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完成“九五”计划制定“十五”计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5&rec=103&run=13

一、完成“九五”计划
“九五”时期,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综
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4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80元,五年增加3822元。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粮食生
产保持稳定,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快速增长,产业化、现代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
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交通、电
力、通信等“瓶颈”因素基本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
省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2∶47.4∶32.4调整为14.8∶49.5∶35.7。投资、消费、
出口持续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断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97亿
元,新增高速公路1687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56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919万吨,电话
交换机总容量2079万门,发电装机容量778万千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
长12%。宏观经济保持稳定运行态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由199
5年的179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63亿元,年均增长20.9%,连续14年实现收支平衡。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国
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年两个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1997年提出的用
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扭亏脱困两大目标
。)基本实现。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81.8%,111户重点国有企业中有100户
实行公司制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15.5%,列入国家重点考核的371户亏
损企业脱困面达72.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到31.6%。商品市场和资本、信息、技术、人
才等要素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养老、医疗、失
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和住房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
步伐。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科教兴鲁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社会
科技和人才意识增强,科技创新机制逐步形成。“九五”期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
9万项。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
基本扫盲的目标,普通高校在校生五年增加1倍。山东省运动员在第27届奥运会上获
得2金1银1铜的好成绩。城乡人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8
%,五年提高6个百分点。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6%,贫困县全部脱贫。人口自然
增长率低于5‰,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取得新进展
,“一控双达标”任务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风气好转,社会秩序稳定。
坚持依法治省、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认真搞好国防教育和民兵预
备役、人民防空建设,新时期“双拥”工作又上新台阶。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
腐败斗争,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省保持了良好的社会
秩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制定“十五”计划
1999年着手组织编制《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
0年11月中共山东省七届五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2001年2月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
议通过。
(一)指导方针
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则;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
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管理现代化;坚持积极进取、
量力而行;坚持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
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一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任务目标
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加快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
新,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结构的战
略性调整,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再造山东经济发展的新优势,人民生活由小
康向富裕迈进,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
1.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05年达到13150亿元,人均14100元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550亿元、6800亿元和48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
%、10%和9.5%左右。
2.经济结构与效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1∶49∶40,高新技术占工业增加值的
比重达到20%;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0%,城市化水平达到43%,农业劳
动者比重下降到40%以下;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地方财
政收入达到820亿元,年均增长12%。
3.投资和物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2%,
其中国有基建和技改投资年均分别增长8%和17%。投资率保持在30%左右。直接融
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
4.国际化水平。进出口总额达到47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
。其中出口和进口年均分别增长12%和16%。外贸出口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达到85%
,机电产品比重达到30%。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左右。
5.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年
均分别增长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50亿元,年均增长13%;城镇人均居
住面积提高到15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电话普及率达到45%;人均期望
寿命74岁。
6.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每万人拥有的科研人员达到410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
高到50%左右,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和研究生分别达到60万人和3万人。城镇社会保
险覆盖率达到100%,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提高到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以内。
7.可持续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总人口控制在9300万;耕地保
持在1亿亩左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降低2%;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森林
覆盖率达到20%。
(三)重大发展战略
1.科教兴鲁战略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以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快科技创新
和成果转化,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把技术、人才潜力变成经济优势,力争科技综合
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
料、新能源、农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开发创新。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与交流,鼓励有
实力的大型企业到发达国家创办研究开发机构,利用国外科技环境、试验条件和采购
条件,合作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大政府对高科技的投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科
研基础设施,扶持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
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人才为目标,全
方位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巩固提高基础教
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与老年人教育
,积极发展网络式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重视和支持残疾
人教育事业,扩大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机会。全面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新增从
业劳动者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各类专门人才拥有量基本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认
真贯彻《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落实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2.国际化战略
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以技术、
资本实力强的跨国公司为重点,全面改革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加强与国际著名
投资银行、咨询机构、大型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引资成功率,重
点发展一批高、精、特的大项目。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提高山东国际知名度,搞好
委托招商。引导和加强民营企业对外招商,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利用外资协调发展的新
格局。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投资设厂,到
新兴市场开展带料加工业务,带动全省技术、设备、原材料出口和劳务输出。
加快发展国际贸易,推进市场国际化。实施名牌带动、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
商品结构优化升级。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传统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为主攻方
向,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精密机床及发电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扩大家电、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成套设备、船舶等机电产品出口,全方位开
拓国际市场;主攻欧美市场,多层次开拓日韩、港澳台和东南亚市场,加快对拉美、
非洲、南亚、中东、独联体及东欧等新兴市场的开发,优化出口市场格局。增强以进
带出、以出养进、大出大进的意识,努力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软件、紧缺原材料、高
品质自然资源进口。
大力推进经济运行环境国际化。重点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建设
,推动企业普遍加入国际经贸网络。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及WTO规则的宏观管理模式和
调控体系,完善配套地方性外经贸法规体系,与国际管理机制接轨,健全监测预警和
管理控制系统,确保经济安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
组织生产经营,推进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工作。
3.城镇化战略
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按照“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积
极发展小城镇”的总体思路,构建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的城镇体系。
以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主轴,逐步形成“两大中心、四个层次
、五条城镇发展轴线”(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济青聊、日菏、京沪、京九、沿海五条城镇发展轴
线)的总体格局。争取有30—50个小城镇达到5万人以上。
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城市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和管理,严格执行《城市规划
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权威性。强化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市民的
道德文明和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立足现代化,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和方
向。发展城际快速交通,形成济南至省内各大中城市半日交通圈。加快供水、供电、
供气、供热设施建设,提高供给保障能力。统筹规划文化、商贸、卫生、体育、科技
、教育、电信、邮政等设施。
4.可持续发展战略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保持低生育水平为目标,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
策,重点放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上,杜绝计划外生育和超生现象。加强
计划生育的立法、执法、守法教育和监督,提高依法控制人口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资源开发、节约与保护并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努力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积极开发替代资源和可
再生性资源,建立资源法制保护体系,加强基础测绘和勘探工作,实施对国土资源的
动态监测。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国土绿化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
设,保护陆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污染防治,重点治理地面污染和主要城市大气
污染。强化环保立法、执法和综合治理。推进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建立环保资金筹措
机制。加强防灾抗震设施建设,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努力提高对地震、
灾害性天气、虫灾、火灾等灾害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消除重大火灾隐患,最大限
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三、确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发展目标
2002年6月3-7日,中共山东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了建设“大而强、
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总的设想是:未来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年
均增长9%以上。到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两万亿元,人均两万元以上。人
们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受教育程度和人口素质普遍提高,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全面进步,沿海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节调整经济结构规范市场秩序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强和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规范市场经济
秩序,商品和要素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
展的良好环境。

图2-35 1998年12月16-18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贯
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1999年全省经济工作。

一、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一)调整农业结构
1.调整种植业结构
针对种植业品种结构中优质品种率低,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结构调整中,把
主攻方向转到提高单产和质量上,转到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上,建设优质专用粮棉油生
产基地。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稳妥发展饲料
作物,使种植业结构逐步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全省种植
业总体布局大体分为四大区域。沿海经济发达区:在保证粮油、水果等农产品重要产
区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人才、技术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创汇农业、高新技
术农业,使之成为全省外向型农业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黄淮海平原开发区:通
过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实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形成以粮棉、畜牧、蔬菜为主的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基地。鲁中南山区: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山区丘陵
多、名特优稀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成为富有山区特色的粮食、花生、果品、烤
烟等农产品重点产区。黄河三角洲地区:通过全面开发,综合利用,充分挖掘其巨大
潜力,建设成为国家农牧渔重要基地和三元种植示范基地。
通过上述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2002年,全省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1997年
的66∶34调整为57∶43,粮食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由上年的29.4%下降到24.7%,非
粮作物产值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粮棉油、瓜果菜、药草花等多元种植格局开始形
成。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有较大改善,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67万公顷,高油
、高蛋白、鲜食等专用玉米发展到33万公顷。
2.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1998年9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综合发展农林牧
渔各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
的现代基础产业,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加速实现农业的商
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通过压缩普通粮食生产,扩大优质专用粮生产;压缩一般经济作物,扩大优质高
效经济作物;压缩缺乏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扩大畅销高价特别是出口创汇产
品生产,促进了粮棉油、林果、蔬菜、畜牧和水产五大支柱产业由大变强,花卉、食
用菌、中药材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农业区域布局和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200
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1505亿元增加到2526.1亿元,农林牧渔产值比由19
99年的58.1∶2.1∶24.9∶14.9调整到56.2∶1.9∶27.8∶14.1。畜牧、水产两大优势
产业成为拉动农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大宗农产品
向优势产区集中,胶东半岛的水果、水产,鲁中南地区的瓜菜、畜禽,鲁西平原的粮
棉油、牛羊和全省交通干线沿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四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具规模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999年3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通知》,全省积极
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化水平,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
著增强。
2000年4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
提出加快发展小城镇和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围绕小城
镇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劳务
输出,投资兴办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省农村二、三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和多次增值能力提高,农
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6%。集团型农业龙头企业2000年发展到1.8
万家,其中达到农业部认定标准的龙头企业3300多家。在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公布的
151家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中,山东省有13家。通过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
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龙头企业技改工程、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有效
地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了主导产业链条的整体素质。全省农
业产业化经营总体实现程度达65%。
2001年,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保持旺盛发展势头,农民收入中
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52%。城镇化水平达到39.6%。
2002年,全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重点推进农村二、
三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基本实现优质高效农业基地规模化布
局,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进一
步优化,二、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第三产业活跃,农民来自三产的纯
收入人均313.24元。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6.7%。全年转移农村劳
动力104万人。全省农产品出口52.3亿美元。
(二)调整工业产品结构
1999年11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意见》,确定按照改造一批
、壮大一批、培植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思路,投入资金660亿元用于工业结构调整
。改造一批:对造纸、酿酒、化肥、水泥、农机、纺织、塑料7个传统骨干行业采用
高新技术进行改造,促其更新换代,进一步巩固提高其国内占有率。用3年时间重点
改造36个企业、46个项目。壮大一批:对技术含量较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较
好的家电、石化、机电、汽车摩托车及汽车零部件四类骨干优势产品进行重点扶持,
促其发展壮大。培植一批:对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
新材料和节能环保六大产业加大培植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转移淘汰一批:把
适宜搞销地产的优势产品或在省外、国外有发展前途的长线产品生产能力向外转移,
主要是轻工、机械、纺织、化工、电子、建材6个行业,涉及27种产品。对技术装备
落后,产品质量低,高耗能、污染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小水泥、小炼
油、小火电、小炼钢等,坚决关闭。至2002年,3年限制淘汰52种落后工艺,涉及企
业2765家,生产线977条,资金34亿元。
2002年,加快“四个一批”结构调整项目的收尾工作。全省列入规划的304个重
点项目基本完成。全省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197.8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其中地方
企业累计完成1050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强化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
体系建设,新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技术中心36家,全省国家级技术中心发
展到39家,省级技术中心145家,初步形成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骨干、省级技术中心
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九五”初期,山东省有600万枚棉纺、毛纺锭,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行业亏
损。通过技术改造,全省淘汰80多万枚落后锭子,实施320个高新技术改造项目。20
00年,全省纺织业实现利税比1999年增长80%。“九五”初期,山东省几乎县县有造
纸厂,平均规模不到1万吨。为形成规模效益,全省关闭384家小造纸厂,投资67亿元
改造和建成先进生产线23条,主要造纸企业生产能力扩大到20万吨以上。晨鸣纸业集
团创造的利税超过调整改造前全行业的利税总和。“九五”期间,全省用于改造传统
产业的投资2660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有125项。5年累计更新改造落后设备20
0多万台套,形成先进生产线3000多条,主要生产企业45%的生产设备达到国内或国际
先进水平。
200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1902.5亿元,比1997年增加3952.8亿
元。30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位,29个品牌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998年,在继续支持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基
础上,积极鼓励发展科技、信息、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全省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48.2∶34.6。1999年,第三产业发展
较快,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0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47.3亿元,增
长10.3%。全省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14.8∶49.5∶35.7。2001年,全省实现国
内生产总值9438.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4.4∶49.3∶36.3。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
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1055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0亿元,第二
产业增加值530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52.5亿元,分别增长2.5%、14.8%和10.6
%。三次产业比例为13.2∶50.3∶36.5。全省第三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信息、旅
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等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强化“三个亮点”
1.外经外贸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给对外经贸带来严峻挑战,全省围绕结构调整这一中心,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取得较好成绩。2000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外经贸厅等部
门《关于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
口贸易。鼓励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对销贸易、转口贸易、易货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
推动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开展境外投资,大力推动对发展中国家的承包工程,积极争取
利用国家各种援外资金,促进山东省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经贸合作。2000年,全年进出
口累计249.9亿美元,对外贸易额创历史最高水平。2001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
外经贸厅《关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见》,要求根据不同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
拓国际市场;抓好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和机电产品三大类产品出口,确保外贸出口稳
步增长;进一步提高外经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精心组织筹备好重大涉外经贸活动,积
极参加境外展览和洽谈活动;加强对开拓市场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
整体合力;认真落实和完善开拓国际市场的鼓励政策。2001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
重大变化、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全省对外经济贸易保持了良好的增
长势头。2002年,克服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需求不旺盛、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技术壁垒增加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省上下密切配合,对外经贸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全省进出口33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外贸出口211.2亿美元,增
长16.5%;全年利用外资合同金额118.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5.2亿美元,增长47.
8%; 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直接签约合同额13.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3亿美
元,外派劳务21 595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8.2%、48.7%和5%;境外投资呈现良好的
发展态势。

图2-36 2002年4月4日,2002(悉尼)中国山东经贸洽谈会暨山东--澳大利亚经
贸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在悉尼会展中心举行。

2.高新技术
1998年7月,省政府提出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大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瞄准国际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突出重点,加快引进
消化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和体系,力争在3—5年内
使省百户重点企业(集团)和骨干拳头产品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当年全省集
中5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 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
期技术合作关系。
1999年1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要求
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的创新,带动海洋工程、环
保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山东半岛高新技术
产业带、鲁南星火产业带、沿黄特色农业产业带、沿海健康养殖产业带等。当年全省
1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20亿元,利税55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00亿元。
2000年7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纲要》,确定山东省高新
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
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要产业化基
地,以济南、青岛等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以发展信息产业
为龙头,以培植生物技术、新材料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
构优化升级。争取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环境6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2001年5月,省政府提出利用外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营造良好投资环
境,大力吸引外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外商在山东省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努
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的吸引力;进一步
放宽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条件,加大对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2001年,
全省建立14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9家,高新技术
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7%;全年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1
2项,授权专利6724项;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3国科技合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建立了中俄、中白高科技合作基地。

图2-37 2002年12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服
务器生产基地--浪潮集团北方基地在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投产。

2002年4月,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确定“十五”
时期的目标:投入500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实施“人才高地”工程,聚集更多优秀人
才;建立健全高新产业投融资机制;健全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运行机制。突出传统
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植、高新区建设三个重点,建立技术创新、对外合作、投融资
三个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科学管理三个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
步发展。 2002年,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1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
增加值469.4亿元, 比上年增长21.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5%;高新技术产业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3.民营经济
1999年10月,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加大
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有制企业职工、
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建立和完善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
的社会保险制度;鼓励个体、私营业户积极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收购、兼并、参股
公有制企业;有条件的市(地)、县(市、区)每年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专项用于扶
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支持发展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
2001年8月,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明确规定,
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项目立项、贷款、用人、用地、能源供应、税费征收、证照
办理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民营业户收购、兼并中小公有制企业,支持民营企业
参与中小公有制企业的改制;放宽经营范围,凡国家没有明令禁止民营经济生产经营
的行业和商品,均允许民营业户经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加以限制或实行行业垄
断,取消对民营企业经营方式的各种限制。城市的一般服务性行业逐步转由民营经济
为主,鼓励民营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机构、高校及科研人员以高新技术成
果向民营企业出资入股。
2002年2月,省政府作出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放宽民营经济经营范
围和国土资源使用政策。鼓励和允许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从事民营经济;鼓励和
支持民营经济参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支持民营经济积极
参与国际竞争;鼓励民营经济加快技术进步;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持作用。
2002年,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63.7万户,比上年增长8.4%,从业人员5
51万人,比上年增长12.44%,其中个体工商户146.1万户,比上年增长7%;私营企
业17.6万户,比上年增长21.4%,从业人员253万人,比上年增长19.2%。个体私营
企业注册资金1579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金1371亿元,比上
年增长44.1%;实缴税金9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实现营业收入10721亿元,
比上年增长32.8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2.6%提高到3
6.5%。全省城乡80%以上的商业网点为民营经济,70%以上的社会消费品交易由民
营经济实现。全省有科技型私营企业4629户,较上年增加706户。全年全省私营企业
进出口总额9.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倍,其中出口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倍
;与外商合资、合作的私营企业835户,比上年增加155户;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私
营企业总数达到1467户,占全部获权企业的26.7%。全省有私营经济园区1300多处,
入园企业1.1万多家,分别比上年增加354处、3659家。全省有各类个体私营经济专业
村1万多个,比上年增长17%。

二、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一)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决策,立足国内市
场,坚持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在扩大投资方面,积极争取国家
投资项目,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培育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调整投资方向,优化
投资结构,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上,优先支持有市场、科技含量高
、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在启动消费方面,就扩大消费信贷、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放
开住房二级市场、发展非义务教育、加快旅游事业发展、调整城市公用事业价格等,
研究制定措施,重点培植住宅、教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199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2065.1亿元,2000年完成2544.7亿元,2001年完成2778.4亿元,2002年
完成3512亿元(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329.3亿元)。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
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091.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637.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90.5亿
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5.5亿元,第
二产业投资1069.9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1213.9亿元, 其中房地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35.5%, 城市公用服务业投资增长41.4%,文教卫生广播福利业投资增长45.1%,运输
邮电通信业投资增长0.4%, 商业饮食供销仓储业投资增长17.4%,科研综合服务业投
资增长19.4%。

图2-38 1999年10月,济南机场飞行区改造扩建工程竣工。

2002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9亿元,增长12.2%,是1998年以来增幅
最高的一年。汽车、住房、通信和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
化。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01年,省政府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把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作为投资重点和经济增长点,抓紧准备并建设一批有市场、有效益的大项目。
1.搞好规划,建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库。各城市在两年内,尽快完成城市供水、节水
、排水及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燃气、热力、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停车场等专业规
划的编制,列入省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2.突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是国债续建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城市供水工程和大中
城市的快速道路交通设施项目。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基金。进一步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采用BOT(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
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
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
利润, 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 ) 、 TOT (英文Transfer-Operate-
Transfer的缩写,即移交-经营-移交方式,是将现有已经建成的设施转让给投资者,
一般不涉及项目的建设过程, 避开了BOT方式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矛盾,
如建设成本超支、工程停建或者不能正常运营、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债务等,又能尽
快取得收益,因此容易使双方达成合作。有些项目可能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但同新建
项目相比,面临的风险和矛盾大大降低。) 方式出让、转让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权
和运营权,招标或拍卖出让城市无形资产冠名权和广告权,鼓励企业、个人、外商以
合资、合作、独资等多种方式建设经营城市基础设施。4.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项目的价
格按弥补成本并有合理利润原则核定。5.建立城建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工程质量管
理。

图2-39 1999年9月,济南泉城广场建设工程全面竣工。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1998-2002年,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099亿元,建成
项目1.4万个;技术改造投资3539亿元,完成项目1.8万个。交通、水利、通信、电力
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得到有效缓解。烟台汽车、
济南重汽等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重组改造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公路建设五年投资7
56亿元。 200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11公里,实现省
会与各市驻地高速公路贯通。铁路通车里程2709公里,年客货发送量分别比1997年增
长21.3%和31.6%。港口年吞吐量2.2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377万标箱,青岛港跨入
亿吨大港行列, 成为全国重要的枢纽港。新辟航线82条,新增航班301班,航空客货
年吞吐量569万人次和11.2万吨,分别比1997年增长69.3%和100%。水利建设投资248
亿元,完成18座大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10条大型骨干河道的治理,建成一大批抗
旱供水工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亿元,建成高速宽带网。

图2-40 1998-2002年,全省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完成18座大型病险水库的综
合治理。图为除险加固后的跋山水库。

图2-41 2002年6月,德州华能电厂扩建工程施工现场。

全省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2900万户, 互联网用户279万户,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
电话,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开始起步。能源建设继续加强。2002年,全省发电装机
容量2515万千瓦,原煤产量13066万吨,分别比1997年增加865万千瓦和3972万吨。投
入1 76亿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城乡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山东省国有经济比重较大,1997年,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产总额
中,全部公有制成分占82.95%,其中国有独资企业占绝大多数。
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
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9年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的意见》,要求突出抓好111户重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导和
安排资金,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企业尽快发展,以此带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111
户重点国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转让、合资等方式,不断进行资产重组和组
织结构调整,公司改制取得较大进展。同年10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
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国有
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国有企业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国有
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根据中央精神,山东省从实际出发,对铁路、航空、邮电、
电力、石油开采、黄金、烟草等垄断性行业,供水、供电、供气(汽)、交通、粮油等
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行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
其所属的有些子企业可吸纳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入股。
至2002年底,全省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较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如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86.7%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95%的国有中小
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由1997年的35家增加到72家,直接
融资由145亿元增加到519.5亿元。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48个,对56户大企业实行国
有资产授权经营。

三、推进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
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的基本原则进行。1998年5
月7日和9日,省长办公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5月10
-11日,召开由各市(地)市长(专员)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省粮食流通体制
改革会议,制定了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实行政企分开;实行储备与经营分开
;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账,提高资金运行质量;建立和完
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省政府下发通知,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粮油收购政策,按保
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切实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2.粮
食收储企业必须实行顺价销售,确保不再发生新的亏损。组建县级粮食收储公司,建
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3.加强资金监管,确保粮食收购
资金封闭运行。4.层层建立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工作的组织
领导。
1998-2001年,全省共收购粮食386.5亿公斤,收购量达到社会商品粮的80%以上
,基本满足农民出售余粮的要求;顺价销售成效明显,共销售粮食375亿公斤,基本
达到购销同步增长的要求;粮食收购资金实现“封闭运行”,收购中“打白条”现象
基本杜绝;粮食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内部机制进一步激活,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管理得到加强,资金筹措、拨付和管
理工作基本到位,确保了粮改的顺利进行。
2002年,全省粮食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81.9亿元,盈利1.48亿元,16个市完成或超
额完成扭亏增盈目标。全年收购粮食1100万吨,占全年粮食收购建议计划的147%。销
售粮食1050万吨,比上年增销15万吨,占全年粮食销售建议计划的131%。企业改革不
断深化,至2002年底,全省粮食行业改革改制企业2535个,占企业总数的81%,其中
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250家,盘活资产13亿元。
(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1999年3月,省政府下发通知,要求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完善棉花价格形成机制
,拓宽棉花经营渠道,转换棉花企业经营机制,降低流通费用,建立新型的产销关系
”的基本原则,培育棉花交易市场,做好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定,进一步减少流通
环节。通知要求,自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
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的规定;实行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定制度,拓宽棉花经
营渠道;供销社及其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厂和国营农场、经资格认
定的纺织企业均可直接收购、加工和经营棉花;完善储备棉管理体制,加强棉花进出
口管理;推行公证检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坚持全国棉花市场
的统一性,促进棉花有序流通;认真做好棉花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转换棉花
企业经营机制,规范棉花企业与供销社的关系。
2001年9月,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和做好2001年度棉
花工作的通知》,要求放开棉花购销,逐步形成多渠道、宽领域、竞争有序的棉花经
营市场格局;实行社企彻底分开,实现棉花经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发展的经济实体,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棉花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强
化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形成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棉花流通新秩序;放开棉花
收购,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鼓励公平有序竞争。10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
东省棉花收购与加工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省政府确定由省供销社牵头,在临清、陵县、高青、邹平、巨野、金乡6个棉花
主产县进行以棉花企业布局调整、产权改革、技术改造、发展棉花专业合作社、推进
棉花良种产业化和实施名牌战略为主要内容的棉花产业化经营试点。2002年底,全省
75%的县(市)完成或基本完成棉花企业的改制和改组。省供销社直属企业的改革改制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关闭停业,人员全部分流;对有一定
经营业务的企业提供条件,改为民营;对实力较强的较大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
省供销社控股、经营者持大股、职工参股的新的组织结构。省农资分公司、省棉麻二
级站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

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把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
要任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和制假售假行为,严惩偷、逃、抗、骗税等违法
犯罪活动,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2001年6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通知》,根
据国务院要求,结合山东实际,确定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重点是:1
.以食品、药品、农药、复混肥、种子、棉花、建筑用钢材、农用机械及零配件、拆
解拼装汽车及配件、卷烟、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化妆品等为重点,严厉打击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2.以查处规避招标、假招标和转包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建
筑市场。3.以查处偷税、漏税、非法减免税为重点,强化税收征管。4.以查处地区封
锁和部门、行业垄断为重点,打击地方保护主义。5.以坚决禁止社会乱集资、乱办金
融和规范银企信用关系为重点,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6.以清理压缩音像集中经
营场所和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房为重点,整顿文化市场。各级工商部门组织
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
2002年,全省对9743处集贸市场进行拉网式清查,其中,对2处国家级、56处省
级和282处市级重点市场进行集中整治,共关闭安全隐患市场18处,注销空壳市场12
8处,依法取缔无照经营4.2万户,补办营业执照2.2万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1
504件,案值6394万元。
通过集中整治,全省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经济运行平稳,市场购销两旺,出
现“一减”(市场数量减少)、“两降”(消费者申诉、查处案件下降)、“双增”(市
场商品成交额、纳税额增长)的发展势头,市场经济秩序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