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道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0&rec=35&run=13

一、防汛道路
1986年,黄河大堤沿线乡村地区交通状况落后,公路干线少,多数为低等级公路
或土路,汛期防汛抢险,遇雨天道路泥泞,车辆难行,运送抢险队伍和料物上堤极为
困难。随着黄河抢险机械化程度提高,对交通条件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地方公路网建
设,在沿黄公路干道和黄河大堤之间建设防汛道路,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重要组
成部分。
1986年12月,黄委安排山东河务局10年(1986-1995年)中修建防汛道路62条、26
4公里,以地方建设为主,中央补助部分投资。同时,国家投资1834万元,硬化上堤
辅道220公里,以保证雨季防汛抢险机动车辆、人员及料物运输,要求山东河务局编
列计划,分期实施。
1986-1997年,山东河务局建设黄河防汛道路和硬化部分上堤辅道共计长度
190.55公里,国家投资1026.9万元。其中防汛道路建设一般是与地方公路部门配合,
由地方负担修建路基,黄河补助路面或桥涵建设费用。1998年后,国家又安排部分投
资进行防汛道路建设,一般为国家按照单位长度进行投资补助。截至2005年,山东黄
河防汛道路工程共计完成291.65公里,投资1827万元。

二、堤顶道路
1986-1997年,临黄堤堤顶除个别堤段外,大多为土路面,没有硬化。汛期遇到
阴雨天气,泥泞难行,极不适应防汛抢险需要。1998年,山东河务局在基本建设投资
中首先安排济南市天桥区、历城区黄河堤段修建堤顶交通道路,路面宽6米,沥青碎
石路面。以后,结合堤防工程的建设,对达到2000年设防标准的堤段逐年安排建设堤
顶道路,同时,对主要上堤路口进行硬化。2001年,黄委颁发《黄河下游堤防道路工
程设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堤顶道路参照三级公路设计标准,采取路面宽6米,沥
青碎石路面。为适应道路建设技术的发展,多数将路面结构变更为4.5—5厘米厚的沥
青混凝土。至2005年,山东黄河堤顶道路工程共计完成450.88公里,投资2.29亿元。

图3-14 2005年东明标准化堤防建设堤顶道路沥青碎石路面施工现场。

图3-15 2001-2005年山东黄河堤顶道路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