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就业援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1&rec=44&run=13

6月30日, 国务院帮助地震灾区恢复工业生产和扩大就业会议在成都市召开。会
议期间,山东省副省长郭兆信代表山东省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签订《对地震灾区开展对
口就业援助协议书》。协议约定山东省在79月期间对四川省绵阳市开展对口就业援助,
向其提供1万个岗位待遇较好、条件适合灾区劳动者的有效就业信息,争取于9月底前
实现1000人在山东省转移就业。同时,山东省将以多种方式支持和帮助绵阳市在灾区
恢复重建中实现1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采取向灾区发送就
业岗位信息、现场招聘、转移到山东省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安置省内外高等院校地
震灾区生源毕业生在山东省就业等措施,实施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就业援助。

一、灾区群众就业聘用

6月2日,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举办"爱心就业援助"
招聘发布会。6月4日,济南市爱心岗位就业援助活动小组带领济南市元首针织有限公
司、重汽集团公司、国美电器公司、鱼翅皇宫大酒店等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在擂鼓镇
组织招聘,为全国第一个进入灾区一线组织现场招聘的城市。6月4日下午,在绵阳市
九洲体育馆对临时安置的北川灾民组织第二场招聘会。两场招聘会共招聘灾区农民工
75人。

图9-20 6月4日上午, 济南市爱心岗位就业援助活动小组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
镇举办第一场招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稿)

烟台市政府出台一系列就业援助政策,规定凡是地震灾区来烟台市务工的人员,
就业服务机构要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并享受培训补贴和职业技
能鉴定补贴。对因灾失业后来烟台市就业的人员,可凭灾区有关证明享受就业扶持政
策。6月3日,烟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绵阳市就业服务部门发送用工岗位信息1100
个, 并在灾区群众安置点通过广播、公示牌等公布。6月6日,又采集600多个用工岗
位信息, 通过烟台市驻灾区前线临时指挥部发送给对口支援地政府。6月15日,烟台
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置38名灾区群众来烟台市就业。 6月17日,烟台盛泰服装有
限公司安置28名灾区群众就业。 6月18日,烟台市向绵阳市就业服务部门发送用工岗
位信息7904个。
6月27日上午,省劳动就业办公室组织济南、青岛、烟台、威海4市就业服务机构
10余人奔赴灾区,带去月工资1200元以上、适合灾区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交由当地劳动
保障部门代为招聘。 6月2729日,省对口援助北川前线指挥部与四川省、绵阳市、北
川羌族自治县三级劳动保障部门就做好就业援助有关工作进行商洽,并到擂鼓镇、永
安镇、黄土镇3个安置点进行现场考察,将携带的64家企业10197个岗位信息和3200多
份宣传资料送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和灾民手中。
7月1—14日,泰安市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有劳动能力和有外出就业愿望的人
员进行摸底,对愿意到泰安市就业的人员进行认真登记;根据灾区人员实际情况,对
来泰安市陪护伤病员的亲属、上学陪读人员及投亲靠友人员进行全面摸查,对在泰安
市开办企业的灾区人员情况进行了解。 7月14日,泰安市召开市属20家重点企业和有
关县(市、 区)企业负责人会议。在收集1200个就业岗位的基础上,确定369个工作
条件相对较好、工资收入不低于1200元、符合灾区人员就业愿望和就业特点、能够解
决食宿的岗位,及时向灾区发布。泰山区老蜀人酒店是一家绵阳人在泰安市开办的规
模连锁酒店,市职业介绍中心和泰山区就业办公室帮助他们通过联系亲友、老乡,安
置一批地震后来泰安市工作的人员,并帮助解决交通、食宿等问题,落实岗位补贴。
8月2528日, 泰安市劳动保障局邀请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程微梦、墩上乡党委书记
路桂泉、乡长王益、副乡长赵福云等来泰安市,就岗位援助及对在泰安市务工的四川
籍民工灾后慰问工作进行座谈。 9月1925日,泰安市劳动就业办公室组成援助团,带
着援助岗位前往墩上乡,进一步落实对接就业援助工作,并与北川羌族自治县劳动保
障局、墩上乡党委分别签订《就业援助对接服务协议书》,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至9月30日,全市安置灾区就业人员44人。
7月15—19日, 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组织青岛企业先后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
乡、 擂鼓镇、安县永安镇等灾民安置点举办3场现场招聘会;13家企业参加,提供岗
位2200多个,600多人参加洽谈和咨询活动。
7月19日, 淄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政府签订就业援助
合作协议,规定双方建立联络处,确定联络人、聘用就业援助信息员,定期互通招用
工信息和务工人员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灾区群众赴淄博务工。并举办现场招
聘会, 向灾区劳动者提供8家淄博企业的410个就业岗位,灾区群众300余人参加现场
招聘,当场达成就业意向105人。
7月27日, 莱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安县永安镇和绵
阳市职业介绍中心连续举办5场招聘会,向灾区劳动者提供600多个用工岗位,与60余
名劳动者达成初步用工协议。7月30日,就地就近安置就业46人,异地转移就业23人。
7月30日, 聊城市召开全市地震灾区对口就业援助工作会议,在全市挑选茌平信
发集团、 东阿阿胶集团、高唐时风集团等9家经济效益好、用工管理规范、工资食宿
劳保等有保障的企业承担对口就业援助任务,把100个有效信息岗位任务分配到9家企
业。对到聊城市转移就业的灾区劳动者,积极做好接送工作,确保其安全、免费到达
用工单位。组织企业通过以师带徒、集中授课、开办夜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岗
前职业培训,帮助其提高技能水平,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对灾区
到聊城市就业人员的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正常发放和社会保险缴
纳等情况进行督查,切实保障灾区到聊劳动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聊城市援建项目就
地招用灾区人员282人, 87名灾区人员到聊城市就业,较早完成了省下达的就业援助
任务。

图9-21 7月1519日,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组织青岛企业先后举办 3场对口支援北
川就业援助招聘会。图为招聘会工作人员向灾区群众介绍招工信息。(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厅供稿)

8月1日, 东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北川羌族自治县坝底乡政府签订为期3年的
就业援助合作协议, 在当地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开展现场招聘活动,5家企业参加现场
招聘会, 10家企业提供招聘信息,共提供就业岗位500个,涉及操作工、纺织工等20
多个工种(专业)。现场求职人员80多人,提供政策咨询100余次,现场达成意向6人。
8月714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百企万岗北川行"活动,带领枣庄、烟
台、 潍坊、济宁、威海、莱芜6市劳动保障局以及胜利油田管理局就业服务机构人员
和108家企业代表, 携12645个就业岗位、3.2万份就业岗位宣传资料,在北川羌族自
治县及所属部分乡镇和灾民安置点、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三台县城区开展现场集中
招聘, 达成就业意向888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与北川羌族自治县劳动保障局签订
为期3年的《山东对口援助北川就业援助协议书》,并赠送2台笔记本电脑。
临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和安县永安镇、绵阳市人力资
源市场、 江油市和广元市等地举办5场招聘会,向灾区劳动者提供2215个用工岗位,
与157名北川羌族自治县群众达成初步用工协议。
德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就业援助工作领导小组, 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至9
月30日,征集就业岗位671个,向德州市援川前线指挥部发送就业岗位602个。组织工
作人员到四川籍员工较为集中的川味菜馆、石油钻井公司了解情况,动员四川籍员工
与受灾亲朋好友联系, 将地震灾害中失去工作的劳动者介绍到德州就业。8月19日,
灾后第一家川味饭店巴渝轩酒楼在德州开业, 10名灾区人员顺利就业。4名清平磷矿
的职工到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工作。 8月29日,29名四川籍务工人员经过安全教育
等岗前培训, 到山东天齐建筑公司上岗。还安排7名北川技校教师到德州学院工作,
配合做好四川籍技校生的管理工作。

图9-22 8月12日,莱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在为灾区群众发放就业援助宣传
资料。(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稿)

潍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与潍坊市抗震救灾前线总指挥部、灾区劳动保障
部门沟通协调, 向灾区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全市用工管理规范、工资待
遇高、社会信誉好的多家用人单位,携5000多个工作岗位赴灾区,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先后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举办现场招聘洽谈会。对灾区来潍坊市的务工
者免费提供车票,帮助解决食宿等问题。夫妻共同来潍坊市务工的,提供宿舍。至10
月底,101名来自灾区的务工人员在潍坊市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实现异地转移就业。

图9-23 8月12日,潍坊市就业援助机构在安县安昌镇举办就业援助招聘会。(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稿)

10月17—20日,绵阳市劳动保障局组织所属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平武县、盐
亭县劳动保障局组成绵阳市对口就业援助工作回访团,先后到烟台、威海、青岛、济
南市开展对口就业援助回访。就山东省2009年企业用工需求工种、数量、年龄、文化、
技能水平要求等进行座谈,探讨建立对口援助、劳务输出与技术培训的长效合作机制,
并考察了烟台富士康集团、威海金猴集团等企业,看望了北川籍务工人员。
抗震救灾期间,山东省累计收集企业用工管理规范、工资发放正常且标准较高、
能解决食宿的就业岗位信息6.29万个,省、市两级劳动保障部门累计将5.89万个就业
岗位信息发送北川。组织举办招聘会20场,招聘用工1452人。

二、灾区生源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

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下达山东省160个就业援助岗位计划的要求, 决定由济南、
青岛、 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8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市,向四川省教育
厅提供包括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中国重汽、日照港、日照钢铁集团、青岛啤酒股份
有限公司、 青岛港、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国内知名企业就业岗位289个,其
中,事业单位岗位13个,企业岗位276个,在市辖区工作的岗位228个,为教育部下达
山东省计划的1.8倍。
计划实施过程中,省有关部门将地震灾区困难家庭毕业生与省内特困家庭毕业生
同样对待, 每人发放500元求职补贴和就业服务卡,各高校分别向地震灾区的毕业生
发放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的生活补贴。
7月28日, 省人事厅会同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高校毕业生就
业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人事、教育部门和高校按照优先安排、重点推荐、保
障上岗原则,确保省内地震灾区生源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就业。设立灾区毕业生就业服
务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对地震灾区生源毕业生申请办理改派的,毕业生可将相关材
料寄到原就读学校就业部门,由学校负责到就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对灾区毕业
生和到灾区就业的毕业生, 择业期和改派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至8月31日,
山东省接收安置省内院校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等省市生源毕业生1331人,
其中, 机关单位1人,事业单位107人,企业单位1215人(国有企业147人,三资企业
176人, 民营、集体及其他企业892人),部队8人;接收安置省外院校灾区生源毕业
生2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