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勘探理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4&rec=24&run=13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主要以背斜成藏理论、“源控论
”及二级构造带控藏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为指导。自90年代中期起,随着
济阳探区勘探程度不断提高,以往作为探区主要勘探对象的构造油气藏发现的难度越
来越大,寻找地层、岩性等隐蔽性油气藏成为保障胜利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选择。为此,胜利油田科技工作者通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陆相断陷盆地隐
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为代表的许多重要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济阳探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工作。

一、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隐蔽油气藏是现有勘探技术手段不易认识和发现的油气藏。在济阳坳陷,隐蔽油
气藏特指主要受地层、岩性圈闭控制的油气藏,以及某些特殊类型的非构造油气藏。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主要是针对岩性油气藏而研发的,“断坡控砂”、“复式输导”
、“相-势耦合控藏”(简称“相-势控藏”)是其核心内容。
“断坡控砂”的主要内涵在于建立了湖泊砂砾岩沉积体系与断裂坡折带之间的成
因联系。“断坡控砂”提供了预测岩性圈闭的基本思路,将形态上没有固定样式、不
易发现的岩性圈闭的预测,转化为对形态特征较为明显的断裂坡折带的识别,从而科
学地确定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地区,以此为基础,依据不同断裂坡折带的类型、规模
及其与沉积体系的配置关系,寻找相关的岩性圈闭。
输导体系是油气运移的通道,是油气成藏的必备条件。“复式输导”体系揭示了
陆相断陷盆地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在不同沉积演化阶段的油气运移和聚集规律。
“相-势控藏”是指隐蔽油气藏的形成受相-势耦合关系的控制。“相-势控
藏”揭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为隐蔽油气藏目标评价
提供了科学依据。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促成了胜利油田勘探思维模式的转变,即由以围绕正向二级
构造带寻找构造类油气藏为主,转变为在盆地各类构造单元勘探以隐蔽油气藏为主的
多种油气藏,确保了胜利油田油气勘探的持续稳定发展。
2000-2005年,隐蔽油气藏探明的储量占胜利油田年度探明储量的比例逐渐提高
到60%——70%。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是胜利油田在勘探理论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对
国内油气勘探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作为这一理论载体的“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
形成机制与勘探”科研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低熟油成藏理论
1982-1995年,济阳坳陷很多地区相继发现大量的低熟油。自发现低熟油开始,
胜利油田加强对其成因机制及成藏研究,并在1991-1992年提出孤东地区含颗石藻烃
源岩生成未熟-低熟油的“三段式”成烃演化模式。
在此基础上,1997-1999年,胜利油田设立“胜利油区未熟-低熟油成烃机理、判
识标志、成藏条件及资源预测”课题进行研究,形成低熟油成藏理论。济阳坳陷低熟
油成藏具有早生、早排、浅埋深、低原始气油比、高密度及高黏度的特征。低熟油成
藏理论为胜利油田斜坡带及浅埋深小洼陷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截至1998年
底,胜利济阳探区已有23个油田发现低熟油油藏,东营凹陷南斜坡以低熟油为主的八
面河、乐安等油田均成为亿吨级储量的大油田。该成果获2000年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