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大发展战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3&rec=44&run=13

实施科教兴鲁、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提
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大战略,要统筹规划,加快推进。
1.科教兴鲁战略。
(1)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以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快科技
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把技术、人才潜力变成经济优势,力争科技
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主体地位,重点开展产业化前景好、
市场潜力大的重大技术研究。在科研力量雄厚、基础条件较好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
,建设一批体现山东特色和优势、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科研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强化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农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开发创新
。大中型企业应加大技术开发投资,力争重点大企业在“十五”时期全部建立起技术
开发中心,三分之二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起不同类型的技术开发机构。中小企业要
加强与大企业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的联系,拓宽技术信息渠道。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
研结合,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开发实体,以项目和课题为纽
带,共同组织攻关。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与交流,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到发达国家
创办研究开发机构,利用国外科技环境、试验条件和采购条件,合作开发高新技术产
品。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采取政府投资、高科技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企业投
入、存量资产变现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府对高科技的投入,集中力量
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扶持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优先支持高科
技企业发行股票,扩大直接融资。对部分国有资产进行出售转让,变现资金投向发展
前景好、市场潜力大、投资回报高的高科技项目。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
大公司、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到山东投资创业,参股、控股山东的高科技企业
。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推进高校、科研单位、高科技企业与金融资本的
密切结合,培植一批有较大规模和较大影响的高科技企业。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建设好济南
、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潍坊、济宁等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科研、开发、产业
化紧密衔接、综合配套的创新机制,为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人才进区转化
高科技成果提供必要条件和配套服务。推行一区多园模式,重点建设一批大学园区、
产学研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和大企业工业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尽快成为技术
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齐鲁、威海软件园以骨干企
业为依托,形成开发、生产、加工和出口的大型基地。海尔、海信工业园要利用品牌
优势,向电子信息、智能化机器人等尖端科技进军。烟台APEC科技园和中俄高新技术
示范基地,以中俄、中韩合作为重点,办成特色园区。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科技
园、留学生创业园发展。
(2)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人才为目标
,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按照“区域推进、分段实施、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的原则
,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适度调整中小学布局,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扩
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完善内部设施,建设80所左右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城市市区和
经济发达县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以优化高教资源配置、转换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为契机,采
取集中优势、优化组合、政策倾斜等措施,重点建设拥有一流学者与学科、一流办学
条件与科研实力、一流管理水平与社会贡献度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的省重点大学,带动全省高等教育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层次。遴选30个重点学科、20个重点实验
室,加大扶持力度。制定聘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设立100
—150个高校特聘教授岗位,构建起校(院)、省、国家三级重点建设体系。全
省高等教育在校生扩大到10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分别达
到60万人和30万人,毛入学率提高到13%。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成人与老年人教育,发展网络式远程教育、
函授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扩大社会成员受
教育的机会。全面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新增从业劳动者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1年,各类专门人才拥有量基本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教育法》,落实学校的权利和义务。改革高校招生体制和毕业生就业体制,实
行缴费上学,形成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学校自主办学的新机制。努力实现教育投入多元
化,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投资兴办民办高校,在土地征用、投资、收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
优惠政策,并将人才分配、职称评定、招生、学历等纳入政府宏观管理。
2.国际化战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发挥山东比较优势,内外统筹,整
体联动,加快接轨,提高水平,努力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以技术、
资本实力强的跨国公司为重点,全面改革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加强与国际著名
投资银行、咨询机构、大型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及时了解其投资意向
,提高引资成功率,重点发展一批“高、精、特”的大项目。争取跨国公司在山东设
立投资性公司,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吸引国际资本参与省内企业的购并和重组
。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发挥驻外机构、友好城市、海外侨胞、新闻单位的作用,提
高山东国际知名度,做好委托招商。探索运用网上招商、产权招商、风险融资、企业
境外上市等新的引资形式。吸引外资更多地投向亟待加强的产业和欠发达地区,实现
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拓宽外资投资领域,逐步加大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
程度,实现利用外资由加工制造业主导型向金融贸易先导型的转变。引导和加强民营
企业对外招商,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利用外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实施“走出去”
战略,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投资设厂,到新兴市场开展带料加工业务
,带动全省技术、设备、原材料出口和劳务输出。
加快发展国际贸易,推进市场国际化。实施名牌带动、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
商品结构优化升级。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传统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为主攻方
向,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精密机床及发电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扩大家电、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成套设备、船舶等机电产品出口,提高轻纺
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蔬菜、水果、肉禽和鲜活水产
品的品质和加工水平,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进一步建设好开发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
区,强化对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全面开展旅游、运输、金融保险、石油开采
、工程建筑、信息咨询、会计律师、广告展览、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十大领域的经
贸合作,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创汇。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主攻欧美市场,多层次开拓
日韩、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市场,加快对拉美、非洲、南亚、中东、独联体及东
欧等新兴市场的开发,优化出口市场格局。用足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增强以进带出、
以出养进、大出大进的意识,努力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软件、紧缺原材料、高品质自
然资源进口。
推进经济运行环境国际化。硬环境建设重点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信息网络中
心建设,推动企业普遍加入国际经贸网络。软环境建设突出强化管理、健全法制、优
化服务三个重点。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及WTO规则的宏观管理模式和调控体系,完善配
套地方性外经贸法规体系,与国际管理机制接轨,健全监测预警和管理控制系统,确
保经济安全。企业要改进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经营,
推进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工作。建立健全执法机构,规范经贸秩序,
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中介机构建设,推广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外经贸
法律管理服务网络,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运作系统。加快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外经贸人员素质。推行国民待遇,健全涉外政务公开制度,实现程序规范化
、政策透明化、运作高效化,逐步建立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运行机制。
3.城市化战略。按照统筹规划、量力而行、近远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城市
布局规划设计为龙头,以增进规模效益和综合功能为中心,以强化公用设施建设和提
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重点,促进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
(1)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按照“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总体思路,构建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的城镇体
系。以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主轴,逐步形成“两大中心、四个
层次、五条城镇发展轴线”,即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济青聊、日菏、京沪、京九、沿海五条城镇发
展轴线的总体格局。
济南市、青岛市要扩大城市规模,向城市生活区园林化、产业形态智能化、交通
通信高速化、金融商贸现代化方向发展,增强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济南市应强化
省会城市功能,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发展教育、金融、信息服
务、文化传媒、旅游等高层次第三产业。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整治,发展轨道交通,
形成快速交通系统;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加强南部山区水源地保护,突出“泉城”特
色,加快济南北部开发建设步伐,做好济南堰的技术论证和前期工作,拓展城市发展
空间;加强中央商务区、高技术开发区建设,逐步建成现代化省会城市。青岛市应充
分发挥全省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海洋、信息、生物医药、滨海旅游
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海湾大桥、城市地铁和东西快速路三大交通主干工程,加强高
科技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保税区建设,逐步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滨海城市。
济南、青岛的城市人口可按260万人左右规划。
区域性中心城市。全省15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在适当扩大规模的同时,完善提高
综合服务功能,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强集聚和辐射作用。东部沿海城市,应
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城市化质量。西部欠发达地
区城市应加快改善投资环境,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来投资,促进资金、技术和
人才向中心城市集聚,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要消除体制障碍,促进城市人口规模的
膨胀。淄博、烟台、济宁、潍坊等城市可按100万人规划,临沂、枣庄、威海、泰安
等城市可按50万—100万人规划。
中小城市。采取宽松政策,加快城市规模膨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
动能力。规划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具备发展条件的中小城市,有计划、有步骤
地把中等城市培植成大城市,把小城市培植为中等城市。
中心镇。根据区位优势、人口规模和资源条件,统一规划调整现有小城镇布局,
适当撤乡并镇,有重点、分层次发展。一个县集中力量发展1—2个中心镇,
重点发展大型厂矿区、风景旅游点、交通要道、重要商品集散地的小城镇。科学规划
,合理定位,体现特色,做好小城镇驻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通过建立工业园区,
推动乡镇企业、村办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减少土地占用,控制环境污染。
拓宽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争
取有30—50个小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
(2)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和管理,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批准
就具法律效力,确需调整修改的要按法定程序进行,坚决克服随意性。加强城市管理
,把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土地利用和建设纳入集中统一管理的轨道。大型建筑物布局、
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配套要统筹兼顾,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做好前期论证,吸收专家和市民参与设计,增强透明度和
科学性,逐步建立城市建设重大问题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机制。处理好开发建设与
保护的关系,加强文物古迹、优秀建筑、名胜风景区的保护,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维
护和延续。强化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广大市民的道德文明和法律意识,形成良
好的城市秩序。
(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际快速交通,形成济南至省内各大中城市半
日交通圈。加快以城市外环路、快速路等主干道为重点的道路系统建设,都市区内基
本实现半小时通达。大中城市要做好立体、快速交通设施和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发展
公共交通,完善城市交通指挥系统。加快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设施建设,提高供
给保障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水资源,创建节水型城市;推广应用管道
液化气、天然气,提高燃气普及率;大力推行热电联产和应用清洁能源,实行区域联
片集中供热。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合理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统筹规划
文化、商贸、卫生、体育、科技、教育、电信、邮政等设施。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和自防自救能力,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和完善
人民防空设施,提高城市服务和防空防灾能力。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降低城市基础
设施运行成本和服务费用,改善服务质量。按照价值规律理顺水、电、气、热等市政
公用服务价格。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效率。做好城市土地批租工作,利用级差地租增加政府城建资金。支持外资、个体、
私营经济参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加大城市建设直接融资的比重,推出一批重点项
目,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更多地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出让、转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
,盘活和优化存量资产,实现城建资金滚动使用和逐步增值。
4.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部的关系,把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上,走符合山东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保持低生育水平为目标,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
策,把重点放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上,杜绝计划外生育和超生现象。加
强计划生育的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提高依法控制人口的能力和水平。普及优生
、优育、优教知识,强化妇女、儿童保健制度和服务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口
质量。继续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和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制度,强化责任约束,
提高各级政府抓计生工作的自觉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资源开发、节约与保护并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资源
综合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和基本粮田占用审批和补偿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
不少于8000万亩。努力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严禁无证开采
。开征矿山开采修复整治费,恢复植被,重新绿化。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测报和管理,
使海洋开发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开发替代资源和可再生性资源,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利用好省内资源的基础上,扩
大进口紧缺矿产,促进资源的供需平衡。完善能源、原材料节约政策,加强资源综合
利用。建立资源法制保护体系,加强基础测绘和勘探工作,实施对国土资源的动态监
测,重视战略资源储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国土绿化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
设,保护陆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地区建立森林植被生态恢
复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立东营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完善自然生态保护区,在黄河故
道等泛沙区建立绿色植被生态恢复区,在沂蒙山等自然景观较好的地区建立生态旅游
区。加快实施封山育林、平原绿化和“三沿一环”(沿海基干林带、沿江两岸、沿路
两侧,环城镇周边)三大生态防护林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
善生态环境。加强污染防治,重点治理地面污染和主要城市大气污染。划定城市水源
地、重点渔业水体和生态景观水体的保护范围,关闭和治理水体上游及周边区域污染
型工业企业。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避免对城市附近地面水体造成污染。做好
陆域、近岸海域和河流入海口的环境保护,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城市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强制治理和关闭污染重、耗
能高的企业,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加强机动车辆尾气污染防治,大幅削减二氧
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加快城市环境绿化,增强净化大气能力。强化环保立法、执法和
综合治理。推进排污收费制度改革,建立环保资金筹措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和行为,
制定区域开发、城市建设、行业发展、生产力布局等重大计划和确定重大项目,必须
有环保部门参与评估。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强化环境监测,坚持
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一起抓。以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为重点,实行防御与救助相结
合,加强防灾抗震设施建设,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努力提高对地震、灾
害性天气、虫灾、火灾等灾害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消除重大火灾隐患,最大限度
地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