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方志功能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56&run=13

侯玉杰 范本龙

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滨州市(原滨州地区)编纂出版了1部地区志、7部县市
志、4部地方综合性年鉴,并编纂出版了100余种资料性书籍,抢救、积累资料1亿多
字。这些志书和志类资料在服务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全面反映
一地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是当地领导的“辅治之书”。滨州地区各级
领导十分重视地方志的资治功能,把当地志书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经常结合工作
实际阅读和查阅有关资料,使其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惠民县植桑历史悠久,建国前就有多处桑园。1977年全县专用桑园曾发展到500
0亩,后来虽然由于多种原因使桑园几乎绝迹,但发展桑蚕生产的自然环境完全具备
。县史志办在收集整理的志书资料中,将这一情况作了全面、详尽的反映。1989年,
中共惠民县委、县政府根据这一资料提出了调整全县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桑蚕生
产的战略部署,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桑蚕基地建设的意见》,此后,桑蚕生产作为一
种高效、特色农业在惠民县迅速发展起来。到1997年,全县桑园发展到6万亩,连续
几年在全省保持了蚕茧质量第一、产量第二的名次,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邹平“长山山药”以其种植历史悠久、块大粗直、产量高、肉细质脆、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可以入药而闻名,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发展一直不快,且近年很少为
外地所知。邹平县史志办在收集修志资料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他们除将“长山山药”
的情况记入志书外,还及时利用这一资料先后在《滨州日报》《大众日报》《山东风
物综览》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长山山药”的种植历史、栽培管理技术、
食用药用价值、发展前景。此举引起了邹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适时地做出长
远发展规划,使长山、苑城、礼参三镇的山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截至1998年底,已
种植1500余亩,产量达250万公斤,仅此一项,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近百元。邹平县
史志办公室还将志书中的“长山山药”资料发布到因特网,加大了宣传,扩大了影响
,使“长山山药”供不应求。

二、为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服务
爱国主义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地县两级志书出版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明地情、爱家乡的宣传教育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1
997年,滨州地区史志办与中共滨州地委宣传部、滨州日报社联合举办了“知滨州、
兴滨州读志百题竞答”活动。从《滨州地区志》中精选出能够全面反映全区历史与现
状的一百道题,刊登在《滨州日报》上,并下发了要求积极参加这一活动的通知,从
而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掀起了一个读志书、明区情活动的高潮。各县市及地直各部
门将此项活动作为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重要内容,号召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在竞答
题刊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收到来自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等社会各层次的答卷5
397份。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各级领导进一步提高了对志书“资政、存史、教育”
功能的认识,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地情教育,激发了
热爱滨州、建设滨州的热情。
滨州市所属各县市利用志书进行地情教育的活动也开展得丰富多彩,取得了良好
的社会效果。县级《滨州市志》出版后,市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学志用志,在
青少年中开展‘爱我滨州’活动的通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期间,各乡、
镇、办事处及市直各部门都积极利用市志资料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了“读市志
、明市情,爱家乡、兴滨州”的活动热潮;在1998年冬季的农村“社教”中,市委决
定把《滨州市小康村志》作为“社教”的重要学习内容,号召全市各个村庄学习小康
村战天斗地、勤劳致富的精神和经验,使广大农民更加坚定了热爱家乡、努力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博兴团县委利用《博兴县志》资料组织了“了解县情、振兴博
兴”的知识竞赛,对全县广大青少年进行了一次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博兴一中的
政治、历史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利用《博兴县志》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讲的是身边的事,入耳入脑,说服力强,是其
它教材无法替代的。”

三、为经济建设服务
补史之缺、续史之无是历史赋予修志工作者的职责,而发掘人文自然遗产,服务
于当地经济建设,更是时代对社会主义新志书的客观要求。为此,广大修志工作者不
辞辛苦,从史志工作为现实服务的角度,对历史上的传说和名人进行了大量的考证、
挖掘工作,为当地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做出了贡献。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广为传颂,但历史上是否真有董永其人,其故里何处,却久
无定论。虽在博兴境内有许多传说,嘉祥县武氏祠石刻也有有力佐证,但缺乏系统依
据。博兴县史志办的同志对此进行了专门考证。他们去江苏,访河南,阅古籍,查碑
刻,在取得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论文,并召开董永及其故里专题论证会,山
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河南大学朱绍侯教授等全国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到会
,对大量史料反复论证、研讨,确认“董永实有其人,故里山东博兴”。遂将这一资
料正式记入《博兴县志》。董永故里的考证和《博兴县志》的记述,产生了广泛的社
会影响,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博兴县在县城中心建起了董永塑像,加强了宣传力度
,提高了博兴的知名度,吸引了国内外的许多商家和游人前来参观和开展经济交往等
活动,为全县的对外经贸和招商引资等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博兴酒厂先后以“
董公”“董郎家酒”等注册商标,开发生产系列白酒18种,畅销26个省、市、自治区
并出口俄罗斯、朝鲜、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博兴啤酒厂和博兴县陈户村酒厂也分别使用了“董永”“董府”商标,利用名人效应
,打开了市场,扩大了产品销路,效益很好。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与邹平县有着特殊的关系。他两岁丧父,母谢氏
改嫁朱文翰,四岁时随继父移居当时的长山县,前后在邹平长山生活了18年。在邹平
的18年是范仲淹一生思想、人格、事业的奠基时期,浓郁的齐鲁文化的熏陶和劳动人
民的高尚品质哺育了范仲淹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邹平县史志办的同志将这一历史史
实记入《邹平县志》,并充分利用志书资料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邹平的知名
度大为提高,带动和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邹平酒厂将厂名更名为“山东
范公酒厂”,推出了“范公”牌系列白酒,不仅大大提高了该厂的知名度,而且也大
大提高了产品的文化韵味和经济效益,其主导产品“范公特曲”先后荣获山东省优质
产品、山东十佳名酒、山东十大名酒、中国文化名酒、世界优质产品金奖、山东省“
最佳质量奖”等荣誉称号。现已形成年产酒精5000吨、粮食白酒700吨的生产能力,
具备了国家大型企业的规模和条件。

四、为社会各业服务
志书全面翔实地记述了当地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和社会各项事业的
发展变化情况。多年来,它以其自身优势,为滨州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
史料、数据,较好地发挥了信息查询、解疑释惑的功能。
无棣县境内的马谷山,是鲁北乃至华北渤海沿岸惟一的一座火山山峰,地质景观
十分特殊,是山东境内为数不多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一座,其火山喷发遗迹产物
非常丰富。根据县领导的意图,县史志办的同志以《无棣县志》中的有关记载为基础
,协助有关部门对马谷山进行了考察研究。从马谷山的形成、形态构造以及所处的地
理位置、现状等方面论证了它的特殊性,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进而引起
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底,省环保局会同省地矿厅与省计委、省建委、省财
政厅、省地质勘查局、山师大、青岛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对马谷
山进行了认真的勘察、评审,一致认为马谷山作为独特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火山地质
遗迹,有着重要的科研、教学和保护价值,因此,同意建立“无棣县马谷山省级地质
遗迹自然保护区”。这一保护区的建立,将对研究近代地质的变迁,以及鲁北平原、
黄河三角洲环境演变,追溯近代人类活动的踪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具
有旅游开发和经济开发的价值。
阳信县的一个经济部门因为给其生产的白酒命名涉及一位历史名人,向县史志办
咨询,县史志办的同志根据《阳信县志》的记载和所掌握的大量资料,及时提出了这
一历史名人的籍贯不在阳信的佐证,避免了一次因商标命名有误而可能引发的纠纷。
滨城区境内的秦台,是重要的古文化遗存,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前不
久,滨州市农委认真查阅了《滨州市志》中有关秦台周围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历
史资料,了解了关于秦始皇遣徐福东渡求仙、筑台以望的历史传说,由此制定了开发
利用秦台的规划。计划以秦台古迹为依托,以徐福东渡为内涵,配以秦台水库的广阔
水面资源,重建玉皇殿、徐福庙及配套的亭台水榭,把此地建成一处旅游胜地,以吸
引海内外游客。这一规划,已得到了市领导的同意。

五、为凝聚游子乡情服务
全市第一届地、县市新编地方志出版发行后,以志为媒介,密切了在外同乡与家
乡的联系,激发了游子的浓浓乡情。原籍滨州市小营镇的原深圳华樱饮食服务总公司
总经理崔福生先生从志书上看到家乡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尤其是看到自己也
上了《小营镇志》后,对家乡人民没有忘记自己深为感动,先后为家乡建学校、修公
路捐资162万元。医学专家徐荣祥读了《沾化县志》十分高兴,思乡之情难以言表,
随即与沾化天祥植物油厂议定,凡配制烧伤药膏所需小磨香油,全部由天祥植物油厂
供应,年供货量1000多吨,并为家乡捐资10万元修建一所小学。更多的在外同乡从县
市志中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分,纷纷来信表示愿为家乡的经济腾飞献计尽力
、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原籍博兴县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崔兰棠主动提出
为家乡企业在上海开拓市场提供法律咨询;原籍邹平县的退休干部任广能受聘于天津
的一家外资公司,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及时为家乡提供铸造项目、引进外资;邹平
籍同乡魏广远主动要求帮助家乡在上海推销金丝小枣制品等等。
地、县(市)志书被海外同胞所收藏,为他们了解家乡改革开放打开了一扇窗口,
也激发了他们的思乡之情。沾化籍哲学家郭本道之子郭文杰,读了县志中其父亲的传
记后深为感动,遂与在台湾的故交亲友联系,宣传近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积极引荐
台胞到沾化投资办实业。著名植物病害专家罗清泽教授的侄儿罗玉琳,读了《沾化县
志》中其叔父的传记后寄函赞誉,“大陆修志,秉笔直书,不偏不颇,不亲不远,功
过是非,自由事实评说”,进一步密切了与家乡的联系,表示愿为家乡经济建设出力

滨州市各级史志工作者在全面完成第一届社会主义新志书编修的基础上,正在认
真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续修新志书、整理出版志类资料。随着社会各界对修志工作认
识的不断提高,志书及志类资料将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存史的功能,在促进全
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校: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