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十五”专题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3&rec=57&run=13

1999年1月,省计委开始编制全省“十五”规划,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开始编制
14个专题规划。专题规划于2000年12月完成,分别是: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十五”计划、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十五”规划、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十五”计划
纲要、山东省“十五”及到2010年城市化发展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十五”专题规划、山东省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纲要、山东省教育
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
0年规划目标、山东省基础设施“十五”发展规划、山东省水利发展“十五”计划、
山东省旅游发展“十五”专题规划、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五”计划纲要、
山东省“十五”重大灾害防治规划、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十五”实施规划。
本节主要记述省计委负责编制的5个专题规划。

一、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
(一)任务目标
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全局的历史性任务,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
益,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
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动力源泉;坚持以
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继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农业和农村经
济的发展真正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
入的重要支撑;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村现代化,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城镇
化进程,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坚持扩大对
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
领域和空间,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农业
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以此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保障。
“十五”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综合经济实力。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05年达到1550亿元。乡镇企业增
加值年均增长11%,达到4570亿元。
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4200万吨以上,棉花50万吨,花生3
60万吨,蔬菜8000万吨,水果900万吨;肉类750万吨,禽蛋500万吨,奶类150万吨,
水产品750万吨。
经济结构。到2005年,种植业与林牧渔业产值的比例由2000年的57∶43调整
为50∶50;粮经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由60∶40调整到55∶45;农产品良种覆盖率由4
8%提高到55%;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率由40%提高到65%;农副产品出口产值占农业
总产值的比重由10%提高到18%;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80%,非农产业劳动力
所占比重由36%提高到40%。
科技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
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到2005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农业科技成
果转化率达到60%,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民生活。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年均增长6%。农民生活整
体达到小康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通信、广播电视、供电、交通、自来水
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进
步,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二)发展重点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以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为目
的,以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
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种植业,在保证主要农产品
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努力扩大高效优质作物的种植面
积。畜牧业,加快内部结构调整,加大品种改良推广的力度,实施产业化经营,提高
产品质量和畜牧业总体素质,使之成为支撑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水
产业,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坚持海洋渔业与淡水渔业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
、当前与长远结合,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加工水平,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走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2.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把农业产业化经
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措施,重点培育和发展规模较大、带动能
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对省级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产品出
口、企业改制、科技创新、税收政策、投资融资等方面积极帮助和扶持。引导乡镇企
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鼓励个体经营业户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储藏、
保鲜和运输业。继续完善龙头企业加生产基地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
业与农户通过订单、合同等形式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合理确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
配,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
利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
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3.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发挥比
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构建全省大农业的新框架。
东部沿海地区,要发挥资金、技术和地理优势,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发展水产
品、果品、蔬菜、花卉等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
逐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形成全省外向型农业的龙
头,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以蔬菜、
果品、水产品和畜产品为主的城郊农业,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实行大环境绿化,小区
域美化,把城市郊区建成城市居民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短途旅游基地。鲁西平原地区
,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逐步建成全省优质粮棉油和畜产品基地。鲁中南山区,开发
丰富的山区资源,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规划,立体开发,多层次增
值,突出发展名特优新果品和天然无公害畜禽产品,积极发展林木和蔬菜,建成山东
特色农业基地。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实施深层次高水平开发,重
点做好“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区”、“百万亩生态林”和“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
”等生态项目建设,适度扩大粮食优质专用品种、优质牧草和优质畜产品的生产规模
,建成全省新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
4.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在农产品集中产区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特色明显的专业批
发市场,配套建设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运输等设施,改善流通功能,提高市场
辐射能力。加强销地市场网络的建设。发挥规模优势,集中精品,在大中城市和交通
枢纽地区,通过建立山东农产品“专卖店”、“一条街”、“批发中心”等形式,扩
大山东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山东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拓
宽和延伸山东农产品北上、南下、西进的“绿色通道”。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
大对西部市场的开发力度,发挥山东的农业技术优势,以产业转移带动市场转移。推
广现代营销方式,发展代理配送、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广泛
开辟销售渠道。改善流通环境,完善市场法规体系,规范市场行为,逐步建立起统一
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5.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坚持
除害兴利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联合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回
用水及海水淡化等各种水资源;统筹兼顾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实现水资
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努力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到2005年,新增供水能力20亿
立方米,节水3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节水15亿立方米),平水年基本满足公共用水、城
乡人畜吃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枯水年缺水率降低到10%左右。配合国家做好南水北
调东线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向胶东地区的应急调水工程,“十五”时期,
争取基本解决重点缺水城市的供水问题。建设100处乡镇供水工程,争取全部解决长
期缺水地区的人畜吃水问题。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努力提高防洪标准。重点加强
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黄河干堤、入海流路治理、城市重点防洪工程
、沿海地区防潮堤以及东平湖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争取到2005年,黄河堤防全部达
到2000年防洪标准;大型水库防洪标准达到2000年一遇以上;部分骨干河道防洪标准
达到20年一遇。全面实施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防治
的力度。深入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改善生态环境。
6.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
局,防止盲目铺摊子。“十五”时期,选择20个左右发展规划完备、区位优势明显、
主导产业突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小城镇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条件
,优化发展环境,增强聚集效应,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深化城镇户籍管
理制度改革,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把小城镇建成农村经济、文化和
信息交流的中心,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7.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加入WTO为契机,利用山东独特
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贸易,以畜禽、
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特色产品等为重点,按国
际标准组织生产,改善品质,提高质量,使更多的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市
场空间,在巩固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开拓欧美市场,开发独联体
及东欧、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逐步形成山东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格局

(三)政策措施
1.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做好土地延包工作的
基础上,推进土地使用权改革,建立新型的土地流转机制,力争在土地转包、转让、
租赁和股本经营等方面迈出较大步伐。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重点加强优质新品种选育、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
工、保鲜贮运、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改革农业科技
推广体制,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农技推广机构和
农技推广人员通过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协议、合同,形成利益风险共同体,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3.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业和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拓宽农业投入资金渠道。继续抓住国家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安排国债项目,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合理调
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政府财力更多地向农业倾斜,继续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财
政支农资金,加大农业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确保政府投入稳定增长。
4.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加入WTO的需要,加快建立
与国际接轨的农业行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流程建设,尽
快制定和实施种植业、养殖业主导产品的品种标准、产品质量分级专用标准、农药兽
药残留安全卫生标准、农产品包装贮运标识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产品开发、组织
生产、规范市场、评价质量、指导消费,在主要行业和重点农产品的生产环节逐步推
行标准化生产模式。“十五”时期,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继续完善农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重点抓好动物疫病监测体系、
农作物病虫害预报防治体系的完善,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积极鼓励和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农村社会化分工,降低农民的生产经营
成本,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对支农企业进
行必要的扶持,确保其健康发展。

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专题规划
(一)总体思路
以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中心,以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实施“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筑网上山东、发展网络经济”三大战略。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
息技术,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政府行政管
理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服务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加速壮大信息产品
制造业,发展通信业,快速发展软件和系统集成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开拓信息服务业。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全省高速宽带传输网络,
构筑天地一体的、辐射全省的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推进“网上山东”建设,发展网
络经济。
(二)主要目标
2005年力争实现信息化指标和信息产业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
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32%;
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250亿元;通信与信息服务的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年均增长
3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00亿元,信息增殖服务达到100亿元;网络的传输能
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信息网络的信息内容和网上提供的服务基本满足社会各行
业的需求;各级政府机构普遍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日常业务;主要行业信息化水平显
著提高;全部高等学校、县级以上中学和小学与网络连接;全省统计口径内企业全部
上网,其中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内部网,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建成社区
信息网;电话普及率达到50%,网络用户超过1000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95%,有线
电视入户率60%,用户1300万户。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化人才基本满
足社会需求,建成较为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以及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三)2010年信息化发展远景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相当规模、先进实用的山东省信息化体系,实现“网上山
东”的战略目标,把山东建成信息经济大省。网络建设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
多媒体网、光纤接入网,并使宽带高速接入设备进入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及千家
万户,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等高层次的信息需求;信息资源
达到广泛应用,实现社会共享;信息产业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
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人才培养
能够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政策、法规建设,能
够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山东省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1.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改造传统农业。加强信息技术在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节水灌溉、
畜牧养殖自动化、自然灾害和作物产量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应用,促进全省集约化、优
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建成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农业信息网络,形成农业产销信
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和山东农村经济监测预警等四大信息系统,为引导农产品产
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依托全省农业
信息网进行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创建网上农业市场。
改造传统工业。继续加大利用信息技术对机械、纺织、化工、建材、冶金、轻工
等省内十大传统产业改造的力度。在大型企业中全面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监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
产效率,降低能耗。启动中小企业改造试点工程,选择100家中小制造企业进行计算
机辅助设计/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AD/CIMS)技术的试点。加快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开发
,发展装备制造业,着力抓好数控机床、锻压设备等产品的开发生产,提高产品的档
次,实现数控化、精密化、专业化。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服务业,抢占未来信息
服务业的制高点。加快制定有关政策法规,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信
息服务商(ISP)、信息内容提供商(ICP)和应用服务商(ASP)的成长,提高企业在全球
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借助信息网络尽快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的产品和服
务贸易。尽快建立规模较大的各类公共信息库,把静态的、独立化的信息源变为网络
化的、能广泛应用的信息源,加强对信息的深加工。注重应用软件和各种实用信息的
开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信息资源。开拓网上教育、网上媒体、网上营销
、网上医疗、电子商务等信息增值服务的新领域,拓宽信息服务业市场。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安全认证、安全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管理以及相关法
规的制定工作,保证电子商务活动健康进行。重点建立全省电子商务框架,形成区域
电子商务的平台。加快全省电子商务的推进,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积极开展企业与
企业之间(BtoB)、商户与消费者之间(BtoC)的网上交易,以及网上检索、导购、撮合
、促销活动。重点推进金融、外贸、税收、海关、铁路、民航、公路、石化、钢铁等
行业以及有条件的地区电子商务的应用。到2005年,初步形成一个涉及主要生产、销
售行业以及部分消费者,辐射全省主要城镇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使山东
省成为以宽带网络为枢纽,辐射周边省份的全国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
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四大领域的应用。(1)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重点完善“三
网”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
政府文电、信息、督查、会务、接待、档案等主要办公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
化;建设政府系统内部以及与之相联的计算机信息资源网,实现网络间的互联和资源
共享;建设政府外网,及时发布公共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到
2005年,省、市、县政府机关基本实现办公业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共享政府办公业
务信息资源,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管
理体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和面向社会服务的制度,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采
集、交换、公告、信息网络建设实施标准、信息库建设的规范,建设一批能对政府主
要业务工作和重大决策提供支持的数据库群,保证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部及全社会
畅通流转。(2)社会公共领域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的金融信息资源体系以及各商业
银行、保险公司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流通领域信息化,重点是商场自
动化和流通信息网络建设。科技信息化,继续加大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省科技
系统网络的连接;与全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相配套,建立适合全省经济
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子系统;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资源数据
库,有重点地开发动态信息资源。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普及在校生的计算机及网络教
育,加强职工在职培训,普及全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建设开放性的网络教育系
统,积极创办网上学校,开展网上教学、远程教学等业务。医疗卫生信息化,积极推
动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市级以上重点医院的联网,开展方便群众的网上预
约、挂号、远程医疗、信息查询等业务。社会治安信息化,逐步形成连接省、市、县
公安综合数字通信专网和市局、分局局域网,实现与县(市、区)局、基层科、所、队
语音、数据专线传输和信息共享。建立人口管理、外事管理、交通管理、犯罪信息管
理、治安管理等信息库,实现公安综合业务信息网上查询。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
开发、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数据库;在原有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全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发挥山东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建成山东
海洋与渔业信息网。对外经贸信息化,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建立外经外贸信息网络,
加速外经贸、海关、商检、税务等部门间联网,提高外经贸管理水平。交通运输信息
化,在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部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
立省、市、县三级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基本信息在外经贸、海关、税
务、工商、统计、公安等部门的联网应用。社会公益性信息化,通过省级信息交换平
台将全省的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教育、旅游、气象、市政、新闻等
信息库和信息网络连接。(3)区域信息化。各市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起一批连接县市
和乡镇的重点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各类网络信息资源,建成一批专业数据库,为社
会提供信息服务,并与省级交换平台互联,实现全省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4)企
业信息化。推广以先进的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
及以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因特网/企业内部网(Intern
et/Intranet)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
信息化水平。2002年,统计口径内的所有企业全部接入互联网;2005年,全省大中型
企业要建立独立网站和企业网页,并建成与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研究开发、售后服
务、管理决策紧密结合的内联网。2005年,小型企业全部接入互联网,其中20%的企
业建立企业网站和网页,10%的企业建立内部计算机网,开发适应企业需要的管理信
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
2.建设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网络。利用电信、移动、广电、联通、铁通、网通
以及其他传输网络资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先进技术加快已有通信网络的升级
、改造,逐步形成以IP为基础的新一代宽带、高速、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构筑具有
国际先进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各类应用
网络通过平台与省网络交换中心连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和应用。到2005年,基本
建成集语音、数据、图像功能于一体,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
通信为辅的天地一体宽带数字信息网,实现网络的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
3.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迅速壮大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十五”时期,信息产业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
发展趋势,以山东省优势项目为突破口,形成沿胶济线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带。重点
发展“三高两新一软”,即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与通信产品、高
性能信息家电、新型元器件和新型材料以及软件产业。深化企业改革,健全科技创新
机制,加强与国际大集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培育一批能采用国
际先进技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产值过百亿的大企业集团,一
批有发展前景、科技含量高、对山东省经济发展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大项目,一批技术
先进、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到2005年,形成海尔、
海信、浪潮、东方、北洋、正海、宏安、山东松下8个产值过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建成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软件园区--齐鲁软件园区以及在国内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的3个产品生产基地--小型机/服务器生产基地、光电子基地、移动通信手机及通信设
备生产基地。
加快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进程。注重追踪国际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
建立企业创新机制,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速新产品向产业化转化。重点是巩固
发展高性能小型机/服务器技术、光电子外延材料及芯片制造技术、高性能智能化信
息家电技术、纳米电子涂料制造技术等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重视高速宽
带网络与通信技术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新型元器件和电子材料技术、专用集
成电路设计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培育一批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对产业结构
优化和提升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应
用技术。
(五)政策和措施
1.加强信息化发展的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有权威的信息
化管理体制及其组织机构,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形成合力,规范环境、引导市场,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重复建设,有效地组织、协调、推动山东省信息化的发展;同
时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的建设,避免“数字化鸿沟”产生更大的差距。
2.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使用信息
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3.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
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
术带头人、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
及各类具有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技术和经营结合、专业和应用结合的信
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吸引与培养信息化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机制,切实采取有效的政策
和措施,凝聚与稳定信息化人才队伍。
4.健全、完善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山东实际
,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发展和管理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全省信息化建设快速、健
康、有序发展。
5.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大信息化发展投资力度。调动各地方、各部门、
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投资渠道,实行政府投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以市场运作为主
,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省内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
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技改贴息以及高新技术发展资金等要优先支持信息产业的发
展。在确保国家主权和安全,保护、扶持民族工业和全省产业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外资。争取银行专项低息贷款,争取国家支持发行股票、
债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集资。省财政每年从预算中拨出一部分专项
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主要用于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和维护、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国
际交流和培训以及高新信息技术开发的导向性支持。
6.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立足“两个市
场”(国内和国外市场),实施开放式发展战略。围绕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全面改进产
品结构,实现信息产品的升级换代;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一批大型的跨国
集团和公司,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遵循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鼓励竞争,依
照法规规范企业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在市场准入、业务资费、互联互通、资源分
配、服务标准等方面完善市场竞争政策和机制,打破垄断,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
开放、合理竞争和有序的市场秩序。
7.强化信息化安全措施。把安全保密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凡涉及保密问题的规划
和建设,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执行
。涉密系统的设计和开通必须报保密部门审批后建设、使用;推进信息化安全教育和
岗位培训,普及信息化安全知识,强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保护,增强网络的可靠性
;建立、完善信息化安全法规,落实保密管理责任制,对重点网络工程建设以及信息
的采集、发布实行严格的安全审查制度。

三、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目标
(一)任务
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为主线,突出优势领域和产业,以企
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产学研结合,自主
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创新结合,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技术产业
为切入点,培植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重,推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
济发展后劲。
(二)总体目标
“十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到2005
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200亿元,年递增25%;增加值达到1150亿元,占工业
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0%,占GDP的比重达到9%以上;利税500亿元;高技术产品出口
额2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培植5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30家过20亿元、10家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
团);培植150个销售收入过亿元、100个过2亿元、50个过5亿元的高技术产品;50种
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0种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取得3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先进或国内领先的、可实现产业化生
产的成熟高技术成果;引进1000项国内外高技术成果和项目,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创
新和产业化生产。
1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力争比1999年翻两番;2NF
DA13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区行列

建立起符合高技术及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
风险投资体系。
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500亿元,增加值24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
的比重达到30%,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利税1050亿元;高技术产业出口额65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三)发展重点
1.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兴高技术产业群。顺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世
界新科技革命的潮流,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技术产业实现重大突破
和质的飞跃,带动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在跻身国内
高技术产业发展前列的基础上,争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电子信息产业。针对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先导产业的国际趋
势,以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及通信产品、高档智能化家电产品、
高质量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四高一软”为重点,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主向制
造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开发和服务相结合的电子信息产业方向发展,形成以微电子
、光电子和新型元器件为基础,计算机、通信产品及软件为主导,投资类、消费类产
品和信息应用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坚持高起点、高技术,抢占市场制高
点,在国际高精尖信息产业领域争取有所立足。抓大扶小扶优,实行多元化、全方位
、多产品、多产业经营格局,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尽快建成“网上山东”,
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到2005年,培植20家销售收入过20亿元,8—10家
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集团,实现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3600亿元,年均增长35%;软
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250亿元;通信与信息服务的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年均增长3
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00亿元,信息增殖服务达到100亿元;网络传输能力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政府、学校及主要行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生物工程产业。围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五大
技术”研究开发,重点发展农业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创新药物、新兴轻化工及食品生
物工程产业。“十五”时期,基本形成有山东特色的生物工程产业,培植20种国际先
进、国内领先、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跨入全国生物工程产业
的前3位,到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利税50亿元。
新材料产业。紧跟新材料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发展的国际趋势,以新材料
制备、材料成型加工两大关键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加强材料设
计、制造工艺控制、材料在线检测分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液态与半固态材料、
粉末材料、固态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和材料表面处理、改性、复合加工技术的研究开
发。在新型高分子材料、特种材料、复合材料、电子基础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五大产
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广阔的50种(系列)新材料的产业化,分别有20和30种
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逐步形成烟台、淄博、莱芜等区域性特色新材料基地
。到2005年,培植20个销售收入过10亿元、10个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集团,销售收入
力争达到500亿元,占高技术产业的15%—20%,利税100亿元。
在重点发展上述三大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实施“三带三”战略,即以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新材料领域的相关技术为基础,有选择地带动和发展具有山东优势和特
色的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
2.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针对机械、化工、纺
织、轻工、建材五大骨干行业,加快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推动传统产业实现集成
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环保化。到2005年,大中型企业连续性生产线基本实
现自动控制,主要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普及率达到80%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
率达到30%以上。
3.利用高新技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品种更新换代,育种
重点由以粮棉油主要农作物为主转向与蔬菜、果品、花卉及名特优稀品种并重,育种
方向由以高产为目标转向与优质、专用、宜加工型品种兼顾,育种手段由常规技术为
主转向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实现定向育种。发展特色农业,自动化、智能化设施
栽培技术,综合栽培调整专家系统。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发展农业资源动态监测
及管理,农业投入物高效利用,生态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
围绕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发光催化分解、生物降解、过滤
等技术,开发生活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开发海水淡化专用膜与海水淡化装置
,开发防腐除垢技术,扩大海水直接作为工业用水的范围,开发海水直接用于耐盐作
物的灌溉技术。
发展能源、冶金、化工、造纸、皮革、食品发酵、印染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
创建以工业设计为龙头、以高技术为先导、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清洁文明生产经营体
系。
针对有关行业环保工程造价高、运行费用大、成套技术及装备少、先进设备国产
化水平低等影响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重点发展电站及中小型锅炉除尘脱硫设备、机
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水泥行业高效低成本除尘成套设备、草浆造纸黑液治理成套设
备、城市垃圾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装备、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装备等。
(四)政策措施
1.加强技术创新,建立高效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构建以企
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支撑、以科技中介服务为桥梁、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引
导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从基础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注
重技术型要素的同时,强化和激活相关管理型要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变增长
方式为目标的创新体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快科技
体制改革,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加
强引进消化吸收,实现二次创新。在提高自主研发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外
的技术合作,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要积极争取与国外大公司联合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用足用好国家税收扶
持政策。对国家原有各项与发展高技术产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用足、用好、
用活。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切实解决制约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十五”时期,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
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和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基础、境外投资为补充
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提高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3年内
争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
的管理和保护,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
3.培养引进并重,构筑高技术、高层次人才队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
政策规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要采取措施,
加大力度,创造条件,以配套的政策机制、优越的学术环境、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
优惠的工作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人才,给人才以自我发展、
公平竞争、体现价值的广阔空间,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4.突出带动作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把加快高新区建设作为带动
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突出加强高新区开发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的创新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强化服务意识,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构筑优化的创
业环境。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增强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增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的孵化功能,建立创业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规划、调整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突
出重点,各有侧重,培植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主导产业,减少和避免结构趋同、重复建
设及不良竞争。
5.实行宏观引导,促进政府目标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高
技术产业发展。

四、山东省基础设施“十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突出发展重点,完
善配套功能,不断提高水平和档次,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的需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个适度、两个转变。
保持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适度超前发展。全省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瓶颈”制约
基本解除,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多年来能力严重不足的低水平平衡,要真正建立起与
现代化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任务还十分繁重。在经
济转型、结构升级、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适度超前,是十分
必要的。
实现从全面均衡式发展向实施结构调整、突出重点的转变。过去,针对交通、通
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起点普遍太低、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全省基础设施实行齐头并
进、全面发展的战略;以后,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的需要和市场供需情
况的变化,实现结构调整,突出未来的发展重点,着力解决薄弱环节。
实现从低水平满足向高质量支撑的转变。全省基础设施的发展尽管很快,但现代
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仍然不高,发展空间还很大,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益都有待于进一
步提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同时
,要大力提高档次和水平,尽快实现升级换代,以高质量的设施、高水平的服务、高
效益的运营,支撑山东21世纪的快速发展。
2.发展任务和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和科技
进步为动力,以资源优化配置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在保持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的同
时,把重点放到结构调整和提高水平上来,加快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综合交通运输、信息传输和能源保障三大基础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支
撑和保障,基本适应和满足“十五”时期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1.战略任务。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深化运输改革,重点推进以“政企分开”为核
心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及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扩展网络为重点,优先
发展铁路,稳步发展公路,完善配合港航和机场;以适应运输需求变化为目标,加强
结构调整,优化运输网络结构、设施与装备的技术结构及客货运输产品结构;以科技
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以服务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
的需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高效率、低消耗的综
合运输体系,为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展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综合运输
能力继续增强,结构趋于合理,运输质量明显提高;根据国家的规划并结合全省实际
,推进大城市间快速客运系统、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
运输系统和特种物资运输系统的形成和完善,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
交通的发展;改善农村交通设施,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2005年,全
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548公里,其中复线铁路里程174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80000公
里,其中高速公路3000公里,一级公路3400公里,二级公路21000公里,公路密度达
到5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沿海港口泊位250个左右,其中深水泊位90个左右,货物吞
吐能力达1.64亿吨左右;内河通航里程1476公里,其中千吨级以上航道180公里左右
;通航机场8个。
3.交通建设重点。
铁路。要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重点,围绕已粗具雏形、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影
响重大的“四纵三横”路网主骨架,配合国家统筹安排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优化
路网布局和干支结构,提高路网质量。“十五”时期,国家铁路的建设规模为:新线
300公里,既有线复线547公里,既有线电气化784公里;地方铁路建设规模为484公里
左右。重点建设和强化改造“四纵三横”铁路通道。四纵:京九铁路通道,全线提速
改造;京沪铁路通道,全线进行电气化改造;京沪高速铁路通道,开工建设,实现客
货分线运营;陆海铁路通道,建成大连至烟台铁路轮渡、兰村至烟台铁路复线和兰村
至新沂铁路。三横:邯济铁路和胶济铁路通道,进行胶济铁路的电气化改造;菏兖石
铁路通道,全线完成复线建设;北部沿海铁路通道,建成黄大铁路、大莱龙铁路,做
好龙烟铁路的前期工作,条件成熟即开工建设。
公路。坚持稳步发展的原则,调整投资结构,注重公路网总体等级水平的提高和
既有公路网的完善。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上,要从全省交通量和车辆结构的实际情况
出发,合理确定技术标准,防止脱离实际追求过高标准。重点搞好国道主干线和重要
国省道建设,在确保“九五”时期续建项目建设的同时,根据完善布局和区域经济发
展需要,适当开工建设新的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公路网的建设与改造,提高路网技术
水平,改善通行条件。在省会济南通达市(地)级城市的高速公路网形成以后,市(地
)到县级城市的公路大部分实现二级公路标准。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农
村公路的抗灾能力和通达深度,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启动农村市场的综合措施之一,
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十五”时期,全省新增公路通车
里程10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94公里。到200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80000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3000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比重达34.3%,通达公路的行政村比
重达到99%。
水路。沿海港口以优化布局和调整泊位结构为主,通过新建与改造,重点完善青
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集装箱运输系统和大宗散货运输系统,适度发展区域性地方港
口,严格控制中小港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沿
海港口运输体系。加快港口设施的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由数
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由管理粗放型向集约经营型的两个转化。
民航。机场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适当超前”的原则,以青岛、济南
为中心,加快扩建改造,完善配套烟台机场,改造济宁机场,严格控制新建机场,基
本形成布局合理、运力安排适当、航线网络层次分明的航空运输体系。尽早开工建设
济南遥墙机场候机楼项目,青岛流亭机场3400米跑道、5万平方米候机楼项目。增辟
国内外航线,济南、青岛、烟台3个机场要全面开通与全国省会和旅游热点城市,以
及沿海、沿江、沿边等开放城市的空中航线,实行“小机型、大密度”,促进干线和
支线合理搭配。在巩固至大阪、汉城等原有航线的同时,开辟至美国、法国、俄罗斯
、泰国、澳大利亚的国际航线。
4.政策措施。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改革,实行交通投资主体、投
资渠道与投资方式多元化政策,以筹集建设资金并推动运输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化
进程。明确公益型、开发型、经营型等项目的建设责任。
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输市场体制的基
础,“十五”时期国家将铁路、民航、港口作为实行“政企分开”的重点,争取取得
突破性进展,积极配合国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加快确定铁路局的市场主体地位,组
建部分客运公司和货运公司,着手推进“网运分离”的准备工作,理顺地方铁路管理
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民航体制改革要有突破性进展,航
空公司通过兼并组建航空集团,机场移交地方管理,研究提出济南、青岛机场下放以
后的管理体制问题,争取尽早移交。港口体制改革,国家将原有的交通部与地方双重
领导的港口全部移交地方政府,同时实行“政企分开”,三大港(青岛港、日照港、
烟台港)下放以后,省属港口的管理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形成比较完善的符
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港口管理体制。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的
宏观调控职能需进一步加强。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对
运输市场的监管。
(三)电信通信业
1.指导思想。加大改革力度,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市场驱
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通信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
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
的需要,实现通信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2.主要目标。“十五”时期,全省电信网将基本建成集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
的宽带综合数字信息网,实现网络的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网络技术水
平及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到2005年,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一倍,
达到2500万门;长途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0万路,公用网电话用户达到2000万户;
数据信息业务迅速发展,需求内容将从窄带业务向宽带业务延伸,用户从大城市向中
小城镇发展,用户数将达到1200万;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2382万线(其中,山东移动
1482万线、山东联通900万线),用户数达到1940万(其中,山东移动1260万户、山东
联通680万户);山东省电话普及率达到43%。
经济效益发展目标:业务收入,根据各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业务发展预测,到2
005年,全省通信行业的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时期计
划完成总投资700亿元左右。
服务水平及业务发展目标:“十五”时期,山东电信本地电话主线用户预计从2
001年的1300万户发展到2005年的2000万户,比2000年增长1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
左右。到2005年,由“山东电信”提供的固定电话主线数达到每百人22.95线,5年平
均增长约为8%。移动通信用户数达到1940万,普及率达到20.8%。移动通信网络覆
盖所有县市及交通、水运干线。移动话音接通率、长途来话接通率达到70%以上。无
线接通率达到99%以上。数据和多媒体用户数达到1200万户,上网用户普及率达到1
2.8%。数据通信网络覆盖所有市(地)。
网络发展目标:在已有干线光缆的基础上,采用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先进技术
组建高层面格型网,并利用数字交叉连接(DXC)设备来提高网络应用的灵活性、运行
的可靠性,实现网络的自动保护与恢复;继续完善省内干线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
网的组织与管理,建设DXC设备和SDH自愈环,并在重要节点设置DXC设备,形成高可
靠性、大容量且具有智能、灵活调度功能的SDH层网络;省内干线传输网传输容量达
到16个等效25千兆每秒系统,传输电路需求达到8万个2兆每秒系统;大力开拓出租出
售传输带宽业务,提高传输网带宽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出租传输带宽容量达5个等效
25千兆每秒系统;各运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新建光缆线路10000公里以上。
3.重点建设项目。“十五”时期,加大基础网络建设,统筹规划以光缆为中心的
信息传输网络平台,保障经济适用性和技术先进性,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份额,在已
有网络基础上,重点进行全省骨干网以及各本地网的建设,提高异步传输模式(ATM)
骨干交换机、ATM接入交换机的通信能力,ATM网络管理水平,完善网管设备配置和性
能配置,提供覆盖全省、通达全国、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宽带多媒体通信平台。同
时,以163、169为龙头,加大各种多媒体数据通信业务接入设备的建设力度,开拓业
务空间,抢占市场。
4.政策措施。在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
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山东省的相关法规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行业
监督职能,对省内的市场竞争进行宏观调控,使企业在公平有序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贯彻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平等接入和互联互通,保证信息传送的畅通与安全。
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管理,促进资源共享。监督各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进行互
联互通和网间结算,发挥各部门的特长,联合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在基础网络建设
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制定公平合理的网络出租价格,互利互惠。
对特殊地区的普遍服务制定倾斜的优惠政策。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对承担普遍服
务义务的企业进行补贴,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的通信建设,以
提高全省的电话普及率,提高全省信息使用程度。
拓宽投融资渠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广泛调动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如联合投
资,在政策允许条件下通过吸收外资、项目融资、发行企业股票等多种形式,形成多
元化、全方位的融资格局。
重视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省内信息人才培养投资,
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和质量,爱护人才、培养人才,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培育各类
具有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信息
科学的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鼓励引进外国优秀人才;建立吸引与培养信息化人才
的良好环境与机制,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凝聚与稳定人才队伍。
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面对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认真分析研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合作,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四)能源工业
1.指导思想。煤炭工业,按照总量控制、效益开发的原则,调整和优化煤炭生产
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煤基多元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大集团战略,深化
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坚持科技兴煤战略,促进全省煤炭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
和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电力工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安全文明生产为基础,以资源优化配置和优质服
务为目标,根据市场和经济发展需要发展电网和电源,电网、电源协调发展,调整电
力结构,优化电力布局,构筑竞争市场,提高全省电力工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实现
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煤炭工业。规划2005年原煤产量为10000万吨以上,“十五”时期年平均递增6%
左右;洗精煤产量为3500万吨以上,年均递增14.67%左右。
资源勘探。优先加强对短期可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勘探工作,重点是老矿区外围
及埋藏较浅、资源及外部条件较好的山西组煤层赋存区。“十五”时期计划完成巨野
煤田赵楼、郓城井田、宁阳汶上煤田新驿、胡村井田、金乡西井田及赵官镇井田精查
勘探工作。预计可获得精查地质储量25亿吨,可供建设6对矿井。计划完成新汶、莱
芜煤田深部、韩台西区、章丘深部,特别是阳谷、茌平等区的普查或找煤勘探,预计
可获普查(找煤)储量50亿吨。
重点矿区建设。枣滕矿区,“十五”时期计划新建矿井2对,新增能力180万吨。
济北矿区,“十五”时期计划新建矿井1对,新增能力300万吨。巨野矿区,“十五”
时期计划新建矿井3对。
电力工业。加快调整优化步伐,通过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使电源结构日趋合
理。路口、港口、坑口及沿海地区仍然是全省电源布局的重点,发展煤电一方面继续
强制关停小火电机组,腾出市场和环境容量,另一方面在“两控区”(酸雨控制区、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原则上不再新规划常规燃煤火电厂,尤其不在“两控区”
内大中城市的城区和近郊区新规划燃煤电厂,从严控制单机20万千瓦以下常规火电和
企业自备电厂项目,重点建设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新建火电机组原则
上配套建设脱硫设施或使用脱硫效果较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做好洁净煤发电示范和
烟气脱硫国产化工程,位于中心城市的电厂优先进行脱硫改造;从环保和电源结构调
整考虑,核电作为洁净、安全能源应积极发展;建设一定规模的抽水蓄能机组和燃机
,解决电源结构与系统负荷的矛盾,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和基荷机组利用小时数。“十
五”时期,共投产发电机组747.5万千瓦,其中5万千瓦以下热电机组和综合利用机组
约5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约2万千瓦。新开工规模为1455万千瓦(其中,火电855万
千瓦、外省送电120万千瓦、抽水蓄能100万千瓦、燃气发电380万千瓦);结转“十一
五”时期规模为1170万千瓦(其中,火电660万千瓦、外省送电60万千瓦、抽水蓄能1
00万千瓦、燃气发电350万千瓦)。2000年,全省500千瓦及以上机组装机总容量为19
66万千瓦;2005年,全省500千瓦及以上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2700万千瓦。
3.政策措施。
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能源消费结构逐步调整为优质化和多样化;大力发展清洁
煤技术;抓好风力发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
煤炭工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换经营机制,严格煤炭矿井审查程序,实
施“科教兴煤”战略,发展非煤产业,切实减少“两项资金”的占用,做好压煤搬迁
和土地复垦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扶持煤炭企业发展煤炭综合利用项目。
电力工业。稳步推进全省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多方筹集资金,提高使用效益;理
顺电价关系,降低电价水平;重视电力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发展推广洁净煤技术。做好煤炭深加工,推广洁净燃烧发电,加快煤炭转化,加
大污染物治理力度。

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十五”实施规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为主线,积极推进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向高层次发
展,使之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预期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亿元(2000年当年价,下同),
年均增长9.5%,其中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6亿元,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
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13%;外贸出口额达到11亿美元,年均增长26%;5年实际利
用外资9亿美元,比“九五”时期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整体经济实力和人均占有水平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
经济结构。到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2∶70.6∶17.4调整为11.2∶6
3.5∶25.3,城镇化水平达到45%,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粮
、经、饲种植比例达到3.5∶5∶1.5。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0亿元,年均增长8.7%,
其中地方投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5%。
(三)开发建设的重点
“十五”时期,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发挥优
势,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建立与黄河三角洲资源环境特点相吻合的产业体系。力争
到2005年,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化工基地、轻工基地、畜牧
业基地、水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使之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
美的高效生态经济区。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
科技投入,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突破口,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特色
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适当扩大优质抗虫棉、名优蔬菜、食用菌、花卉和中药材等高
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培育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培植壮大冬枣、无棣金丝小枣、黄河
大米、东方花卉、阳信鸭梨等特色产业,配套做好贮藏、保鲜、加工、包装和销售,
提高经济效益。重点做好3万亩彩色棉、80万亩冬枣、20万亩优质黄河大米、10万亩
中药材、150万亩优质牧草和80万亩芦苇基地等项目建设,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综合生
产能力。
2.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以发展食草类畜禽为方
向,以建设龙头企业、专业户、专业村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努力扩大优质肉羊
、肉牛的生产规模,积极发展奶业。科学引导畜牧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走专业化、集
约化发展的路子,提高养殖水平和规模效益。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扩大饲草作物
种植面积,逐步形成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加快开发大汶流、沾化、无棣、利北
、孤北等草场。到“十五”时期末,建成2万亩的牧草种子基地和3到5个种植面积在
50万亩以上的饲草基地。完善畜牧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品种改良和推广步伐,引进适
合当地生长环境的优良品种,扩大良种覆盖率。到2005年,优良畜禽品种覆盖率争取
达到80%以上。做好疫病防治体系和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疫情诊断测报
、疫病防治,建成三角洲无规定疫病区,提高疫病控制、防治水平,推进绿色畜产品
生产。发展饲料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加大扶持力度,培植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
,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力争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山东省重要
的畜产品和牧草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充分发挥海岸线长、浅海资源丰富、内陆宜
渔面积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快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优化养殖
结构。海水增养殖大力发展高值贝类,适度发展优质虾类和蟹类,重点突破鱼类;淡
水养殖结合盐碱地改良和涝洼地开发,大力推广“上粮下渔”的生态渔业模式,突出
黄河口毛蟹、黄河口鳖等品牌效应,发展特色淡水养殖。到200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
到60万吨以上。
3.继续做好能源开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保障能力。石油与天然气,要继续加
快勘探开发步伐,做好资源储备,保持产量稳定。“十五”时期,争取探明石油储量
4.5亿吨、天然气储量100亿立方米。在稳定陆地油气生产的同时,加大浅海埕岛油田
开发力度。电力,要坚持上大限小,适度增加发电能力,提高供电水平。扩建胜利电
厂,使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继续抓好电网建设和改造,建成黄河北500千伏变电
站,完善220千伏输变电设施,增强输变电能力。
4.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培植壮大化工产业。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地区丰富的油气
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和市场开拓力度,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和
海洋化工、农用化工、精细化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石油化工,以加入WTO
为契机,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调整产品结构,依托骨干优势企业,迅速膨
胀规模,重点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竞争能力。
5.依托传统骨干产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资产重组力
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6.加大环境保护与整治力度,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根据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形
地貌、生物种类所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科学制定生态保护规划,正确处理开发与保
护的关系,以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与开发中保护
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展植树造林,
增加植被,重点抓好百万亩沿海生态防护林工程、沿黄绿化带工程、环城防护林工程
、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和林纸结合6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
设。其他速生丰产林、经济林和牧草基地建设,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造林有机结
合,统筹考虑,协调发展,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具有黄河三角洲特色的林业生态
体系。
7.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支撑能力。继续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根据需要与可能,区别轻重缓急,有计划地逐步加以完善。水利,坚持开源与节流并
重,近期与长远结合,旱、涝、碱、潮、沙综合治理的原则,走以河补源、以库调蓄
、引蓄并重、灌排结合的道路。引蓄灌溉工程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进
行,确保重点。
(四)政策措施
1.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以“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
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探索适应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市场经济要
求的新型管理模式、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2.实施“科教兴洲”战略,提高开发水平和整体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壮
大人才队伍,在实施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做好与黄河三角洲开发相适应的职
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创建东营、滨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依托
石油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创办黄河三角洲开发人才培训中心,培养急需的
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外向型人才。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开放促开发。强化区外、洲外都是外的意识,加强对外
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内和国外),拓宽发展空间和
领域。继续抓好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的建设。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开放示范区
,加快东营、滨州经济开发区建设,制定更加灵活有效、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增
强对内对外开放的竞争力。
4.做好油地结合,共同推进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是石油
工业与地方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油地双方要发挥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共同振兴黄
河三角洲经济。胜利油田主、辅业分离改制后,组建成各自独立的油公司和存续公司
,社会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为拓展油地结合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5.加强对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组织领导。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充
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制定总体开发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引导省内大
企业和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设备转移、兼并联合、投资建厂等多种形式参与和支
持黄河三角洲开发。省直有关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
措施,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多办实事。东营、滨州两市设立相应建设管理机构,按
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规划部署,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加强调度检查,抓好落实工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