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海岸话沧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31&run=13

袁廷海

无棣是一块退海之地,是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久已形成
共识,只是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有无反复,却众说纷坛。大体上可归纳为
二说:一为渐进说,一为进退交替说。无棣沿海的历史遗迹及近代海水的进退为进退
交替说提供了丰富的事实依据。
影响本地区海岸发展的主要因素,据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李绍全、李广雪《大
口河至顺江沟的海岸特征》一文分析有四:一是黄河挟带陆源物质的多寡与海动力作
用,二是潮汐的作用;三是风暴的冲激;四是三角洲地层的压实作用与区域性的地壳
下降。当黄河在县境或其毗邻地区入海时,在潮汐和风暴的作用下、黄河挟带的陆源
物质大量积聚海门两侧,使本区陆地呈扇形向海推进;黄河远离本地区后,陆源物质
供应锐减,在潮汐和风暴的影响下,本地区海岸陆源物质的积聚不足以抵销对沿岸的
冲刷,海岸线便步步向后退蚀。而三角洲的压实作用与区域性地壳下沉在一定程度上
抵销一些进积速度或加剧退蚀的进度。
据李绍全、李广雪在发表的另一篇论文《黄河三角洲上的贝壳堤》中提供的数据
揭示,无棣邢山子、黄瓜岭、马山子、杨庄子一带贝壳堤底层贝壳C14测定,
堆积年代均在5000年以上。与之相应的是,在杨庄子至沾化县山后村的连接线向陆一
侧的王家坟村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铲,证明该地在4000~5000年前大商文化时期已
有先民部族在此定居。
由于远古时期黄河干流在河北黄骅县以北入海,本地区为其分支“九河”漫流地
带,无棣海岸长期呈弱进积状态。春秋时期(公元770年开始)齐桓公塞九河,辟草莱
,本地区进积重点集中于无棣河入海口一带(今孟家庄附近),古代黄河三角洲发育已
有一定基础。至秦汉时期,本地段海岸线已推进到今广武城、秤砣台、秦台一线向海
一侧,于是这一带出现了第一批较大规模的建筑。
秦台,位于今西小王乡秦口河畔。传为秦始皇遣徐福率千名童男童女入海求长生
不老之药,先于饶安故城(汉高祖五年在此建置千童县,今为盐山县旧县镇)集中训练
,经附近出海,日久不见归来,筑此台望之。
广武城,位于县境东北部,高坨子河东岸,西南距埕口15公里。传为西汉广武君
李左车所筑,俗名“车辆城”,曾出土铜剑、箭簇等古文物,在蓬蒿海沙间散弃着汉
陶残片。
秤砣台,位于广武城东南2000米处,曾出土汉代青铜箭簇、残陶鬲把、汉代陶片
及冶炼过的铁块。台北有古车道,地表下1米深处有古灶膛遗迹,每排20个,且有木
灰状遗物。
光武城,位于泰台西北,刘秀初起踞燕制齐时所建。曾出土汉代砖、瓦、陶器残
片及马蹄钱、铁神像等文物。
东汉以后,黄河改道从滨县南入海,县境沿海转为南积北蚀。至隋初建县时南部
已推进到赵沙子一带,开始堆积沿海一道贝壳沙堤。
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黄河夺占北钩盘河,从沾化、无棣分道入海,无棣处于
黄河冲积扇的北侧。1060年(宋嘉五年)黄河又夺占马颊河等河道从无棣东南部入海
,无棣海岸南端更成为黄河冲积扇的中心,本地区再度进入强进积期。1128年(南宋
建炎二年)后黄河改道入淮,其溢水仍断续循马颊河入海,无棣仍处于弱进积期。本
阶段黄河对本地区持续不断的造陆运动,使无棣沿海淤地迅速东伸,良田沃土,生齿
日繁,沿海地位日益重要。于是后唐、后周在广武城屡驻重兵,后周、北宋且有保顺
军之设,金代则设为西县(无棣县)东镇(保顺镇,直隶棣州),至元初遂正式分设为东
、西两无棣县。
元明两代,黄河淤地继续东扩,至明代中期,无棣海岸线达到今大口河、望子、
赵沙子以东渤海的海面上,大口河成为常住居民点,并以其海口宽、水位深发展为海
上捕鱼、航运、商业中心。明地方政府专设巡检司管辖进出口船只、缉私护税,并维
护航运安全。
明万历初潘季驯治黄,尽断旁出诸水道,逼令黄河水全部从淮北入海,无棣海岸
,特别是无棣南部海岸受东北风暴的影响,转入强退蚀期。尽管如此,到清康熙年间
无棣东部、东北部沿海地域尚广,还分布着一些从事农、牧、渔业的居民村落和渔堡
,鱼沟、封台、闫家庄、王家庄、范家堡、大沽河、张家洼、鸡蠓子等地均设置墩台
,以为军事报警之用,并以东北一路警戒哨为“极冲”。此后即因岸线退蚀,海水入
侵,土地、草场碱废,居民内迁,清巡检司亦内迁大山(后改埕口),沿海转趋萧条。
南部的光武城亦被海潮分割为若干残留块体,主台只剩下700余平方米。
l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占北清河北归,自利津入海,县境南部受黄泛溢水冲
淤影响,重新呈现进犯状态,秦口河东连年出现大片淤地,流民群集,竞相垦殖,于
是1915年逐有沾棣二县划分淤地的协议。北部则海水继续入侵,至清末民初,设有社
学的广武城被蚀过半,居民被迫移居他乡,终致只剩一面积仅200余平方米的月牙形
土岭。
经1927、1939年两次大潮,本地区海岸全面退蚀,沿海渔村、渔堡居民的生产、
生活、产品运销条件日益恶化。沙土堡渔民形容海上的交通状况为“七里沾脚,八里
难熬,捧心台上歇歇,又怕月河来潮”。于是南北石桥二村于1939年潮淹后全部废弃
,套尔河堡亦并入岔尖堡。1957年大潮后大口河堡亦受海水威胁,于1959年内迁牛角
屋子(改名水沟堡),1974年再迁沙沟子。经1964、1969年两次潮淹,沙土堡(沙头堡
)亦难于坚持,于1974年内迁北长滩。剩余高坨子、季家、望子三堡常住居民亦全部
迁走,变成了季节性渔货加工场所。这时近海潮上带相继被蚀上水,被冲刷、分割成
30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海岛状沙洲。一些地势较高的沙洲上出现了大潮时海水
四面环绕,中间高台上却生长着高粱、酸枣、麻黄、杂草,时有野兔出没,并有淡水
资源的自然景观。
70年代后,由于县境各干支流河道先后疏浚,堤坝、河床土质相对疏松,河水冲
刷力增强,特别是引黄量逐年增加,本地区沿海又转入过积状态。80年代中期平均高
潮线已退至大口河至赵沙子一线向海一侧,低潮位线退至该贝壳沙堤以东平均1500米
以外的地方。90年代初经人工开发,潮水沟已被堵塞,高低不平的滩涂已被平整并开
挖成盐田、虾池,济(南)大(口河)沥青路已通至大口河堡,大口河、高坨子、季家三
堡已全部恢复,望子堡已开辟为海上渔货市场。等滨州港启用,德烟铁路支线贯通,
小开河热电厂建成之后,沿海供电、供(淡)水、交通运输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无棣沿
海必将在建设海上无棣的大潮中振兴、腾飞。

责任编校:张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