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4&rec=86&run=13

一、概况
1996-2005年,胜利油田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90项,其中,12项成果获
国家科技进步奖,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获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申请国家专
利842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18件。

图5-1 2000年6月, 集石油地质科普、石油科技展览及胜利石油发展史展
顾于一体的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开馆。该馆设勘探开发、科技成就、发展史三个展
览演示厅,是集中展示油田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

1996-2005年胜利油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一览表
表5-1

┌─────────────────────────┬──┬──┬─────────────────────────┐
│项目名称 │获奖│获奖│主要完成单位 │
│ │年度│等级│ │
├─────────────────────────┼──┼──┼─────────────────────────┤
│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研究 │1997│一等│胜利石油管理局、新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油管理局、大│
│ │ │ │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华北石油管│
│ │ │ │理局、西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华东)、│
│ │ │ │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
├─────────────────────────┼──┼──┼─────────────────────────┤
│“埕岛中心二号”桩基液压自升式固定采油平台 │1997│三等│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 │ │ │上海交通大学 │
├─────────────────────────┼──┼──┼─────────────────────────┤
│胜利油田浅海滩涂石油勘探开发对环境及生态资源的影响│1997│三等│胜利油田环境保护中心 │
│和控制对策 │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
│瘦肉型猪高产品系选育及配套系生产的研究 │1999│三等│胜利油田胜大集团农业总公司 │
└─────────────────────────┴──┴──┴─────────────────────────┘

续表

┌───────────────────────┬──┬──┬───────────────────┐
│项目名称 │获奖│获奖│主要完成单位 │
│ │年度│等级│ │
├───────────────────────┼──┼──┼───────────────────┤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高速、高效勘探开发技术 │2000│二等│胜利石油管理局 │
├───────────────────────┼──┼──┼───────────────────┤
│济阳坳陷第三系沉积、构造及含油性研究 │2001│二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
│ │ │ │中国地质大学 │
├───────────────────────┼──┼──┼───────────────────┤
│胜利油田稠油、超稠油开采新技术 │2002│二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
├───────────────────────┼──┼──┼───────────────────┤
│已开发油田水平井地质设计及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2003│二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带成因、成藏与勘探配套技术 │2003│二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
├───────────────────────┼──┼──┼───────────────────┤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 │2004│一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
│ │ │ │石油大学(北京) │
├───────────────────────┼──┼──┼───────────────────┤
│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技术研究 │2004│二等│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 │
├───────────────────────┼──┼──┼───────────────────┤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与开发 │2005│二等│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
│ │ │ │石油大学(北京) │
└───────────────────────┴──┴──┴───────────────────┘

1996-2005年胜利油田获省部级科技奖情况统计表
表5-2
单位:个

┌────┬─────┬────────┐
│获奖年度│获奖项目数│获奖项目等级 │
│ │ ├──┬──┬──┤
│ │ │一等│二等│三等│
├────┼─────┼──┼──┼──┤
│1996 │39 │5 │12 │22 │
├────┼─────┼──┼──┼──┤
│1997 │22 │2 │6 │14 │
├────┼─────┼──┼──┼──┤
│1998 │18 │2 │5 │11 │
├────┼─────┼──┼──┼──┤
│1999 │26 │6 │9 │11 │
├────┼─────┼──┼──┼──┤
│2000 │22 │5 │6 │11 │
├────┼─────┼──┼──┼──┤
│2001 │23 │3 │8 │12 │
├────┼─────┼──┼──┼──┤
│2002 │26 │6 │5 │15 │
├────┼─────┼──┼──┼──┤
│2003 │29 │8 │6 │15 │
├────┼─────┼──┼──┼──┤
│2004 │34 │3 │11 │20 │
├────┼─────┼──┼──┼──┤
│2005 │38 │2 │12 │24 │
├────┼─────┼──┼──┼──┤
│合计 │277 │42 │80 │155 │
└────┴─────┴──┴──┴──┘

1996-2005年胜利油田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一览表
表5-3

┌──┬──────────────────────────┬─────────────────┐
│获奖│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
│年度│ │ │
├──┼──────────────────────────┼─────────────────┤
│1996│东部地区天然气藏识别与预测技术的研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乐安砂砾岩特稠油田高效高水平开发与建设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特高含水期综合治理配套技术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桩机液压自升式固定采油平台(生产平台)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7│滚动勘探开发技术在胜利油区的推广应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藏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推广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8│埕岛潜山披覆构造高效勘探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瘦肉型猪高产品系选育及配套系生产的研究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
│1999│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勘探技术与效果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垦东潜山披覆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软-中硬地层系列PDC钻头及金刚石复合材料开发应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高速、高效开发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区油气层保护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田实施IRP方法与DSM技术试点示范的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续表

┌──┬─────────────────────────────┬─────────────────┐
│获奖│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
│年度│ │ │
├──┼─────────────────────────────┼─────────────────┤
│2000│PS防砂、涂敷防砂及分层充填防砂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济阳坳陷第三系沉积、构造及含油性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区未熟-低熟油成烃机理、判识标志、成藏条件及资源预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探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屋脊式断块油藏和特稠油油藏侧钻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1│可移动桶形基础采油系统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探区油气资源评价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田稠油、超稠油开采新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2│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复杂断块油藏构造表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济阳坳陷第三系地震地质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济阳坳陷特殊油气藏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水平井地质油藏工程设计技术及薄油层钻井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滩海油田开发注水及集输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特高含水主力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续表

┌──┬────────────────────────────┬─────────────────┐
│获奖│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
│年度│ │ │
├──┼────────────────────────────┼─────────────────┤
│2003│东营凹陷成藏组合体理论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海上自升式钻修平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开发油区复杂砂岩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配套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陆相湖盆地序地层学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
│2004│山东探区区域石油地质及成藏条件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油田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精细描述方法研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胜利中高渗整装油田韵律层挖潜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5│胜利滩海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目标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
│ │复杂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6-2005年胜利油田国家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统计表
表5-4
单位:件

┌──┬────┬────┐
│年份│申请专利│授权专利│
├──┼────┼────┤
│1996│31 │20 │
├──┼────┼────┤
│1997│27 │26 │
├──┼────┼────┤
│1998│19 │34 │
├──┼────┼────┤
│1999│40 │30 │
└──┴────┴────┘

续表

┌──┬────┬────┐
│年份│申请专利│授权专利│
├──┼────┼────┤
│2000│55 │45 │
├──┼────┼────┤
│2001│84 │69 │
├──┼────┼────┤
│2002│145 │106 │
├──┼────┼────┤
│2003│123 │94 │
├──┼────┼────┤
│2004│148 │102 │
├──┼────┼────┤
│2005│170 │92 │
└──┴────┴────┘

(一)勘探开发理论研究
胜利油田在勘探方面形成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断陷盆地潜山多样
性理论、东营凹陷成藏组合体理论等勘探理论;在开发方面形成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
富集区理论、“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低渗透油藏开发基础理论、非均质砂岩油藏
矢量开发理论。

P为聚合物N为任一种有复配增效效果的驱油剂

图5-2 “聚合物加合增效”理论示意图。

(二)勘探开发综合研究
胜利油田在勘探方面完成以下研究: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
埕岛潜山披覆构造高效勘探技术,济阳坳陷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勘探与效果分析,胜利
油区未熟-低熟石油成烃机理、判识标志、成藏条件和资源预测,济阳坳陷古近系与
新近系沉积、构造及含油性研究,济阳坳陷特殊油气藏研究,济阳坳陷古近系与新近
系地震地质储层综合预测方法,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带成因、成藏与勘探配套技术,
山东探区区域石油地质及成藏条件研究,胜利滩海地区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目标研究
。开发方面完成以下研究:乐安砂砾岩特稠油田高效高水平开发与建设,胜利油区不
同类型油藏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推广应用,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配套技术研究及
工业化应用,砂岩油藏动态模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欠平衡钻井油藏设计,水平
井地质油藏工程设计,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开发,海上挥发油潜山油藏开发配
套技术,现代综合试井技术及其应用。
(三)技术创新
地震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掌握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滩浅海地区地震
勘探技术、平原复杂地表三维地震技术、陆上复杂地表检波器耦合技术、特殊震源的
研制与应用技术、三维地震资料叠前连片处理解释技术、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神
通地震成像处理系统技术、高精度地震反演与储层描述技术、天然气藏地震识别技术

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掌握了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重磁电震
联合勘探技术。
钻井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掌握了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欠平衡钻井技术,分支井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技术,地质导向
钻井技术。
测井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研制开发胜利6000型高分辨率多任务测井系统、生
储盖综合评估测井分析系统,建成生产测井动态模拟实验室,进行了水平井测井、射
孔技术应用与推广。
录井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在探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系统、单井沉积相分析系统
和录井仪器国产化配套研究方面均有进展。研究成果是形成一套气测资料压力平衡校
正和地化资料预处理校正方法,提高了评价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率,研制开发了
单井相分析软件系统,使单井沉积相研究从人工定性分析转变为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
化分析,并研制成功符合国际A0级标准的防爆仪器房,填补国内空白。
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掌握了胜利油田稠油、超稠油开采新技术,
特高含水主力油田提高采收率综合配套技术,胜利复杂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胜
利中高渗整装油田韵律层挖潜技术,低渗透油藏开采技术,复杂潜山油藏开采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逐步配套。
地面工程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研制开发输油管道检漏系统、高粘起泡原油预
脱水装置,掌握特高含水期油田集输系统除砂配套工艺、滩海油田注水及集输技术、
浅海海底管道悬空段安全技术;完成采油废水达标排放处理工程,掌握胜利油田含油
污泥无害化处理应用技术,形成石油开发对浅海滩涂环境及生态资源的影响和控制对
策,进行浅海石油污染指纹鉴别技术研究及应用。油田生产主要包括机械采油、油气
集输、油田注水、油田供配电和供热等五大系统,能耗占油田总能耗的76%。油田开
展提高油田五大系统效率配套技术综合研究,建立油田开发节能技术优化评价平台,
将开发节能技术和系列装备广泛应用到油田开发建设中,使生产吨油能耗降低15.6%
;完成油井两相分离变压控制仪表计量装置、浅海新型单立柱支撑平台的研制,注聚
设备的国产化应用与推广,双电压自动调压变压器研究。
信息技术系列方面,胜利油田完成数据库建设与勘探决策支持系统、胜利埕岛油
田采油平台遥测遥控系统、多层二维二相模型并行化油藏模拟、钻井信息技术、地震
勘探野外采集软件系统、精细油藏描述计算机软件集成。
同时,胜利油田还完成城市供水藻类污染控制研究、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治理
与防护、注海水水质评价及地面工艺的研究。

二、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2000-2002年,胜利油田与石油大学(北
京)对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勘探技术及能否形成战略资源接替阵地等
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内容涉及石油地质、石油构造、石油地球化学、地
球物理勘探、计算机技术、油藏工程等多个学科。针对济阳坳陷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
阶段的实际情况,形成以“断坡控砂”、“复式输导”、“相-势控藏”为核心的陆
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2003年10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对该成果进行
鉴定,认为“项目成果理论创新突出,方法技术可靠,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是继国
内陆相生油理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之后又一个新的理论创新。所形成的陆相断陷
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2003年度中国石
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5-3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框架示意图。

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带成因、成藏与勘探配套技术2000-2002年,从断陷盆地潜
山勘探实际出发,胜利油田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攻关与研究,通过构造物理模拟
实验、储层综合评价及油气运聚模拟研究,提出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带的分类、分布
模式、储集系统,分析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带的成因、成藏的耦合关系,建立成藏模
式,形成一套适合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带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技术,实现潜山勘探由单
山评价到整带勘探、由表层找油到纵深勘探、由单源成藏到多源勘探的跨越,带来济
阳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带勘探的重大发现。2002年1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对该项目
进行鉴定,认为“该项目从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勘探实际出发,立足于储集系统的研
究,着眼于宏观规律的认识,着手于典型油藏(区带)的解剖,系统地认识了断陷盆地
内潜山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2003年度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济阳坳陷第三系沉积、构造及含油性研究1997-2000年,以第三系(古近系与新近
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同沉积构造研究为突破口,胜利油田对济阳复杂断陷湖盆古
近系与新近系主要含油层系进行全面系统解剖。2000年5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对该
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课题基础研究工作扎实,理论创新成果突出,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显著,达到了重点攻关目标。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陆相断陷湖盆
层序地层学研究方面属国际领先”。该成果获2000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
等奖、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与开发2004-2005年,针对陆相水驱油藏高含水
期剩余油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以胜利油田为试验区,以剩余油富集规律为主
线,经过系统研究,胜利油田在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
大突破,建立“分割控油,弱驱富集”的剩余油富集理论体系,形成“断层分割控油
、夹层分割控油、优势通道控油”理论。通过对剩余油主控因素和剩余油富集区形成
机理的攻关研究,证明陆相水驱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总体分散、局部集中
、仍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富集区并受油藏分割性控制。2004年3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
对“胜利油田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项目进行鉴定。在该成果基
础上申报的“胜利油田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精细描述方法研究”获2
004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与开
发”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5-4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理论示意图。

胜利油田稠油、超稠油开采新技术针对胜利油田稠油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胜利
油田重点进行单2断块改善边底水吞吐效果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乐安油田蒸汽驱工业
化开采技术、 超稠油开采新技术、火烧驱油配套技术的研究攻关。2001年2月,中国
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该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项目整体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并在
高效井筒隔热、汽驱动态检测、亚临界注汽工艺、中深井点火及测控方面居国际领先
水平”。该成果获2001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
步二等奖。
胜利油田浅海滩涂石油勘探开发对环境及生态资源的影响和控制对策随陆上油田
开始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胜利油田开始将目光投向地域广阔的浅海滩涂地区。勘
探开发生产的同时必然会或多或少产生污染问题,对环境及生态资源的影响需要进行
深入研究。该成果在大量现场调查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对浅海滩涂地区各类污染源
和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查清勘探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污去向
,首次提出油田废水总量控制的实施方案,评价了油区大气、土壤、生态、噪声和水
体环境的污染现状及质量状况,提出油田环境保护目标和各类污染物削减方案,为油
田的环境监测、治理、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基础档案库。1996年3月,中国石油天
然气公司对“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课题进行鉴定。
在该成果基础上申报的“胜利油田浅海滩涂石油勘探开发对环境及生态资源的影响和
控制对策”获1996年度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
步三等奖。
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研究1991年,胜利油田开始进行水平井钻井试验,“八
五”时期形成配套技术。至“九五”时期末,胜利油田完成的16种类型水平井钻井设
计与施工技术保持国内领先。“十五”时期,水平井钻井技术,特别是深层水平井、
薄油层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多井联合开发水平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得到进一步发
展。该成果获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5-5 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示意图

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技术研究1998年,胜利油田开始进行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研
究,至2005年底,形成不同油藏类型、不同井别、不同压力储层的欠平衡钻井油藏设
计优化技术,研制出国内第一个具有动态模拟功能的欠平衡压力钻井设计软件,自主
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承受静压35兆帕、动压17.5兆帕的SLXFD型高压旋转防喷导流系统
及整套欠平衡钻井装备,研究开发了充(氮)气钻井液体系,在国内首次将欠平衡钻井
技术成功应用于海洋钻井,并编制国内第一部欠平衡钻井行业标准--《欠平衡钻井技
术规范》。2002年10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对该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项目“在低渗
透砂岩油藏、灰岩裂缝性油藏、火成岩油藏、稠油油藏、盐间非砂岩油藏和南方海相
碳酸岩地层等六种类型的油藏中,系统地开展欠平衡压力钻井的试验研究,完成现场
试验31口井,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2004年度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重要专利
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提出多项国家专利申请,大部分获得国家授权。其中,多
项专利在油田生产建设中应用广、作用大、技术高、效益好。
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1991年2月11日申请,1993年9月22日获得授权,专利号:9
1106336.6。该发明获200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修井机由动力机-液压油
泵、气压蓄能装置、升降液压油缸等构成,动力机-液压油泵组的出口和一套气
压蓄能装置连通;3个升降液压油缸平行地固定安装在机身上,增距滑轮组通过钢丝
绳和起升吊环连接,升降液压油缸的各腔通过操纵控制装置和蓄能装置的出口或常压
的高位油箱连通。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应用气压蓄能原理。截至2005年,该类修井机
研制应用6套,修井1800余井次,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浅海海底管道(电缆)检测维修装置2003年7月31日申请,2005年7月6日获得授权
,专利号:03138929.5。该装置由主船体、机泵舱、推进器舱等构成,在预定的程序
控制下完成目标的跟踪、障碍物避碰、下潜、定位、坐落、充气排水、保压、检修、
起浮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主、辅多桨推进控制方式可以进行定点控位和智能坐落海底
;可伸缩式维修工作舱及密封机构可以形成“无水空间”,完成海底管道(电缆)的维
修作业。该装置可在20米以内水下连续工作72小时。装置投产后在极浅海油田对海底
管线和电缆进行数次巡线检测,还对海底管线进行打卡作业维修,取得良好效果。该
发明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合成基密闭液及其生产工艺2002年3月14日申请,2005年1月5日获得授权,专利
号:02110114.0。该密闭液是以酯类增塑剂和树脂、封堵剂为主要原材料的新型密闭
液,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产品性能稳定、贮存期较长,适用温度范围较广、无毒、
密闭效果好等优点。自2000年起先后在胜利、新疆、塔里木、吐哈、华北、四川、哈
萨克斯坦扎纳诺尔等油田钻井密闭取心现场应用,单井岩心密闭率提高15%以上,为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取心业务在国内外市场赢得荣誉。至2005年,已配套建成年生产
能力300吨。
液压换层开关2000年9月29日申请,2001年10月3日获得授权,专利号:0024877
6.4。该开关通过油管内打压的方式实现井下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实现不动管柱、不
动井口条件下,通过套管加液压的方式进行换层生产,可有效解决分层采油井通过作
业换层的问题,减少作业次数,提高分层卡堵水的效果,延长油井免修期,为改善高
含水、特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自2001年起,在
胜利、辽河、新疆等油田进行现场推广应用500余井次,一次施工成功率达97.2%,
减少常规作业600余井次。
一种分层采油装置2003年1月17日申请,2004年4月14日获得授权,专利号:032
14758.9。该装置是一种结构新颖、简单、实用的分层采油装置,封隔器坐封后可直
接完井投产,同时可有效防止洗井过程中洗井液对油藏的伤害,已成为液压封隔器分
层采油管柱的必备工具之一。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斜井、定向井和液压封隔器
分层采油管柱的应用增多,该装置在胜利、冀东、吐哈等油田年推广应用300余井次

抽油泵旋转防偏磨装置2001年10月19日申请,2002年7月31日获得授权,专利号
:01262278.8。该装置主要解决抽油泵在斜井段工作时柱塞与泵筒处于倾斜状态而使
柱塞与泵筒磨损快的问题。该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旋转结构,使抽油柱塞在上下冲程时
受液流作用发生旋转,柱塞与泵筒接触位置发生变换,达到提高抽油泵工作性能的目
的。通过在东辛、现河庄、纯梁等油田推广应用,共实施100余井次,实施井的平均
生产周期延长1.2倍,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