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他基础设施抢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1&rec=28&run=13

一、通信设施抢修

(一)通信管理局救灾通信保障
“5·12” "地震发生后,山东通信行业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5月13日,省通
信管理局启动应急预案,下发通知,要求各电信运营企业落实责任,准备好救灾通信
保障设备,并放置到安全位置,选定人员,随时待命出发;及时向灾区提供急需的设
备、物资、技术、资金等支援;加强应急通信保障与协调配合,加强线路维护和通信
值班,加大监控力度,特别是政府机关及地震、气象、电力、铁路、民航等重要单位
的通信电路监控,确保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通信畅通。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
求, 省通信管理局紧急调集海事卫星电话、GSM手机、CDMA手机、车载充电器、备用
电池等设备器材,支援抗震救灾一线。组织编制《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通信网络重
建规划》。
抗震救灾期间,山东通信行业共派遣58名工程技术人员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
工作,其中多人参加通信保障突击队,跟随部队奔赴条件艰苦、暂时无法恢复通信的
山区开展通信支援。为灾区提供应急通信车3辆,发电机24台,光缆熔接机1台,光缆
测试仪1台,光缆接续工具1套,卫星电话20部,全球星手机3部;捐赠、提供手机500
多部、车载充电器10部和20多万元通话费,减免山东省赴灾区救援人员的话费。
5月19日, 根据铁道部开通全国统一抗震救灾报警及指挥电话的要求和中国铁通
山东分公司的紧急报告,省通信管理局仅用1个半小时即批复开通一个抗震救灾局号,
同时以传真电报形式发出通知,要求其他公司迅速配合开通抗震救灾局号。
5月24日上午, 副省长郭兆信率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成员单位赴灾区开展对口
支援工作, 省通信管理局派遣1名副局长携带海事卫星电话赴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
县等重灾区协调调度通信保障工作,协调、组织为省援川前线指挥部安装3部电话和1
条互联网线, 保证了前线指挥部的通信畅通。5月26日,配合开通山东省抗震救灾网
站。
为帮助群众寻找在灾区失去联系的亲友,省通信管理局协调组织相关公司在全省
开通"寻亲服务及赈灾爱心捐助咨询热线",用户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登记查寻灾区亲
人的相关信息,查询赈灾爱心捐助的相关渠道。
(二)电信运营企业救灾通信保障
“5·12”"地震发生后,省内各电信运营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通信
保障,向灾区提供急需的通信设备、物资、人员等支援。
中国网通山东分公司派出3批共8名抢险救灾队员,携带发电机、光缆熔接设备等
救灾物资飞赴灾区进行支援。同时,全省紧急联动,在最短时间内向济南调集救援物
资;抽调18名技术人员作为第二梯队,随时准备后续支援。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紧急抽调20台基站发电机运往灾区,先后派出28名网络工程技
术人员赶赴灾区,支援通信设施抢修工作。
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监控网络质量,一天
一通报,确保移动两网、数据网等畅通无阻。同时,迅速调拨移动发电车、发电机、
光缆、 电缆等救灾物资和设备。5月20日,组织无线通信和传输技术人员,携带应急
通信车2辆、卫星电话1部,赶赴灾区。
中国电信山东分公司立即部署相关工作,所属各单位全面检修应急设备,储备应急物
资,迅速完成油机、光缆、电缆等救灾物资的汇总工作,随时准备按照上级要求调拨
灾区。
中国铁通山东分公司立即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确保铁路通信安全畅通;要求工
区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铁道部、济南铁路局电视电话会议的及时召开和会议质量;
全面检查管内所有房屋建筑,尤其是对通信机房进行彻底检查;做好人员、物资、车
辆、发电机(车)等方面的准备,随时支援灾区。
中国卫通山东分公司加强线路维护和通信值班,要求工作人员随时待命出发。集
中4部常备卫星电话,为济南军区、北京移动、山东移动、山东联通等提供紧急帮助。
烟台移动通信公司5月13日派出技术人员赶赴绵阳市, 协助绵阳市移动通信公司
开展网络安全保障、应急处理和性能评估。5月15日,烟台网通114电话导航率先在全
省开通"114、 116114赈灾爱心捐助咨询及寻亲服务热线",为市民捐助提供信息咨询
服务, 多名烟台市民通过服务热线与灾区亲人取得联系。5月20日,烟台市联通分公
司成立4人应急通信保障队, 驾驶技术先进的应急移动通信车到都江堰市执行通信保
障任务, 6月3日圆满完成任务。6月3日,烟台市从北京紧急购买5部卫星电话,支援
北川羌族自治县漩坪乡、白坭乡,保持两乡对外联络畅通,确保各项救灾工作顺利开
展。

二、城镇供水和水利设施抢修

“5·12”"地震使灾区城镇供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供水管网瘫痪,水质污染,
严重影响供水安全。省建设厅、省城镇供水协会和山东黄河河务局按照上级部署,派
出供水救援队伍,帮助灾区抢修供水设施,恢复临时供水,开展水质监测,确保灾区
饮用水安全;派出机动抢险队伍奔赴灾区,除险、加固、修复损毁的水利设施。
(一)城镇供水设施抢修
5月17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要求山东省立即组织一支供
水突击队,赶赴地震灾区执行抢险抢修任务。省建设厅、省城镇供水协会安排济南水
业集团、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承担赴四川省德阳市执行抢修供水设施的任务。当
日下午, 由济南水业集团14名技术骨干和济南泓泉制水有限公司6名技术骨干组成的
20人济南水业集团抗震救灾抢险队, 配备3辆运输车和寻管仪、发电机、探漏仪、电
锤等救灾设备,做好奔赴灾区的准备。
图5-15 5月18日,山东省供水行业抗震救灾抢险队启程赴绵阳市灾区参加城市供
水设施抢修。(济南水业集团供稿)

5月19日, 济南水业集团抗震救灾抢险队到达德阳市,为全国供水行业第一支到
达灾区的供水抢险队。
5月20日, 根据德阳市政府统一安排和德阳市自来水公司的要求,为尽快恢复德
阳市及周边村镇的供水设施, 抢险队组成技术咨询、安装抢险、管网探漏3个分队,
在队长刘衍波的带领下,全面进行管网探漏、抢修等救灾工作。
管网探漏分队负责德阳市区内供水管网检测,对管网维修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为
方便德阳市自来水公司的维修人员尽快抢修,探漏队员在确定漏点时,把"点"定在漏
点正上方,确保每一个漏点定位准确。队员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对市区所有阀门、
消火拴和用户水表进行检测,共巡检管道180公里,发现漏点81处,修复78处。
供水抢修分队负责修复被损管道,铺设新管道。先后为什邡市师古镇宏达新村安
装100米供水管道,完成3个供水水塔临时管线铺设任务,解决了3000人用水问题;为
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安装管道340米, 解决了4000人用水问题;为德阳市青衣江
路、八角井镇两个灾民安置点安装临时供水管道1170米,解决了5000名灾民用水问题。
供水设施抢险分队负责抢修村镇水塔等供水设施及水质安全。队员分赴绵竹市、什邡
市,克服余震威胁,冒着受损水塔坍塌危险,抢修设备,开机试验,为23个乡镇恢复
了临时供水, 解决了德阳市周边村镇3万余人用水问题。同时,从管理、工艺、设备
选型等方面,为23个乡镇的供水建设提出建议。
供水抢险队每天召开调度会,分析总结抢修工作,部署安排任务。在抢修过程中,
德阳市余震不断,队员们深入村镇抢修时,常常因余震而不得不暂停手中的作业,待
稳定之后,又冒着随时发生余震的危险,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直到完成既定的任务。
5月30日,济南水业集团抢险队完成任务,返回济南市。
(二)水质监测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济南市组织市供排水监测中心6 名专家先后两次参加
住房城乡建设部供水水质评估专家组,对灾区水质进行监测,保证灾区群众饮水安全。
5月16日,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协助山东省城镇供水协会完成移动式净水设备
遴选工作。 5月21日,监测中心接到前方专家组紧急求援电话,要求开展水源工艺适
应性试验研究,科研小组加班加点开发集粉末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和强化混凝等技
术的组合应急水处理工艺, 仅用8个小时即研制成功,并于当日19时向专家组提供技
术报告。
5月24日,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的水质监测评估特派专家赶赴地震灾区,完成
德阳市、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绵竹市、什邡市等重灾市、县的16座水厂、
8个化验室和3个临时供水点的现场评估和技术指导工作;编制完成《灾区应急过渡期
水质检测能力重建规划和技术援助计划》。

图5-16 5月24日,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的水质监测评估特派专家赶赴地震灾区
进行水质监测。图为山东省城镇供水协会的技术人员在认真查看灾区供水设备运行情
况。

6月5日, 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2名技术人员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三批应急水
质监测小分队成员,赶赴绵阳市安县自来水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水厂进出水、居民
安置点的水质检测和水厂化验室重建工作。
(三)水利设施抢险抢修
“5·12”"地震对灾区水利设施造成严重损毁,水利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决定由山东黄河河务局组建两支抢险队,奔赴灾区抗震救灾抢险。山东黄河河务局于
5月17日、 18日分别以山东黄河第二专业机动抢险队和山东黄河第七专业机动抢险队
为主,组建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二、第四机动抢险队,奔赴灾区抗震救灾。两支
机动抢险队转战抗震救灾一线,主要完成了广元市利州区渔儿沟水库、绵竹市石亭江
河道、 马尾河水库、联合水库、陈家湾水库的除险任务,共完成土石方开挖29232立
方米,其中石方开挖2397立方米,混凝土拆除1500立方米,导流围堰填筑和避水台修
建13640立方米。
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二机动抢险队由济南黄河河务局、淄博黄河河务局、德
州黄河河务局、菏泽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黄河信息中心、山
东黄河医院等单位抽调人员、装备,以山东黄河第二专业机动抢险队(驻天桥黄河河
务局) 为主组建而成,共100人。配备自卸车5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推土机1
台、 越野车2台以及面包车和小车等机械车辆16台套。5月19日7时20分到达四川省广
元市,到达当日,即和当地防汛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查勘,研究制订工程抢险方案,
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基本职责。同日,成立临时党支部。
5月20日12时, 第二机动抢险队对剑阁县汉阳镇灯煌水库进行实地查勘。经查勘
发现,因受地震影响,水库大坝坝顶及下游坝坡出现多条裂缝,其中坝顶出现纵向80
米长的裂缝,缝宽在11厘米? 35厘米;上游坝坡出现滑塌,下滑高度10厘米,长度20
米;大堤渡槽出现渗水情况。尽管当地防汛部门加强了工程观测并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但仍然存在遇到较大余震和暴雨后可能发生溃坝的重大隐患,大坝一旦溃口将危及距
离水库500米的山湾塘水库, 直接影响闻溪乡3200名居民的生命财产和1000亩耕地的
安全。同日,查勘青川县红光乡堰塞湖。经查勘发现,地震在红光乡青江河及红石河
上形成3个总库容1200余万立方米的堰塞湖。5月21日下午,对利州区三堆镇渔儿沟水
库进行查勘,发现水库受地震损毁严重,出现贯穿性的纵、横裂缝多条,引排水系统
严重损坏,临水坝坡已出现整体滑塌现象。经专家确认,为溃坝
工程,严重威胁库区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广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第二机动抢险队承担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渔
儿沟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5月22日12时到达现场后立即投入抢险工作。渔儿沟水库地
处深山,交通不便,大型设备无法进场。拆除溢洪道内的混凝土、浆砌石和岩石,由
于强度高, 面积大,人工实施难度极大。下午1时,抢险队临时租赁小型挖掘机进入
施工现场,对岩土进行开挖。在机械施工的同时,抢险突击队员抢修施工便桥和当地
群众通行的道路。次日,按照预定方案,第二机动抢险队出动技术组、抢险组、安全
组、观测组等专业小组80余人进入施工现场。下午,溢洪道降低高程工程取得突破性
进展,溢洪道表层岩土全部清除。观测组利用仪器对坝体整体进行全面检测,准确确
定坝体裂缝的纵缝、横缝的位置和深度,并初步评估了裂缝对坝体稳定性可能产生的
影响。

图5-17 5月22日,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二机动抢险队开赴广元市利州区三堆
镇渔儿沟水库抢险。图为抢险队员开挖水库溢洪道岩土。(山东黄河河务局供稿)

5月24日下午,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政府向抢险队求援,辖区内一处巨大滑坡体
山体裂缝已经达到2米, 随时有滑落的危险,2700名灾民在滑坡体影响范围之内,灾
民安置场地急需平整,请求抢险队出动机械帮助平整场地。抢险队立即出动机械进入
场地,开展平整工作,至17时完成。
5月26日, 抢险队继续采取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溢洪道高程,同时做好
突发暴雨泄洪的准备, 当日18时溢洪道开挖基本成型。5月28日19时完成溢洪道的基
本防护。 为方便群众灌溉和控制水位,又装运编织袋100个,在溢洪道入口处排起一
道临时围堰。
图5-18 5月26日,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二机动抢险队员在广元市利州区三堆
镇渔儿沟水库开挖泄水口门,做好应急泄洪准备。(山东黄河河务局供稿)

5月30日11时,溢洪道进水口门防冲刷处理施工完成,渔儿沟水库除险工作结束,
比预定工期提前1天半。 同时,第二机动抢险队对溢洪道两侧生产、生活道路进行整
修;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将施工产生的建筑废料做了平整处理。5月31日,通
过了广元市水利局、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政府的验收。
在为期8天半的除险过程中, 第二机动抢险队完成混凝土拆除60立方米,浆砌石
拆除170立方米,岩石开挖280立方米,土方开挖340立方米;土工布铺设400立方米,
土工布保护排石20立方米;编铅丝笼片150平方米,装运排编织袋100个;拆建交通桥
一座,新修桥两侧道路80米;修整进场道路2公里。
6月6日19时,济南黄河河务局组织第二机动抢险队第二批51名抢险队员到达广元
市利州区三堆镇抢险队驻地,迅速与第一批抢险队员进行工作交接,以最快的速度投
入抢险救灾工作。
6月8日,山东黄河河务局成立以副局长王昌慈任指挥的抗震救灾抢险前线指挥部,
组织、领导、协调第二、第四机动抢险队全面完成联合、陈家湾、马尾河三座水库的
应急除险任务。
6月9日,第二机动抢险队接受绵竹市联合水库和陈家湾水库抢险任务。联合水库、
陈家湾水库闸室及大坝震损严重,坝体纵、横向裂缝贯穿交错;护坡大范围震毁,坡
面下滑;坝体基本失去挡水功能。水利部专家组现场核查认定,水库震损等级为溃坝
险情,汛期一旦来大水,将严重危及下游村庄安全,急需除险加固。联合水库的除险
措施是拆除闸室、左右翼墙、部分混凝土护坡,开挖两边土坡,建成开敞式溢洪道工
程, 加大过流能力,与现行下游河道顺接。陈家湾水库的除险措施是坝顶向下2米开
挖土方,再削减临水坡,挖移到临水坡底脚,修建前戗。抢险队员冒雨施工,挑灯夜
战,采取轮换休息的方式,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经过抢
险队员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6月12日23时,陈家湾水库除险工程全部竣工,6月13日
8时, 联合水库除险施工任务全面完成。在两座水库抢险施工中,第二机动抢险队完
成联合水库垃圾清运50立方米,破碎混凝土、砌石
80.25立方米,石方开挖
133.75立方米,土方开挖1241立方米。完成陈家湾水库现场树木、杂草清理1800平方
米,挖移土方4872立方米。
5月18日11时, 山东黄河河务局指令黄河河口管理局以山东黄河河务局第七专业
机动抢险队(驻垦利黄河河务局)为主,抽调黄河河口管理局机关、利津黄河河务局、
河口黄河河务局人员,组成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四机动抢险队待命。第四机动抢
险队由87名队员组成,后又配备卫生防疫、通信保障人员以及水文、地质专家,全队
人员最多时达97人, 山东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杜玉海任队长;配备装载机1台、挖掘
机1台、推土机1台、发电车1台、油罐车1台、大型自卸车3台、越野工作车4辆、生活
补给车1辆。 5月20日下午抵达四川省绵竹市抢险一线。5月27日,第四机动抢险队成
立临时党支部。

图5-19 6月9日, 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二机动抢险队员对陈家湾水库大坝进
行加固施工。(山东黄河河务局供稿)
5月22日,在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协调安排下,第四机动抢险队挺进石亭江,
承担石亭江引河导流工程。石亭江位于绵竹市和什邡市的交界处,“5·12”"地震造
成石亭江广济段堤防出现开裂、垮塌,一旦发生洪水,极易形成堤防决口,第四机动
抢险队负责石亭江广济段河道疏通工程。

图5-20 5月22日,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四机动抢险队挺进石亭江,负责完成
石亭江抢险、引河导流工程。图为抢险施工现场。(山东黄河河务局供稿)

由于现场情况复杂,初期施工非常困难,第四机动抢险队配备的施工机械都是针
对黄河抢险的,抢险队有经验的抢险工作主要是土方工程,施

图5-21 5月25日,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四机动抢险队在石亭江执行河道疏通
抢险任务。图为挖掘机沿河槽开赴抢险点。(山东黄河河务局供稿)
工设备对山区石方开挖工程明显不适应,施工现场河道内全部都是巨大的卵石,由于
河道内挖沙形成了凸凹不平的石堆和深坑,车辆进场需跨过江水主流,抢险机械只有
挖掘机能够勉强进入。抢险队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优化施工方案,打通道路,为抢险
施工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6月5日,石亭江抢险、引河导流工程全面竣工,通过绵竹
市水利局前线指挥部的验收。 工程共完成主河槽开挖21024立方米,导流槽开挖1755
立方米,截流围堰9640立方米,为石亭江广济段的行洪安全做好充分准备。为防范上
游堰塞湖突然泄水和降雨带来的洪水,第四机动抢险队整修撤退道路,修建避水台,
共完成土石方7900立方米。同日11时,第四机动抢险队第二批25名抢险队员由东营市
出发,6月6日18时到达绵竹市抢险队驻地,到达驻地后,迅速与第一批抢险队进行工
作交接,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6月7日,第四机动抢险队接受绵竹市马尾河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主要是在前期对
水库溢洪槽进行扩挖,以确保汛期山洪能够安全通过水库下泄,保障水库下游村民生
命财产安全,排除因地震造成的水库大坝裂缝、坝体滑坡和渗漏等隐患。6月10日8时,
马尾河水库除险工程开工。由于水库处在山谷,山路狭窄,大型设备难以进入,加上
溢洪道混凝土厚达70厘米,第四机动抢险队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精心制定爆破拆除、
调用混凝土破碎机等多个工作方案,科学合理组织机械设备作业面,突破施工难关。
6月13日, 马尾河水库除险任务全部完成,通过绵竹市水利局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
验收。工程共拆除混凝土1190立方米,开挖石方1983立方米、土方2502立方米,清运
垃圾220立方米,修建临时道路689米。

图5-22 6月10日,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四机动抢险队在绵竹市马尾河水库执行除
险加固任务。图为抢险施工作业现场。(山东黄河河务局供稿)
三、广播电视设施抢修

“5·12”"地震发生后,省广播电视局成立由局长刘长允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
强对援建工作的领导。 6月10日上午,省广电局召开会议,制定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
广播电视设施恢复重建的初步方案,决定派遣工作组赶赴北川羌族自治县,实地勘查
北川广播电视设施受灾情况。 会后,由1名副局长带领办公室、科技处、山东人民广
播电台、山东电视台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工作组,到北川羌族自治县实地了解受灾情况,
研究制定援建初步计划。北川羌族自治县广电局六层办公楼和乡镇广播站及宿舍楼全
部倒塌,损毁面积7120平方米,职工无家可归;全县广播电视设备设施全部毁坏,农
村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网络、"村村通"设备全部损毁。全县广电系统职工、家属伤亡
情况严重,县广电局共有职工37人,死亡6人,受伤14人;家属死亡12人。
省广电局与绵阳市广电局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广电局三方共同制定恢复重建规划和
抢修广电设施的应急措施,并向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承诺:用最快的速度、
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北川恢复广播电视信号覆盖,8月1日实现北川广播电视台复播,
保证让全县有条件的地区和绝大部分受灾群众看到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
架设安装广播电视发射塔过程中,山东省广电局赴北川工作组冒着随时可能发生
的余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危险,与北川羌族自治县广电局的同志一起勘查场地,
制订方案,运送设备和物资。仅用二十几天时间就在擂鼓镇、曲山镇任家坪村、邓家
村、 陈家坝乡建起4座永久性和临时性发射塔,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地区分别恢复有线
信号或卫星接收设施。
7月14日, 通口镇、香泉乡有线电视小前端投入运行,20个行政村的群众收看到
20套图像、音质清晰的电视节目,收听到3套声音清晰的广播节目。7月22日,桂溪乡
有线电视小前端开始运行, 全乡300多户近2000名群众看到图像、音质良好的电视节
目,收听到3套声音清晰的广播节目。7月23日,曲山镇任家坪村受灾群众安置点转播
调频广播节目增加到3套、 电视节目增加到8套。7月31日,擂鼓镇集中安置点转播调
频广播节目增加到3套、 电视节目增加到13套。8月1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
自办新闻节目恢复播出,安置点的群众灾后第一次看到本地新闻节目。
截至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通过无线发射、有线传输和卫星接收等方式,北
川羌族自治县全县实现广播电视信号基本覆盖,14万受灾群众中
图5-23 8月1日, 北川羌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自办新闻节目恢复播出。图为北川
羌族自治县群众收看本地新闻节目。(省广电局供稿)

有12万人能收听、 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最多的达到30套,最少的有8套。其中板房
区等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实现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 省广电局对北川广播电视"村村
通"工程也给予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