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交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4&rec=87&run=13

1996-2005年,胜利油田大力推进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交流与协作,国内、国
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为提高山东石油工业科技发展水平打造了有效平台。

一、国内交流
(一)山东石油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1996年7月,山东、辽宁、河南、新疆四省(区)石油学会联合召开第八届稠油热
采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66篇,并对常规注水开发、注蒸汽、火烧油层、电缆加
热等技术进行研讨。10月,由山东石油学会倡议发起并主办,联合河北、天津、辽宁
等石油学会在四川联合大学召开首届渤海湾地区浅海油气勘探开发学术研讨会。会议
收到论文39篇,围绕勘探、开发、钻井、采油、地面建设、海洋工程、环保等方面进
行交流研讨。
1998年9月,由山东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辽宁、河南、新疆
石油学会协办的三次采油技术新方法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8篇、
工作经验材料5篇,围绕三次采油方法研究、数模软件开发应用、油藏工程方案设计
、矿场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等议题进行研讨。2000年6月,由山东石油学会开采
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三次采油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34篇,围
绕三次采油技术研究应用进展、三采化学剂研究及评价、三采污水处理技术、三次采
油现场应用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2002年10月,胜利石油管理局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石油学会、黑龙江石油学会联
合举办低渗透油气藏钻井技术及完井技术研讨会,结合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实际情
况,针对低渗透油气藏的不同类型,研讨了低渗透油气藏钻井、完井及油气层保护等
实际问题。同月,山东石油学会、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与石油大学(华东)在石油
大学(华东)联合召开2002年科学报告会,会议收到论文400篇,内容涵盖石油资源、
石油工程、化工、管理、社会科学等领域。
2003年10月,山东石油学会等单位联合在东营市举办低渗透油藏开发学术研讨会
,围绕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配套技术、前瞻理论和发展趋势展开
专题研讨。
2005年9月,中国石油学会、胜利油田等在青岛市共同举办第一届油气田开发技
术大会,总结交流油气田开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思路。
1996-2005年,山东石油学会共组织学术交流活动153次,参加2万余人次,提交
学术论文6000篇。
(二)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中心组织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
1995年11月,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中心成立,至2005年底,共组织1200余人次到
国内4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交流。
1999年,胜利油田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联合成立复杂地质体成像联合
实验室,2004年更名为地震成像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创新了叠前时间偏移、波动方
程叠前深度偏移等方法技术,并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CGOD和“神通”软件系统,形成
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
2001年,胜利油田与石油大学(北京)、美国增产措施实验室(Stim-Lab)成立
压裂酸化联合研究中心,在砂岩双重介质储层压裂、高温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实验技
术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并在双重介质储层压裂、高温酸压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2003年7月,胜利油田与中国海洋大学成立微生物采油技术联合研究中心。针对
石油微生物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相对落后、尚未形成系统学科建设的现状,双方开展产
、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微生物代谢产
物分析、生物技术用于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
2004年,胜利油田与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成立地震反演联合研究实验室,通过科
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开展理论与方法技术的创新研究,发展完善地震反演
新技术。
2005年,胜利油田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成立山东省提高油藏采收率工程研
究中心,开展水驱及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成因的实验和模拟研究、聚合物驱动态规律
研究和泡沫复合驱渗流特征研究。

二、国际交流
1996-2001年,胜利油田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主要由石油工程师学会(SPE)胜利分
部(简称SPE胜利分部)组织开展,2002-2005年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主要由SPE中国南
方分部组织开展。
1994年9月,SPE胜利分部成立,以“胜利石油工程师学会”的名称进行社团登记
注册。2002年3月,在原SPE胜利分部的基础上成立SPE中国南方分部,以“胜利油田
石油工程师学会”的名称重新进行社团登记注册。SPE胜利分部主要组织胜利油田的
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SPE中国南方分部主要组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游
企业的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自1995年初至2005年12月,SPE胜利分部、
SPE中国南方分部先后组团参加在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召开的SPE学
术会议46次,发表、宣读、交流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火成岩油藏开发、极浅海油
田的高速高效开发等论文28篇;组织SPE著名演讲人到胜利油田就水平钻井、地震成
像、油藏管理战略等技术和管理问题讲学23次,听讲科技人员1400余人次。1999年8
月,SPE胜利分部与SPE亚太区部、SPE大庆分部在大庆共同举办SPE应用技术专题讨论
会,来自9个国家20家公司的73位代表共同研讨提高高含水油藏的原油采收率问题。
SPE胜利分部组织油田10位科技人员参加专题讨论会,并宣读论文7篇。2004年10月,
为学习国外海相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技术、交流最新成果、探讨技术难题、促进塔
河油区勘探开发水平的提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SPE中国南方分部和SPE亚太区部共
同举办SPE应用技术专题讨论会,专题研讨海相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技术,美国、
日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印尼、克罗地亚和阿曼等国家的32位专家学者以及中
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华外国石油公司的代表56人参加研讨
会。
胜利油田继1995年首次参加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油藏模拟联合工业项目后,又参加
1997年、1999年、2003年等年度的联合研究项目,目的是形成适应不同化学驱数值模
拟计算方法、及时了解国外的化学驱状况。参加联合工业项目后,研制出化学驱数值
模拟软件(UTCHEM)和组份数值模拟软件(UTCOMP),可以进行表面活性剂驱、碱驱、聚
合物驱、气驱和吞吐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2005年,胜利油田与英国地质调查局和英国爱丁堡大学联合成立多波多分量地震
联合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多波地震的正演模拟、转换波四参数速度分析技术,解决转
换波非双曲动校正问题,开发了基于四参数速度分析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提
出利用慢横波检测油和水的理论方法,形成多波多分量采集、处理与解释配套技术和
生产能力,推动了多波多分量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第四节科研单位
胜利油田围绕油田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科技推广,
逐步形成以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
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开发研究院等研究单位为主的石油科研机构。

一、地质科学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简称地科院)前身为成立于1964年的九二三厂
地质指挥所,是胜利油田专门的地质科研单位。主要承担国家、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及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重大科研项目与新技术攻关、勘探开发规划部署以及新区产能建设
方案的编制。
截至2005年底,地科院有职工1255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1000人,包括博士后
11人、博士31人、硕士245人;具有教授级职称的15人,副高级职称的252人,中级职
称的438人;有国家级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省部级专家及学科带头
人7人。拥有勘探、开发及测试3个分支研究机构,拥有山东省提高油气采收率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中国石化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和沉积与储层评价、油气生成物理模拟、
油气藏渗流机理、油层保护、化学驱、二氧化碳采油等6个油田重点实验室,拥有博
士后工作分站,配备勘探开发专用仪器设备260余台(套)。截至2005年,地科院拥有
固定资产原值4.69亿元,净值2.67亿元。
经过40多年的科研攻关,地科院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丰富发展陆相断陷盆地隐蔽
油气藏勘探、断陷盆地潜山多样性、矢量开发、优势流场、聚合物加合增效等理论认
识,初步构筑起具有胜利特色的勘探开发理论体系;配套完善油气资源评价、特殊及
隐蔽油气藏勘探、化学驱三次采油、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等15项技术系列
(2项跻身中国石化核心技术行列,5项被确定为中国石化专有成套技术,3项被列入“
胜利十大技术品牌”)。
1996-2005年,地科院先后承担研究项目52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的5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的7项。其中“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
探”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地科院被接纳为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成员协会会员。2004年
,成为全国石油行业首家获得中国实验室认可证书的单位。2002-2005年,被山东省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评为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先进单
位,1999年、2000年被评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进集体。

二、物探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简称物探院)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胜利油田电子
计算中心。1989年7月,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计算中心。2001年1月,计算中心和物
探公司研究所合并组成物探院。该院是胜利油田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计算机信息
技术及综合研究于一体的科研生产单位,承担油田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勘探开发研
究以及以数据库为中心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1998年,被列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
点科研院所,是中国石化最大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中心。
截至2005年底,物探院有职工1055人。其中,教授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91人
,中级职称321人,包括博士41人、硕士152人;有省部级专家及学术带头人8人。拥
有地球物理模拟实验室、地震反演联合实验室、地震成像联合实验室、多波多分量地
震联合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分站,配备国际先进水平的IBMSP2并行处理系统、微机
集群并行处理系统以及其他主要设备430台(套),其中大中型计算机设备63台(套)、
处理解释应用软件60余套,具有二维地震资料15000千米、三维地震资料4500平方千
米的年处理能力和15万层千米地震资料的年解释能力。截至2005年,物探院资产原值
3.57亿元,净值2.25亿元。
1996-2005年,围绕地球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库应用技术,物探院形成12项具
有胜利特色的以地球物理技术为主的勘探技术,即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解释技
术、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复杂地表低信噪比地震处理技术、STseis地震叠前成像
系统、高精度地震反演与储层描述技术、复杂断块及潜山油气藏地震勘探技术、碎屑
岩类隐蔽油气藏储层描述技术、天然气藏地震识别技术、重磁电震联合勘探技术、油
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数据库建设与勘探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
1996-2005年,物探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中国石
化项目25项;获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20余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奖6项、中国石化
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18项。
2003-2005年,物探院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三、采油工艺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简称采油院)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胜利石油
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主要承担采油工程新技术的研究、引进、推广和重大采油工
程方案的编制,同时承担油田采油工程规划编制和采油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石
化股份公司重点研究院、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
生联合培养基地。拥有与石油大学(北京)、美国增产措施实验室(Stim-Lab)共同组建
的压裂酸化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同组建的微生物采油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截至2005年底,采油院共有职工592人。其中教授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89人,
中级职称194人;博士5人,硕士44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4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突出贡献专家及学术带头人5人。拥有机械采油、三次采油、压裂酸化、微生物采油
、稠油开采、油层保护、油气井防砂、火烧驱油、采油工艺专用材料检测等9个专业
化实验室。其中,三次采油实验室、稠油开采实验室、微生物采油实验室和机械采油
实验室为胜利油田首批重点实验室;三次采油实验室属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该院配
备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系统、泡沫流变仪、压裂防砂一体化泵车、光纤井下视像系统
等各类仪器设备200多台(套)。针对胜利油区各类油藏的开发特点,该院研究、发展
并形成一整套具有胜利特色的分采分注、堵水调剖、稠油热采、压裂酸化、油气井防
砂、三次采油、滩海采油、水平井开采、机械采油和油气层保护等配套技术,建立了
基本满足开发要求的采油工程技术系列。
采油院每年承担国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油田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0余项,
承担重点先导试验项目20余项。1996-2005年,有252项成果先后获得科技进步奖励,
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4项,取得国家专利140项。
1996-2005年,采油院连续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四、钻井工艺研究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简称钻井院)创建于1973年,是胜利油田骨干科
研单位,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点研究院,负责油田石油钻井、石油完井、石油滩海
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
截至2005年底,钻井院有职工892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59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
院士1人、教授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51人、中级职称256人。拥有钻井设计、钻井
工艺、石油工具、石油完井、钻井测井仪器、钻井信息、石油机械、油田化学、海洋
工程装备、欠平衡技术等10个专业技术研究所及侧钻井技术、胜利取心、套管防治、
金刚石钻头、金刚石超硬材料开发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公司及博士后工作分站,配
套8个大型科研实验室。其中,滩海工程模拟实验室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
,钻井液质量检验室1995年6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
1996-2005年,钻井院逐步在钻井工程设计、深井钻井配套、复杂结构井钻井配
套、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套管钻井配套、钻井液及油气层保护、钻井井下测量仪器
研发、钻井取心、石油井下工具研发、金刚石超硬材料及金刚石钻头研发、石油完井
配套、钻井信息、石油机械装备研发、海洋装备研发及工程设计等专业形成国内领先
的技术优势,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院拥有国家专利147项。1996-2005年,获得
国家发明奖、国家技术进步奖2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4项。1999年通过ISO9001质
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取得美国石油学会(API)产品认证证书,2004年取得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
系认证证书。

五、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1972年成立的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设计处
,后经5次更名,于2003年4月改制更名为胜利油田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设计院)。
设计院主要从事油田的油气集输、采出水处理、注水、矿区建设、电力、通信、
供水、道路桥梁等油田地面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和科研工作。截至2005年底,有
在册职工978人,分布在油气集输、储运、油气加工、城镇燃气、油田注水、采出水
处理、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海工、道桥、电力、通信、环境污染防治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工程测量、技术经济等30多个专业中。1996年,完成国内第
一个百万吨级极浅海油田--胜利海上埕岛油田工程设计,2000年,胜利海上埕岛油田
200万吨产能建设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同时,设计院成为滩海油田地面
工程设计技术指导性设计院,先后承担“海洋平台结构的实时监测与检测成像技术”
等国家863、973项目以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点科研课题,拥有专利技术6项。2003
年,承担鄂尔多斯大牛地1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工程,被中国石化评为大牛地10亿立方
米产能建设有功单位并获专业优胜奖。2005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普
光气田开发地面集输工程设计。
自1991年起,设计院连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1998年成为全国百强勘察设计单位,2005年进入全国工程总承包百强单位。1998年通
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HSE管理体系认证。截至2005年,设计院拥
有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资质,石油天然气行业、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海洋行业(离岸
)、市政公用行业(热力)等设计甲级资质,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甲级
资质。拥有17个专业实验室,其中油田地面建设综合实验室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开放
式重点实验室,其规模和研究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计院共有211项勘察、设计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30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4项、银奖
8项、铜奖12项,全国科技大会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六、经济开发研究院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经济开发研究院前身为成立于1997年的胜利石油管理局经济开
发研究院。截至2005年底,该院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人,其中首席专家2人、专家
3人。经济开发研究院结合中国石化和胜利油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石油企业发
展规划和经营环境分析、油气生产成本和投资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及管理体制模式、
国际石油经济特别是产油国法律法规政策、人力(人才)资源管理与开发等方面开展政
策性、应用性课题研究,先后立项280多个,形成研究报告240多个,其中中国石化集
团公司级课题研究报告60多个,编辑出版《石油经济参考》140多期,获得油田级以
上科技进步奖23项,建立起石油经济研究的信息情报网络体系和基础平台,为油田领
导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为石油经济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