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供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0&rec=83&run=13

1986-2005年,山东黄河引黄渠首共计引水1426亿立方米,平均每年71亿立方米。
其中, 1989年最多123亿立方米。 在引水的同时,累计引沙12.79亿吨,平均年引沙
0.64亿吨。

1986-2005年引用黄河水及引沙情况统计表
表5-6

┌───┬───┬───┬───┬───┬───┬───┬───┬───┬───┬───┐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
├───┼───┼───┼───┼───┼───┼───┼───┼───┼───┼───┤
│引水量│82.66 │75.71 │87.44 │123.46│71.76 │72.67 │85.56 │82.09 │69.16 │69.38 │
├───┼───┼───┼───┼───┼───┼───┼───┼───┼───┼───┤
│引沙量│0.54 │0.39 │0.64 │1.43 │0.64 │0.70 │1.14 │0.78 │0.78 │0.73 │
├───┴───┴───┴───┴───┴───┴───┴───┴───┴───┴───┤
│ │
├───┬───┬───┬───┬───┬───┬───┬───┬───┬───┬───┤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
│引水量│63.60 │71.99 │68.76 │74.03 │59.03 │56.16 │74.03 │47.02 │45.31 │46.50 │
├───┼───┼───┼───┼───┼───┼───┼───┼───┼───┼───┤
│引沙量│0.61 │0.80 │0.62 │0.96 │0.49 │0.43 │0.43 │0.30 │0.17 │0.21 │
└───┴───┴───┴───┴───┴───┴───┴───┴───┴───┴───┘

说明:1.计量单位水量为亿立方米,沙量为亿吨。
2.引水量为黄河干流引出大堤以外的总水量,包括引黄济津、引黄济卫等。

一、供水管理
用水签票制度。为了控制引水量,节约用水,明确责任,促进管理,杜绝乱指挥
和过量引水,同时为实行按量收费创造条件,山东黄河引黄供水自1982年春灌开始试
行用水签票制度。即在放水前两天,用水单位填写用水签票,灌区分管负责人签发盖
章后送达有关黄河修防处、段,申请开闸放水;由黄河修防处、段通知引黄闸放水,
并进行记录、结算。1993年7月1日用水签票制度废止。
协议供水制度。1993年7月1日起,山东黄河引黄供水实行供水协议书制度。即由
用水单位与引黄涵闸管理单位签订协议,实行计划引水。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协议
书没有约束力,1999年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以前,协议供水制度基本流于形式。2003年,
对制度进行修订,明确供需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各用水单位在引水之前必须与引黄涵
闸管理单位签订引黄供水协议书,明确城乡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量、水价、水费额,
并报山东河务局备案。对签订生活及工业用水协议的单位,水量调度给予优先安排;
超计划用水严格按规定实行加价收费。
订单供水制度。2001年11月,黄委制定《黄河下游订单供水调度管理办法》,将
年计划月调整改为月计划旬调整。 引黄涵闸管理部门根据用水户需求,于每月3日、
13日、 23日向所属市河务局申报下一旬引水订单,各市河务局在1个工作日内上报山
东河务局。山东河务局审核汇总后,在1个工作日内上报黄委,黄委于每月6日、16日、
26日对下一旬引水订单审批, 确定下一旬引水量,每月8日、18日、28日下达下一旬
调度指令。
水量调度通知单制度。2003年开始,山东黄河水量调度指令以电话通知改为通知
单形式由网上公开发布,以保证水量调度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两水分供。2002年,山东河务局供水局成立后,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黄河供水效益,
提出“两水分供”供水模式。“两水分供”指在现有闸、渠等引黄设施不进行投资改
造的情况下,按照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用水规律,对农业和非农业用水在同一条渠道中
实行错时分供,农灌时期集中供应农业用水,其他时间发挥平原水库的调蓄作用引蓄
黄河水。“两水分供”模式提出后,先后在东营、滨州市进行试点。2005年6月1日,
黄河河口管理局首先在东营市五干灌区和宫家灌区实施“两水分供”试点;同年9月,
滨州市河务局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结果表明,实施“两水分供”可优化水资源配置,
既能保证农业灌溉高峰期用水,有利于稳定沿黄地区农业生产,提高用水效益,又能
保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有利于节约用水和解决水资源短缺、工农业用水矛盾。人
民日报、 大众日报、 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新华网和农业网等新闻媒体先后对
“两水分供”试点成效进行报道,“两水分供”模式引起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
广泛关注。省政府上报的“两水分供”信息被国务院办公厅编入《每日要情》。

二、农业灌溉
山东沿黄地区每座引黄闸后均有相应的灌区, 1985年全省设计引黄灌溉面积213
4万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黄渠首工程建设,灌区不断调整和增加,至2005年,
全省有引黄灌区57处, 分布于菏泽、济宁、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8
市,设计灌溉面积4034.8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63.50万亩。

2005年山东引黄灌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5-7

┌───┬────┬────┬──────┬──────┬──────┐
│辖区 │引黄涵闸│引黄灌区│灌区设计流量│设计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
│ │(座) │(处) │(立方米每秒)│(万亩) │(万亩) │
├───┼────┼────┼──────┼──────┼──────┤
│全省 │63 │57 │2426.3 │4034.83 │3163.50 │
├───┼────┼────┼──────┼──────┼──────┤
│菏泽市│9 │9 │402 │709.15 │709.15 │
├───┼────┼────┼──────┼──────┼──────┤
│聊城市│4 │3 │415 │691.50 │648 │
├───┼────┼────┼──────┼──────┼──────┤
│济宁市│2 │2 │75 │73.21 │82.18 │
├───┼────┼────┼──────┼──────┼──────┤
│济南市│11 │12 │261 │286.94 │244.70 │
├───┼────┼────┼──────┼──────┼──────┤
│德州市│4 │4 │230 │850 │616.40 │
├───┼────┼────┼──────┼──────┼──────┤
│淄博市│2 │2 │65.3 │64.70 │50.80 │
├───┼────┼────┼──────┼──────┼──────┤
│滨州市│14 │13 │516 │912.80 │580.40 │
├───┼────┼────┼──────┼──────┼──────┤
│东营市│17 │12 │462 │446.53 │231.87 │
└───┴────┴────┴──────┴──────┴──────┘

说明:济南市增列田山灌区设计流量36立方米每秒;东营市增列崔家、西河口、丁字
路三个灌区设计流量57立方米每秒, 少列引黄闸设计流量200立方米每秒;山东黄河
引黄闸设计引水流量为2533.3立方米每秒,增减相抵后为2426.3立方米每秒。

引黄灌区每年的实际灌溉面积受气象、灌区工程、黄河来水以及灌溉技术、管理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986-2005年,山东实际引黄灌溉面积一般为2000万亩—3000万
亩。

1986-2005年山东引黄灌溉历年实际灌溉面积统计表
表5-8
单位:万亩

┌──┬───┬──┬───┬───┬──┬──┬───┬──┬──┬───┐
│年份│菏泽 │济宁│聊城 │德州 │泰安│济南│滨州 │淄博│东营│合计 │
├──┼───┼──┼───┼───┼──┼──┼───┼──┼──┼───┤
│1986│510 │0 │417 │763.5 │0 │18 │399 │0 │55.5│2163 │
├──┼───┼──┼───┼───┼──┼──┼───┼──┼──┼───┤
│1987│471 │0 │427.5 │771 │0 │24 │421.5 │0 │51 │2166 │
├──┼───┼──┼───┼───┼──┼──┼───┼──┼──┼───┤
│1988│502.5 │201 │406.5 │751.5 │7.5 │21 │438 │0 │81 │2409 │
├──┼───┼──┼───┼───┼──┼──┼───┼──┼──┼───┤
│1989│562.5 │201 │450 │838.5 │9 │30 │483 │0 │94.5│2668.5│
└──┴───┴──┴───┴───┴──┴──┴───┴──┴──┴───┘

续表

┌──┬───┬───┬───┬───┬──┬───┬───┬───┬───┬───┐
│年份│菏泽 │济宁 │聊城 │德州 │泰安│济南 │滨州 │淄博 │东营 │合计 │
├──┼───┼───┼───┼───┼──┼───┼───┼───┼───┼───┤
│1990│361.5 │157.5 │453 │586.5 │10.5│213 │388.5 │76.5 │97.5 │2344.5│
├──┼───┼───┼───┼───┼──┼───┼───┼───┼───┼───┤
│1991│414 │60 │442.5 │678 │10.5│195 │426 │61.5 │147 │2434.5│
├──┼───┼───┼───┼───┼──┼───┼───┼───┼───┼───┤
│1992│420 │58.5 │504 │660 │9 │178.5 │433.5 │61.5 │163.5 │2488.5│
├──┼───┼───┼───┼───┼──┼───┼───┼───┼───┼───┤
│1993│412.5 │297 │564 │681 │12 │220.5 │472.5 │60 │192 │2911.5│
├──┼───┼───┼───┼───┼──┼───┼───┼───┼───┼───┤
│1994│358.5 │57 │513 │625.5 │6 │196.5 │459 │60 │193.5 │2469 │
├──┼───┼───┼───┼───┼──┼───┼───┼───┼───┼───┤
│1995│394.5 │66 │562.5 │583.5 │9 │208.5 │459 │58.5 │192 │2533.5│
├──┼───┼───┼───┼───┼──┼───┼───┼───┼───┼───┤
│1996│534 │73.5 │558 │525 │7.5 │207 │430.5 │51 │273 │2659.5│
├──┼───┼───┼───┼───┼──┼───┼───┼───┼───┼───┤
│1997│343.5 │55.5 │553.5 │592.5 │7.5 │240 │460.5 │46.5 │153 │2452.5│
├──┼───┼───┼───┼───┼──┼───┼───┼───┼───┼───┤
│1998│339 │55.5 │561 │628.5 │7.5 │240 │460.5 │46.5 │196.5 │2535 │
├──┼───┼───┼───┼───┼──┼───┼───┼───┼───┼───┤
│1999│502.5 │141 │432 │613.5 │7.5 │238.5 │562.5 │198 │228 │2923.5│
├──┼───┼───┼───┼───┼──┼───┼───┼───┼───┼───┤
│2000│595.5 │178.5 │489 │216 │7.5 │156 │480 │175.5 │223.5 │2521.5│
├──┼───┼───┼───┼───┼──┼───┼───┼───┼───┼───┤
│2001│540 │57 │120 │462 │7.5 │201 │397.5 │52.5 │286.5 │2124 │
├──┼───┼───┼───┼───┼──┼───┼───┼───┼───┼───┤
│2002│537 │201 │684 │543 │7.5 │121.5 │405 │69 │220.5 │2788.5│
├──┼───┼───┼───┼───┼──┼───┼───┼───┼───┼───┤
│2003│418.5 │48 │535.5 │534 │7.5 │159 │447 │58.5 │183 │2391 │
├──┼───┼───┼───┼───┼──┼───┼───┼───┼───┼───┤
│2004│316.5 │37.5 │538.5 │586.5 │7.5 │154.5 │447 │58.5 │207 │2353.5│
├──┼───┼───┼───┼───┼──┼───┼───┼───┼───┼───┤
│2005│390 │42 │580.5 │589.5 │7.5 │154.5 │447 │58.5 │190.5 │2460 │
└──┴───┴───┴───┴───┴──┴───┴───┴───┴───┴───┘

三、工业与城乡供水
(一)滨州市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濒临渤海,淡水资源缺乏,特别是无棣县、沾化县
人畜饮水更为困难。1986年后,滨州市先后建设了一批平原水库引蓄黄河水,承担为
工业和城乡生活供水的任务。至2005年,滨州市共建设库容180万立方米—4 300万立
方米的平原水库15座,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二)东营市、胜利油田
东营市地处滨海盐碱地区,地下水为咸水,不能饮用,黄河水为主要的淡水资源。
胜利油田大部分生产区位于东营市, 石油等工业项目的生产主要依赖黄河水。198 6
年后,东营市的引黄供水事业快速发展。为满足农业、工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需求,
建设了多座平原水库引蓄黄河水, 其中库容500万立方米以上的29座,库容5236 8万
立方米。 至2005年, 东营市累计引黄河水179.09亿立方米, 其中胜利油田引水11
7.31亿立方米。
(三)济南市引黄保泉
济南市素以“泉水” 闻名。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用水量
快速增加。地下水过量开采和补给区降水量减少,导致济南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不仅
泉水不再喷涌,而且严重影响到城市环境,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1983年,国家计委
批复济南市引黄保泉供水工程计划,日供水40万立方米,渠首设在老徐庄引黄闸,设
计引水能力10立方米每秒。第一期工程于1988年11月建成投产,日供水20万立方米。
第二期工程为日供水20万立方米的净水厂,于1992年建成。由于无调蓄水库,引水保
证率低,加上黄河水厂设备配套存在问题,济南市引黄供水工程实际日供水能力最大
仅为15万立方米。 1999年12月,济南市在黄河北展宽区内建成鹊山水库,设计库容4
600万立方米, 渠首为大王庙引黄闸,设计日供水40万立方米。2000年12月在济南市
西郊建设玉清湖水库,设计库容4850万立方米,利用北店子引黄闸应急取水,日供水
能力40万立方米。由于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的建成运用,在2002年遭遇约百年一遇
特大干旱情况下,济南市供水需求得到保证。由于引黄保泉工程的实施,2003年9月,
济南市的趵突泉、黑虎泉等百余处泉水相继恢复喷涌,至2005年底,累计向济南市城
市供水11.36亿立方米,泉水喷涌一直未间断。
(四)引黄济淄
淄博市位于鲁中山区,区内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多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
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部分水源地形成漏斗区。1988年,齐鲁石化公司乙烯工程
投产后,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989年,淄博市遭遇特大干旱,全市部分企业停
产,齐鲁石化公司面临停产威胁,城乡近10万人吃水告急,水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引黄济淄项目于1992年6月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引黄济淄项目以解决城市生活和工
业用水为主, 设计日供水100万立方米,第一期工程日供水50万立方米,分两个阶段
实施。 第一阶段工程设计日供水25万立方米,新建大芦湖水库和新城水库,2001年9
月28日竣工投入运用。至2005年底,已累计供水1.99亿立方米。
(五)引黄济青
20世纪80年代初,青岛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许多工厂因缺水限产或停产,
城市居民饮水被迫实行定量供给,制约了青岛市经济发展,影响了居民生活。为此,
省政府决定实施引黄济青。1985年10月,引黄济青项目由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兴
建。该工程从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引水,输水渠途经滨州、东营、潍坊、青岛4市(地)
的10个县(市、区),输水线路全长290公里,进入总库容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水库,
设计向青岛市区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1986年4月动工,1989年11月25日建成通水。
至2005年底,共计引黄河水23.43亿立方米,其中向青岛市区供水9.4亿立方米,为青
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障。同时,缓解了工程沿线地区地下水超采、
工业及生活用水紧张局面。
(六)引黄济(南四)湖
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的总称,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
面积1280平方公里, 总容积53.72亿立方米。1989年,通过陈垓、国那里引黄闸向南
四湖补水2.54亿立方米。1993年,济宁市遭遇严重干旱,南四湖蓄水量减少,应济宁
市政府要求,通过陈垓、国那里引黄闸经引黄干渠、京杭运河向南四湖补水4.46亿立
方米。2002年,济宁市遭遇约百年一遇特大干旱,南四湖上级湖干枯,济宁市政府紧
急申请从黄河引水补湖, 抢救南四湖生态环境。为此,一年内先后2次补水,全年共
引黄补湖2.27亿立方米。2003年5-6月,又继续向南四湖补水7707万立方米。
(七)其他工业与生活供水
1986-2005年,黄河成为沿黄地区一些大型企业主要水源。菏泽电厂、聊城电厂、
德州华能电厂等,通过原有的引黄闸和输水工程,建设专用水库,引蓄黄河水,满足
了生产需要。同时,一些城镇为解决地下水超采或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问题,也开始建
设引黄供水工程。菏泽市东明县城、德州市德城区以及德州市北部的庆云、宁津等县
均先后用上黄河水。

四、省外供水
(一)引黄济津
为解决天津市严重缺水问题,国务院决定引黄济津。1972-2005年,先后9次向天
津市送水。 前3次从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引水;第四次从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和山东省位
山、 潘庄引黄闸引水;第五次从山东省位山、潘庄引黄闸引水。2000-2005年,共实
施4次送水, 均从位山引黄闸调水,经位山三干渠至临清穿过卫运河进入河北省境内
的清凉江, 在沧州市泊镇附近进入南运河,在九宣闸进入天津市,输水线路全长440
公里。

图5-1 2003年9月,东阿位山引黄闸引黄济津现场控制室。

国务院及各级政府、 部门对引黄济津十分重视。2000年10月13日下午3时05分,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亲自按下位山闸启门按钮。2002年汛期,黄河流域来水严重偏枯,
为保证引黄济津应急调水顺利实施, 黄委、 山东河务局、 聊城市河务局分别制订
《2002-2003年度引黄济津应急供水预案》 ,黄委从上中游紧急调水15亿立方米,聊
城市河务局完成位山闸维修改造和闸前清淤,安装维修闸前拦冰、导冰等设施,两次
在位山闸上下游修建临时壅水导流设施,使引黄济津工作顺利进行;省政府、聊城市
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协调, 确保了输水线路的畅通。1981-2005年,从山东黄河共调
水6次,累计调水41.06亿立方米。

山东黄河引黄济津统计表
表5-9 单位:亿立方米

┌───────────┬─────┬────┬───┬─────┐
│引水起止时间 │引水涵闸 │引水天数│引水量│天津九宣闸│
│ │ │ │ │收水量 │
├───────────┼─────┼────┼───┼─────┤
│1981.11.27-1982.01.15 │位山、潘庄│27 │3.02 │ │
├───────────┼─────┼────┼───┼─────┤
│1982.11.01-1983.01.03 │位山、潘庄│53 │5.09 │ │
├───────────┼─────┼────┼───┼─────┤
│2000.10.13-2001.02.02 │位山 │112 │8.66 │4.01 │
├───────────┼─────┼────┼───┼─────┤
│2002.10.31-2003.01.23 │位山 │85 │6.03 │2.47 │
├───────────┼─────┼────┼───┼─────┤
│2003.09.12-2004.01.06 │位山 │116 │9.25 │5.10 │
└───────────┴─────┴────┴───┴─────┘

续表

┌───────────┬────┬────┬───┬─────┐
│引水起止时间 │引水涵闸│引水天数│引水量│天津九宣闸│
│ │ │ │ │收水量 │
├───────────┼────┼────┼───┼─────┤
│2004.10.09-2005.01.25 │位山 │108 │9.01 │4.30 │
├───────────┼────┼────┼───┼─────┤
│合计 │ │ │41.06 │ │
└───────────┴────┴────┴───┴─────┘

(二)引黄入卫
引黄入卫工程主要是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状况而兴建,从聊城位山引黄闸
引水,经西输沙渠、西沉沙池、总干渠、三干渠,在邱屯附近转向小运河改道段,至
临清市南涵洞入卫运河。 工程建设历时3年,总投资1.84亿元,1994年11月10日建成
通水。 工程建设期间,分别于1993年1-2月以及1994年1月实施2次临时输水任务。至
2005年, 通过引黄入卫工程累计向河北省送水21.87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沧州、衡
水等地区的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局面。
(三)南水北调东线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 属富水区;而黄河、淮河、
海河三大流域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 属缺水区。20世纪50年代后,国家有关部
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长期勘察和可行性研究,规划从长江上、中、
下游分别调水,即南水北调西线、中线和东线工程,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经济社会发
展需求。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联通,逐步构成
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有利于实现全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
理配置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水利部联
合呈报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开工仪式
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山东两个单项工程施工现场举行,标志着南水北调工
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
的河道,采取13级梯级泵站扬水,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输送至东平湖。出
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以地下隧洞穿过黄河,经扩大的南北大
运河到天津;另一路向东,利用改建原济平干渠输水至济南,再到烟台、威海。东线
工程输水主干线长1150公里,其中黄河以南660公里;黄河以北490公里,主要供水目
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解决苏北、山东东部和河北东南部农业以及津浦
铁路沿线、山东半岛的城市缺水,并可作为天津市的补充水源。
济平干渠工程位于泰安市的东平县和济南市的平阴县、长清区、槐荫区境内,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胶东输水干线西部首段工程。西起东平湖陈山口出湖闸东侧济平干
渠渠首引水闸,经黄河长平滩区,在济南市槐荫区睦里闸附近穿过玉符河及黄河大堤,
进入小清河,全长90公里,设计流量90立方米每秒。由于是在1960年开挖的济平干渠
基础上扩挖, 故称为济平干渠工程。该项工程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2005年1 2
月26日全线建成,12月27日通水调试,12月29日渠首闸开闸放水,31日凌晨东平湖水
流经济平干渠(90公里)进入济南市附近的小清河,试通水成功。在长江水未调至东平
湖前,遇大汶河水量较丰年份,利用该工程可以实现向济南市供水,有利于恢复泉城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