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才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4&rec=168&run=13

一、人才引进与交流
胜利油田把高校毕业生引进作为人才引进的一个重要渠道。1995-1998年,中国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逐步在其直属院校内推广“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引进模式,同
时对胜利油田毕业生引进总量进行控制。1998年,胜利油田严格执行毕业生引进计划
,在引进计划总量内适时引进人才。胜利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后,面临的生产技
术难题日益增多,加上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高层次人才和石油主干专业毕业生
缺口不断增大。为缓解高层次人才紧缺状况,自2001年起,胜利油田开始对引进的硕
士以上毕业生实行安家补助费政策。为有效补充钻井、作业和录井等石油工程板块人
才,胜利油田先后与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国内高校开展石油主干专业毕业生合
作培养。截至2005年底,全油田共引进高校毕业生16305人。
1993年12月,胜利油田成立人才交流中心,先后制定《人才市场管理办法》、《
人才借聘管理办法》、《人才聘用管理办法》、《人才招聘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工作
规范,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交流制度,建立大中专毕业生信息库、老年人才信息库、
英语六级人才信息库、国际合作人才信息库等多个信息库。1994年,举办首次人才技
术交流洽谈会,至2005年底,先后组织招聘130余次,交流近千人。油田先后为科威
特集油站项目、委内瑞拉项目等境外合作项目,美国BJ提高采收率项目、埕岛西项目
等境内合作项目借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400人次。

二、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1996年后,胜利油田人才工作的重点从专家的选拔推荐、队伍建设,逐步转移到
管理队伍、发挥作用上来,先后印发《胜利油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胜利石
油管理局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局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调整暂行办法》等文件
,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院士工作的意见》、《胜利油田外聘高级顾问暂行办法》、
《胜利油田特薪制度实施指导意见》等创新性人才政策,并通过开展优秀青年知识分
子评选活动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2000年,油田提出并实施“321
1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程”和“3255专家梯队建设工程”,即至2005年,力争使
在站博士后、博士和硕士分别达到20名、100名和1000名(3211);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局各类专家和局级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分别达到200名、50
0名和500名左右(3255)。2003年11月,胜利油田召开首次人才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实
施新时期人才战略。截至2005年底,全油田共有省部级以上专家218人,其中中国工
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
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9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石化
集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22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人,石化集团学
术技术带头人160人,石化集团优秀青年知识分子45人,胜利油田科技英才奖105人,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317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677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475人。
1996-2005年,胜利油田持续开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营造专业技
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自1996年起,为
使评审工作更加公正,油田逐步推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量化评审(推荐)方法,形成
“标准条件、工作程序、业绩贡献、指标限额、评审(推荐)结果”五个公开,提高专
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公信度。1996年,印发《胜利石油管理局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实施办法(试行)》,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2003年,印发《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
油田有限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公示办法》,引入公示制度。2003年后,印
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量化推荐办法(试行)》、《胜利油田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量化评审(推荐)指导意见(试行)》,进一步规范完善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推荐)工作。截至2005底,全油田共有高级及以上任职资格5664人,占
干部总数的11.5%;中级任职资格18197人,占干部总数的36.8%。
自2005年起,胜利油田启动专业技术岗位化建设工作,制定《关于胜利油田专业
技术岗位设置和职位管理的指导意见》、《胜利油田首席高级专家和高级专家聘任实
施办法》、《胜利油田首次聘任首席高级专家和高级专家实施方案》。截至2005年底
,共有16家二级单位聘任52名首席专家,14家二级单位聘任121名专家,初步建立起
首席高级专家、高级专家、二级首席专家、专家、主任师、主管师、责任师、专业技
术一、二、三级师10个层级的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打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化、专业化
发展的岗位通道,形成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人员“三条线”互动
协调发展的局面。
1996-2005年,胜利油田涌现出许多杰出专家和知识分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心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和管理专家刘兴材、曾文冲、顾心怿、
叶蜚庭、宋万超、杜贤樾、杨云岭、刘汝山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
阳等。

1996-2005年胜利油田副总师一览表
表8-20

┌─────┬─────────────────────────┐
│职务 │姓名 │
├─────┼─────────────────────────┤
│副总工程师│曾文冲宗承云魏学仪孙建成霍广荣戴颂周陈德坦江武敏魏│
│ │忠武郝洪友何生厚廖永远宋祥林马述先黄世选王志信林友│
│ │进付自明曹耀峰王成龙蒋传新温泽民陈复生尚泽民王志刚│
│ │刘国庆赵殿栋沈琛刘中云周长江曲寿利孙启忠张毅周伟亓│
│ │和平王振光孙殿甲惠承龙李忠华李连江王增林宋玉龙张洪│
│ │山运华云 │
├─────┼─────────────────────────┤
│副总地质师│颜捷先才汝成王秉海杨云岭姚铣李阳李丕龙武恒志孔凡群│
│ │孙焕泉毕义泉张善文窦之林时华星王端平荣启宏韩文功 │
├─────┼─────────────────────────┤
│副总经济师│李宏瑛(女)刘维民张殿国董丕久高迎章郭桂伦 │
│ │王依升杨瑞贞裘国泰陈兴元牟维林卢思忠孙仿文 │
│ │郭长玉李叶山李玉卿王德明张卫东崔家泉张卫国 │
│ │全兆松杨春林许卫华邹登礼韩希忠秦建民邱新德 │
└─────┴─────────────────────────┘

续表

┌─────┬─────────┐
│职务 │姓名 │
├─────┼─────────┤
│副总会计师│王光汉赵寿森宋振国│
├─────┼─────────┤
│副总审计师│吴德全侯显邦 │
├─────┼─────────┤
│总法律顾问│詹回生 │
├─────┼─────────┤
│副总政工师│魏衍珠刘建忠 │
└─────┴─────────┘

说明:表中排名以任职先后为序。

三、博士后工作
1998年2月,经人事部批准,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胜利油田成为首批
全国博士后工作试点企业之一。胜利油田成立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管理
局党委组织部,后成立博士后工作办公室,负责博士后工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行
“先定课题后选人,按照需要引进人,结合课题优选人”的选拔引进模式,报名时把
好初审关,遴选时把好结合关,进站时把好答辩关,对进站博士后实行前期考核、阶
段和中期考核、日常考核和期满出站考核。在站博士后由设站初期的2人增加到2002
年的43人。其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取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申报国家专利25项,授权12项。

图8-6 1998年9月14日,胜利油田举行博士后工作站揭牌暨进站仪式。

2002年12月,经人事部批准,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取得独立招收博士后资
格。胜利油田制定《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对博士后进
站、在站管理、考核出站、经费及福利待遇等有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随着在站博士
后数量的增加,为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定包括博士后工作、生活等11个方面的专项管
理制度,使博士后工作制度更加健全,运行更加协调。2004年起,在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实施博士后特薪制度。2004年,胜利油田先后在北京、青岛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作为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分站,吸引高层次人才。2005年10月,胜利油田博
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底,在站博士后增加到67人。
1996-2005年,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有43名博士后被授予“全国优秀
博士后研究人员”、胜利油田“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十
大杰出青年”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