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抗洪纪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0&rec=68&run=13

一、1988年黄河抗洪
1988年8月,黄河中游地区山(西)、陕(西)区间,泾、渭、洛河和伊、洛、
沁河流域连降大到暴雨, 花园口站8月9日、 12日、 16日和21日,连续出现
6400立方米每秒、6300立方米每秒、6900立方米每秒和7000立方米每秒4次洪
峰,高村站最大流量65 50立方米每秒,山东黄河河道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
流量,持续半月之久。整个8月进入山东的总水量99.1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
均值(74.4亿立方米)多33.3%。前两次洪峰主要来自山、陕区间和渭河,含沙
量较大,山东黄河孙口、艾山、泺口各站最大含沙量为120公斤每立方米左右,
高村、利津站最大含沙量分别为139公斤每立方米、1 43公斤每立方米。高村
站8月份总输沙量达6.39亿吨,比多年平均值(3.5亿吨)多82%。
该次洪水持续时间长,冲刷力强,河势变化较大。东明县高村险工主溜
下延,险工全部脱溜,永乐滩坍塌2000多亩。利津县五庄控导工程以上滩岸
坍塌,崔家河湾塌滩宽达104米,坐弯加深,造成垦利县苇改闸控导工程溜势
上提,着溜加重。洪水期间,山东黄河多处工程出现险情。特别是控导工程,
如东明老君堂26号、27号坝、鄄城郭集23号坝、长清桃源13号、14号坝、垦
利苇改闸5—14号坝、西河口7—9号、12—14号坝等均发生坦石墩蛰或水漫坝
顶险情。梁山国那里、东阿康口、济阳葛家店、槐荫区杨庄、天桥区盖家沟
等险工部分坝岸发生严重根石走失险情。上述各类险情均及时发现,迅速组
织抢护,转危为安,保证了工程安全。山东黄河险工和控导(护滩)工程共发
生险情767坝次,抢险用石料5.28万立方米,柳枝57.98万公斤,铅丝50.43吨。
接黄河防总洪水预报后,省黄河防办立即向省政府汇报洪水情况、可能
出现的问题及防御措施,并向沿黄各地通报水情。8月16日、17日,省长姜春
云、副省长谭庆琏等亲临东平湖和聊城地区查看黄河水情、工情,慰问防守
抢险员工,对全省抗洪斗争作出重要指示。沿黄各市(地)、县(市、区)党、政、
军主要负责同志均亲临前线指挥部署抗洪抢险斗争。黄河职工、专业抢险队
及地方干部1.5万余人参加防守抢险。东明县老君堂控导工程出险后,菏泽市、
东明县抢险力量迅即投入抢险,省黄河防办立即调遣黄河第一专业机动抢险
队赶赴现场抢险。由于险情发现及时,抢护得当,避免了垮坝事故。垦利县
苇改闸控导工程出险后,垦利县河务局机动抢险队40分钟行程29公里赶到现
场,经过8小时奋战,将被洪水浸没55米的9号坝抢出水面,保证了工程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支援黄河防汛作了充分准备,济南军区、省军区把支
援防汛值班部队分为三个梯队,明确防守职责;安排一个汽车连、两个医疗
队及两架飞机担任运输、医疗救护等任务,对各种抢险装备器材、生活用具
等作了充分准备,进行抢险实战演练,提升抢险技术保障能力。洪水期间,
某高炮旅参加长清桃源控导工程抢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汛后勤部门及时购置、储备、调配、运输抢险设备、材料,保证抢险
物资供应;水文战线的职工及时测报水情,为抗洪决策、部署行动提供必要
信息;黄河专业通信人员在设备陈旧、条件差的情况下,坚守岗位,严格管
理,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了电话畅通。

二、1996年抗洪
8月1-4日,受8号台风影响,黄河干流龙门至花园口区间以及支流伊洛、
沁河一带连降大到暴雨。干流小浪底水文站8月4日2时出现5000立方米每秒洪
峰,支流伊洛河黑石关水文站4日10时出现2000立方米每秒洪峰,沁河武陟水
文站5日22时出现164 0立方米每秒洪峰。8月5日14时,花园口水文站出现7860
立方米每秒的第一号洪峰。8月8-9日,黄河晋陕区间普降大雨局部暴雨,9日
吴堡水文站出现9700立方米每秒洪峰,10日13时龙门出现11200立方米每秒洪
峰,经三门峡水库调节,13日4时花园口站出现第二号洪峰,流量5520立方米
每秒。
黄河第一、二号洪峰分别于10日0时和15日2时到达山东高村站,流量分
别为681 0立方米每秒和436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为63.87米和63.34米。第
一、二号洪峰在孙口站附近汇合后形成单一洪峰向下推进。15日0时,孙口站
洪峰流量5800立方米每秒; 17日4时30分,艾山站洪峰流量5030立方米每秒;
18日5时48分, 泺口站洪峰流量4700立方米每秒;20日23时,利津站洪峰流量
4130立方米每秒,洪峰于22日下午安全入海。洪水总量(23天)花园口站为62.8
亿立方米,高村站为59.9亿立方米,利津站为58.0亿立方米。
由于1986年后河道主槽淤积严重,排洪能力降低,该次洪水水位表现异
常高。花园口站洪峰流量仅7860立方米每秒,下游不少河段水位却超过1958
年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的相应水位。

1996年与1958年洪水流量水位对照表
表4-17

┌───┬──────────┬───────┬────┐
│站名 │洪峰流量(立方米每秒)│最高洪水位(米)│差值(米)│
│ ├───┬──────┼───┬───┤ │
│ │1958年│1996年 │1958年│1996年│ │
├───┼───┼──────┼───┼───┼────┤
│花园口│22300 │7860 │94.42 │94.73 │0.31 │
├───┼───┼──────┼───┼───┼────┤
│高村 │17900 │6810 │62.96 │63.87 │0.91 │
├───┼───┼──────┼───┼───┼────┤
│孙口 │15900 │5800 │49.28 │49.66 │0.38 │
├───┼───┼──────┼───┼───┼────┤
│艾山 │12600 │5030 │43.13 │42.75 │-0.38 │
├───┼───┼──────┼───┼───┼────┤
│泺口 │11900 │4700 │32.09 │32.24 │0.15 │
├───┼───┼──────┼───┼───┼────┤
│利津 │10400 │4130 │13.76 │14.70 │0.94 │
└───┴───┴──────┴───┴───┴────┘

洪水期间,花园口、孙口、泺口等水文站均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由于
出现大范围漫滩, 洪峰传播速度缓慢, 从花园口站至利津站传播时间长达
369.3小时,是多年平均传播时间的1.97倍。其中,花园口站至高村站洪峰传
播时间106小时(以往50小时左右),高村站至孙口站传播时间120小时(以往40
小时左右),孙口站至艾山站传播时间5 2.5小时(以往22小时左右),均比以往
大幅度延长。
汶河流域自7月下旬开始, 降雨量偏多且集中,7月26日13时42分和31日
19时30分,大清河戴村坝站分别出现2610立方米每秒和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
陈山口、清河门两出湖闸分别于28日和31日先后开闸放水。8月3日8时东平湖
老湖水位升至43.52米,两闸泄流615立方米每秒,15日18时黄河、汶河遭遇洪
水,庞口水位超过老湖水位,两出湖闸被迫关闭。18日18时老湖水位最高升
至43.67米,相应蓄水量6.42亿立方米,超警戒水位1.17米。
1996年汛期洪水,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
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先后电话询问黄河汛情。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
挥姜春云多次对黄河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到领导、队伍、物资、
通信、后勤“五到位”。水利部部长、国家防总副总指挥钮茂生,水利部副
部长、国家防总秘书长周文智,省委书记赵志浩,省长李春亭,副省长邵桂
芳,黄河防总副总指挥、黄委主任綦连安,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郝保庆,省军
区司令员张齐红、副司令员秦江昌等领导先后到黄河抗洪一线和灾区检查指
导和安排部署抗洪救灾。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黄河一定要做到两个‘确
保’,即确保黄河大堤安全,确保不死人”的抗洪要求。8月7日,派出由相
关厅(局)长带队的10个工作组,星夜奔赴抗洪第一线。8月22日,洪峰安全入
海。
接到省防指《关于迎战黄河第一号洪峰的紧急通知》后,各级行政首长
立即投入黄河抗洪抢险,按照责任制要求上岗到位。各地根据汛情,及时部
署,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守,每处工程责任到人。各级黄河业务部门及时提
供汛情、工情。洪水期间,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军民最多达13万人。

图4-8 1996年8月,伟庄险工-4号坝出险,救护人员捆抛柳石枕抢护。

在一些重大险情抢护过程中,各级行政首长均赴一线指挥。阳谷陶城铺
险工9号坝抢险, 聊城地区领导到现场调度指挥,经过200名专业抢险队员和
360名群众队伍5个昼夜的抢护,险情得以控制;郓城县伟庄险工上延工程-
4号坝发生坝体、坦石蛰裂下滑重大险情,菏泽地区副专员李德章带领地、
县河务局与县、乡领导以及500余名由黄河河务系统职工和群众组成的抢险队
伍,连续抢险3昼夜,控制了险情。该次洪水全省黄河大堤偎水长度783.3公
里,由于洪量大、水位高,冲刷力强,工程浸泡时间长,堤防、险工、控导
等防洪工程大量出险。堤防工程出现渗水、管涌、裂缝、坍塌等险情157处;
93处险工、937段坝岸先后出现根石走失、基础淘刷、坝身墩蛰等险情1324坝
次;控导(护滩)工程有102处、1213段坝漫顶,有1100段坝垛出现根石走失、
溃膛、坝身墩蛰、坦石下滑等险情1556坝次。经过采取编抛铅丝笼、捆抛柳
石枕、抛大块石、抢做柳石搂厢等措施,各种险情得到及时控制。抢险共用
石料37.44万立方米,土方15.80万立方米,铅丝285.89吨,软料1039.1万公斤,
抢险用工70.11万个工日。

三、2003年黄河秋汛抗洪
8月25日-10月12日,黄河流域受“华西秋雨”影响,黄河及泾河、渭河、
伊洛河、沁河、汶河、金堤河相继出现十余次较大洪水。经小浪底等水库调
节,9月18日,花园口站流量2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由于河势变化,洪水在河
南兰考蔡集工程28号坝处冲入滩区,随后,兰考滩区和东明南滩(老君堂以上)
水深不断增加。为减少滩区损失,自8月下旬至10月末,对三门峡、小浪底、
陆浑、 故县等水库进行联合调度, 在10月中旬小浪底水库最高蓄水位达
265.58米(相应蓄量95.2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将下游河道流量控制在3000立方
米每秒以下。尽管如此,山东黄河大堤偎水长度仍达到5 7.84公里。其中东
明上界到老君堂25.65公里堤防洪水偎堤,平均水深2.95米,最大水深5米。
洪水偎堤后,有关市、县防指迅速组织黄河职工和群众队伍上堤查险防守。
10月7日18时,东明大堤桩号177+500-177+650堤段,查险人员在背河柳荫地发
现长150米、宽8米地带有水渗出。到9日11时20分,扩展到桩号178+200处,其
中桩号177+500-177+700背河堤脚外出现宽50米大面积渗水,并伴有小管
涌出现。经有关领导研究,为确保堤防安全,决定采取土工布、砂石反滤压
盖措施,立即抢护。按照命令,第一、第五、第十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151人
和当地防武警部队150人连夜实施抢险,从10日1时30分到17时20分,经过近16
个小时的紧张抢险,控制了险情。

图4-9 2003年10月中旬,东平湖二级湖堤石护坡遭受风浪破坏。

洪水期间,天气接连降雨,堤顶、道路泥泞,给防汛抢险带来很大困难。
10月11-12日下午,突然出现连续数十小时(东平湖达80小时)的强北风,风力8
—10级(东平湖达11级),并伴有降雨。偎水堤段长时间浸泡,在风浪作用下,
出现大量坍塌,其中东明南滩因偎堤水深较大,险情最为严重。与此同时,
由于汶河流域降雨和东平湖排水受黄河顶托,老湖水位达到43.2米。在强北
风作用下,二级湖堤石护坡出现严重破坏,面积达4.54万平方米,工程安全
受到威胁。省防指、山东河务局迅速作出部署,10月11-18日,先后调动山东
黄河6支机动抢险队330人和解放军及武警官兵16 83人,民兵抢险队120人,
火速赶往东明抢险;10月12-16日先后调动黄河职工100多名、泰安武警消防
支队60人以及省属第十一机动抢险队和济南军区某部300名官兵等赶到东平湖
二级湖堤抢护险情。同时,菏泽防指、东平湖防指动员群众和社会团体运送
秸料、砂石等抢险料物。全体抢险人员不顾道路泥泞、风雨交加,经过努力
奋战,控制了险情发展,保证了工程安全。

图4-10 2003年10月12-16日,部队官兵抢护东平湖二级湖堤险情。

本次洪水经小浪底等水库调控,虽然大河流量在3000立方米每秒以下,
但持续时间长, 水量大, 从8月31日至11月22日, 进入山东高村站水量达
154.59亿立方米,加之平均含沙量较小(高村站平均含沙量为14.36公斤每立方
米),冲刷力强,山东黄河除堤防发生险情外,一些险工、控导工程也相继出
现根石走失、坦石下蛰等险情。沿黄各级防指采取有效措施,抢早、抢小,
避免险情扩大,确保了工程安全。2003年秋汛,全省有182处险工、控导工程
出险1492坝次,有22处堤防、涵闸工程出现险情;抢险用石24.44万立方米,
砂石料4.03万立方米, 土方7.39万立方米, 柳 (秸) 料541.62万公斤, 铅丝
301.68吨,用工16.81万工日。
同时,国家防总、黄河防总及时向山东黄河河务系统调运各类编织布、
土工布1 7万平方米,800MHZ防汛专用手机28部,保障了抢险急需。
洪水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
总理黄菊、回良玉等先后对黄河抗洪抢险作出批示。10月24日,回良玉亲临
东明一线检查。省委书记张高丽、省长韩寓群多次作出批示,并亲临抗洪抢
险一线指挥抢险救灾。东明黄河大堤偎水后,防洪形势十分严峻,菏泽市委、
市政府和东明县委、县政府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10月10日,省政府成立
东明前线抗洪救灾指挥部,副省长陈延明任指挥,省水利、民政、交通、电
力、卫生、通信、气象等部门均派出人员进行抗洪抢险。山东河务局除在机
关协调调度外,10月3日,在东明县组成工作班子,派出30多名干部职工分别
参加前线指挥部各职能组的工作。据统计,全省参加黄河防汛抢险的人员最
多时达1.61万人,其中黄河职工5239人,地方干部和群众队伍8809人,人民解
放军和武警官兵20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