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蓄滞洪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0&rec=12&run=13

黄河下游山东境内有4个蓄滞洪区, 即东平湖滞洪区、北金堤滞洪区、南展宽区
和北展宽区。

一、东平湖滞洪区
位于黄河右岸, 总面积627平方公里,中部建有二级湖堤,将滞洪区分为老湖区
和新湖区。 老湖面积209平方公里, 新湖面积418平方公里。 2005年, 区内有耕地
44.73万亩, 其中老湖耕地6.72万亩,新湖耕地38.01万亩。全区涉及泰安和济宁2个
市的3个县(东平、梁山、汶上)、18个乡镇、431个行政村,人口368464人。其中滞洪
区内有行政村268个(自然村349个),人口278212人。
东平湖滞洪区始建于1958年, 是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峰流
量, 确保艾山以下河段安全的重要分滞洪区。1985年,东平湖滞洪区人均占有粮食1
72公斤,人均收入202元,属全省贫困地区之一。1986-1999年,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
先后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湖区人民生产生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先后补助资
金11427.4万元,其中补偿(无偿)投资5660万元(包括试点项目投资300万元),扶持生
产(有偿) 投资5417.1万元,技术培训与项目管理投资350.3万元。完成东平湖水库移
民遗留问题处理项目6174项(次),生产开发项目2500项(次)。1999年,东平湖滞洪区
人均占有粮食281公斤,人均收入602元,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东平湖库区水利、交通、
饮水、用电、文教卫生、住房、安全避洪等基础与公用设施明显改观,生产条件不断
改善,湖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0年起,山东黄河河务部门不再管理
东平湖库区移民工作。

2005年东平湖滞洪区经济与社会情况统计表
表1-10

┌─────┬─────────┬──────┬───────┬───────┐
│项目 │面积 │涉及乡镇(个)│涉及村庄 │区内村庄 │
│县 ├─────┬───┼──┬───┼───┬───┼───┬───┤
│ │合计 │耕地 │小计│其中 │行政村│人口 │行政村│人口 │
│ │(平方公里)│(万亩)│ │区内 │(个) │(人) │(个) │(人) │
├─────┼─────┼───┼──┼───┼───┼───┼───┼───┤
│梁山 │235.4 │20.61 │8 │2 │172 │121990│76 │111522│
├──┬──┼─────┼───┼──┼───┼───┼───┼───┼───┤
│东平│老湖│209 │6.72 │8 │1 │129 │109368│80 │67481 │
│ ├──┼─────┼───┼──┼───┼───┼───┼───┼───┤
│ │新湖│179.1 │17.13 │5 │3 │136 │130223│112 │99209 │
├──┴──┼─────┼───┼──┼───┼───┼───┼───┼───┤
│汶上 │3.5 │0.27 │1 │ │5 │6883 │ │ │
├─────┼─────┼───┼──┼───┼───┼───┼───┼───┤
│合计 │627 │44.73 │18 │6 │431 │368464│268 │278212│
└─────┴─────┴───┴──┴───┴───┴───┴───┴───┘

说明:东平县涉及乡镇老湖与新湖重复4个,涉及村庄重复11个。

二、北金堤滞洪区
位于黄河左岸,是为黄河下游处理特大(超标准)洪水开辟的滞洪区。1951年兴建,
跨河南、 山东两省。2005年,滞洪区总面积2316平方公里,耕地237.4万亩,其中山
东境内面积98.85平方公里,耕地11.37万亩,涉及莘县、阳谷两县的10个乡镇、1 10
个村,计10.51万人。滞洪区内有30个村,居住人口1.46万人。
北金堤滞洪区自兴建至2005年未进行过分洪。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发生大洪
水几率减小,北金堤滞洪区使用几率相应减少。随着黄河河床的不断抬高,金堤河向
黄河排水日益困难, 因此在金堤河末端汛期经常积水,影响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2
005年, 山东管辖内的滞洪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农业,粮食年产6879万公斤,棉花
年产237.8万公斤, 人均年收入1600—5000元,接近滞洪区外附近地区人均收入
水平。

三、南、北展宽区
北展宽区位于黄河左岸,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济南市北店子至泺口窄河段的凌洪
威胁而修建。 2005年,北展宽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区内耕地6.08万亩,涉及齐河
县和济南市天桥区。 其中,齐河县所属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3.95万亩,涉及3个乡
镇、 70个村,人口2.88万人,区内居住有50个村,人口1.96万人;天桥区所属面积4
3平方公里,耕地2.13万亩,涉及3个乡镇、35个村,人口2.38万人,区内居住有24个
村,人口1.75万人。南展宽区位于黄河右岸,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东营麻湾至利津王
庄窄河段的凌洪威胁而修建。 总面积123.84平方公里,区内有耕地10.34万亩,涉及
滨州市博兴县和东营市东营区、垦利县。其中,东营市所属面积123.20平方公里,耕
地10.24万亩,涉及5个乡镇、76个村,人口5.69万人,滞洪区内居住有66个村,人口
5.4619万人; 博兴县滞洪区面积为0.64平方公里,耕地0.1万亩,涉及1个乡镇、4个
村,人口0.29万人。
1996年, 在南展宽区末端建设东张水库,面积6平方公里,设计库容3675万立方
米, 主要向垦利县和胜利油田供水。 1999年,在北展宽区末端建设鹊山水库,面积
6.07平方公里,设计库容4600万立方米,主要向济南市供水。至2005年,南、北展宽
区从未使用过。
兴建展宽工程时,原区内群众部分迁至展宽区以外,部分仍在展宽区内居住,为
了避洪,在区内沿临黄堤背河侧修建了大量村台,人均台顶面积45平方米左右。随着
人口的增加,人均房台面积逐年减少,至2005年,两展宽区内群众居住拥挤,生产和
生活环境普遍较差, 有的村庄人均台顶面积已不足30平方米。1986-2005年,国家和
各级地方政府安排资金解决展宽区群众安置遗留问题,但区内水利、交通、电力等基
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基本没有工业项目,文化、教育、卫生
等各项事业落后,与区外相近区域比,经济社会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