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和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5&rec=156&run=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2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经历初步探索和深入发展两个
阶段,2002年以后,开始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一、初步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阶段,即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国
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发展,首先科技、教育等系统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统
一部署进行体制和用人制度的改革,随后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工资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
评聘制度的改革。改革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下发的一系列单项事业
改革的决定,主要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科学
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批转〈卫
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的通知》、《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
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机
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
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的通知》
等。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在转发上述文件的同时,结合全省实际提出贯彻意
见,并专门进行部署和组织实施。
根据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管理的原则和建立分类管理人事制度的
要求,全省开始扩大事业单位管理自主权,对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
实行归口管理。科技、教育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率先展开,人事制度改革相应配合拓展
;加强宏观调控,弱化微观管理;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工作逐步扩大;聘任制度
、辞职辞退制度开始试行。聘用制的试行起步较早,1988年,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全
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补充干部实行聘用制暂行规定》。为坚持和完善该项制度,
1992年,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印发《山东省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调
动暂行办法》。

二、深入发展阶段
1993-2002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二阶段,即深入发展阶段。中共十四大明确
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奋斗目标,事业单位改革围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进行,内容比以前更加广泛和深入。随着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的发展,事业单位
改革被纳入统筹范围,相应制定了初步改革方案。
根据《山东省人事工作“九五”规划纲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的方向和任务是: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使事业单位成为面向社会服
务的独立法人,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要求,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
合配套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
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和现代化人事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
业协调、健康发展。“脱钩”,是以政事分开和推行事业单位社会化的原则,逐步使
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人事管理制度脱钩;“分类”,是指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和
不同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放权”,是指在国家的宏观管理下,赋予事业单位相应的
人事管理自主权,政府对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职责主要是政策指导、服务协调、宏观
控制、执法监督,并管理主要领导人员;“搞活”,主要是在用人方面推行聘用制和
进一步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
2000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
革的意见》后,山东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
这一阶段的改革,基本确立了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
路,并且在改革中取得成效,积累了经验。

三、改革的成果和经验
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上,初步明确政事分开的原则和社会化方向。事业单位是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功能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呈现计划
体制的特征。传统事业单位最基本特征是政事不分、行政事业一体化。事业单位改革
最初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并在探索中逐步明确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在事业单位改革思路上,提出分类改革的原则。事业单位规模庞大、情况复杂、
异质性强。山东省经过多年改革的探索,将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
经营开发服务类三大类型,分别研究制定了不同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方法。
在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上,采取放权搞活的措施。通过下放权力,推行首长负责制
、改革经费管理形式及分配制度,搞活了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和用人制度。逐步建立行
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行政首长在本单位的中心地位及其经营管理权、用人自主权和分
配决定权;改革财政拨款方式,政府重新界定财政供养范围与供给方式,针对不同类
型的事业单位,采取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等供给方式;改革人事和工资制
度,主要是改革用人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调动事业单位各种人才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事业单位资源结构布局上,打破国家包办一切社会事业的格局。遵循社会化改
革方向,逐步放宽所有制限制,打破政府包办的做法,倡导社会事业社会办,采取“
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措施,促进各类民办事业发展,通过国家投资、社会捐
赠、国际援助、银行贷款等多元化筹资渠道,拓宽事业单位发展道路,改变国家包办
一切的格局,初步形成以国家办为主、民办为辅、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