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勘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0&rec=27&run=13

1986-2005年,随着勘察和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按照山东黄河治理的需求,山
东黄河设计院完成一批勘察测绘成果,为山东黄河防洪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基本依
据。

一、地质勘察
1986-2005年,山东黄河地质勘探工作根据工程建设和管理需要开展,一般由山
东黄河设计院或黄委设计院完成。至2005年,山东黄河工程地质外业勘察完成踏勘面
积250.82平方公里,钻探总进尺120206米。
1997年,山东河务局安排山东黄河设计院利用断流时机,从河口到高村,每5公
里河道对河床土质进行坑探取样,其中陶城铺以上河道取土样57组,陶城铺至泺口取
土样42组,泺口以下取土样57组,进行颗粒分析,研究分析河床泥沙组成情况。

1997年山东黄河河槽内土质情况一览表
表2-7

┌───────┬──┬─────────┬─────────────────┐
│土层深度 │颗粒│粒径 │含量(%) │
│(米) │ │(毫米) ├─────┬──────┬────┤
│ │ │ │陶城铺以上│陶城铺至泺口│泺口以下│
├───────┼──┼─────────┼─────┼──────┼────┤
│0—0.2 │沙粒│0.5—0.25 │0.38 │0.66 │0.36 │
│ │ ├─────────┼─────┼──────┼────┤
│ │ │0.25—0.074 │32.72 │31.08 │22.36 │
│ │ ├─────────┼─────┼──────┼────┤
│ │ │0.074—0.05 │36.64 │39.63 │42.23 │
│ ├──┼─────────┼─────┼──────┼────┤
│ │粉粒│0.05—0.005 │28.63 │27.08 │32.29 │
│ ├──┼─────────┼─────┼──────┼────┤
│ │粘粒│<0.005 │1.63 │1.55 │2.76 │
└───────┴──┴─────────┴─────┴──────┴────┘

续表

┌────────┬──┬─────────┬─────────────────┐
│土层深度 │颗粒│粒径 │含量(%) │
│(米) │ │(毫米) ├─────┬──────┬────┤
│ │ │ │陶城铺以上│陶城铺至泺口│泺口以下│
├────────┼──┼─────────┼─────┼──────┼────┤
│0.2—0.4 │沙粒│0.5—0.25 │0.39 │0.60 │0.36 │
│ │ ├─────────┼─────┼──────┼────┤
│ │ │0.25—0.074 │44.12 │35.04 │32.62 │
│ │ ├─────────┼─────┼──────┼────┤
│ │ │0.074—0.05 │37.40 │41.14 │46.23 │
│ ├──┼─────────┼─────┼──────┼────┤
│ │粉粒│0.05—0.005 │15.96 │21.70 │17.83 │
│ ├──┼─────────┼─────┼──────┼────┤
│ │粘粒│<0.005 │2.13 │1.52 │2.96 │
├────────┼──┼─────────┼─────┼──────┼────┤
│0.4—0.6 │沙粒│0.5—0.25 │0.42 │0.59 │0.39 │
│ │ ├─────────┼─────┼──────┼────┤
│ │ │0.25—0.074 │43.00 │34.97 │31.93 │
│ │ ├─────────┼─────┼──────┼────┤
│ │ │0.074—0.05 │35.88 │39.62 │44.15 │
│ ├──┼─────────┼─────┼──────┼────┤
│ │粉粒│0.05—0.005 │18.89 │22.90 │20.79 │
│ ├──┼─────────┼─────┼──────┼────┤
│ │粘粒│<0.005 │1.81 │1.92 │2.74 │
└────────┴──┴─────────┴─────┴──────┴────┘

1998年以前,地质勘探主要围绕涵闸等建筑物工程建设进行,在堤防工程建设中
很少进行地质勘探。随着堤防工程设计的不断规范化,1998年开始,对地质勘探工作
提出了更高要求。1999年,重点对济南黄河大堤加高堤段进行地质勘探,主要有:右
岸0 25+500-026+500、033+500-053+500、062+000-065+000、080+000-091+653共4段
35.7公里,左岸124+900-128+500、132+500-133+500、134+500-136+500、137+500-
156+672、183+168-205+833共5段48.5公里。
2001年,按照黄委统一安排,山东河务局对菏泽黄河右岸大堤(桩号193+410-19
5+200、200+000-202+250、213+500-216+000、217+950-221+000、224+100-227+500)、
东平湖围坝(23+000-35+000)以及德州黄河左岸大堤(桩号79+720-82+200)共7段堤防
进行普查。主要是通过布置钻孔钻探、原位测试、注水试验及采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
析等,重点普查堤身的填筑情况、密度、渗透性以及堤基土层的结构、物理力学性质、
渗透变形及液化特征等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2003年起,对放淤固堤、大堤加高帮宽、险工改建等堤防项目,按照年度实施方
案进行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的土工试验主要由山东黄河设计院土工试验室承担。其中,土的物理性
质试验主要包括含水量、界限含水量(液塑限)、收缩,密度、土粒比重、相对密度,
颗粒分析等;土的力学性质试验包括渗透特性(常水头和变水头),粘性土浸水膨胀特
性,固结(压缩)特性,击实特性,湿陷特性,抗剪特性(快剪、固结快剪、慢剪、静
三轴剪切)等;土的化学性质试验包括有机质试验、酸碱度、易溶盐等。
随着勘探要求的不断提高,土工试验开展的项目逐渐增多。如原位测试,除在勘
探现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外,自1998年使用WSY-液压静力触探仪进行静力触探试验,
并利用其探头置换成“十字板剪力仪”,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用来测定土的密度状
态。
山东黄河堤防是在历史民埝的基础上逐年修筑而成。根据历年勘探成果,至200
5年,山东黄河堤防地质基本情况如下:
右岸东明上界娄寨至梁山路那里堤线长175公里。临河滩地主要为棕黄色砂壤土
和浅棕色轻壤土互层,砂壤土厚0.5—3.2米,轻壤土厚0.2—0.6米;背河一般洼
地沉积着厚层砂壤土、粉土,个别为壤土。
北金堤自莘县高堤口至陶城铺及其以下至东阿牛屯(陶城铺以下为临黄堤),堤线
长87.35公里。由高堤口至莲花池,临背河地表以下4—6米主要是砂壤土、粉土,其
下为均匀的壤土层,厚2米;莲花池至贾垓,临背河均沉积有6—8米的壤土;在寿张
西北的苗台、南台有深橘色2—4米高的砂壤土岗,直立节理,含有约20%的中细砂;
贾垓至牛屯,地表以下3—4米为棕色砂壤土、粉土,其下为2—3米软弱壤土、粉质粘
土和裂隙粘土。
左岸东阿牛屯至济阳邢家渡,堤线长139.3公里。临背河地表以下10米主要为砂
壤土夹壤土及粉质粘土透镜体,系近代黄河冲积形成。在潘庄、韩刘一带分布着风积
细砂丘岗。在齐河城(旧城)董寺等地,地表以下10—20米为壤土夹砂壤土透镜体,
有的夹砾质粗砂,层次分选性较差,为过去鲁中低山区坡积物;20米以下为壤土、粘
土互层夹砾石、粗砂,系山前洪积物。
右岸济南槐荫田庄至历城傅家庄,堤线长45公里,该段大堤坐落在鲁中低山洼地。
由田庄至北店子,临背河地面以下5—6米为浅红、黄色壤土及棕红色裂隙粘土,其下
局部有1—2米厚的细、中砂层,再下为壤土,堤身基本为裂隙粘土及壤土。北店子至
傅家庄地表以下3—5米为轻砂壤土、粉土,其下为浅黄色壤土,临河滩地下游段,有
重壤土或粉质粘土分布。
右岸历城傅家庄至高青小清河镇,堤线长88公里;左岸济阳邢家渡至惠民清河镇,
堤线长90.85公里。该段左、右岸岩土性质上部变化较大,下部变化较小,地表以下2
—3米为砂壤土、粉土、其下2—3米为壤土,再以下普遍布有稀释流砂层。
右岸高青小清河镇至垦利西双河,堤线长107公里;左岸惠民清河镇至利津集贤
村,堤线长112.5公里。该段左、右岸岩土性质地表以下3米普遍为流砂层,流砂层道
旭以上厚度约为4米,其下普遍有一层厚0.3—0.7米的裂隙粘土,再以下为黑色、灰
黑色海相流砂层,含有蚌壳等“化石”,该层下又为棕黄色流砂,厚度6米左右。
西双河及集贤村以下(大致右岸至渔洼,左岸至四段),临背河主要为粉砂土并有
较大面积的壤土及砂壤土,厚度1—2米不等。
东平湖围坝:西坝段及南坝段地表以下3—4米全部为黄色轻壤土,其下为灰黑色
冲积湖积层、湖积层裂隙粘土,分布面积广,层次较稳定;东坝段地质结构比较复杂,
有的地表以下1—2米为壤土或砂壤土,以下为4米的细、中砂层;有的地表以下5—6
米全部为细、中砂层;也有地表以下5—6米为壤土,其下为粉砂。

二、测绘
(一)水准路线布设
山东黄河水准路线大多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布设于黄河两岸大堤(或东平湖堤、
或展宽堤)以外,水准点一般距大堤500—1000米,少部分在500米以内,点间距
为5公里左右。20世纪80年代,在防洪工程测量过程中,发现水准点有损坏和丢失,
给测绘工作带来不便。1990年前后,对山东黄河水准点进行普查,水准点损坏、丢失
数量在30%左右,有的段落在50%以上。损坏、丢失原因主要是沿黄村民建房和工程
建设占压、损坏,参照物变化致使无法找到等。1994-1996年,对水准点损坏、丢失
严重的段落进行恢复,高程系统仍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为利于长期保存和观测使用,
选设水准点要求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僻静,并尽可能选在险工、涵闸附近的
机关、学校和其他公共用地内;距大堤的距离不宜小于500米,且不宜大于1公里。
1987年9月,国家测绘局要求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各有关单位尽快完成
三、四等水准网(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改算工作。1994年,黄河下游二、三、四等
水准成果改算工作开始,至1996年初结束。
1993年,山东黄河设计院在黄河口地区布设“左岸利津四段-丁字路口-右岸垦利
大汶流海堡-十八户”二等水准路线,1994年施测,共设水准点24点,长度118.5公里。
1993年补设济南“泺口-睦里闸”二等水准路线,1994年、1996年施测,设水准点9点,
长度31.7公里。1994年由东平湖管理局选点埋石、1996年山东黄河设计院施测东平湖
环湖三等水准路线,设水准点28点,长度189公里。
1999年,黄委设计院测绘总队完成《黄河干流河道GPS控制网成果》,同年7月发
布使用。2001年、2004年分别发布使用《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监测原设109个断面
基点成果》、《山东黄河河道断面GPS点成果》。2005年2月《黄河下游二、三等水准
网改造成果》通过黄委验收并发布使用,该成果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和“195
6年黄海高程系”高程。
(二)水准测量
1986-2005年,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是围绕水准线路施测和涵闸沉陷观测开展,施
测水准线路150.2公里,涵闸沉陷观测500.72公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是完成了东平
湖环湖三等水准联测189公里。四等、五等水准测量围绕工程建设进行,完成包括大
堤纵横断面测量与河道开挖测量等计12585.54公里。各项水准测量合计完成13425.4
6公里。
(三)地形测量
1992年,山东黄河设计院完成黄河河口地形测图424平方公里,比例尺1∶25000。
1991-2005年,完成1∶10000比例尺地形测图608.3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东平湖出
湖河道地形图,河口清2至清7断面、西河口至清2断面、十八户至西河口、纪冯险工
至清3断面、前左断面至CS6断面河道地形图,菏泽、济南市及东平县河务局等多处控
导工程地形图,济南市引黄供水鹊山调蓄水库地形图等。
1986-2005年,完成1∶2000、1∶1000、1∶500地形测图253.31平方公里,主要
包括1986-1990年山东黄河全部险工1∶2000地形测量,1994-2005年部分险工、控导
工程以及放淤固堤等工程结合工程建设进行的地形测量等。
(四)地图编绘
1989年6月至1991年9月,完成1∶3000《山东黄河险工地形图》图册编绘,以测
量队自1980年以来测绘的1∶2000险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缩编,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
程系,平面坐标为任意直角坐标系。每险工为一幅,A3幅面折叠式,按修防处、段分
册装订。编绘时对泺口、盖家沟等变化较大的险工进行了重测。1997年,完成1∶30
万《山东省黄河河道图》编绘,范围上起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险工,下至山东省垦利
县黄河河口,长约630公里,宽约33公里。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五)河道地形图
黄河下游河道地形图的测绘更新由黄委设计院测绘总队承担完成。1986-2005年,
共测绘更新两次,分别为1995年版和2001年版。1.1995年版1∶50000河道地形图。
1993年进行航空摄影,1993-1994年调绘,进行综合法成图。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
坐标系,1956年黄河高程系。基本等高距平地1米,山体部分转自解放军总参谋部测
绘局1976年版1∶50000彩色图,等高距10米。采用1990年版图式,图幅为45厘米×
60厘米,图号顺河道方向由上游向下游顺序编号。测图范围一般测至现行河道两岸
8—16公里,无大堤的长清至平阴滩区测至对岸大堤堤顶高程以上。该图1995年出版
(同时有AutoCAD电子版),山东黄河境内自东明县以下共35幅,其中含东平湖4幅。
2.2001年版1∶10000河道地形图。1999年4月进行航空摄影,1999-2000年调绘,综合
法成图。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河高程系。基本等高距平地0.5米、
丘陵地2.5米。采用1993年版图式。图幅采用国际分幅,图号按测绘范围自北向南、
由西向东顺序编号。测图范围为大堤外200—300米,无大堤的长清至平阴滩区测
至对岸大堤顶高程以上。该图2001年出版(同时有AutoCAD电子版),山东黄河境内自
东明县以下约300幅,其中包括东平湖47幅。
(六)测绘技术
1986-1988年,使用的测绘仪器全部为光学仪器。1988年12月,山东黄河设计院
测量队购进TC-1600型全站仪一台,其精度指标为:测角±1.5″,测距±(3m
m+2·ppm)。1990-2000年,逐步引进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2000-2005年,测绘
仪器设备有J1级进口经纬仪1台;J2级进口经纬仪11台,国产经纬仪1台;S05级进口
精密水准仪5台;全站仪4台,测距仪1台;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3台。
1987年1月,测量队利用EL-5100可编程序计算器,试验经纬仪直角坐标法测图,
并正式投入生产应用。
1988年,山东黄河设计院编制完成PC-1500计算机“LH-A”和“LH-B”两套程序,
应用于地形控制测量。之后,在对“LH-A”和“LH-B”程序反复应用和验证的基础上,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和《国家电子记录规定》,又修改、补充和完善程序。
1993年11月,编制完成《“LH”系列测量记录、计算、平差程序使用汇编》,在测绘
生产中推广应用。
1995年底,测绘队引进EPSW测图系统(大比例尺电子平板测图软件),经过实际应
用与进一步开发,成功实现外业测图(内业原图)数字化。
1999年3月,为及时提供可靠的断面测量成果与成图,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山东
黄河设计院开始研制开发断面数据由野外自动采集、室内自动打印成果、自动绘制断
面图的全自动化作业系统,即工程断面数据采集与制图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工程断面
数据采集与制图自动化。
2003年,引进地形地籍成图软件CASS5.0升级版本,应用于地形成图、地籍成图、
工程测量三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