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方志的实用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43&run=13

张慧珍 张海澜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历代各朝有史,各地有志。方志体例独
特,纵及千年,横及百科,是一个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
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一应俱全的全面、系统、准确的综录。在浩
瀚的史海之中,它独树一帜,有着独到的文化地位和历史地位。先人,将方志的历史
功能简约地概括为“资治、教化、存史”六字。今天,新编方志则可为我们党政领导
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地情资料,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并积累了大
量可贵的资料,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方志绵延不断,世代相传,从古到今,经久不衰。为什么方志会有如此鲜活而旺
盛的生命力呢?人们把它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展所
起到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归结为它的功能--“资治、教化、存史”。而今,新方志的
编修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起步,《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
:新方志应当系统地记载地方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为本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基本情况,以利于地方领导机关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决策。新
方志可以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便于查考的、实用的
系统资料,有助于各行各业全体干部、职工提高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新方志可用于
各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
第一章第二条指出:“编纂地方志……对全面了解我国地情国情,对推进我国两个文
明建设,对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有重要意义”。这两段文字既阐明了编纂社会主义新
方志的目的,也指出了新方志所具备的三大功能:全面了解国情地情--资政,推动两
个文明建设--教化,积累保存地方文献--存史。笔者认为,还可以在理论上将其合三
而一归结为:方志在资政、教化、存史等多个方面所具备的实际使用价值,即其实用
性,使方志得以老树春深、更发新枝,后世永继。
“资治”,是方志的首要功能。方志编修之所以数千年而不衰,除了自身的文化
传统之外,最关键的是官修官用,是其实用性使执政者给予了它应有的社会地位。社
会地位只取决于被社会需要的程度。志书的作用决定了志书的生存和发展。“资政”
是其外层表现,“实用”才是深层次的本质,因此才有了“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
国者以志为鉴”的古人云。一部志书在手,便知一地之历史兴衰、经济枯荣、社会变
迁、政权隆替、民族分合……古往今来有志之士何乐而不为呢?正是这种“古为今用
”的实用性,使导源于国别史、地理书和古地图的地方志,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而形
成并逐步建立起了新的科学--方志学,并历经千年而昌盛。宋代真德秀说:“为此郡
之吏者不可无此书。”清朝人编的《史志悬镜》中讲:新官上任后一定奉行的“莅任
初视”第三项就是览“志书”。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每解放一个县城总要找当地的县志
看。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不仅自己调阅了大量的四川方志,还辑选了
部分方志推荐给与会同志,提倡利用方志提高领导水平。这些均体现了方志在“资治
”方面的实际使用价值,即其实用性。
“教化”是方志的又一功能,词义解释为教育感化。方志的教化功能是指对人们
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方志的这一作用产生于宋代突破地志、地记
等形式,将记地与记人、自然和社会结合,由地理范畴迈向史学领域,而极大地提高
其价值之后。旧志的作者,非常重视方志的教化作用。《弘治句容县志后序》写道:
“志之为书,有关志体,有补风化,其为益大矣。”说明了志书对培养良好社会风气
的作用。这些实际的作用正是志书的生命之源,为历代所注重的根本。当今,古老的
方志摒弃其糟粕之后,更大有作为。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新方志是进行爱国
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的、生动的、亲切的、富有说服力的教材。目
前,在继承与开发文化遗产、发掘地方革命传统教育教材、弘扬传统文化等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之中,方志与正史相得益彰,显示出无
可替代的作用。方志的实用性可谓大也。
“存史”是方志又一重要功能,是方志发挥作用、体现功能的物质基础。它将一
定区域内自然和社会、政治和经济、历史和现状的兴衰起伏、发展变化详实记述出来
,保存下去,供当代和后世之人查阅参考,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
典籍。明朝永乐十六年颁发《纂修志书凡例》二十二条,对记述内容作出具体规定。
如规定“土产贡赋,田地税粮,课程税钞,自前代至本朝洪武二十四年前永乐十年之
数,并悉录之”。正是由于志书具有翔实、可靠的丰富资料,历代方志才成为了不可
替代的经世致用之作。“韩愈过岭,先借《韶川图经》阅览;朱熹下车,首以《南康
郡志》为问”,皆因方志有可资征信之地情史料。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它可为招商引资与海外游子牵线搭桥,可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翔实史料,可为精神
文明建设拓展空间。史海钩沉,陈料新用,方志在各个领域均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
作用,体现了史类书籍少有的实用价值。
实用性,即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功能,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志书的实
用性,是指志书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所发挥的有益作用。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古
为今用,今日修志亦为当代和后世所共用,一个“用”字概括了其诸多功能。无论是
编修国史之用,天子治国之用,官吏鉴览之用,攻守韬略之用,国计民生之用,还是
社会风教之用,均是从实用的根本而派生出来。宋元之后随着方志的成熟定型,方志
学家提出了“六字功能”说;民国时期,著名的方志学家黎锦熙提出方志可为科学资
源、地方年鉴、教学材料、旅行指南等“四用”;李泰从方志可详史之略、补史之
缺的角度提出“七条”;建国后编修新方志,方志宗师朱士嘉撰文论述方志资料为我
国四化建设服务有“六个方面”;董一博则认为“方志功用约可分十二个方面。”…
…所有这些无一不说明方志的实用性在于各个方面,而各个方面又无一不体现着方志
所特有的实用性。方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宝库,古老方志沉淀的资源
有待于今人与后人去发掘,新方志的丰富内涵将由现代行家里手去累积。古往今来方
志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源就在于它方方面面的实际使用价值的存在。实用性--方志
功能根之所在,无限生机之所在。

责任编校: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