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志工作与社会效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62&run=13

王兴明

方志的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基本功能,决定了地方志工作的生命力。中国方志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隋唐时期,显著特点是皇帝下诏修志
。宋徽宗时还创置九域图志局,开创国家设局修志的先例。清朝时期,统治者对修志
更加重视,各地普遍撰修志书,全国现存清代方志达6000余种。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我国开始大规模编史修志工作,到1999年,共计出版各类志书3421部,其中省志
1284部,地级市志176部,县(市)志1961部。方志所显示出的巨大功能,在社会主义
两个文明建设中日益突出。1992年5月在武汉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市县志编纂研讨会,
就新方志质量与社会效益展开讨论,与会代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方志质量与社
会效益相依存问题上达成共识。方志事业之所以几千年来长盛不衰,是由其基本属性
所决定的,根本的一条是为社会服务。地方志工作如何与社会效益对接,使地方志工
作制度化,规范化,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开展工作,
笔者拟对十余年修志工作的体验和思考,谈一点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做好主体工程兼顾附属工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地方志编纂工作,初时并不被人们认识。多少人,甚至
许多有文化的人、领导干部,对志为何意还不甚了解。所有这些,必然对工作的开展
带来困难。许多单位在修志工作上走了一条闭塞道路:在人们不了解的过程中发动修
志,征集资料;然后默默地辛勤编纂;志书出版发行,被人们认可时,人员又走失殆
尽。因此,在九十年代中机构改革中,相当一部分修志单位被合并,从一个独立单位
合并到档案局、政府办公室等作为一个基层单位,人员一至三人不等;有些与党史部
门合并;有些甚至被精简掉了,大量的具有丰富修志经验、业务水平高的编辑人员另
谋他业,对第一届地方志编修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么,如何使地方志工作尽快与社会效益结合,在社会认同中修志,招远市史志
办走的是这样一条路子。修志工作刚起步,主要进行资料征集,同时走访了不少老干
部。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时期全县仅随军南下干部就有二千多人,再加上参军上
学等途径在外地工作的在五千人之上。这些老干部对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也掌握了
不少历史资料,不少属县志入志人物。为了加强同游子的联系,在县志资料征集阶段
,决定出一套人物丛书。史志办向在外地工作的党政军副县(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
助理级以上科技人员发去5000余封信函及表格。有的游子接到来信,感动地流下了热
泪,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纷纷写信谈对修志的意见,为家乡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献计
献策,表示需要信息提供信息,需要技术提供技术,需要资金提供资金。1988年,招
远七六一厂在游子刘显荣的牵线帮助下,新上二萘酚加工生产线,产品获省优称号,
并远销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工作的一些游子,深为罗山河流域污染而焦
虑,他们急家乡政府之所急,帮故乡亲人之所需,多方联系,帮助在国家计委立项,
拔付罗山河流域专项治理经费。《金城游子》第一辑于1986年12月出版发行,书中介
绍了1302位工作在全国各地的招远籍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原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题
写了书名。此书一发行,立即引起轰动,购者甚众,有的个人先后购买了20多本送给
亲戚朋友,各工商企业把书当成礼物向游子赠送。此后《金城游子》又陆续出版了二
、三辑。该书的编辑出版,架起了游子与家乡联系的桥梁,为县志积累了资料,使人
们普遍认识到修志工作的意义,对方志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售书收入为
开展地方志工作注入活力。
长线工作与短线工作结合,互相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志书质量,加快了进度。许
多退居二线和离退休的老干部对修志工作十分热情,以能参加修志而荣耀,不顾年事
已高,修改志稿,补充资料。县委书记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讲,大家要好好干,干得
好就给你上县志。《招远县志》的编纂因此先声夺人,还没出版就名声大振。

二、围绕主题拓展地方志工作
方志工作的最大误区是阶段性。外界是这样认为,可悲的是许多志界同行也有类
似的想法。编纂地方志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对全面了解和
反映地情,对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对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践
中,应按照中央制定的修志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将地方志工作
向纵横推进。
新编《招远县志》始修于1980年,先后查抄、搜集资料千万字,1987年5月开始
编纂,1988年8月完成初稿,11月《招远县志》稿评审会议召开。根据内、外审意见
,进行修改,1990年8月底定稿送审,1991年11月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全书30编、14
0章、456节、80万字。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分别题词“金城温泉
”和“鉴古知今,开拓创新”。著名书画家孙其峰题写了扉页书名。1992年3月召开
《招远县志》发行会,社会各界二百多人出席了会议,县长出席并讲了话,对于修志
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县志发行成为全县的一件大事,社会普遍对史志工作有了
更深的认识。
志书出版发行后,开展了读志、用志活动。《招远县志》记述了1840年至1985年
一百多年的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历史及现状,信息量大,资料性强,市里各级领
导把它当做资治铺政的典籍。市委、市政府对存志、读志、用志很重视,每人备存一
套《招远县志》及志类丛书,凡新来招远或新任的市领导,都及时到史志办联系索要
市志及有关资料。志书成为了解市情、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招远市教学研究室运用
志书资料编写了《招远地理》,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为使史志工作持续有序地开展,用足用好方志优势,1992年编纂出版了《招远市
科技人才荟萃》,这是一本介绍招远市各级专业技术人才、科技标兵和中级以上科技
人员情况的专辑。像这样为大批战斗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著书立传,充分体现了招远
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科技兴招”的战略思想。它可使科技人员互通信息、
相互鼓励、多出成果;同时为全面系统掌握科技人员状况,更好地开发和合理使用科
技人才,搞好对外开放,发展招远经济提供依据。
继新编《招远县志》出版发行后,1995年3月开始编纂《招远年鉴》,1996年3月
出版发行。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题词:“当年之积,来年之
鉴”。《招远年鉴》1995卷,记事以1994年为主,部分编章承接《招远县志》下限作
以补续。全书集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为一册,全面记述了招远市1986年以来取
得的新成就、新发展、新经验,成为宣传招远的载体,认识招远的窗口,建设招远的
镜鉴。《招远年鉴》的编纂,连续了方志这项文化工程,为续修市志积累了资料。同
时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为史志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顺势利导积极推进基层修志
新编志书出版发行后,对基层修志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编史修志被越来越多人认
可,许多乡镇、村、厂矿、部门企事业单位主动进行修志。史志办公室根据客观形势
发展要求,结合史志工作实际,加强基层编纂指导。采取面上指导与重点扶持相结合
的方针,对基层志体例、观点、记述方法、资料运用等进行业务指导,把住政治质量
关。先后派出4名编辑深入基层具体帮助指导修志,从篇目设计、资料征集,到编纂
成书,实行全方位服务。全市先后编纂出版了30余部乡镇、部门志,其中《招远县财
政税务志》《招远县地名志》《招远黄金志》等书,1993年3年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
组、中国革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全国新方志成果展览中获参展成果奖。基层志书为两
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历来有着编史修志传统,至今还保存着相当数量旧时编写的家谱、村史。改
革开放后,不少富裕起来的村庄,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希望将建村以
来新旧社会对比,祖祖辈辈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的伟大历程,解放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
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载于史册,教育后人,激励后人。自八十年代以来,就不
断有村庄编写村志,有不少到史志部门寻求帮助,史志办也曾派人前去指导。为了适
应形势发展,市史志办公室对编纂一部集全市村庄于一册的村庄志进行了反复论证,
采写样本,召开座谈会,前后酝酿了五年。1997年经市政府批准,以全市724个行政
村为基本单位,编纂一部《招远市村庄简志》。从1997年8月开始,到2000年1月出版
发行,历时两年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编史修志,全市先后有二千多人
投入这项工作。广大村民和镇村干部表现出极大热忱,给予极大支持。各村成立专门
班子,内查外调,抢救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些镇村干部说,像这样大规模的活
动,农村十几年来还不曾多见。史志办公室因此名声远播,在人们心目中挂上了号。
全书分上、下两册,350余万字,每个村均分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党政
建设、人物、大事记、附记等七个部分,记述了农村百年发展变化,成为招远人了解
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百科全书和市、镇干部了解地情、科学决策的必备书,
同时也是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农村的最佳工具书。该书的编纂,为下步续修志书积累了
大量资料,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四、强化服务功能不断为地方志工作注入生机
地方志书是一方最具权威的官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它的特殊的功能和
作用,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新编地方志是由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史志部门编纂而
成,集一方自然、政治、经济、社会、人文之大成,信息量大,资料性强,是兴邦富
民必不可少的大型工具书。做为修志部门,不能志书出版就大功告成,而是应当发挥
部门优势,积极发掘整理地情资料,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史志部门应当是当地地情中心,是各类信息收集和发布中心。史志部门从成立那
天起,就具备了这种职能。八十年代初,地方志工作刚起步,时值我国刚刚改革开放
,人们的意识与时代要求尚不吻合。因为工作关系,查找资料,访问老干部,加之编
纂《金城游子》收录了2404名招远籍在外工作的副县(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助理
级以上科技人员,这些游子同家乡接触最多的是史志部门,回家探亲一般到史志办来
坐一坐,谈一谈,史志办事实上成了一个特殊的窗口单位。通过他们来信、来函、来
访,汇集了大量信息。史志办将那些有价值的建议要求,定期编印成史志资料,向县
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送阅,有不少得到采纳,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来
,史志办公室每年平均为市内外有关部门提供资料信息200余份(条),为不少部门和
人士解决了悬而不决的难题。如为弄清游子1947年在胜华金矿工作是否计算工龄问题
,史志办根据修志期间研究掌握的资料,对胜华金矿的性质、隶属给予了谨慎而有权
威的答复,先后接待来信来访80余人次。
地方志书是资料宝库,需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招远以“金城天府,银丝之
乡”而著称,在志书中重笔突出了黄金、粉丝这两大经济优势。成书后,不断挖掘、
考证、整理相关资料,及时提供给市委、市政府,为市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招远
是全国产金大市(县),黄金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居全国首位。通过《招远县志》《招
远黄金志》《招远金矿志》的丰富资料,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黄金博物馆,融探、采、
选、冶、加、销为一体的“中国金都”黄金旅游项目也在建设中。招远是龙口粉丝的
发祥地和主要产地,有着悠久的粉丝生产历史,产量居全国之冠,全市专业生产厂家
164个,年产粉丝9万吨,占全国豆类粉丝总产量的81%以上。做好龙口粉丝资料的征
集和研究,为粉丝生产当好参谋,是史志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如在申报龙口粉丝专利
商标过程中,撰写“龙口粉丝名称溯源”一文,为其提供了权威性资料。2000年10月
,按市政府要求,史志办与北京物辉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拍摄粉丝专题片《我要
办个展览馆》,史志办提供了相关资料,编写了角本,在人物安排、古迹寻访、场景
布置、审片改片以及摄制组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专题片35分
钟,于2001年4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四台播出3次,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好评。鉴于龙
口粉丝在招远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史志办依据历史资料起草《粉丝博物馆设计
及预算草案》,报市政府批准。投资上亿元的温泉旅游和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史
志部门也提供了详细可靠的资料。
志书作为信息载体,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应当不断开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服务。1991年编纂《金城游子》第三辑,卷首增加了现任市六大班子成员名单和招
远概况,卷末有偿刊登了部分单位简介和部分企事业名录,既提高了企事业的知名度
,又增加了办公室收入。1996年3月出版的《招远年鉴》,有偿征集了78个彩页。20
00年1月出版的《招远市村庄简志》征集的彩页有200多幅。彩页活跃了志书的版面,
提高了志书质量,更好地体现了志书的功能。同时也宣传了招远的企事业,加强了联
系,使方志事业与企业共同发展。
招远属经济发达县级市,全国百强县(市)之一,各级领导重视经济工作,地方志
工作往往容易忽视。通过地方志自身优势和十几年的不断开拓创新,地方志工作挤进
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盘子。史志办主任经常出席市长办公会,市领导经常到办公
室检查指导工作,地方志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如续修志书工作,2000年12月召开了全
市《招远市志》编纂工作会议,布置了任务;2001年2月对撰稿人员进行了培训。工
作开展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协调督查,定期发《招远政务督查》,通报各单位进度和
质量。续修志书工作进展顺利,60%的单位已完成资料征集任务,其他单位工作也在
进行中。
史志办公室成立近二十年间,先后编纂出版了《招远县志》《招远年鉴》《招远
市村庄简志》《金城游子》《招远市科技人才荟萃》等10余套书,印发了一大批史志
资料,为招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方志延绵几千年而不衰,现
在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科技的时代
,信息的时代,地方志尤显其独特巨大功能,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地方志机构应当
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拓事业,把常务性工作与主体工作,中心工作与具体工作相结
合,把地方志工作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地方志机构建成地情中心,建成
党委、政府的参谋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责任编校: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