地的建设,努力增加出口商品,形成花生
、玉米、棉花、畜产品、水产品等10多种拳头产品。诸城、即墨、荣成等8个县(市)
出口商品收购额超过1亿元。
1987年,省政府提出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充分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重点
改造466.67万公顷中低产田;积极开发304.4万公顷荒山荒坡和草场,发展林果业和
畜牧业;大力开发利用200万公顷浅海滩涂及其周围岛屿和26.67万公顷淡水水面,发
展水产养殖业。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开发规划,采取优惠
政策,形成农业开发性生产热潮。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从开发农村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满足社
会需要、增加农民收入出发,面向农村市场,搞好为大工业、外贸出口和城镇建设服
务,走种养采与加工相结合、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路子,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
,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存、运销,实现多次增值。省政府要求大力加强
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1.要求各地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大搞综合利用,实现
多次增值,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和旅游
业。2.要求不同地区在发展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3.鼓
励乡镇工业走经济联合的路子,允许搞合资经营,允许组织专业协作搞一条龙生产,
允许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由乡镇先进行粗加工。4.引导各地量力而行,主要依
靠自己的力量扩大生产,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市场需求,确定生产项目,多办群众自愿
入股的村办企业和联户企业,不盲目发展投资多、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原材料
来源不可靠的大项目。5.放宽政策,加快开发性生产,重点搞好煤炭、建筑材料和其
他矿产品的开发,支持有资源的县、乡镇和村兴建小煤矿,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198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补充规定》,进一步放宽
政策,全省乡镇办、村办、户办、联户办企业均有较大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到122.6
3万个,比上年净增11.55万个;从业人员84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完成
产值4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实现利税6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乡镇企
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
总产值。1987年,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5.5%提高到34
.5%。
(五)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1985年,诸城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村商品生产开始起步,农民面临如卖粮难、卖
棉难等许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组织实施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即
从经济全局出发,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可能产生的利益摩擦,
运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加以调节,寻找兼顾各方利益的调节点,开展农村社会化
服务体系建设,梳理流通渠道,积极探索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等不同形式,
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1987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诸城县召开现场会,总结和推
广诸城县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组织农村商品经济“大合唱”的经验。要求全省所有县
(市),不论是经济基础好的还是差一点的,都要把农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组
织县直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变。在粮食作
物和经济作物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78.4%下降为7
4.6%,林、牧、副、渔四业所占比重由21.6%上升到25.4%。

二、调整工业结构
(一)调整工业布局
结合制定和实施“六五”计划,把全省分为五大片进行调整:1.在济南发展科研
、教育、文化和城市公用服务事业,重点发展机械、电子、钢铁工业和具有自己特色
的纺织、造纸、塑料制品、食品等轻工高档产品,不再新上重工业项目和污染严重的
产品,把济南市建设成为科技教育水平较高、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2
.在东部沿海地区,以青岛、烟台、潍坊市为中心,联结30多个县(市),重点发展技
术密集型工业和竞争力强的高精尖产品,不安排耗能、耗水多的建设项目。把青岛、
烟台两市逐步建设成为外贸出口和旅游基地。3.在淄博及鲁北地区,以淄博、东营市
为中心,联结潍北和惠民地区东北部,除搞好石油、煤炭等能源生产外,重点发展石
油化工、盐化工,相应发展与石油化工、盐化工配套的产品,逐步形成石油、化工基
地。4.在鲁中南地区,包括泰安、济宁、枣庄、临沂等市(地),重点发展煤炭、电力
、炼焦、煤焦化工、建材等工业,逐步建设成为煤、电和建材生产基地。5.惠民地区
重点发展纺织、皮毛、食品和其他适合当地加工的轻工产品,利用棉花副产品的丰富
资源,进行综合加工,发展新产品。

图2-1 胜利油田孤东油田。

(二)调整轻重工业比例
1983-1987年,全省轻重工业比例关系逐步协调,比例稳定在54∶46左右。
在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上进行宏观调控。经过调整,轻工业增长过分落后于重
工业增长的状况基本改变。在工业部门中,按产值计算,重工业部门除建材工业所占
比重由4.4%上升为5.9%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加快轻工业发展速度。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优先
,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安排基本建设力量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
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1983-1987年,主要轻工业产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重
工业经过调整和改革,有较快的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进一步调整重工业服务方向。适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需要,发展原材料工业、
建材工业和支农工业,先后安排30万吨乙烯第一期工程、寿光纯碱厂第一期工程和侯
家庄铁矿,新建2个中型平板玻璃厂,将济南化肥厂改建为年产15万吨的硝酸磷肥厂
,续建、扩建2个大型水泥厂,改造37个小型水泥厂和20个小氮肥厂。
按照专业化生产和经济合理原则,制定行业全面调整规划,进行重点行业的改组
和联合;调整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对一些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
重、产品无销路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
以重点城市为中心,围绕发展名牌、优质产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试办一批
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企业,并努力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增加品种、花色和规格,提
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到1987年,主要工业产品
质量稳定提高率由1986年的71.6%提高到84.8%,优质品率提高12.8%。

三、加强三个战略重点
为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并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省政府决定,集中必要
的财力物力,大力加强农业、能源交通、科技教育三个战略重点。
(一)大力加强农业
全省大力加强农业,始终把发展农业作为战略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全省农业
出现迅速发展的局面,农村经济空前活跃,出现全面高涨和协调发展的好势头。198
4年,全省有32个县的农业总产值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是全国实现翻番县最
多的省份之一。
1.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
省政府首先抓了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认真处理统、分关系,合理确定和
使用提留,建立健全承包合同制和财务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把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一
般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扩展,由种植业向林牧副渔业多种经营扩展,由集体企业向国
营农林牧渔场扩展。积极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和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加快农村商品
生产的发展。1983年,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专业户、重点户的领导和扶持。1
984年,制定《山东省关于保护农村专业户合法权益的暂行规定》,推动了农业生产
向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发展。
1986年2月,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研究提出深化农村改
革、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有关政策性问题,会后下发《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
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一九八六年1号文件的通知》。
1987年,全省开始实行粮食合同定购同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及发放预购定金的“
三挂钩”政策,同时开始实行粮棉油合同定购奖售物资发放票证的办法。省政府和省
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关于安排一九八七年度粮油合同订购和购销调拨包干计划的通
知》、《关于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粮棉油合同定购“三挂钩”政
策的兑现办法》等。为切实保证有关政策落实,确定由省经委牵头,会同省计划、粮
食、供销、农业、石油等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2.确定不同农业区的发展重点
按照综合农业区划,将全省除海洋区外的7个一级农业区(胶东、滨渤海地带、鲁
北、鲁西、湖东、胶济沿线、鲁中南)分为山区丘陵、黄泛平原、山前和山间平原三
个类型区,确定了各区发展生产的原则。胶东为农林渔区,重点发展粮油生产、海水
养殖、苹果和葡萄种植;滨渤海地带为农牧区;鲁北和鲁西为农林牧区,坚持农林牧
相结合,发展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和农区牧业,逐步建设小麦、棉花生产基地,并搞
好黄河三角洲的综合考察和开发利用;湖东为农渔区;胶济沿线为农业区,主要发展
粮食、蔬菜以及为城市工矿服务的以蛋、奶、淡水鱼为重点的副食品生产,发展食品
加工业和各种劳动密集型工副业;鲁中南为林农牧区,主要以林业为主,农林牧结合
,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在搞好粮食、烤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核桃、柿子、板栗
、红枣、山楂等干鲜果品和桑蚕生产,发展淡水养鱼,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畜、禽
,逐步建成全省林蚕果和木本粮油基地。
3.建设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1985年开始,全省大力加强农业商品基地建设。1985-1990年,先后有计划有步
骤地在16个市(地)、105个县(市、区),安排了300个农业商品基地(项目)。其中,粮
食生产基地75个,商品粮基地22个,优质棉基地(项目)64个,优质农产品基地19个,
名特优产品(项目)36个,畜牧基地31个,农副产品出口基地53个。总投资57626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25453.7万元,省投资13079万元,市(地)、县(市、区)配套19093
.3万元。1987年,全省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全省在建的农业商品基地有“以
工补农”粮食生产基地、“七五”时期第一批商品粮(小麦)基地、优质棉花基地、优
质农产品基地、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畜牧基地和名特优发展项目。全省各类基地
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32.57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36.67万公顷。据45个“以工补农”
粮食基地县统计,1987年粮食总产161.7亿公斤,比1986年增加3亿公斤,占全省增产
的50%。
4.加强农业科技工作
(1)建立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教育体系,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
的培养,壮大农业科技队伍。
(2)允许技术推广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矿企业以及科研人员与乡、村
、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实行各种技术承包,动员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去,
到生产第一线去,尽快把科技成果从研究单位转移到生产单位,从先进单位普及到一
般单位和后进单位,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3)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重点,围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选育良种和综合运
用各种增产技术、山区开发和黄河两岸粮棉基地建设等,确定20个攻关项目,组织技
术力量协作攻关。
(4)继续进行土壤普查、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加强对各类不同农业区
发展战略的综合研究,特别是鲁西北黄泛平原、鲁中南山区和泰莱肥山前平原发展战
略的综合研究,在搞好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制订黄河三角洲开发利用方案,提高综合
经济效益。
(5)开展农业技术有偿服务。1987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
业技术有偿服务情况和意见的报告》,肯定了开展农业技术有偿服务的做法。全省农
牧业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结合自己的业务开展有偿服务,服务收入大部分用于扩大服
务所需要的条件建设和弥补事业费的不足。
(二)加强能源交通建设
1983年6月,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的决
定》,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山东省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在此后3年间
,拿出基本建设总投资的70%以上,用于安排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为保证重
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以下措施:
1.集中建设资金,确保重点建设。为克服财力不足和基本建设中资金分散的矛盾
,省政府要求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狠抓扭亏增盈,降低工程造价,压缩外贸亏损
;调整农副产品价格,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取消棉区5%的价外补贴,适当减少国家
供应给农民的生产资料的优待价,政府不再给予价外补贴。

图2-2 1987年6月,石横电厂3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2.清理在建项目,控制投资规模。1983年4月,省政府组织省计委、省建委、省经委
、人民银行、建设银行等单位成立清理小组,年内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了一次集中清
理,停建全部240多项计划外工程,缓建270多个计划内项目,推迟300多个项目的开
工时间,压缩当年投资1.6亿多元。至年底,基本建设在保证重点项目、控制投资规
模方面实现了国家计划要求,全省基建总投资完成24.77亿元,比1982年减少8.9%。
3.加强基建管理,严控投资规模。省政府责成省计委下达1985年各市(地)、各部
门基建投资控制指标,并将其作为考核依据;对自筹资金基建项目进行清理检查,自
筹投资由建设银行监督使用;重新审查用地方、企业机动财力和预算外资金安排的中
小学建设等五类不纳入投资规模的项目;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使用方向,划分贷
款的范围,并将其纳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信贷计划;严格建设程序和审批权限
;加强对更新改造项目的管理;加强利用外资、中外合资和省际间合资项目的管理等

4.调整投资结构,加强重点项目。贯彻国务院“三保三压”(保计划内建设,压
计划外建设;保生产性建设,压非生产性建设;保重点建设,压非重点建设)方针,
调整投资结构,压缩基建规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取得
较好的成果。1987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8亿元,比1986年增长33.5%。在
固定资产投资中,能源、交通基本建设得到加强,投资比重由1986年的27.9%提高到
1987年的38.8%。
(三)加强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
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84年、1985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四个有关贯彻执
行知识分子政策的文件,召开三次全省知识分子工作会议。要求将既有真才实学、又
有组织才能的知识分子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为各专业的骨干分子创造更好的工作
条件;打开人才流动渠道,使科技人员适得其所;制定鼓励政策,促进科技人才向基
层和其他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创造条件,采取调入、聘请兼职、短期借调等形式,吸
引省外科技人才到山东工作。截至1986年底,全省知识分子中的51248起冤假错案全
部得到纠正,7004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停、减发的工资全部补发或立据分期补
发。1987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有突出贡献的
拔尖人才,实行重点管理。
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组织实施“六五”科技规划确定的农业、能源、交
通、水资源等方面重点攻关项目;从价格、税收、信贷、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
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行业技术改造规划,加快技术引进步伐,以引进软件为
主,引进上质量、上水平、增品种、节能源的技术为主,优先引进经济建设急需的先
进技术,同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狠抓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运
用微机进行工业生产控制和辅助企业管理;要求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面向生产为经济
建设服务,提倡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允许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咨询服务等

部署实施“星火计划”。1986年3月,省政府召开省长办公会,原则同意省科委
提出的山东省1986年“星火计划”和在济南举办的1986年“星火计划”预选项目汇报
展览展出的60个预选项目,要求财政、银行等部门给予支持,各有关部门要把执行“
星火计划”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基建项目结合起来,广开渠道,多方集资,保证
“星火计划”的实施。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全省科研机构出现“官办”、民办、联办多种形式并存的
新局面;各级、各部门、各方面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推动了科技队伍的发展。全省
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由1985年的634893人发展到1987年的724453人;科技联合
组织大批涌现,开始改变长期存在的生产科研脱节的状况,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新
产品的开发。科技联合组织把科研、设计、生产环节结合起来,合理配置资金、人才
和技术要素,发挥群体优势,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
经济工作中坚持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走速度实在、经济效益好的新路子。
(一)全面整顿企业
1983年,全省共有县属以上工业企业6800多个。在1982年安排整顿1000多个企业
的基础上,1983年又安排整顿1000多个,其余在1984年全面铺开。抓住整顿领导班子
这个关键,按照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配备好领
导班子。至1985年底,山东省所有工业、交通、财贸、建筑企业基本整顿一遍。
1986年1月1日,省政府批转省经委、省体改委、省财政厅《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
工业企业活力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1月21日,省政府印发《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
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山东
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3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企业改
革增强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规定》。全省工业企业紧紧围绕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
业活力这一核心,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
负责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大中型企
业活力明显增强。
(二)发展横向联合
全省横向经济联合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78-1982年,为开始发展阶段。一些
企业和部门冲破生产靠计划、物资靠分配的限制,在较小范围内进行物物串换和技术
引进。1982-1984年,为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阶段。省成立经济协作办公室,各市(地
)陆续成立相应机构。1984-1986年,为全面展开阶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把横向经济联合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把经济技术协作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1986-1987年,为深入发展阶段。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
议后,抓联合促改革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重要议题。至1986年底,全省14个
市(地)全部建立经济协作办公室,117个县(市、区)建立相应的机构,占全部县(市、
区)的85%,全省上下初步形成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协作管理系统。与全国28个省
(区、市)和6个计划单列市建立了较密切的关系,与外省市结成51对姊妹城市或友好
区县,成立经济联合体1950个,18个市、县分别参加了环渤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
中原地区经济协调会、冀鲁毗邻经济区四个区域性联合组织。
制定横向经济联合优惠政策。1986年7月22日,省政府在各省市驻京办事处信息
交流会上,公布了关于开展省际间横向经济联合的10条优惠政策,包括:凡来山东省
投资联合兴办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投资计划、土地征用、基建施工和建筑材料,优
惠提供必要的资源、劳务和场地;对联合企业的产品和价格、利润及税收实行优惠政
策等。
成立企业联合体。1986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企业联合体1950个,其中,紧密型
的1125个,半紧密型的825个。联合体的基本形式有10种:生产联合型、生产科研联
合型、城乡企业联合型、合资经营型、半成品经营联合型、外引内联结合型、军民企
业联合型、人才开发型、生产流通联合型、流通领域联合型。
发展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全省机械系统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企业群体
组织,由1986年的47个发展到1987年的59个。以此为基础,从产品开发、设备成套到
销售服务,不断扩大联合的范围和深度,促进了企业的发展。1987年,全省电子系统
新建3个电子企业集团、1个电子工程公司。其中,有以青岛电视机厂为骨干的青岛电
视电子(集团)公司,以山东计算机服务公司为主导单位、浪潮牌微机为龙头产品的山
东浪潮信息产业集团,以潍坊录音机公司为主体的鲁光电子音像集团公司,以潍坊计
算机公司为主要支撑企业的山东省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等。
对口支援沂蒙山区六县。1984年底,省政府确定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四市对
沂蒙山区六县进行对口支援。两年间,四市六县共达成协作项目350项,实施215项;
六县新增产值8673万元,利税2657万元;为六县培训各类人才1300人次,派往六县的
工程技术人员1314人次;就地安排劳动力4070人次,招收合同工、临时工2060人。
(三)加强技术改造
为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工
作的通知》,批转省经委《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引进技术
和进口设备消化吸收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全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1.抓骨干
企业、重点产品,一条龙地进行改造。重点安排改造国家在山东省的92个“三为主”
项目、31个机械电子重点改造项目和列入山东省“七五”规划的140个骨干企业,以
这些企业的骨干产品为龙头,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发展,形成较大的社会综合效益。2
.合理使用资金,支持“短、平、快”项目的改造,做到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
3.抓适销对路产品的改造,重点安排部分名、特、优、新产品的改造。4.制定政策鼓
励科技人员到基层去,到小城镇和农村去,到集体企业去,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去。同时,采取调入、聘请兼职、短期借调等形式,吸引科技人才到山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