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实用性的思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47&run=13

孙春丽

一、客观地认识年鉴的实用性
任何出版物都有其实用性,即便是小说、诗歌,也有可供阅读、欣赏的实用功能
。年鉴作为工具书,实用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不然就不叫“工具书”了。年鉴具有
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这是其最根本的实用性。同是工具书,其实用性不完全相
同。年鉴在实用性方面,有其明显的优势:
一是权威性。综合性年鉴一般都由地方一级政府主持编纂出版,专业年鉴也都由
政府有关部门编纂,我们常称它为“官书”,所谓“官书”,即意味着权威性,因为
它是政府部门发布,所载的内容是可靠的。
二是信息密集,内容涵盖面广。一部综合性年鉴,洋洋百万余言,内容包括了一
个省、一个市、一个县党政军各部门和各行各业,“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
,记述了一年内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成就、新变化等,信息异常密集,具有信
息总汇性。专业年鉴是本部门、本行业信息最为齐全的书面总结。一册年鉴在手,一
般就能获得一年中最新、最全的资料,这是年鉴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是连续出版,便于保存和研究。年鉴是分年度连续出版的,虽然从单本看,年
鉴所载的有些跨年度的事物会呈不完整状态,但因其连续出版,从整套或多本年鉴来
研究,就可以获得系统的资料,比较完整地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这是其他一次
性出版或若干年出版一次的工具书所不具备的。
当然,任何工具书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在肯定年鉴的实用性功能方面的优势的同
时,也应看到它的局限性。
首先,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信息载体相比,年鉴在反映新情
况、新成就、新变化中时效性较差。年鉴反映的是上一年度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其内
容与封面标示的年份不同,读者如果想知道当年发生的最新情况,年鉴就无法满足要
求。
其次,虽然综合性年鉴具有内容涵盖面较广、信息较密集的优点,但也有“浅”
的弱点。年鉴中每个行业只能记载主要的方面,有些专题条目只能点到为止,与专业
性的工具书相比,相关的内容就显得比较简略、语焉不详。
第三,读者面相对较窄。年鉴的读者群一般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研究人员等等
,相对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年鉴的读者面无疑要小
得多,专业性年鉴的读者面一般比综合性年鉴更窄些。
年鉴的这些局限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年鉴的实用性。实事求是地认识年鉴的局
限性,有助于我们发挥其长处,努力弥补其不足,更好地增强年鉴的实用功能。

二、增强年鉴实用性的途径
这些年来,年鉴界在不断提高年鉴质量、增强其实用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取得
了可喜的成效。笔者管见,增强年鉴的实用性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断完善年鉴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部年鉴编纂工作的蓝图,它决定着
年鉴的性质、选题范围及选材方向。框架结构设计得越科学合理,年鉴的信息总汇性
就越强,其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实用功能也就越大。框架设计一旦设计出来以
后,大体上是相对固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年鉴的框
架结构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其容纳的内容更为全面,分类更趋合理,包容的信息
更为丰富,更加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这样才更具有实用性。当前,年鉴特别要
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并及时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体现这种变化。《山东
年鉴》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根据山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差不多年年都要抽出
专门时间进行研讨,对年鉴的框架结构做一些微调,逐步增设了海上山东、海洋科技
、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等内容,对反映山东改革开放的现实,体现山东特色做了
一些探索,提高了年鉴的使用价值,受到读者的欢迎。
2、增加信息量。年鉴的信息量越大,其实用价值就越高,使用者总是希望书中
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增加信息量,要尽可能增加统计数据的信息量。笔者曾听到一
些年鉴使用者反映,他们更看重书中提供的统计数据,有时一段长长的文字还不如一
组数字、一张表格更直观、更清楚。《山东年鉴》的市地县规范化格式几乎全部用数
字说话。
3、增加实用性资料。比如,在年鉴上刊载各省、市、县等同级行政区(可选择若
干个有比较意义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横向比较资料,由于一般使用者难于得到这类资
料,因此这对他们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4、提供的数据要准确。准确和较完备的数据是年鉴权威性的重要体现。年鉴所
载的重要统计数据不但要准确,而且要连续可比,这样才有较高的使用、研究价值。
当前,年鉴编纂中在数字上出现的问题,有的是分项数字相加与总数不符;有的生产
增长数据有记载,下降了就不载,或者采用模糊手法打马虎眼,如“有所下降”“比
上年滑坡”等等,使人雾里看花,影响了年鉴的使用价值。
5、建立完备的检索系统。如目录(同时有中英文目录更好)、索引等,完善、便
捷的检索系统可方便读者使用年鉴。
6、缩短出版周期。时效性不强是年鉴的一个弱点,尽量缩短出版周期,尽可能
早出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
7、宣传年鉴,扩大年鉴的知名度,努力扩大年鉴的发行量。不可否认,年鉴作
为一种资料性工具书,社会知名度还不高,大多数年鉴发行量不大,这不利于年鉴的
推广和使用。大力宣传年鉴,让更多的人了解年鉴、使用年鉴,这是使年鉴实用性得
到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有关年鉴实用性的几点思考
1、要重视对提高年鉴实用性的研究。这些年来,年鉴界对年鉴的编辑、出版工
作越来越重视,编辑质量越来越高,书越来越精美,广告、发行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
成绩,这是很令人欣喜的。但相对来说,对年鉴的使用问题研究不够。比如,到底有
哪些人在读年鉴、使用年鉴,年鉴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有什么用处、产生了什么效果、
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有针对性地提高年鉴的实用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关系到年鉴
的生命力与长远发展,亟待加强调查和研究。
2、提高年鉴实用性要从大处着眼。有的同志认为,年鉴要增强实用性,应当增
加一些高考分数线、列车(飞机)时刻表、公交指南之类的内容,群众就喜欢看,就能
使年鉴“飞入寻常百姓家”。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无助于提高年鉴的整体质量,在实
用性方面也无多大实际意义。有些城市年鉴,比较详细地记载一些公交等等的发展情
况,是完全可以的,但企图使年鉴成为群众出行的指南,恐怕不切实际。因为市民完
全可以花少得多的钱,买一份更加实用的交通图。再说现在城市交通发展很快,年鉴
上刊载的公交线路、时间等到出书时很可能已成了明日黄花。提高年鉴的实用性,还
是要在反映一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反映事物的本质上下功夫
,不要失去年鉴的个性,把它搞成“四不象”。
3、要帮助读者提高使用年鉴的水平。增强年鉴的实用性固然重要,在某种意义
上,使用者是否认识和使用年鉴更为重要。如果某君只是捧着一本年鉴把玩不已,口
称“好书,好书”,而全然不知如何使用它,那么对他来说,年鉴的实用性就无从谈
起。据笔者了解,目前拥有年鉴的人,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放在案头、书架上
当摆设;第二种是在需要时翻一下;第三种是真正懂得年鉴的价值,能够对年鉴中看
似无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来,用于指导工作。
4.关于年鉴可否记载预测性资料。对此,年鉴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
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年鉴应当增加预测性信息;另一种意见认为,
年鉴记载的内容以年度为限,不应有预测性内容,况且预测性内容还可能存在不真的
成份。笔者以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特别是经济部门迫切需要
更多、更快、更有效的信息,包括预测性的信息,年鉴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可以在
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是增强年鉴实用性的一种办法。那么,提供预测性信息
,是否有悖于年鉴的属性?我以为两者不矛盾。一是因为预测性信息是基于对这一年
度经济运行实况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的一种分析判断,跟年度内各项事物的发展进程密
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从香港、台湾等地的年鉴看,他们
都很重视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香港经济年鉴》每个行业的文章基本上分三
部分,一是“概述”,二是“产销情况”,三是“新动向”,其中“新动向”就包括
了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台湾经济日报社编印出版的《经济年鉴》也是这样,
每个行业的文章基本上分四个标题:一是绪言;二是产销概况;三是当前问题与建议
;四是未来展望。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年鉴对预测性分析非常重视,这恐怕正
是为了顺应广大企业的要求,也是年鉴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原因之一。
年鉴增加预测性内容,当然有一定的难度。做好科学的、比较准确的预测不容易
。首先,要求作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预测分析不是瞎子算命,它必须建立在作者对
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目前我们的年鉴作者,具有较高专业水
准、一定政策水平的还不多,许多是办公室文秘人员,并非经济专家,有的只是把本
单位的年度总结或领导讲话改头换面一下充作年鉴稿,要求他们写出有水平的预测分
析显然较难。其次,增加预测性内容对年鉴的出版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台湾等地
的一些年鉴能做到三、四月份即出书,由于出书早,预测性内容就有了较强的实用性
价值。目前,我们多数综合性年鉴要到七、八月份以后才出书,能在五、六月份出书
已很不错了,且只有极少数年鉴能做到,个别的甚至隔年才出书,这就使预测性内容
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至于有的同志担心预测性内容不准,成为笑话,我认为这种担
心不必要。预测分析当然要力求科学、准确,但要求百分之百准确,恐怕也失之过严

责任编校: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