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71&run=13

刘荣昌

1998年以来,我们彻底转变观念,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史志工作脱离现实的局面
,破除“闭门修志”“一本书主义”等羁绊,在史志工作为现实服务,为经济建设服
务方面努力开拓,做出了一定成绩,得到省、市史志办领导的首肯和县委、县政府领
导的夸赞,史志部门在社会各界人士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

一、适时编纂完成《沾化冬枣志》
沾化冬枣是本县特产,千百年来为居民所珍爱,但因是鲜食果品,不能久贮,导
致长期困于农家庭院栽植,任其自然生长,不仅株数少,而且产量低,始终只是尝鲜
珍品,无经济效益。时过境迁,改革开放给沾化冬枣带来了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的机遇。果品批量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成功与运用,为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提供了
可能和保障。县委、县政府从80年代末开发沾化冬枣,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每公斤冬
枣30~50元),发展非常迅速。1995年,沾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县
人代会将冬枣定为“县树”,从此,沾化冬枣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更快了。由于沾化冬
枣经济效益好,迅速被周边市县及外省部分区域看好并大力发展,滨州市委、市政府
也将沾化冬枣作为重点产业在全区开拓发展。沾化县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加快发
展的大好机遇。作为地方志工作者,我们认为,在这种形势下,编纂《沾化冬枣志》
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这既是加强对外宣传、巩固中国冬枣之乡地位的上策,又是
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增加实力、加快发展的最好措施,也是史志工作直接为经济建
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实际行动。县史志办公室从1998年9月开始酝酿编纂《沾化冬
枣志》并列入1999年的工作计划,1999年初正式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县委、县
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主要领导认为志书是“信史”,有权威性,编纂冬枣志非常必要
,并责成县史志办公室组织实施,年内完成编纂任务。为此,专门成立《沾化冬枣志
》编纂委员会,县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县长任主任;制订《沾化县人民政府编纂〈沾
化冬枣志〉实施方案》。6月15日正式启动征集资料,奋战5个半月,至11月28日完成
送审稿。尽管冬枣志是专业志,事类比较简单,但年代久远,资料零碎、分散,涉及
面广,庞杂无序,时间要求短,志书质量要求高。为按时完成高质量的志书,史志工
作者任劳任怨,一丝不苟。为保证资料翔实可靠,大家走村串户,跟踪采访;成稿后
又对志稿字斟句酌,力求精益求精,虽酷暑盛夏,仍笔耕不辍。县领导十分重视志稿
质量,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通览通审,并提出数十条修改意见。
该志图文并茂,由县委书记步乃章题写书名。志首设32码彩页,主要内容有领导
题词、中央及省领导视察、沾化冬枣获殊荣、北京人民大会堂沾化冬枣信息发布会、
沾化冬枣园林、庭院栽植、贮藏保鲜等。正文由综述、大事记、溯源、生物学特性、
生产、老树简介、典型村简介、典型户简介、栽培管理、贮存保鲜、制订沾化冬枣标
准与建标准化示范区、沾化县冬枣实业总公司、科学研究与科技培训、营销等14部分
组成。另设附录,内容有议案与决议、法规与政策、领导讲话、调研与政论、学术论
文、沾化冬枣营养成分测定、沾化冬枣综合标准、轶事、碑文、诗词、新闻媒体报道
目录等12项内容。全志共20万字。该志载录了沾化冬枣的全部信息,它的出版发行对
沾化冬枣的产业化发展肯定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给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为地方经济建设身体力行做贡献
除了编纂《沾化冬枣志》外,还在以下5个方面给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并做了
一些工作:
1、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设立沾化冬枣节、沾化冬枣交易会(市场)和规范沾化冬
枣名称等3项建议,主要领导当即批示,3项建议均被采纳。县委书记步乃章在全县冬
枣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讲:“建议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召开会议研究,把每年10月
8日确定为沾化冬枣节,以此强化全县人民的冬枣意识,尽快把冬枣产业做大、做好
。”沾化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9月15日决定,每年10月8日为沾化冬枣节。
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加快沾化冬枣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通过政府引导,有
计划地培育以县城和下洼镇为中心的冬枣批发销售市场。”滨州地区行署专员张执政
在全区冬枣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讲:“中国冬枣之乡就在滨州。这是国家命名的,绝不
可把这块牌子丢了。我们一定要叫响“沾化冬枣’的牌子,这是花钱买不到的。”
2、为三百龄冬枣古树撰写碑文。在历史上天灾人祸频仍的沾化县发现300多年的
古冬枣树,可谓奇迹。县委、县政府决定为其立碑,形成景观,以此推动沾化冬枣产
业化发展,撰写碑文的任务落实到史志办公室。碑文经九易其稿,镌刻面世,受到前
来参观人士的称赞,兹录碑文如下,以供读者品鉴:“明初(1400年前后)燕王扫北,
生灵涂炭。一日大军骤至沾化,百姓劫难当头。忽见冬枣祖树上空,霞光万丈,电闪
雷鸣,飞沙急起,大军遁逃,黎民脱险,此事成为世代美谈。星转斗移,历经沧桑,
祖树老死,然其孙木幸存,迄今三百余龄,仍根深叶茂,硕果累累,蔚为壮观,珍闻
遍传,妇孺皆知。邑人一向视沾化冬枣为家珍,非老人儿童不得食用,非婚嫁不准外
传。旧时,官宦士绅之家常以冬枣为媒喜结连理,远近传为佳话。幸值改革开放,开
发冬枣,形成产业,民富县兴,珍果生翼,誉满四海。寻本溯源,国家命名沾化县为
‘中国冬枣之乡’,县人民代表大会定冬枣树为‘县树’,全县人民不胜欢欣。特立
此碑,以志始末。”
3、近年,各地到沾化冬枣主产区下洼镇参观的人员越来越多,1998年达到2.5万
人。介绍情况颇费县、镇领导精力,撰写一份实事求是又具有一定宣传力度的解说词
十分必要,县领导将撰稿任务交给史志办公室,我们很快撰写了3500字的解说《沾化
冬枣产业化发展情况简介》。下洼镇政府选调专门解说员,以此为前来参观的13万人
作了介绍,受到参观者的好评。
4、近年,尤其1999年县城建设快速发展,令人喜悦。为使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
同步,7月26日,我们向县领导递交《对沾化县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建议》,就县城
、县城街道、商业一条街和供销一条街、沿河公园、县标、自来水水库和毛家洼水库
的名称提出看法,引起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县建委的重视,认为这些建议很有价值。
5、1999年,沾化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奋战一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
底结束了农民祖祖辈辈喝苦水、咸水、脏水的历史,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自来
水的县。这一丰功伟绩应该记录下来,载入史册。县政府领导将撰写文稿的任务交给
县史志办公室。我们翻阅大量资料,撰写出了《沾化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简介》和《
沾化县毛家洼水库简介》。
1999年,沾化县经济建设有三大热点:沾化冬枣生产、县城建设、村村通自来水
工程。我们在为“三大热点”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比较理想的社会效果,初
步闯出了一条史志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路子。

责任编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