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钻井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4&rec=57&run=13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从浅层到深层、从陆地到浅海发展,胜利油田钻井技术也经历
从不断探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六五”至“八五”时期,胜利油田全面推广喷射钻
井、优选参数钻井、近平衡压力钻井等钻井技术,开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等钻
井技术攻关并形成配套技术。“九五”时期,重点开展深井、超深井、侧钻水平井钻
井技术研究并形成配套技术。“十五”时期,对欠平衡钻井、分支井钻井、套管钻井
、地质导向钻井等钻井技术进行攻关,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胜利钻井技术,并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钻井工程设计技术
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设计技术发展大体经历经验积累、科学发展和系统优化发展3
个阶段。
1980年前为经验积累阶段,钻井设计仅有井眼尺寸和套管程序两项内容,采用手
写方式完成,年设计能力200口井左右。1980-1995年为科学发展阶段,建立专职钻井
设计部门,开发钻井工程设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形成钻井工程设计的标准格式。
1996-2005年为优化设计阶段。根据国内外钻井工程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
借助计算机仿真、智能化处理、专家系统等手段,在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油气田开
发效益最高”的系统优化设计思想。为满足优化钻井设计的需要,胜利油田建立以钻
井工程设计为主的科研体系,先后完成“国际钻井工程设计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等1
0项课题。同时,从设计格式、内容、方法和思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统
优化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应用自上而下的深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实现高难度深探
井井身结构的优化设计;利用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确定优化井身结构设计的方法与程序
;利用底部钻具组合的摩阻及扭矩分析方法,实现底部钻具组合的优化设计;开展钻
井液体系优选及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实现钻井液体系的优化设计;开发应用三轴应力
套管设计软件,实现套管柱的三轴应力设计及校核;开展关键过程的技术分析及模拟
,实现工程设计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形成以井身结构优化为核心的钻井工程设计
优化技术。
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钻井工程年设计能力达2000口井以上,除完成胜利油田钻
井工程设计任务外,还承担中国石化重点区域重点探井及海外勘探、开发区块的钻井
工程设计任务,设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6-2005年,先
后完成胜利油田郝科1井的钻井工程设计,并形成“盐下深层超深井井身结构设计”
、“膏盐层套管设计外载条件的选择”等专项技术成果。针对准噶尔盆地、川东北地
区深井地质环境复杂、机械钻速低、钻井过程复杂、井下事故多以及不同压力体系下
长封固段和窄间隙段固井质量难以保证等复杂情况和技术难题,开展了准噶尔盆地、
川东北地区复杂深井井身结构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同时,胜利油田还完成中国石化
西部探区金1、屯1、永1、董1,川东北河坝1、毛坝1、普光1等井的钻井工程设计,
完成美国EDC能源开发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埕岛西区块、伊朗卡山区块等钻井工程可行
性方案编制和钻井工程设计。

二、中深井优快钻井技术
为解决中深井钻井速度慢、成本高的问题,1988年,胜利油田组织开展提高中深
井钻井速度技术研究,在桩深1井进行现场试验,使用37只钻头,完成钻井进尺5056
米。2000年在车西地区发现富台油田后,胜利油田开展“提高车西地区深井优快钻井
技术的应用研究”,该课题是中国石化“十五”时期“复杂构造带深井优快钻井技术
研究”的子课题之一。通过对车西地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地层压力调研,2001年
7月,胜利油田制定深井优快钻井技术研究方案,包括井身结构优化技术研究、防斜
打直底部钻具组合技术研究、钻头优选技术研究、旋冲钻井技术研究、欠平衡压力钻
井技术应用、低固相聚合醇钻井液应用、钻具保护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攻关和应用试
验,形成适合车西地区地层特点的深井优快配套钻井技术,带动了胜利油田中深井钻
井速度的提高。
1996-2000年,胜利油田完井6316口(其中定向井、水平井2733口),平均井深22
02米,平均钻速15.54米每小时。2001-2005年,完井6845口(其中定向井、水平井36
46口),在特殊工艺井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平均钻速提高18.66%。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是勘探开发深层油气资源的关键技术,是衡量钻井工程技
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胜利油田的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
纪90年代,胜利油田进一步加大深井、超深井技术攻关力度,开展深井钻井配套技术
研究,形成成熟的配套深井钻井技术,完成当时胜利油田最深井--郝科1井施工。20
01年7月,胜利油田对车西地区深井优快钻井技术进行现场攻关,2002年1月开始推广
,在平均井深4374.21米情况下,平均机械钻速7.11米每小时,平均钻井周期81天12
小时,平均建井周期94天18小时。2002年,完成深井套管防磨和钻具减扭技术研究项
目,当年试用100井次,旋转保护器使用情况良好,钻具扭矩平均减少约30%,套管磨
损明显减少。2003-2005年,完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钻柱减振增压技术前期研究”
等课题和胜利油田“渤深6区块提高钻井速度技术研究”项目,形成深井井身结构设
计技术、复合钻进技术、套管防磨技术、钻井震击器技术、深井完井技术等深井配套
技术,提高了深井施工技术含量。
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在胜利油气区共完成井深超过4500米的深井118口,其中
超过5000米的深井36口;在胜利油气区外完成超过4500米的深井164口,其中,超过
5000米的深井128口,超过6000米的超深井23口。

四、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
胜利油田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研究始于1973年辛11-33定向井实验。1996-2
005年,胜利油田先后完成桩139丛式井组、桩斜146井等重点井施工。桩139丛式井组
是当时国内最大海油陆采丛式井组,共布井27口,其中桩139-斜20井是胜利油田第一
口超长封固段井, 完钻井深3258米,垂深260 0米,位移1805.67米,最大井斜43.58
度,封固井段长3230米。截至2005年,随着LW D地质评价无线随钻测量仪器的普及,
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井眼轨迹控制精度和施工速度明显提高,
丛式井防碰和三维设计计算机软件在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

图3-7 丛式井示意图。

经过多年攻关实践,胜利油田定向井、丛式井钻井形成系列成熟配套技术,成为
钻井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定向井技术已经从单口普通定向井施工,发展到丛式
井、多目标井、套管开窗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等多种类型的特殊结构井施
工,定向井轨迹控制技术也由单点、单多点、有线随钻、无线随钻测控的几何导向发
展到地质导向测控,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累计完成定向井、丛
式井8718口。

五、水平井钻井技术
1990年9月23日,胜利油田第一口水平井--埕科1井正式开钻,拉开“八五”国家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和攻关的序幕,并于1992年提前3年全面完
成该项国家科研计划任务。1998年,形成较为完善的长、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为
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提供大量成功经验。“九五”时期,相继完成水平探井、丛
式水平井、超深水平井、海油陆采水平井、阶梯式水平井、双连通式水平井等不同类
型的中、短半径水平井。2000年完井的桩1-支平1井是省内第一口双分支水平井,第
一分支完钻斜深1945米,水平位移442.8米,水平段长236.02米;第二分支完钻斜深
1872米,水平位移386.06米,水平段长186.02米,达到四级完井水平。2001-2005年
,胜利油田重点进行LWD地质导向、深层水平井、薄油层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多
井联合开发水平井等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2003年10月完钻的孤平1井,完钻井
深2843米,垂深1769.71米,水平段长1054.21米,创当时国内同类型井水平段最长纪
录。该井施工应用不整合油藏可解堵防漏技术,解决了不整合油藏疏松地层坍塌等技
术难题,为钻探开发超长水平井积累了经验。2004年完成的新疆塔河油田TK406CH1井
,是一口集深井、短半径、小井眼、欠平衡、水平井于一体的高难度井,井眼直径1
49.2毫米,完钻井深5879.6米,垂深5473.55米,水平位移430.29米,造斜点5390米
,最大造斜率1.44度每米,最大井斜角92.3度。

图3-8 水平井示意图。

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完成各类水平井780口(油田内部512口、外部市场268口)
,相继形成巷道式、一井双探、三维绕障、多目标等18种成熟配套的水平井钻井技术
,水平井应用类型由常规施工逐步延伸到高难度施工,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砂砾岩稠油
油藏扩展到非稠油边底水断块油藏、裂缝性油藏、整装高含水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
和低渗透等油藏,开发范围由厚油层转移到薄油层,应用方式也由单井施工转向区块
开发。

六、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集定向井、水平井、深井钻井技术于一体,是一项复杂钻井技
术。胜利油田自1984年开始大位移钻井技术研究。1996年完钻的郭斜11井,利用国产
仪器和当时钻井设备施工,将位移垂深比提高到1.16,创当时全国位移垂深比最大纪
录。1998年完成的桩斜314井,水平位移达到2052米。1999年,“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研究”课题被中国石化列为重点科研项目。2001年,该课题成为中国石化“十条龙”
项目之一,研究获得突破。2000年3月完钻的埕北21-平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自行
设计、独立施工的大位移水平井,设计井深4833米,完钻井深4837.4米,通过开展工
艺技术研究、井下专用工具的研制与应用、钻井液和完井液的研制与应用、完井及采
油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技术研究,实现水平位移3167.34米,垂深2633.92米,位移
垂深比1.2,水平段长136.4米,创当时国内陆上钻井水平位移最大、稳斜段最长、技
术套管下深最深三项钻井纪录。2003年,胜利油田在提高大位移延伸井施工速度方面
进行配套技术研究,把优化施工技术和优选钻具组合、高效能PDC钻头、优质聚合物
防塌钻井液体系、先进导向钻井技术及低密度高强度防漏水泥浆固井技术等运用到大
位移井钻井施工中,钻井速度明显提高。垦东405-平1井位于新滩油田北部浅海海域
,完钻斜深2888.86米,最大垂深1189.94米,水平位移2073.46米,井底水平位移20
73.46米,位移垂深比达到1.75。

图3-9 埕北21-平1大位移水平井示意图。

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通过对轨道剖面优化设计、井身轨迹控制、随钻测量和地
质导向、井下专用工具、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等攻关研究,开发出大位移井优化设计
软件,在浅层大位移井中成功采用悬链线剖面设计,在大位移水平井中成功应用地质
导向钻井技术,开发直径210毫米和244.5毫米中空大直径弯壳体动力钻具,探索出一
套适用于大位移井轨迹测量、轨迹控制、防碰绕障、安全钻井的配套工艺技术。在胜
利油田施工区域完成水平位移大于1000米的井208口, 大于1500米的井31口, 大于
2000米的井7口。

七、欠平衡钻井技术
欠平衡钻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逐步成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钻井新技术。
该技术能与水平井、多分支井及小井眼钻井等技术组合使用,具有减少产层损害、及
时发现油气层等优点,为21世纪急需钻井技术。
胜利油田自1997年开始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1998年,该研究被列为胜利油田重
点攻关课题,当年采用液相欠平衡钻井技术完成史125-1井的施工。之后,着手进行
充氮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1999年12月完成国内第一口充氮气欠平衡井--商741-平1
井,标志着中国欠平衡钻井技术取得新突破。2000年,“欠平衡压力钻井配套技术研
究”被中国石化列入“十条龙”攻关项目之一,由胜利油田承担。胜利油田引进、配
套先进控制设备,研究应用低密度与泡沫钻井液,先后进行2口井现场试验,为欠平
衡钻井技术研究奠定基础。2003年,胜利油田进行欠平衡钻井压力监测与控制技术研
究,实现欠平衡钻井压力控制数字化和自动化。当年,渤深6区块、富台油田的18口
井全部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施工,投产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欠平衡钻井技术趋于成熟
。2005年,胜利油田进行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欠平衡钻进、不压
井起下钻、不压井下油(筛)管等作业,为完善低压地层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积累了
宝贵经验。2005年完成的渤深6-13井,完钻井深4702米,在4312米——4702米井段实
施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达到保护和释放油气层的目的,取得良好油气显示。
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共实施欠平衡钻井94口,主要分布在低压、低渗区块,形
成泡沫钻井、充气钻井液钻井等系列欠平衡钻井技术,并逐步推广。

八、套管开窗井钻井技术
胜利油田的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研究始于1986年,1987年应用地锚式定向开窗侧钻
技术完成第一口套管开窗侧钻井营86-斜3井。
20世纪90年代,胜利油田开始对套管开窗水平井钻井技术进行研究。1996年3月
完井的草20-12-侧平13井,在7英寸套管内采用锻铣工具锻铣套管后侧钻水平井,平
均造斜率19.14度每30米,最高造斜率31.19度每30米,是中国第一口定向井内套管开
窗侧钻水平井。“九五”时期,胜利油田承担“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侧
钻水平井钻井和配套技术”攻关,形成油藏地质、钻井、采油配套技术。1997年2月
完钻的义118-28侧平1井,完钻井深3337.42米,在直径139.7毫米油层套管内下斜向
器开窗,用直径118毫米钻头定向侧钻,开窗位置3222.35米,最大井斜89.8度,水平
段长51米,平均造斜率1.39度每米,是当时国内第一口短半径深层开窗侧钻水平井。
2002年6月完钻的库1井是中国石化新星公司西北局在库车地区部署的一口重点探井,
由胜利油田承钻。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油气储藏情况,在地层压力146.2兆帕、地层
温度160℃的情况下,2003年6月,在井深6335米处的7英寸套管内开窗,侧钻一口井
深6582米的定向井,创套管开窗侧钻最深国内纪录。

图3-10 义118-28侧平1井示意图。

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在设备、工艺、工具、钻井参数、水力
参数、钻井液体系等方面不断改进和优化,地质导向、膨胀管完井等高新技术得到充
分应用,形成包括侧钻水平井设计、开窗工艺、井眼轨迹控制、侧钻测量、钻井液、
完井等侧钻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1996-2005年,胜利油田完成各类侧钻井600余口,
侧钻水平井40余口,新增可采石油地质储量300余万吨。

九、小井眼钻井技术
小井眼钻井技术的最大优点是钻井成本低,主要应用于浅层油气藏、老井加深和
套管开窗侧钻等油井施工。
胜利油田小井眼钻井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在河10-侧17井
直径139.7毫米套管开窗定向侧钻,直径118毫米井眼从开窗点钻至井底,完井后日产
原油30吨,节约钻井投资200余万元,为胜利油田开发后期原油增储上产开辟新途径
。1998年,胜利油田先后完成河10-侧斜34、利16-侧6、滨古14-侧平1等13口小井眼
井,其中,直径118毫米小井眼井4口,直径120毫米小井眼井3口,直径152.4毫米小
井眼井6口,滨古14-侧平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古潜山侧钻短半径水平井,小井眼钻
井技术得到推广。1999-2001年,胜利油田分别在现河庄、东辛、王家岗、商河、临
盘等油气区完成61口小井眼井,包括直径118毫米小井眼井48口、直径120毫米小井眼
井3口、直径152.4毫米小井眼井10口。其中商741-平1井是一口小井眼欠平衡水平井
,采用直径152.4毫米小井眼从3129.6米钻进至完钻井深3649.24米,在水平段采用充
氮气诱导方式进行欠平衡钻进,投产后日产原油60吨以上,小井眼钻井技术更加成熟
。2002-2005年,通过对工艺、工具设备的改进,小井眼钻井技术被推广应用到新疆
塔里木油田、吉林油田、江苏芒硝矿开采以及卡塔尔国杜汉油田。

十、钻井配套技术
(一)钻井液技术
1996-2005年,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大和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胜利油田坚持自主
创新与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以原有聚合物铵盐钻井液、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
MMH正电胶钻井液等一系列抑制性钻井液体系为基础,在提高体系的抑制性、防塌性
、润滑性、携岩性、抗温性等方面进行大量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提高了钻井液体系
的各项性能。同时,推广应用MMH正电胶钻井液、抗高温系列钻井液、钙醇络合水基
钻井液、强抑制性系列钻井液等多种钻井液体系,并不断强化非渗透性钻井液、无固
相钻井液、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等的研究,钻井液体系从细分散、高固相体系迈入低固
相和无固相体系,基本满足各种地层和各种钻井工艺的需要。
抗高温钻井液包括聚磺钻井液、MMH聚磺钻井液、MMH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M
MH聚合醇防塌润滑钻井液、硅酸盐聚合物钻井液、油基钻井液等。现场应用最高可抗
220℃高温,抗盐污染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防塌性、润滑性、携岩性。此类钻井液适
用于深井和超深井及存在大量石膏、岩盐、大段泥页岩、易坍塌地层、异常高压力地
层、严重漏失等地层的钻探。
MMH正电胶钻井液具有独特的剪切稀释性,在定向井、大位移延伸井、水平井钻
井中效果显著。BPS黑色正电胶钻井液由正电胶钻井液改进而来,经常在膨胀地层及
深井、定向井、大位移井及水平井等特殊工艺井应用。截至2005年,正电胶钻井液已
应用于国内大部分油气田浅井、深井、超深井以及直井、斜井、水平井等各种井型。
钙醇络合水基钻井液由醇类处理剂、复合盐、流型调节剂和失水调节剂等组成。
该钻井液抑制包被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携带能力、防塌能力、抗高温及抗污染能力。
该类钻井液体系在胜利油田史136区块、车571区块的多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
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完井液体系具有强抑制性、良好润滑性、低失水、抗温、
渗透率恢复值较高、页岩回收率高等特点。已在郑家油田、单6东区块、孤东281区块
、垦628区块40余口井进行现场推广应用。
低固相、无固相钻井液适用于不易坍塌且易受到固相污染的井型,特别在低油层
压力古潜山油气藏的开发中,油气层保护效果更好。此类钻井液广泛用于欠平衡压力
钻井施工。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于1995年研制成功,并在古潜山地层的钻井施工中得到广泛应
用,可减轻或避免钻井液的漏失及对储层造成损害。
(二)固井工艺技术
随着深井和特殊工艺井逐年增多,胜利油田对固井工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1
996-2005年,胜利油田研发出套管回接工艺,进行定向井、热采井大直径套管内插法
固井和其他较复杂的技术攻关,并在水泥浆体系研究和固井工具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固井工艺。固井工艺从单级固井到多级固井,从几百米浅井固井到数千米甚至上
万米超深井固井,从固井简单计算到固井软件开发,从固井单纯是为能够生产到固井
油气层保护,从纯水泥浆固井到MTC固井技术,固井概念和方法大大扩展,不但能对
漏失井、高压井、长封固段井、大位移井、水平井、小间隙井、盐膏层井等复杂井固
井,而且做到保护油气层和增产增效。截至2005年,分级固井工艺技术、尾管(回接
)固井工艺技术、选择式注水泥固井工艺技术、筛管(裸眼)顶部注水泥固井工艺技术
、封隔器完井及水泥充填封隔器技术、预应力固井技术等得到推广应用。
固井水泥浆技术。1995年前,固井用水泥浆体系主要使用降失水剂、减阻剂和缓
凝剂为主添加剂。截至2005年,固井添加剂发展到促凝剂、缓凝剂、充填剂和减轻剂
、游离水控制剂和固体悬浮剂、分散剂、增强剂和膨胀剂、降失水剂、抗高温强度衰
减剂、防气窜剂、抑泡与消泡剂、增密剂或加重剂、防漏剂及外掺料、隔离液和化学
冲洗液或前置液13大类,通过各类添加剂配比,形成适合于各类型井的水泥浆体系。
固井工具。1990-2005年,胜利油田研发出弹簧式回压凡尔、压差式分级注水泥
器、刚性扶正器、变径胶塞、镶套空心胶塞、管外封隔器、旋流器、旋转式尾管悬挂
器等固井工具,为提高固井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特别是在新疆、陕北、云南、四川
、江苏、河南、吉林等国内市场和伊朗、蒙古、中东等国外市场,通过应用新型固井
工具,解决了许多世界性的固井技术难题。
(三)钻井取心技术
钻井取心是提供地层剖面原始标本的主要途径,是获得地下岩石岩性和储层物性
的手段之一。1996-2005年,胜利油田加大对特种取心技术与复杂地层取心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疏松砂岩保形取心技术、大斜度井取心工具和工艺技术研究以及低污染取
心技术研究与应用。截至2005年,先后在南海、滇黔桂、胜利、渤海、东海等油田和
区域推广应用172口井,累计取心5723.99米,平均岩心收获率94%,并在渤海、南海
为美国EDC和圣太菲公司提供取心技术服务。疏松及破碎地层取心技术研究是中国石
化集团2004年重点科研项目,截至2005年,除项目试验17口井外,部分技术已推广应
用50余口井,试验和推广应用取心钻头185只,推广应用新型取心工具96套。

十一、浅海钻井技术
在黄河入海口浅海钻井,由于受风、浪、潮、流、冰和复杂海底环境的影响,钻
井平台拖航、就位、坐底和插拔桩等作业非常困难。遇恶劣气象、海况时,钻井平台
在风、浪、流的作用下极易滑移、沉降和倾斜,致使工程报废。1996-2005年,胜利
油田逐步掌握该海域气象海况规律,建立一系列安全和工艺技术规程,形成独具规模
和特色的浅海钻井技术。
(一)海况调查技术
海况调查技术是在抛标定位后的井位周围,借助于一系列设备、仪器,测得风速
、海流、潮汐、海水深度、海地坡度等各种数据,并找出其变化规律,为钻井平台就
位和钻井施工作业提供可靠依据的技术。胜利油田海况调查起步于1978年,早期井位
测定采用传统的抛标定位法,即派1条船在预定井位抛1只25千克带红色浮标的锚作为
标志,船在标志处进行24小时守护,观察收集水文资料。截至2005年,胜利油田普遍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增加了定位的准确度。
(二)海上优快钻井技术
相对陆地钻井,海上钻井安全风险大,质量要求高,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投
资大、成本高。因此,加快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是经济高效开发浅海边际油田的
关键。自1997年初起,胜利油田学习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快速钻井的经验,结合本油
田浅海钻井特点,逐步创新发展,形成一整套浅海优快钻井技术。主要包括:优化丛
式井钻井工程设计技术;打破常规,采用集中钻、固隔水导管和表层套管工艺;在固
井、完井作业中采用早强水泥、短时间候凝和交叉作业工艺;钻进时采用高效能钻头
和地面驱动与井下驱动的复合钻井技术;利用井下导向钻井技术实现一套钻具组合、
一趟钻、一只钻头钻完一口井;开发既保证优快钻井又有利于储层和海洋环境保护的
优质海水钻井液体系等。同时,将生产组织、后勤保障、队伍管理以及相关单位协作
配合纳入优快钻井这一系统工程中,当年就取得显著效果。同比机械钻速提高26%、
建井周期缩短36.9%。1998年,胜利九号钻井平台仅用9个月就完成定向井23口,进
尺突破37500米。2004年,埕北区块进入滚动开发阶段,井位的设计调整相对频繁,
应用丛式井交叉作业技术,平均每口井节约3天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效益。
(三)海上定向井、水平井、超密集丛式井组钻井技术
胜利油田海上定向井施工起步于1990年,至1995年,胜利油田采用电子单点定向
技术,完成埕北11E井组定向施工。1996年5月,引进1套有线随钻测斜仪器,2004年
引进无线随钻测量仪,开始在海上进行无线随钻定向施工,并采用地质导向仪器对油
层进行精确检测。
胜利油田海上水平井施工起步于2004年,由胜利五号钻井平台承钻施工的埕北2
46A-P1井是胜利海上第一口水平井。2005年,胜利九号钻井平台承钻完成埕北6D-P3
、埕北6D-P4两口古潜山水平井。
受平台结构限制,海上开发井组井间距较小,对表层和直井段施工防碰提出更高
要求。胜利油田采用大井眼浅地层预定向钻井技术、欠尺寸扶正器、将表层套管下深
与造斜点错开、改变施工顺序、优化钻具组合和插管固井等技术措施,解决超密集丛
式井组的防碰问题。
(四)海上钻井液技术
胜利油田1990年开始研究海水型钻井液体系。1992年,海水型低固相不分散聚合
物钻井液体系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应用聚合醚海水钻井液、甲酸盐无固相钻井液
、双保多元醇钻井液、改性天然高分子钻井液、甲酸盐-正电聚醇钻井液等钻井
液体系,满足不同井深、不同井型和特殊工艺井钻井施工的要求。特别是2003-2005
年施工的定向井、水平井以及水平分支井,在技术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井下复杂
情况逐渐减少,避免了井壁垮塌、粘附卡钻等事故发生,井身质量和固井质量合格率
均达到100%。
(五)海上固井技术
1986年前,海上工作量比较少,海上固井完全依靠陆地固井队伍。1986年4月,
胜利油田成立浅海钻井固井队,海上固井完井步入自立发展时期。1988年,胜利102
固井驳投产,专门用于海上钻井平台固井。1999年,胜利油田为8座海上钻井平台全
部配备固井设备和技术人员,海上固井全部由海上平台自行承担。截至2005年,胜利
油田在借鉴吸收陆地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海上固井特色技术,满足了海上深井、
定向井等不同井型施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