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河道及入海口测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0&rec=24&run=13

一、河道测验
河道测验就是定时对河道内布设的横断面进行测量,计算断面及河段的冲淤量,
为河道整治、防洪调度提供基础数据。山东黄河河道测验自东明县的高村至黄河河口
入海处,在河段内布设固定观测断面,每年汛前、汛后分别进行一次统一性测验 (简
称统测) 。个别出现大洪水或水沙量较丰的年份,洪峰过后增加测次。测验时根据水
沙情况,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断面测量,测量范围为主槽水下部分及进水部分的滩地。
统测时,测验河段内的水文站进行输沙率测验。每次测验有23个断面采取河床质颗粒
分析,统测结束后,渔洼至河口段进行河势图测绘。由于黄河下游不是每年都漫滩,
一般年份, 河道断面统测只在河槽部分进行,滩地一般不测。但每间隔5年需开展一
次河道的全断面测量,安排在公历逢0及5的年份进行。1986-2005年,共施测全断面4
次,1989-1990年 (1989年,施测道旭至清8,1990年施测高村至沪家) 、1997年、20
00年、 2005年各施测1次。河道测验工作由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组织,济南勘测局
和黄河口勘测局具体实施。济南勘测局负责高村水文站至滨州沪家河段的断面测量,
黄河口勘测局负责沪家至河口河段的断面测量。
测验技术是采用六分仪后方交会法进行测深点定位,滩地点沿断面方向用水准仪
测量起点距及高程。2001年,开始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或者使用GPSRTK (GP
S实时定位系统);测深点定位使用GPSRTK。但受仪器数量的限制,至2005年,尚不能
全面使用新仪器设备进行断面测量。水深测量仍使用测深杆(锤)。

二、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测验
1986-2005年, 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测验主要围绕黄河入海流路治理规划进行,
以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淤积测验为主。为监测黄河入海泥沙淤积分布和黄河三角洲附
近海区水下地形演变状况,每年汛后进行一次固定断面水深测量,又称常规测验。测
验项目主要是测定测深点位置,测量水深及观测潮水位。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测验工
作由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组织,黄河口勘测局具体实施。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地形演变,制订河口流路规划和治理措施提供资料,
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分别于1992年和2000年进行两次大范围的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
水下地形测量。 测图比例尺为1∶100000;测量范围北起洼拉沟南至小清河口,神仙
沟口以西海区由岸边测至北纬38°31′, 神仙沟口以南海区由岸边测至东经119°51
′;面积14000平方公里,岸线长320公里。在断面布设方面,现行河口附近区域,布
设较密,即神仙沟以南海区每1公里布设1条测深断面;远离现行河口区域断面布设较
稀,即神仙沟口以西海区每2公里布设1个断面。神仙沟口沙嘴突出的海区,测深断面
呈放射状布设。 整个海区共布设130个测深断面。水下地形测量项目除沿测深断面进
行水深测量外,在部分测深断面上采集河床沙质作颗粒分析。为进行水深改正,在测
区内布置足够的潮水位观测站观测潮水位。
2001年汛前,山东黄河水文水资源局进行河口拦门沙区地形测量,测量范围为现
河口两侧各10公里,沿河道纵向22.5公里,测绘面积450平方公里,比例尺1∶25000。
20世纪70年代,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测验使用无线电定位仪对水深测量中的测点
定位。1989-1997年,采用UHF-547超高频三应答距离测量系统定位。1998年开始,采
用AG122GPS信标机进行测点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