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文化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36&run=13

孙兵

一、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文化
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
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构成
互为区别的地域文化。黄河三角洲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存在。在先后数千年时间里
,黄河从这里流入渤海,由于地势和海潮顶托,大量沉积的泥沙冲积成了不同时期广
袤不等的三角洲平原。域地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便都与黄河息息相关。黄河给这里
的人民以生息繁衍的物质条件,这方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既受惠于黄河灌溉之利,又
饱受黄河决口泛滥之害,在长期以黄河河水为农业命脉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
了黄河三角洲祖先以黄河水利、水患为本源的黄河农耕文化;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机
械重复、特定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诸如水域及地表的平缓,使该流域文化呈现匀
速缓慢发展曲线,封闭保守、因循蹈规的意识表现明显,人群心理中忠厚、朴直、忍
毅特点突出。被称为“中国之忧患”的黄河下游区域的“善淤、善决、善徙”,洪水
、凌汛相继侵扰,迫使三角洲先民在“洪水横流、人畜漂流、庐舍为墟”的残酷现实
面前一次次为生存而奋力与大自然搏斗,又在与南来北往争夺这块边缘枢纽军事战略
要地的外来入侵者抗争当中,培养起了顽强、坚韧不屈的尚武之风,形成了以古代战
争,古代伟大军事家孙武军事思想,近代白莲教、义和团、捻军等农民运动为典型内
涵的黄河三角洲精武文化。足迹遍及三角洲的黄河也为这里的人们源源提供了精神养
分,塑造出了人们特有的精神风貌。人们把对这片土地的理解和对世代生活悲欢五味
以及对社会行为规则的阐发统统融入一个自创的精神体系当中,形成了以博兴吕剧、
胡集书会、清河镇木板年画、河南张泥人、滨州剪纸等为代表的土生土长而又自成一
脉的三角洲人文艺术文化。在民族争自由、求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黄河三角洲英雄
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坚强与忠诚开辟出了山东五大抗日解放区之一--渤海解放区,
在为全民族解放事业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以光荣革命斗争传统为象征的渤海革命历史文
化,为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设人才的孕育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因素和思想基础。
四种类型的文化构建成了独具黄河三角洲特色的地域文化主要特征。

二、黄河三角洲地方经济与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
黄河三角洲开发项目最初由国家计委于1989年确定,1992年在山东省委五届九次
扩大会议上将建设海上山东战略与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一起确定为振兴山东经济的两
大跨世纪工程。1993年5月,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全面启动。整个经济区域包括东营
、滨州两市、地,共12个市、县、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9.34万人(1
999年底)。开发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全国经济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如今已被国家计委
列入21世纪优先发展项目。
经济振兴与文化复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经济繁荣不会自动带来文化进步,
正如富庶的石油国家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而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也未能成为文化大国
。因此,我们应将社会现代化视为一场整体的演进,着力提高黄河三角洲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同时,高瞻远瞩,富于创造性地从事本地方现代化的文化建设。
黄河三角洲地处津浦、胶济铁路干线外侧,渤海湾的偏内角,公路、水路系统不
发达,由于地缘和自然资源的制约,加之改革开放的梯次原因(不在优先之列)、缺乏
发展工业的先天要素比较优势,工业化进程缓慢、滞后,特别是在县域经济这一特定
领域,一直未形成强有力的工业,以农业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到了90年代才得以改变。
黄河三角洲地区因为受外来先进文明的积极冲击较小,地域文化表现得对新事物正面
反应显得缓慢而不敏捷。而过去长期农业生产习俗和计划经济传统思维方式却依然发
挥着强有力的束缚力,延缓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步伐。比如落后的林产观念导致
区域内林木覆盖率低,涵养调节自然能力差,在近几年实施林地确权之前,一直是林
业发展阻碍力。农村中流行有“前不植桑,后不种柳,门前不栽大白杨”的生产禁忌
,连槐树也因有“鬼”字旁而被当成不吉利。域内特别是农村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帮会
文化也时时阻碍着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乡社结义、拜把子、宗法势力等等以血缘、地
缘为纽带的组织形成制约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性因素之一。传统农业的弱质地位
,国有、集体企业的量小势弱强化着相当部分人们的轻商重官和求稳求安意识,反过
来加剧了地方经济负担和保守心理。开拓、领先、创新等价值观念难以形成社会普遍
共识。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优质棉重要生产基地。纺织品是全区域出口创汇的拳头产
品,但多属于一种以大量原料、半成品出口的劳作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时只是香
港、韩国棉产品价格的1/4到1/5,是法国、意大利同类价格的1/8到1/12,其中不仅
在于缺少其相关服装名牌品牌的智慧型产品强有力支撑,而在于我们的纺织行业尚待
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追踪更高水平的国际化竞争趋势,把产业竞争
的着眼点从劳动力成本转向科学技术和企业文化层次上来。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因为经济成果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加机械、资源加资金,而
是包括文化教育、思想精神、科技智慧等因素的综合凝结。社会历史的发展实践表明
,经济需求有着明显的文化导向,这种导向逐步由原来以经济价值、经济消费为中心
转变到以心理、道德、社会及审美等精神价值为中心。用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话说
,就是由原来只能满足少量基本物质需求的经济,转变为力求满足永无止境的各种精
神需求的经济,这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
化。”当我们新黄河三角洲的文化思想体系在尚未构建完整以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时
候,知识经济的时代已悄然走来,国家之间,国家之内地区之间经济实力的竞争已开
始转向同各种文化实力的较量。这里所说的文化应理解为除去指科学技术和人的素质
外,更包含着一种人文精神。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追求以人为本的经济社
会发展与追求单纯经济增长是截然不同的,发展转型时期的黄河三角洲比以往任何时
期更需要人文精神,需要人文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制度给予内在结构性支撑,需要人
文精神对本地方经济进行推动和规范。
黄河三角洲文化凝聚着一代代黄河三角洲人智慧和创造。黄河三角洲地区有着丰
富的自然资源,这是地域经济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经济资源决非仅是地下加
地面的物质资源。当今存在的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也是我们可加利用的另一类宝贵财
富,是当地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黄河三角洲文化在不断加快的改革开放与地方经济开发中的创新
文化的创新与进步能够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进化、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现
实生活的不断完善。地域文化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动地区
经济增长的持久的决定性因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里贫穷一是指物质上的匮
乏,一是指精神上的残缺。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价值精神的引导,经济再繁荣也只能
是病态的、扭曲的繁荣。
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快步发展壮大着,但是,在全省各地区以及环
渤海经济圈当中长期处于弱势与落后地位,今天仍有消极影响。从习俗及生产力水平
相近的地区比较看,地跨豫、皖、苏、鲁四省边缘的“淮海经济区”在低谷状态中快
速隆起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协作典范;其中区位及资源并不比黄河三角洲优
越的临沂市也赶到前面。在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淮海经济区1998年底提出“淮海
大旅游”的构思,比国家正式倡导旅游新兴产业的提法早了一年。而黄河三角洲地区
只在2000年才付诸旅游规划开发行动,而且是在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
下才尾随行动的。从大力推动区域内的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增长看,域内各级政府职
能体现得不够及时、充分,表现为过多依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机制转轨滞后;从
域内企业经营行为看,管理思想、制度多着重于对物的管理。公司化改制不规范,真
正的利益机制尚未形成,人才机制尚未完成市场化,不少企业信息沟通存在障碍,一
些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的行政干预导致市场发育度低,上述存在的种种矛盾、问题不
全是体制的原因,而是信息和知识的问题,是深层次的观念、文化的体现。经济领域
不断的变革以及竞争领域的不断扩大,使我们三角洲人不能回避一个现实课题:新黄
河三角洲文化精神的重建与创新。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
、凝固性和保守性,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本地区的主导文化。由
于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缺乏自省意识,头脑中还残存着一些与当今整个扩大开放形势
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不相适应乃至相抵触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一切创新首先应开始于观念创新。正如东营市委领导所讲,不管怎样开
发,开发人的观念是第一位的。当某些传统的旧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难以有效推进本区
域的现代化进程,观念的更新转变则是促发行动转变的条件。黄河三角洲地区正朝着
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迈进,这一时期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产品
的竞争,劳务的竞争,科技等经济因素竞争,实质上是通过诸如企业家、企业文化、
政府行为、执法环境、知识价值、品牌形象、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等非经济因素的文化
竞争。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还表明,一个地区经济要率先发展,除须具备某些经济优势
外,在文化方面必须形成某些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企业文化精神。举
企业文化的例子,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界享誉百年的老字号,也是
一家颇有文化特色的优秀企业,董事长冯根生的观点是:产品的覆盖即是一种文化的
覆盖。他认为:市场意识首先就是一种文化意识。纵观我国声誉卓著的企业,无不拥
有独具个性而又强有力的企业文化。
经济活动产生产品。21世纪产品的同质化、消费的个性化会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
势。在这个背景下,寻求产品功能上的差异化不太现实。品牌间比拼的将是实力、耐
力和文化。地方品牌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地方文化对消费者的征服上。地域文
化也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就有老化的危险。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指出的:排在世
界500强的企业,其异于一般企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总是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注
入活力,亦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保持创新精神。地域文化欲要生生不息,必定创
新,创新才能生生不息。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战略在宏观层面是政府调控行为,在微
观层面应当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倡导鲜明的
地域文化风格和文化类型。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发展。变则通,不变则殆。创新首先是观念。没有创新
就无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创新是时代的课题,是时代的精神。
包括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内的鲁西北地区在1980年率先全面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从整体上推进了生产的发展。带头冲破极左思潮桎梏,在全国农业生产体制大规模变
动中,鲁西北地区在全国一马当先,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浪潮,与安徽滁州地区
开始时间相差不多。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勇气却未被它的创造者们包括三角洲人加
以发扬光大,被人渐渐遗忘,我们又在徘徊了。因此,衡量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不能
仅看物质上的成就,要看精神及思想观念上是否实现了创新和革命。如火如荼的革命
战争年代,我们生成了先进的、新型的渤海革命文化,如今,历史呼唤黄河三角洲文
化焕发出生命力量,再度实现新时期的文化创新和人文精神打造。

四、利用文化后发优势,实现黄河三角洲经济跨跃式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抓住机遇是非常重要的,但抓住机遇首先是解放思想和更新
观念。就省内比较而言,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一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基础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西部地区与胶东半岛地区经济仍有很大差距,
而且存在差距继续扩大趋势。重要客观原因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起步晚,步子慢、规
模小、层次低,从而直接表现为经济的差距。而东部半岛地区的领先,从外因看主要
得益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实施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东部半岛地区市场经济成
份比较大,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较强。而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关键的主观问题是观念
问题。其实,抓住机遇比抓住资源来得更重要。因为在传统工业时代,战略资源是资
本,企业唯一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不断的赚钱;而在信息经济时代,战略性经济
资源是信息、知识和创造性。因此,加快企业所有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使经
济的活力更多根植于市场经济之上,是今后三角洲地区应采取的对策之一。回顾东部
半岛地区发展历程,尽管有中央和全省的支持,尤其是政策上的倾斜,但必须看到,
东部发展最重要的突破口在于对外开放,关键就在于为其提供了对外开放的条件和机
遇。同是首批沿海开放区域,创造了文化旅游骄人业绩的深圳市却是其中文化资源最
贫乏的城市,从一片海滩到建成“锦绣中华”“中华民族园”“世界之窗”,从文化
历史的虚无到人力的后天再造,珠江三角洲的深圳人的机遇意识和新文化创造力给黄
河三角洲人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从价值观念转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较早树立了
市场、竞争、效率、效益等市场经济意识;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则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观念转变相对滞后,成为制约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性因素。未来发展
应着眼构建新的黄河三角洲文化价值体系和增长机制,创造一个融合地域文化性格和
全民族精神相结合的新黄河三角洲文化。通过改革,特别是一系列有利于发挥知识、
技术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创建和制度安排,进一步调动和激励三角洲地区广大人民
群众的积极性,这将决定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首先应当从思想观念上缩小差距,避
免先发地区经历的曲折路程,借鉴他们成功的宝贵经验,变经济优先增长的单轮驱动
为经济与社会文化同步增长的协调发展双轮驱动,实现江总书记在1999年6月视察黄
河三角洲时提出的“把经济发展、生态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要求。其中,机
制是一个关键因素,建立能够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积极性的适应市场经济要
求的机制,是扩大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根本问题。最后,要推动和实现黄河三
角洲地区地域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是当前经济生活中一大亮点,能够创造新的消
费热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地域文化的保
存与发展的问题。保持和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特色最有效的办法在于让其走上产
业化道路,目的不仅在于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大开发”
闯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立多
元文化投融资体制,使经济活动朝文化含量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也关系到黄河三角
洲地区以怎样的形象进入新的世纪,在新世纪的经济竞争中取得怎样一个地位的战略
问题。这要求我们对现代经济的理解要有一个认识的飞跃,这也是开发取得成功的重
要一环。

责任编校:孙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