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史志部门优势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74&run=13

阳信县史志办公室

阳信县地处鲁北平原,由于位置、交通等原因,经济较为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
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闭关
自守、墨守陈规的陈旧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阳信人民以开拓进取、发展经济的全
新面貌汇入时代的洪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摆脱贫困,把经
济搞上去是时代赋予这方土地主人的神圣责任。而如何把这一愿望付诸实践,让理想
变成现实,不仅需要决策者的气魄胆识和实践者的汗水,而且需要智囊者的聪慧与参
与。十几年来,史志工作者正是以后者的身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
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献计献策,使社
会主义新“史官”的特殊使命,得到了全新意义上的充分体现,在书写本地域历史的
同时,把史志工作者自身的历史也载入了史册。

让资料“说话”,为本地域的经济发展呐喊助威
阳信县于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有两千年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因素,在国内外
知名度很低,特别是80年代初,阳信县百公里外世人就十分陌生,更谈不上经济交往
,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外部资金引不进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吸纳不到,
严重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80年代中期,史志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经济
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做文章,从“资政”工作入手,大做史志工作为地域内两个文明建
设服务的文章,真正担起了“新史官”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1984年,在完善史志队伍自身建设的同时,开展了《阳信县概况》的编写工作。
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阳信县概况》编写工作完成。概况从政治、经济、教育、卫
生、文化、科技、军事、人物等方面,对阳信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全面的概述。这是半
个世纪来,第一个系统地介绍阳信全县情况的综合著述。“概况”既有较高的资料价
值,同时又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对透视阳信全貌,揭示客观规律,增加决策者的开拓
意识和奋发者的责任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惠民地区概况》和《山东省各地
概况》两书的组成部分,分别于1985年、1986年出版发行,随着发行面的扩展,阳信
在外地的影响随之扩大,为人们熟悉阳信、了解阳信洞开了方便之门。为出口创汇,
为外向型经济的开发利用和中外合资项目引进,架设了一条具有浓烈文化和历史氛围
的桥梁。

为人民立言旨在开发搞活
由于历史原因,阳信一直处于“一穷二白”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
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的生产斗争中,发扬艰苦
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创业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资源的优势却一直没
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针对这种情况,史志工作者在编修志书之余,采取了加楔子
挤时间的办法,从开发搞活的立意出发,利用现有的史志资料,于1987年编写了《梨
乡初探》一书。该书对阳信县的民族文化、名胜古迹、名优特产、名人轶事、古往今
来共5个方面作了详细记述。此书地方色彩浓烈,具有存史资政的双重功用,除在本
县广受欢迎外,县领导多次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地客人和驻国外经贸人员。同时,被小
学列为“乡土教材”,增加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书中对
获全国金杯奖的“阳信鸭梨”和出口创汇产品“双菱”牌不锈钢餐具作了重点介绍,
为鸭梨生产的深开发和餐具生产的规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
多年来,阳信鸭梨没有自己的档案。阳信史志工作者,在调查、总结、概括的基
础上,对鸭梨的特点作了详细的描述,把其源渊、特点、微量元素的含量及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从外观到质量作了详细的全面的介绍,使“阳信鸭梨”从真正意义上有
了自己的标准“档案”,为发挥鸭梨的优势,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发展绿色农业,起
到了决策者的参谋和智囊作用。到2000年底,阳信鸭梨种植面积已由1980年初的3万
亩增加到15万亩,产值1.51多亿元,鸭梨生产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
双菱牌不锈钢餐具作为阳信地方的拳头工业产品,书中也重点作了介绍,从工艺
流程到原材料质量,从餐具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到餐具在人们现代意识中的
潜在地位,特别是餐具的使用性和观赏性的两者结合上,均作了较详细的描述,为餐
具扩大出口,增加创汇做出了贡献。

县志年鉴出版发行,资政、存史、教育三花齐放
1996年4月,《阳信县志》出版发行,这是继1926年民国版县志出版后的第一部
社会主义新志书,其意义并不只是填补了阳信70年无志书之空白,也不只是修志工作
成果本身,而在于它所发挥的而为其他典籍所无法替代的资政、存史、教育作用。
新修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贯通古今,实事求是地对县境内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教育、科技等史实作了记述,其文字之浩繁,资料之翔实,内容之广深,体例之
规范,是旧志不可比拟的。阳信修志始于1530年(明嘉靖九年),至1926年民国县志出
版计396年,凡六次修纂,由于受时代局限,旧志大抵观点陈旧,资料缺误甚多,或
续前志所缺,或补前志不足,一代风貌难以体现。新修县志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时代的
特点与地方特色,汇集了阳信灿烂的历史文化,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生动体现了
全县人民英勇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和艰苦奋斗、创造社会主义大业的丰功伟绩。新县
志是一部集科学性、资料性、使用性于一体的学术性综合著述。它的出版问世,无疑
也是重塑志书辉煌,谱写志书功用篇章的新起点。
“学县志、明县情”这一道理已被全县干部群众所认识,尤其是领导干部,志书
已是他们的案头必备工具书和增求知识的“万宝囊”。书中翔实的资料,是领导了解
县情、总结实践、认识现状、弄清历史、鉴往知来、扬长补短、探求规律、科学决策
、谋求战略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对地方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产业结构
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交通设施的改造,水利工程的建设等在一切事关领导
决策的重大事务中,志书都发挥着不容忽略的作用。如县领导通过县志了解到阳信1
40年来的水文情况,结合现实水利状况,果断做出了修建阳信“幸福水库”的决定。
该水库蓄水量1000万方,1996年12月建成竣工后,解决了县城及周边10万人生活用水
及工业、农业用水,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社会
事业的发展。志书同时也是广大群众了解家乡、建设家乡最理想的教材。通过学习县
志,对加深本县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社会发展轨迹的了解,进一步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
,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时代呼唤好的志书,志书为时代进步发光发热。
《阳信年鉴》(1986~1995卷)于1997年4月出版发行,是继《阳信县志》出版后
,编纂的又一部集资料性、文献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史书。《阳信年鉴》(1986~1995
卷)以丰富的内容、翔实的资料,全面系统地记载了阳信县10年来政治、经济、科技
、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忠实地反映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全
县人民投身改革和建设的生动记录,是全县人民生活画卷的真实写照。《阳信年鉴》
(1986~1995卷)有着资政、存史、教育的功用。如县人事局的工作人员,把年鉴中各
级领导干部的任职资料,作为查询人员变更和人事变动的依据和参照。实践证明,年
鉴的资料性、时效性、使用性是资政、存史、教育的三大优势,把这种优势转化成经
济发展的优势,便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
县志、年鉴为本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的作用,是无法用数字来计
算的。作为一种物质财富,与人类的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是祖国
思想文库宝贵的一页。

发挥史志人才的专业技能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阳信的史志工作起步于1983年,十几年来史志队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过了
一条艰辛、奋进的路程。史志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史志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独特的
优势。
阳信的史志工作者在编修志书、年鉴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
史志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中的经验丰富理论,在社会科
学工作实践中,创出了一条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成功之路,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拓宽
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形成了社科领域独特的“人才”库。
阳信的史志专业人才,把自己的专业特长看作社会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投
入到当前的改革和建设之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以自身的优势,为本地域的经济建
设、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价值大、使用价值高的科学资料,真正起到参谋助手的作
用。并注重发挥综合优势,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领导交给的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
时间紧的特殊文稿的撰写任务,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史官”的思想内涵,为社会主义
新“史官”这一职责诠释了新的内容。
为提高全县人民创农业名牌意识,推动全县鸭梨生产,1998年,县委、县政府针
对阳信鸭梨数次在全国获奖情况,决定修建“阳信鸭梨”纪念碑。纪念碑碑文的撰写
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县史志办公室副主任、《阳信县志》主编范景淹承担了这一
任务,他以简洁的文笔、生动的语言,把鸭梨的获奖情况及其价值,进行高度概括,
使纪念碑的立意得到充分体现。
1996年,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县城及周边群众的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在县城东郊
修建了大型蓄水工程--幸福水库,幸福水库碑文的拟文工作再次落在了史志办公室。
此项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县领导对碑文的字数、内容、立意都有明确要求,但
没有具体方案,工作难度较大。在拟文工作中,史志办公室编辑、《阳信年鉴》主编
王新民,发挥史志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用两天的时间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为工程的
竣工典礼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了省、地水利部门领导的赞扬和县领导的表扬。
为民兵训练提供教材。1996年,受县人武部领导的指示,史志办公室及时为全县
民兵训练提供了教材。民兵训练除完成正常的军事课目外,思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训
练课目之一。为达到提高民兵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民兵训练过程中,实施了爱国主义
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为配合人武部门圆满完成这一训练任务,史志办公室利用
资料优势,为训练提供了阳信历史沿革、重大战事记略、军事大事记、民兵队伍建设
等专项军事教材。为达到预期目的,史志办公室抽出专门人员,以座谈会方式,事先
对民兵培训的教练人员进行补课,使他们在此基础上,熟悉阳信人民在封建社会和半
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反抗剥削和压迫,前赴后继,英勇不屈,反抗旧官府,反对外来
侵略势力斗争的光辉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地方武装,从无到有,从弱
到强发展壮大的成长过程,以及阳信人民在解放全中国的战斗行列中,表现出来的英
勇顽强、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胜利果实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英雄气概。
民兵教练人员在充分掌握阳信地方军事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实施了战术训练与思
想训练相结合的方案,收到良好的效果。广大受训民兵,在提高军事技术的同时,思
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使他们真正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
了他们练好过硬的军事本领,建设家乡保卫家乡的爱国热情。
为社会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领导和全民提供历史的、现实的资料咨询,为两个
文明建设服务,是时代赋予史志工作者的责任和新的内容。阳信地方史志工作者,在
做好编修志书、年鉴工作的同时,积极探讨史志工作新思路,以旺盛的斗志,饱满的
热情,为社会各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
施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如1995年,县城建部门为制定《关于新一轮总体规划》向史志
办公室提出有关县城沿革方面的咨询,史志办公室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任的责任感,
为城建部门提供了详细的相关资料,并以研讨会的形式,对县城历史沿革资料中一些
疑点问题与城建部门共同探讨,为城建部门科学制定新的县城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历史
资料。又如县经济部门,为一白酒命名牵扯的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籍贯问题向史志办公
室咨询,咨询的核心是名人的籍贯与阳信的关系问题,史志办公室利用手中掌握的历
史资料,及时向经济部门发出了这一名人籍贯不在阳信的佐证,及时纠正了因商标命
名有误而造成的商标纠纷和经济纠纷。在为领导提供咨询工作中,更是做到“有询必
答,有答必详”,不失时机为各级领导提供参考价值大、信息量高的资料。十几年来
,为领导及社会各业提供各种咨询数百次(条),有力地支援了本地域的经济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