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3&rec=2&run=13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纬34°25′至38°23′、东经114°36′至112°
43′之间。 陆地面积15.74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2005年,全
省总人口9248万,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资源、 能源条件良好。已发现矿产资源种类150种。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
石油生产基地, 全省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境内含煤地层面积约5万平
方公里。电力资源充足,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2005年,全
省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 发电量1989.7亿千瓦小时,煤炭产量1.4亿吨,原
油产量2694.5万吨,均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经济基础较为雄厚。 200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5年
达到1.8万亿元, 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二位;1993-2005年,年均增长13.1%。产业结
构继续优化,工业化特征明显,2005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927.9亿元,13年间年均
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628.6亿元,年均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5960.4亿
元, 年均增长13.5%。2005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92年的24.3∶45.5∶
30.2调整为10.4∶57.4∶32.2。经济运行质量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
润2164.7亿元、利税3452.9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位。财税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省
财政收入334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3.1亿元。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10744.8元, 比1992年增长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930.6元,比1992年增长3.9
倍。
山东基础设施完备。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穿南北,胶济铁路、菏兖石铁路横贯
东西,公路网络遍布全省,构成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全省17市均有高等级公路相
连,2005年底公路通车里程8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63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全
省有客货机场9个,航线296条;沿海主要港口23处,通达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是农业大省。1993-2005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农业
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粮棉油、瓜果菜、肉蛋奶及渔业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
列。2005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41.8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蔬菜、水果、
肉类、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粮食、油料和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山东工业产业门类齐全,名牌产品较多。全省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375.3亿元,13年间年均增长15.7%;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26867家,居全国第四位。全省制造业门类齐全,企业遍布国民经济工业行业的39
个大类,占主导地位的有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专用设备制造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许多
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在统计的30种主要产品中,化肥、水泥、布等11种产品产
量居全国首位。名牌企业和产品众多,2001年后国家公布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山东有
187个,居全国第三位,“海尔”成为全国第一品牌,并进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
0个品牌”行列。
山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科技成果丰硕,2005年共取得各类重要科技成
果2408项,其中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534项;研发的技术成果占全省工业技术创新成
果的60%。科技人才丰富,至2005年,共有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3人
,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128人。
山东区位优势明显,与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强国隔海相望,背靠广阔的内陆腹
地,南接长江三角洲地区,北连京津唐。山东半岛地处环黄渤海经济圈,使山东省成
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
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1993-1995年,山东省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造性地开
展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农
业发展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粮食与经济作物
、种植业与林牧渔业、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实行农工商贸科运储一体化,努力实现良
性循环。工业方面,重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其建设滞后于加工工业
的状况;以轻养重、以工带农,逐步实现农、轻、重的协调发展;立足现有基础,加
快技术进步,努力增加工业经济中的技术含量;工商贸结合,开拓市场,以销促产,
加快经济循环;城乡结合,以城带乡,加快乡镇工业的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坚持科教兴鲁的方针,做好科技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1993年3月1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经济体制改
革工作。全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各项改革,集中力量强化农
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三个基础,抓好对外开放、第三产业、科技教育三个重点,
培植主导产业,促进结构升级,实现山东经济更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11月,中共十
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明确了中国经济改
革的基本方向。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山东省计划委员会(简称
省计委)积极推进全省计划体制改革和计划部门职能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在计划管理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和创新,下放计划管理和项目审批权限,集中力量抓大事、办实事。
1994年,全省先后进行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
改革。2月24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意见》等7个改革方案,进行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
和流通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计划体制改革方面,进一步转变计划职能,改分钱分物
为加强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做好全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主
要改革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融资活动的调节作用,建立投资的风险约束机
制,确立企业是投资主体,承担投资风险。明确投资主体的事权和责任,谁决策谁投
资,谁承担风险;改变项目立项办法和审批程序,先确立项目法人主体,后审批立项
。改革计划管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建立责权明确、
政企分开、调控灵敏、有风险约束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同时建立基本建设基金,支持
重点工程建设。工业生产的指令性计划进一步缩小,仅保留25种;农业生产的指令性
计划全部取消。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确立分税制框架,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基本实现
由旧体制向新体制的平稳过渡。1994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34.7亿元,财政支出21
8.7亿元,收支相抵平衡有余。外贸外汇体制改革方面,实现汇率并轨和银行结售汇
制,促进全省对外经贸工作实现较快发展。1994年,全省外贸出口总额58.7亿美元,
比1993年增长39.8%;进口总额37.6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22.1%。实际利用外资资
金到位率提高,投资项目规模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50.
5%;新签对外借款合同126项,合同金额8.3亿美元,实际使用8.1亿美元;外商投资
项目平均规模由1993年的97万美元上升到143万美元。改革开放试点县范围扩大,农
村经济改革呈现新局面。针对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差距明显拉大的严峻现实,1993年,
全省确定在欠发达地区设立9个改革开放试点县,从加大改革力度、政策力度入手,
走出一条强县带动、部门推进、自身启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路子。1994年将试
点县扩大到25个,试点县与东部差距逐步拉大的局面有所好转。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
和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至199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力水平跨
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实现温饱,并向小康迈进,整个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
历史性变化。199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953.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
达到1010.1亿元、2355.8亿元和1587.4亿元,1993-1995年年均分别增长16.8%、7.4
%、19.7%、19.2%。


“九五”时期(1996-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经济
和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经历了由抑制通货膨胀到出
现通货紧缩趋势的重大变化。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影
响。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全省按照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将“抓住机遇、深化
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确定为今后长期发展坚持的基本方针,从山
东实际出发,着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
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全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围绕推进改革和发展
,全面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非
公有制经济等牵动全局的工作重点。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趋势出现带来的冲
击,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重点做好调整结构、增加投资、开拓市场等工作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有
效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素质。积极实施“抓大放小”方针,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
和资产重组,重点支持大集团和136户重点企业集团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多种形式改
制,促进企业机制的转换,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省
里拿出资金,通过专项投入、贴息、国家项目配套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筹集资金,成立担保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集中人财物力,抓好扶贫攻坚、黄河
滩区群众搬迁、小清河治理3件大事。加大措施,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开
发两大跨世纪工程建设。实行东西结合,帮促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试点县,组织4市
、5大企业对口支援菏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稳定。
1996年1月19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意见》。全省
上下高度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调整优化农业
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标准化、外向化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
增强,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1996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意见》,10
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培植大型骨干企业的通知》。全省各级根据省委、省政府
文件要求,坚持以调整结构为主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胶东
半岛制造业基地为龙头,发挥山东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建设制造业强省,形成
了一批优势产业群。1996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3.8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191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1.7亿元,连续10年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全省粮
食总产量4332.7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725.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
61.6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8亿元。
1998年,山东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计划启动。全省把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
转移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跨世纪工程。当年安排启动资金
5亿元。首批启动项目分布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海洋工程、机电一体化
、农业高新技术等领域。7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创新大力促进工
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把数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洁净煤技术、纺织设备、造纸设
备、工程机械、建材机械、橡塑机械、环保节能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关键零部件1
0个方面作为引进消化创新的重点。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度、海域面积等均位居沿海省市前列。1998年12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海上山东”的决定》。此后,省委、省政府多
次召开专门会议,制定下发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加强对“海上山东”建设的领导,
强化措施,增加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至2000年,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综
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37.5亿元,1996-2000年间年
均增长10.8%。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
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产业化、现代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
效,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交通、电力、通信等“瓶颈”因素
基本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比重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房地产业
、旅游业等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5年的20.
4∶47.6∶32.0调整为2000年的15.2∶50.0∶34.8。


“十五”时期(2001-2005年),随着全省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发展仍面临许多难
题。为此,省委、省政府确定,全省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加快
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创造山东经济发
展的新优势,人民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迈进,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001年1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山东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
战略行动纲要》,对全省各个行业及部门做好入世准备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加快计划工
作的职能转变,2002年3月,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简称省发展计划委)印发《关于
优化服务提高效率的措施和意见》,进一步明确计划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全省经济运
行的宏观指导和监测分析,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布局,搞好产业政策引导和信息
服务,加强重大问题的分析和调查研究,为政府当好参谋,为基层和企业提供优质服
务。
2002年3月,省政府提出把“外经外贸”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第一亮点”。20
03年7月,山东省正式规划建设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
地,承接日韩制造业的转移,构建吸引外资的高地,揭开山东招商引资的新篇章。2
002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65.2亿美元,2004年达到98.2亿美元,3年间增长50.6%。
2003年6月,省委工作会议确定21世纪前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
本思路,围绕“一个目标”,争取“两个提前”,完成“三个阶段”任务,实施“四
大战略”,落实“五项工作方针”,实现“六个方面变化”。“一个目标”,即建设
“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两个提前”,即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三个阶段”任务,即到2005年、2010年、2020年国内生
产总值分别达到14000亿元、21000亿元和42000亿元。实施“四大战略”,即大力实
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五项工作方针”,即坚
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工作、坚持用创新
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三个坚持”;抓住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三个关
键”;突出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促进农民收入、就业岗位
、财政收入“三个增加”;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
建设”。通过贯彻这些发展战略和工作方针,实现经济运行质量有新的提高、发展后
劲有新的增强、城乡建设有新的进展、投资环境有新的改善、群众收入有新的增长、
机关作风有新的改进“六个方面变化”。全省全面落实上述“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
标和工作思路,加强宏观调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体制创新,
转变增长方式,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该决定,山东省按
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山东实际,提出新一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的做法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
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
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调动全社会投资者的积极
性,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有效推
动了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8516.9亿元,比“十五”计划的14
000亿元目标增加4516.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7美元。经济体制改革取得
新的进展,国有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9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投资主体
多元化。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农民2000-2005年
累计减负220多亿元。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
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和涌现出一大批优势产业群、核心竞争力强
的大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外经外贸、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5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10.1亿美元,出口总值462.5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
1.9倍、2倍。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达到29.3%,居全省出口产品
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4.1%,2000-2005年年均提高
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规模、素质、经营水平迈上新台阶。重点建设成就显著,固定
资产投资2000-2005年年均增长30%,五年累计29816亿元,是“九五”时期总投资的
2.93倍。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
区域发展呈现互联互动良好态势,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38%提高到2005年的45%。农
村公路改造完成8.8万公里,村村通电、通车、通电话基本实现,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52%。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能力不断提高,2000-2005年取得重要
科技成果1.4万多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更加巩固,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普通
高校在校生117.1万人,比2000年增长2.9倍。“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医疗卫生
工作得到加强,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竞技体育水平显著提高。
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1993-2005年,山东省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全省经济发展速
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发展后劲日益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城乡面
貌发生较大变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市场取向的改革实现
新突破,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
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向全方位
、宽领域、多层次转变。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扎实推进。改革中的山东,经济健
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
主义新山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