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防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0&rec=74&run=13

一、防凌准备
1986-2005年,尽管黄河下游未发生严重凌汛,但防凌汛准备工作每年必
不可少。每年冬初凌汛期前,省防指即向沿黄市(地)防指和胜利油田、济南
铁路局等单位发出《关于做好黄河防凌工作的通知》,部署防凌准备工作。
1998年起,省防指及沿黄市、县黄河防办开始编制黄河防凌预案,对淌凌期、
封冻发展期、封冻稳定期、开河期等不同阶段防御措施进行预筹和细化。
防凌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指挥机构、队伍组织、
防守调度等与防大汛相同。根据防凌汛特点和要求,除加强工程防守外,一
般还需要采取专用技术措施,如出现冰塞、冰坝,迅即实施冰凌爆破,为此,
根据气温和凌情发展,东阿(含)以下各县(市、区)河务局都要组织1—2支冰凌
爆破队,作好爆破、人员、器材准备。

二、冰凌观测与普查
冰凌观测与普查是防凌斗争的耳目,是防凌指挥决策的重要依据。每年
凌汛期,各有关单位均按统一规定和要求,开展冰凌观测与普查工作。
(一)冰凌观测内容、要求
山东黄河冰凌观测的任务,分别由各县(市、区)河务局组织的冰凌观测
组和有凌情测报任务的水文(水位)站、险工水位站承担。1985年10月,山东
河务局根据历年凌汛观测办法和规范,编印《山东黄河冰凌观测》,对冰凌
观测的项目、内容、要求、注意事项和观测责任段划分作出明确规定。1995
年12月,省防指印发《山东省黄河防凌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
河务部门按照省黄河防办划定的冰凌观测责任段进行相应的冰凌观测。每年
11月20日进入凌汛期,各冰凌观测组和有凌情测报任务的水文(水位)站、险
工水位站按照规定进行观测。根据凌汛期间的不同阶段,观测重点有所区别。
流凌期的观测内容为:河道内的冰凇与棉冰、水内冰、河底冰、冰礁、
流冰(密度、冰块厚度、一般冰块面积、最大冰块面积、冰块流速)、岸冰(左
右岸冰宽、平均冰厚)、敞露河面宽等。观测方法分精测与简测两种。简测法
用目估测定疏密度,测速时不测定起点距,方法简单,但精度较低。精测法
用统计法测定疏密度,测速时须同时测定冰块流经中断面的起点距,方法复
杂,但精度较高。对冰流量测验,条件允许的测站,以精测法为主,辅以简
测法。
封冻期的观测内容为: 封冻地点、位置、长度、段数、冰厚、封冻形式
(立封、平封),局部未封河段清沟的位置、长度、宽度,冰塞,封冻冰层下
碎冰厚度、长度,冰裂缝、蛰陷,悬冰,连底冻等。
稳定封河期的观测主要是进行固定点冰厚测量及冰情普查。冰情普查是
河道封冻稳定后,为全面了解河道封冻情况,对包括封冻河段的冰厚分布、
冰花分布、封冻特征、冰质冰貌、冰量计算、冰下过水断面积、水流畅通情
况等而进行的调查工作,目的是通过普查发现封冻河段卡塞重点,以便根据
气象和冰水条件分析研究凌情严重程度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为防凌提供可靠
依据。冰情普查内容包括观测责任段划分、封冻横断面布设、封冻纵、横断
面测量、资料整理计算和冰情图绘制等。
开河期的观测内容为:冰色变化、岸冰融冰脱边、滑动、解冻开河的位
置、长度、速度,开河的形式(文开、武开),冰凌卡塞、堆积,冰坝等产生
的地点位置,发展变化速度,以及出险情况等。
山东河务局对冰凌观测和普查河段预先划分责任段,由各县级河务局在
各自责任段内进行观测和普查。流凌期,观测人员沿河道观测,以目测为主,
必要时辅以测量仪器和工具,一般每天进行1次。封河期,在河道内每隔2—3
公里设置一个观测断面,窄弯河段和易卡冰处适当加密,在大堤或滩地上设
有断面标志。在封冻横断面上,每20—30米打一个观测孔进行观测。冰上观
测和普查,须在河道封冻后,冰上能站人时,保证安全作业方可进行。每个
观测组由4—6人组成,配备测量器具和安全设备,5天左右测量一次。封冻稳
定后,由省黄河防办统一部署,规定各责任段在同一时间统一进行普查,全
面了解河道封冻情况,要求1—2天内完成。
(二)水文、气象观测
按山东河务局报汛任务书要求,每年凌汛期,凡有报汛任务的单位均进
行水文、气象观测报汛,并将每日所测资料整理填制成气象冰凌情况记载表,
报山东河务局及市(地)河务局。水文、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有水位、流量、
气温、水温、风向、风力(速)、定量冰情、定性冰情、天气、特殊冰情等。
特殊冰情通常是指清沟、冰塞、冰坝、冰桥等,其中冰塞、冰坝易于阻塞河
道过水断面,壅高水位,形成凌汛威胁,发现有冰塞、冰坝的河段均作为凌
汛观测重点,适当加密测点测次,加强观测力量。

三、水库调度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2000年)之前,防凌主要是利用三门峡水库进行蓄
水调节。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防凌调蓄库容能力增强。三门峡与小浪底
水库防凌调蓄库容约35亿立方米(三门峡15亿立方米,小浪底水库20亿立方米),
凌汛期两库联合运用。按照蓄泄兼施的方针,根据凌情变化,水库蓄水与下
泄由黄委组织调度。在下游封河前,水库预蓄部分水量,增大并调匀封冻前
的河道流量,以延迟封河日期和抬高封河冰盖。在解冻开河时,根据凌情,
适时控制下泄流量(或关闸断流),避免形成武开河局面。

四、冰凌爆破
实施冰凌爆破是疏通河道、防止凌洪水位壅高的有效手段,20世纪50年
代较多采用,主要使用炸药爆破。实施爆破时,根据凌情现场制定实施方案,
由专业人员或部队完成。 1986年2月, 垦利县河务局1号坝实施冰凌爆破。
1987-2005年,每年均作好爆破准备,但由于河道内未出现严重的冰塞、冰坝,
故未实施爆破措施。

图4-11 1986年2月,垦利县河务局在垦利1号坝冰上人工打孔,实施
冰凌爆破。

五、分水分凌
山东黄河在每年防凌预案或方案中,均安排分水分凌措施。20世纪70年
代建设的黄河南、北展宽工程,即为保证防凌安全的重要工程措施。当济南、
利津窄河段因冰凌卡塞形成冰坝危及堤防安全时,需要分别运用北展宽区和
南展宽区分滞凌洪,运用权限由黄委商省政府决定。此外,当局部河段发生
冰塞、冰坝,水位急剧升高时,可视情利用两岸水闸及时分水,缓解河道险
情。1986-2005年,未实际运用过分水分凌措施。

六、河道清障
20世纪90年代中期,黄河河道内的浮桥增多。这些浮桥在凌汛期易拦冰
阻水,自身安全也受到威胁。1990年8月,水利部印发《黄河下游浮桥建设管
理办法》,1997年进行修订。明确规定:在凌汛期(12月至次年2月),艾山以
下河段浮桥一律拆除;艾山以上河段已架设的浮桥,当泺口河面出现淌凌时,
必须在24小时内拆除。2001年,山东河务局制定《山东黄河浮桥建设管理实
施细则》,规定黄河伏秋大汛及凌汛期间,建设单位必须根据河道主管机关
要求,在指定时间内拆除浮桥。此外,一些跨河桥梁的桥墩也是流冰的障碍,
当桥墩间距较小时,会增大卡冰的几率,施工期间在河道内搭建的一些施工
便桥等对防凌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大桥在河道主
槽的桥孔都加大了跨度,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论证。1986-2005年,山东艾山以
下窄河道共建设公路大桥5座,河槽主桥跨度最小为210米,最大为利津黄河
公路大桥,达到310米。对大桥建设期的施工便桥,均制定防凌预案,必要时
予以拆除。

七、迁安救护
凌汛期因水位升高、凌洪漫滩,给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及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带来威胁,为此,根据省防指要求,沿黄市(地)、县(市、区)政府和各级
防指每年都要制定迁安救护方案, 确保凌汛不死人, 财产少受损失。1986-
2005年,没有因凌汛形成较大的漫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