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1995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3&rec=61&run=13

一、计划编制
1994年下半年,省计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安排的初步设想,先后征求省人大、省政协等有关方面的意见,与国家计委、省直
部门和市(地)进行衔接。1995年2月18日,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山东省19
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月14日,省计委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1995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二、计划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计划指标
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各
项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
治理通货膨胀,努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计划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2%
,第三产业增长13%。计划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全社会零售物价上涨
幅度力争控制在15%以内。财政收入增长10%。各项存款增加754亿元,贷款增加48
0亿元,分别增长30%和19%。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利税增长16%,产
销率达到96%;进出口总额增长18%,其中出口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1.农业。计划安排粮食播种面积11900万亩,总产量4000万吨;棉花播种面积17
00万亩,总产量85万吨,花生总产量30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60元以上。采取
综合措施,在资金、政策、科技、物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向农业倾斜,
力争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稳定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农业投入。计划安排用于农业的基本建设投入27亿元,比1994年增加3亿元,其
中农业开发7.1亿元,扶持粮棉大县和高效农业示范区8亿元。把扩大利用外资作为增
加农业投入的重要途径,力争达到6300万美元,增长36.6%。财政支农资金和银行农
贷资金要有新的增加。耕地占用税要用于土地复垦和农业开发,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应
主要用于农业,努力把农业投资提高到合理水平。
农业扶持和保护。依法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做好耕地和农业资源保护,
不准随意占用耕地,坚决纠正撂荒农田的现象。组织好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生产
、进口和供应,从资金、电力、运力等方面加强对支农工业的扶持,使其开足马力满
负荷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交足省上调货源,认真贯彻农业生产资料专营和限价政策
。健全以科技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按照产供销、贸工农、种养加一体化要求,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开发名优产品,培植支柱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业区域经济发
展。通过改造、新建、联合等形式,着力培植一批加工能力大、关联作用强的龙头企
业,促进一体化经营。大力兴建商品粮棉、名优果品等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建设好
烟台、青岛高效农业示范区和67个粮棉大县。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
”建设两大跨世纪工程,做好黄淮海平原和扶贫等开发项目,争取在提高综合效益方
面有新的进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及时足额地征收
并管好用好水利建设基金,积极稳妥地推进水资源供给商品化。以提高综合抗灾能力
和水资源供给能力为重点,做好沂沭泗河东调南下工程建设和洙赵新河等大型河道治
理。做好东鱼河、马颊河治理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徒骇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加快
岸堤、尼山、岩马等国家重点险库的治理进度,新开工一批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安排建设一批沿黄平原水库,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争取开工建设彭楼引黄灌溉调水
工程,解决聊城西部缺水问题。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集团带动,推进兼并联合,提高规模
效益;实行外向带动,引进资金技术,扩大出口创汇;实行科技带动,促进技术进步
,改善整体素质。鼓励和扶持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和为大企业
配套,促进东西部联合与协作,进一步拓宽发展路子。坚持统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
,力争转移农业劳动力100万人。
2.物价和人民生活。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做好综合治理,
把工作重点放在保农产品生产和收购、保生活必需品供应、保市场稳定方面。
努力增加生活必需品供给,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做好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
,做好菜篮子工程。对议价粮油和重要农产品,要扩大收购,增加库存。集中资金在
大中城市建设一批集冷藏、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基地延伸,
减少环节,调节供求。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企业增加效益,农民增加收入。
妥善安排好离退休人员、特困企业职工和受灾地区群众的生活,提高社会各方面对物
价上涨的承受能力。
严格控制新的调价措施出台,切实加强物价监管。上半年不出台新的调价措施,
把价格改革的重点放在规范价格秩序和健全价格调控体系上。以整顿粮、棉、油、肉
、菜和化肥6种商品流通为重点,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稳定基本生活必需品、基本服
务项目和主要农资商品价格。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对19种放开价格的商品,严格执行
调价申报和备案制度。严格监控电力、油品、铁路、公路等重点行业的价格,治理各
种名目的乱收费。加快出台地方价格管理法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市场欺诈、哄抬
物价、牟取暴利等违法行为。
做好重要商品储备,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健全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副食品价格
调节基金和重要商品储备制度,组织好省内紧缺商品的调拨和供应。按照政策性经营
和商业性经营分开的原则,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发挥国合(国有和供销合作
社)商业主渠道作用,及时调剂市场供求。严格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行政事业单
位要严格执行工资改革方案,不得擅自提高标准。企业要严格执行工效挂钩和工资总
额包干等政策规定,不得超效益分配。严格控制社会集团消费,禁止用公款高消费和
转为个人消费。
3.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和管理相结合,深入开展“结构
、管理、效益年”活动,努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营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
深化企业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新进展。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做好5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国有企业
的清产核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化改造,重在制
度创新和转换经营机制。积极鼓励国有股权的流动和重组,发展多元化、混合型的股
份制公司。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通过承包、租赁和拍卖等形式,加快
国有小企业的改革步伐。对少数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进行破产。在确保
金融资产安全和统筹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积极解决企业的历史包袱和债务负
担。对企业办社会形成的机构和人员实行剥离经营。配套完善宏观领域的各项改革,
加快以失业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和条件。
调整产品结构。投资类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做好适应性调整。基础原材料工业坚
持以销定产,大力增加市场适销品种和优质产品的比重。机电工业加快通信设备、计
算机等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机电仪一体化。消费类产品向质量好、水平高、多
样化发展。轻工业增加名优拳头产品的比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纺织工
业做好限产、压锭和改造,着力发展好化纤和服装。引导企业强化市场营销,健全销
售网络,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大力推广工商联销、直销和总代理、总经销,
积极开拓省外市场。
技术改造。围绕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突出改造重点,突出规模效益、突出高新技
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技术改造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预算外
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利用外资等,向技术改造倾斜。实行集约化投入,集中力量抓
好100项重点技改项目和一批拳头产品。力争在青岛海尔节能无氟冰箱、威海北洋传
真机、淄博兰雁500万件牛仔服、济南小鸭30万台洗衣机等拳头产品开发方面有大的
突破。
企业改组、兼并和联合。以具有名牌产品优势的骨干企业为龙头,在家用电器、
石油化工、工程机械、计算机、摩托车、钢铁、化纤、医药、机床、橡胶等领域,组
建一批大的企业集团,壮大和完善原有的集团。借鉴国外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验,坚持贸字当头,统筹产品销售和新产品开发,扩大名牌产品经济批量。加强综
合协调,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束缚,解决好资产管理、计划、财税和信贷体制
方面的问题,在投融资、进出口、股票上市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
企业管理。引导企业转机制,抓管理,增效益。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严
格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把盘活资金存量作为强化管理的重点,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提出具体目标和改进措施,夯实管理基础工作,做好限产、
压库、促销,加快货款回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力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有较大幅
度降低。
4.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安排好基础工业
、基础设施建设。省、市、县明确分工,划分事权,各负其责,把有限的资金用好。
铁路,力争京九铁路山东段全线贯通,桃威铁路配套运营。加快济邯铁路山东段建设
进度。挖掘运输潜力,安排好重要物资和商品的运输,提高主要干线和限制口的满足
率。公路,集中力量建设好高速公路,加快济德、济聊高速公路和济南第二黄河大桥
的建设,继续完善现有公路网,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040公里。港口,确保日照港二期
工程建成投产,续建烟台西港池二期工程,争取国家批准开工青岛前湾港二期、龙口
港扩建等工程。航空,加快济南机场的改造进度,重点做好济南、青岛机场的配套完
善,争取开辟更多的国内国际航线。邮电通信,加快济青光缆扩容,加快济宁至菏泽
、青岛至威海、济南至济宁等光缆工程建设,新增市话容量50万门、长途电路1.5万
条。电力,加快青岛电厂、十里泉电厂、龙口和邹县电厂三期、石横电厂二期的建设
进度,做好输电线路的建设和改造。争取国家批准开工建设威海电厂二期和日照电厂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720亿千瓦时。煤炭,重点开发好济东、
济北、滕南、滕北四大煤田。组织好煤炭的生产和调运,做好煤电联产。新增煤炭生
产能力285万吨。原材料工业,继续做好济钢、莱钢配套建设,增加市场适销品种和
优质钢材的生产,做好齐鲁钢铁厂开工准备。力争完成济宁、宁阳、平阴化肥厂改造
,增加高浓度复合肥产量。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开工建设鲁北化工总厂扩建、济宁千吨
青霉素和泰安盐化工等项目。加快泗水大宇水泥建设进度,力争烟台三菱水泥厂、山
东水泥厂和新华制药厂“两氨”改造工程建成投产。
5.对外开放。按照发展大经贸思路,拓展对外经贸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工贸、农
贸、商贸、技贸相结合,产业、金融和贸易相结合,外贸、外资、外经相结合,推动
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发展。
外贸出口。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出口格局。建设综合性外贸经营体系
,增强外贸发展活力。深化外贸企业改革,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换汇成本,把出口速
度建立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三年消灭亏损挂账的目标如期实现。继续做好收购
出口,推行代理出口,发展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扩大旅游等非贸易创汇
。发展以外贸为龙头或以产业为龙头的外向型企业集团,加快实业化、集团化和国际
化步伐。建设高效益出口产业体系,增强外贸的发展后劲。争取更多的企业和企业集
团有进出口经营权,鼓励三资企业扩大出口。调整优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商
品的技术含量、质量和档次,着力扶持机电、化工等产品的出口。发展国外经营体系
,拓展对外经贸领域。鼓励外贸企业联合国内大中型企业,直接到国外开设窗口,兴
办实业,发展跨国经营。发展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利用外资。加强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做好项目的筛选论证,使利用外资的重点
向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倾斜,向嫁接改造老企业倾斜,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倾斜。限
制污染大、技术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的外资项目。加大对欧美的招商力度,采取出售
部分产权、转让股权、发行可转换债券和海外股票等办法,搞活融资形式。加强招商
引资的管理,根据国家规定,国际融资租赁、三资企业中方担保的境外借款以及可转
换债券和利用海外基金筹资等,全部纳入计划。举办大型招商活动,必须注重实效。
加强三资企业管理。增强风险意识和偿债意识,按照外债项目隶属关系,建立偿还外
债责任制,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外债按期偿还。省、市、县三级政府建
立偿债基金,健全偿债基金筹集和管理办法,实现借用还良性循环。
6.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要保持适度规模,坚持量力而行,优化结构,提
高效益。全年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270亿元,增长15%。
严格控制在建规模,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国家继续实行资金、规模双控的方针,
各级政府认真清理在建项目,集中资金保续建、保收尾、保竣工投产。1995年,国家
原则上不批准新开工项目,省、市、县按照项目管理权限从严把关,凡是不符合新开
工三条原则(不能做无本投资,不能挪用流动资金贷款搞投资,必须打足铺底资金)的
,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强化产业政策导向,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重点放在水利、电力、交通、通
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放在支柱行业技术改造以及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培
植上。选择投资项目,必须着眼于培植地方财源,讲究投资效益,防止低水平的重复
建设。加强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管理,所有房地产开发必须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商品房投资主要用于普通居民住宅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严格控制高级宾馆、高档写
字楼和高消费娱乐设施建设。
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全面推行法人投资责任制,规范各类投
资主体的行为,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严格落实项目登记备
案制度,凡未办理登记手续的,不予核发投资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承诺贷款,土管
、城建、环保部门不予办理有关手续。改进项目概算管理,做好设计审查和项目审计
,坚决纠正超标准设计、任意变更建设内容和拖长工期的行为。
7.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继续把科技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改革,
加大投入,把发展经济的立足点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搞活发展机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
,加快科技实业化、产业化进程。引导企业组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科研生产一体化
的技术进步机制。组建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服务组织,推动科技、人才、信息
进入中小企业。围绕农业新品种引进繁育和改良、电子信息及机电仪一体化、能源和
水资源开发与节约等,做好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继续建设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
技术开发区。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三项费用和科技开发专项
贷款。
全方位、多渠道培养人才。做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有
计划地做好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职业教育。挖掘高等教育办学潜力,提高教
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逐步建立并规范以政府办学
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增加教育投入

实施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保护土地三大国策。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
,调整人口结构,提高生育质量。依法加强土地保护,严格控制土地占用。加强城市
环境综合整治和设施建设,加大控制和治理乡镇企业污染的措施,组织好“一河两湖
”治理方案的实施。加强对矿山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做好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振兴
中医工作。办好文化、出版、广播、电视和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

三、计划执行情况
199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953.4亿元,增长28.8%;其中第一产业1010.1亿元
,增长30.3%;第二产业2355.8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1587.5亿元,增长34.
8%。农业获得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总产量424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棉花总产量47.1万吨,没有完成计划。油料总产量315万吨,肉类总产量586万吨,水
产品产量381万吨,蔬菜总产量3695万吨,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快,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工业产销衔接趋好,产品结构逐
步优化。能源、原材料稳定增长,支农产品较快增长,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长。原煤
产量增长12.6%,发电量增长8.2%。化肥增长6.9%,农膜增长47.7%,农用拖拉机
增长50%。电冰箱、空调器、摩托车等均增长50%以上。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改善。乡
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55亿元,增长11.2%;产销率达到96.8%;实现利税456
.3亿元,增长21.1%;综合效益指数提高3.4%。
外向型经济。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9.5亿美元,增长44.9%;其中出口81.6亿
美元,增长3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7亿美元,境外大公司、大财团投资增加,大
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增多。
宏观调控。省委、省政府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努力增加农
产品有效供给,控制投资需求和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整顿流通秩序,强化价格监管,
全年零售物价上涨幅度14.2%,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2.9%,地方财政支出增长26.1%。金融形势基本正常,各项存款
增加880亿元,贷款增加516亿元,货币净回笼27.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投资完成1321亿元,增长19.2%。国有单位投资611.9亿
元,增长13.8%。全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力量保重点建设,35个重点项目建成
和基本建成11个,百项重点技改项目有77项基本竣工。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8万千
瓦、公路通车里程401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71公里、港口通过能力492万吨、市话装
机容量164万门。
社会事业。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25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0项,国家发明奖
10项,国家批准专利2900项。环境保护受到重视,开始组织实施小清河、沂沭河、南
四湖、东平湖流域治理方案,重点污染源治理进展较快,关停并转污染重的企业179
个,完成限期治理项目753个。计划生育取得新的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5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取得新发展。
人民生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3.9亿元,增长30.9%。职工平均工资5
032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9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5元,扣除
物价因素后分别增长5.8%和6.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97.2亿元,增长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