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威海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1&rec=61&run=13

威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广泛发动,积
极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截至7月3日,全市向灾区调拨救灾物
资折款2208.10万元, 其中,市红十字会发送7批次,价值1751.37万元;市民政部门
发送5批次,价值456.73万元。截至6月底,威海市共建成过渡安置板房1324套,其中
成都市大邑县、 郫县1223套,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101套;共派出4批45人、4辆消
毒车及卫生监督车奔赴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同时,调集价
值10余万元的救援药品和价值10.90万元的消杀用品运往灾区。 认真做好伤员接治工
作,34名灾区伤员全部康复。截至9月4日,全市共接收捐款捐物总计1.96亿元,其中,
捐款1.63亿元,捐物折款0.33亿元。

一、组织领导

5月13日,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
公室下发《关于做好援助四川地震灾区工作的通知》。同时确定由市民政局、市慈善
总会、市红十字会负责救灾款物捐赠接收工作。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发出《关于
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书》。
5月21日, 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电视会
议精神。
5月22日,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决定抓紧完成向灾区提供4000套活动板房、
1000顶帐篷的任务。同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威海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
震救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 。5月26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
于厉行节约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艰苦奋斗、厉行
节约,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同日,威海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协调领导
小组办公室成立,设综合、物资调拨、运输、援建4个小组。
5月27日,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委书记姜异康关于对口支援四川省北
川羌族自治县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下一步支援抗震救灾工作。
6月5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成立威海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前线指
挥部和后援指挥部的通知》,成立威海市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和后
援指挥部。 6月68日,市援川前线指挥部成员深入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对援建工
作进行实地调查和安排部署。

图11-42 5月23日, 威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孙述涛在威海市立医院看望慰问来
威海接受治疗的灾区伤员。(丛科摄)

二、过渡安置房建设

威海市负责成都市大邑县、郫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部分过渡安置房建设。
5月21日,市政府召开第9次常务会议,明确由市经贸委负责过渡安置房生产组织工作。
5月22日, 市经贸委牵头召开援川安置房生产工作协调专题会议,明确生产任务,落
实各部门在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的相关职责和协调机制。市经贸委负责全市安置
房生产总调度、总协调,市建委负责安置房及水电等配套设施的安装建设,市民政局、
市交通局负责安置房的运输工作,市财政局负责生产建设资金保障工作,市质监局负
责板材生产质量的监督工作,有关区(市)经贸局负责企业生产督导。根据《地震灾
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规定的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市经贸委会同市建委对居
住用房及配套的学校、诊所、零售点、供水点、卫生间、垃圾站等配套设施部分建设
标准进行了确认;市经贸委从20多家生产企业中筛选两家企业承担第一批1000套安置
房及配套设施的生产任务。5月23日,市财政局将第一批安置房生产资金500万元拨付
到位,为企业全力投入生产提供资金保障。各区(市)经贸局加强对辖区内板房企业
的生产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原材料、资金、水、电等方面的问题,派出工作人
员进驻企业,指导督促企业满负荷生产,全力保障保质保量按期交货。负责生产的企
业根据生产进度要求,组织工人24小时连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住房城乡
建设部《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和省建设厅《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设计
说明》 规定的技术标准,对不合格产品一律封存。截至6月21日,累计生产过渡安置
房1853套,圆满完成任务。
图11-43 6月21日, 威海市满载援建成都市郫县灾区活动板房的车队整装待发,
奔赴四川灾区。(李晓娟摄)

按照"生产一批、运送一批、安装一批"的工作要求,市援川前线指挥部及时与当
地政府就过渡安置房选址、规划、交通运输、材料装卸等进行沟通,明确要求;与中
建八局进行协商,委托其进行板房安装及配件采购。同时,积极协调当地交通、建设
主管部门,确定到站材料的运输方案。6月4日,安置房建设全面开工。市委领导到大
邑县、郫县工地一线,现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前线指挥部严明工作纪律,
明确质量标准和工作要求。为确保安装速度和质量,对现场进行划片包干,指挥部成
员每人督导一片,促进度,抓质量,确保让灾区人民住上放心房、满意房。截至7月1
日,威海市累计安装板房1324套,其中,成都市大邑县、郫县累计完成安装1223套,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累计完成安装101套, 灾民全部得到安置,学生全部复
课,灾区群众生活基本恢复正常。7月4日、5日、9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大邑县和郫
县分别验收威海市援建的板房,认为援建板房因地制宜、选址科学、以人为本、质量
过硬,验收合格。
图11-44 6月25日, 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在四川省绵阳市,与威海市援川前线指
挥部人员研究临时安置点板房建设工作。(陈福旭摄)

三、社会捐赠

5月13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组织救助地震灾区的指示精神。
会后,11位市委常委每人捐款1000元,随后捐款活动在市直机关展开,截至当日16时,
市慈善总会收到市委办公室等10个单位捐款20.68万元。 同日,威海市首批抗震救灾
物资200箱输液器、无菌注射器等医疗器械运往灾区。
5月14日,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向全市发出"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
奉献爱心, 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的倡议书。截至当日16时,市慈善总会共接收捐
款67.43万元; 市红十字会接收款物192.70万元,其中现金87.70万元,物资折款105
万元。
5月17日, 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市文化局联合举办"情系灾区"
抗震义演, 现场募集捐款2万余元。同日,乐天家居商场举办爱心捐助义卖会,募集
资金25.30万元。5月18日,文登市红十字会、文登人民广播电台、文登市园林局在文
登市中心广场举行赈灾义演,募集资金14.60万元及大量物资。截至5月18日15时,市
慈善总会接收捐款385.81万元;市红十字会接收捐款674万元,捐物折款532万元。全
市3万多名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618.90万元。
5月21日,市领导带头捐出一个月工资。截至6月30日,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及中
央、省属驻威海各单位捐款1432.87万元。5月21日,市总工会在全市工会会员中开展"
重建家园,再献爱心"行动,共筹集捐款28.03万元。
截至6月30日,全市捐款捐物超过100万元的内资企业24家,超过70万元的村(居
委会)5个,超过60万元的外资企业5家。

图11-45 5月28日,威海市金色阳光幼儿园小朋友为灾区捐款。(李传强摄)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5月13日上午,在市区环球广场摆冷饮摊
的张建平来到市红十字会将身上仅有的1613元全部捐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户捐
出10万元。捐款的市民中有无工资收入的老人和儿童、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等。侨胞和
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也纷纷捐款。截至9月4日,全市共接收捐款捐物价值1.96亿元。
10月17日,市慈善总会向社会各界发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向汶川地震灾区群众捐
赠棉衣被活动倡议,不到一周时间,全市捐赠棉衣棉被1万多件,10月29日运往灾区。

四、捐赠款物监督与管理

7月22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的意见》,
规定: 抗震救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要坚持"自愿捐赠、不得摊派、尊重意愿、专款专
用、 统一规划、重点突出、公开透明、加强监督"的原则,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落实
资金监管责任,保证抗震救灾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
各界接收的捐款,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一日一清,单据完
整,账目清楚。市纪委、市监察局与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在捐
款募集和使用、物资采购和运输等环节严格把关。建立抗震救灾捐款接收使用情况定
期统计报告制度和抗震救灾情况公开制度,通过定期报告、召开新闻发布会、设立媒
体公示栏等形式,公布抗震救灾资金收支、救灾工作进展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市审计局自5月下旬起, 对全市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
程跟踪审计。市纪委组织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民政局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区
(市)和市直有关单位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等开展经常性
的专项检查,保证全市救灾款物全部用于灾区。8月2日,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
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威海市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充分肯定威海市的工作,认为威海
市坚持的新闻发布制度为全省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