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方志的服务功能 推动我省旅游产业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2&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地方志是综合信息资源,是传承人文自然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地域发展的无
价之宝。地方志与旅游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如何发挥地方志的
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山东是方志大省,修志传统源远流长。鲁之《春秋》堪称全国第一部志类著述,
元代《齐乘》素称海内之名志。明清期间,山东修志空前兴盛,至今,尚存旧志600
余种,居全国前列。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始修于1981年,已出版《山东省志》分志
71卷(共90卷)、市地志9部(计划编印13部)、市县志110部(计划出版122部)。
省市县各级地方志书记载了大量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在《山东省志》90卷
中,除《旅游志》外,至少还有《文物志》《民俗志》《孔子故里志》《泰山志》《
孙子志》《诸子名家志》《自然地理志》《水利志》《林业志》《城乡建设志》10部
分志与旅游事业紧密相连。在这些志书中,共记载各类遗迹16000余处,其中国家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379处;各类遗存(馆藏文物)60余万件;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城6座、省级9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省级1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
4处;国家级公园22处、省级24处;国内外著名历史名人,包括圣人、贤人、名家30
余名,共计2000余名;主要河流48条,名山18座,古树名木5万多株,公园145处,等
等。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旅游资源在全国排在前三位。地方志书所载旅游资源主要
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详细。地方志中凡记述一处景点均追溯至事物发端,系统记载其演化经过及
现状。不仅对官书正籍记载的资料全面辑录,对轶闻传说、民间趣谈也详作附录。《
泰山志》就是从泰山山脉形成的3亿年前开始,直到1995年止,记述了泰山旅游区的
66座寺庙、100多个景点、几百棵古树名木,是一部泰山人文自然遗产大全。《孔子
故里志》的上限从孔子的先祖写起,下限止搁笔的前一年,包含了孔子的一生及其后
裔传承、思想研究、遗迹遗存、文物保护与开发等丰富的历史资料,是一部“三孔”
人文遗产大全。
二是准确。历代志书均是官修官办,集中了辖区内最博学多闻者来主修主编,每
届志书都是一地方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志书中的资料相对来讲是最可靠、最权
威的。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引用可靠的资料不仅可以增加景点的吸引力,而且可以增
强知识性、趣味性,提高旅游景点的档次和品位。例如山东现存最早的志书《齐乘》
以及国内名志《兖州府志》和各县旧志,被广泛引用到旅游解说之中,大大地提高了
人文遗产的可信性和吸引力。
三是有深度。志书是“一方之全史”,是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现实
、人物、风貌一应俱全的社会大观式的著述,在旅游开发中参照志书的记载,能够克
服孤立开发某一景点而与时空大背景脱节、只顾眼前而忽视历史等倾向,使我省旅游
业与悠久的齐鲁文化接轨,从而增加开发的力度和深度。例如:济南风景区的开发与
舜文化发展轨迹相结合;泰山风景区的开发与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特点相结合;济
宁风景区的开发与大运河文化相结合,既增加了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增强了
景点的吸引力。


近几年,我省利用地方志开发旅游资源的工作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已经产生
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山东省1
996~2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纲要》,就是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
主持下,由文物、旅游、地方志、城建、林业等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订
出来的。其中较好地运用了地方志的有关资料,得到了全国人大的肯定和推广。《蓬
莱市志》出版后,市史志办与旅游部门一起整理开发旅游资源,先后编印了《蓬莱旅
游大观》《戚继光志》《蓬莱阁志》和《戚继光民间故事、传说集》等50多万字的志
书及志类产品,有力地促进了蓬莱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总的来看,在地方志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从旅游方面看
,不少旅游产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已经认识到地方志对促进旅游发展的价值,由于
只忙于眼前事务性工作,没有坐下来仔细研读志书。方志工作者虽然对地方人文自然
遗产比较了解,但他们的工作往往只达到志书出版为止,志书面世以后,很少有人在
如何运用志书推动一方经济发展方面作深入的研究。因此,在开发利用史志资源上出
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肤浅。对名胜古迹的文化内涵认识比较浅薄,有些景点从开发的指导思想和
引导游客旅游兴趣上,缺乏历史文化内涵和寓教于乐的深度。有的景点由于缺少上述
内容,便以大量的神话传说代替史实,或生编一些故事以博游人一笑;有些承载民族
文化内涵、教化意义极深的遗迹遗存,还没有开发起来。例如曲阜旧志中记载乾隆皇
帝下江南路过曲阜,曾写过一首否定“泮池”的诗文,诗中讲“去城五里是旧城,此
地安得古泮名”。乾隆北归时发现该诗有误,于是,又写了一首诗,刻在原碑阴面,
承认自己“学识浅漏误人之身甚矣”。封建皇帝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把检讨刻在碑上,
流传后世,极为少见。这一皇帝纠错碑很值得辟为一个景点,向游人介绍。又如十三
碑亭中有两座乾隆御碑,碑文中记载有当时朝廷平息西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内容
,如果能专门向游客介绍一下此碑,说明西藏自治区在历史上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二是零散。地方志在记述人文自然遗产时,始终贯穿着民族文化这条主线。用地
方志的尺度来看某些旅游景点的开发,就给人以“散”的感觉--一个景点形不成一个
主题,一片景点形不成一个核心思想。由于景散意散,严重影响宣传效果。例如水浒
旅游线各景点分散在梁山、阳谷、东平、郓城等地,横跨4个地市,由于多头开发,
在宣传、管理上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缺乏鲜明的特色和统一的风格,观后给人以相互
割裂和非常零散的感觉。
三是杂滥。开发旅游景点如果不能与权威的正史相结合,很容易出现乱开发、乱
投资的现象。有的地方在缺乏历史考证的情况下便投巨资开发遗迹景点;有的单位生
造景点,不伦不类,既没有文物价值,又缺少吸引力;有的单位甚至把历史糟粕,例
如鬼、神、妖、怪搬进景点之中;有些旅游片、区、线的开发也存在不科学、少规划
的现象。
四是短缺。从历代地方志记载看,我省开发人文自然遗产的文章远没有做好。仅
从一些著名的遗迹遗存看,也严重缺项。这些缺项有的已经发现,但无力开发;有的
则因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仍然停留在志书载录、鉴存后世的
阶段上。


为了更好地发挥方志服务功能,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借助地方志,加快勾画区域旅游的总体形象和主题。
山东旅游总体形象几经变化,近代人一般都通称为“一山一水一圣人”,即泰山
、黄河(又称泉城)、孔子。现在看来,这句话并不能全面概括山东人文自然遗产的特
点。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中,将我省人文自然遗产的特点概括为:三
都二圣一山半岛。“三都”即儒文化发祥地鲁都--曲阜、齐文化发祥地齐都--临淄、
殷商文化发祥地商都--曹县。“二圣”即“文圣”孔子、“武圣”孙子。“一山”即
泰山自然文化遗产区。“半岛”即胶东半岛及其三千公里海岸线所形成的沿海风景名
胜区。
我们认为,上述概括仍不能全面、准确地涵盖我省人文自然遗产的特点。山东人
文自然遗产的总体形象应设计为:“三都三水九圣人,三山半岛齐长城,二千名人二
十三名家”。“三都”内容同上;“三水”即黄河、大运河、泉城;“九圣人”即“
文圣”孔子、“武圣”孙子、“亚圣”孟子、“书圣”王羲之、颜真卿、“医圣”扁
鹊、“科圣”墨子、“农圣”贾思勰、“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三山”即
泰山、沂蒙山、崂山;半岛内容同上;“齐长城”即我国现存最早的从平阴到青岛黄
岛的古长城。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省许多景点在对外宣传和导向上,缺少鲜明的主题。方志
工作者认为,从弘扬华夏文化的高度,明确风景区的主题非常重要,一个主题就是一
面旗帜,就是一种无形的吸引力,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我省著名的景点、景区有计
划地逐一进行论证,把这项工作当作基本建设去抓。一是曲阜“三孔”旅游的主题应
突出“仁”字。孔子提倡中庸,主张天下归仁,仁者爱人,这与现代人渴望让世界充
满爱的大趋势相一致。以“仁”字为中心,带动“三孔”旅游景点的各项宣传,不仅
可以提高景点的文化内涵,也会使游人留下深层次的记忆。二是泰山旅游的主题应突
出“安”字。泰山安则天下安;泰山得安,则一生平安,举家乐安,事业顺安。两千
多年来,先后有36个皇帝到泰山11次封禅、30次祭祀,每年都有几十万、几百万人到
泰山拜谒,无非想求得一个“安”字。如果在泰山旅游发展中能用“安”字作主题,
带动全景区的宣传,既集中、鲜明、突出,又有满足旅客心理上的希冀,效果一定会
很理想。三是孙子兵学文化旅游区尚未开发,将来如果开发,其主题应突出“谋”字

2、充分利用地方志,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从各级志书资料看,我省尚有许多名
胜古迹有待于尽快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齐长城。据志书记载,齐长城始建于公元前404年,早于秦长城一百多年,是
中国现存的最长、最古老的长城建筑,全长500余公里。齐长城遗址多处可见,莱芜
境内现存的有50余公里,沂水县穆陵关两侧现存45公里。这一著名古迹具有悠久的历
史文化内涵,是华夏文化的又一象征,开发价值很高。
(2)孙子兵学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孙子故里一直存有争议。本届修志中,
省志编委会将《孙子志》单独立志,并邀集国内著名孙子专家,对孙子故里进行了多
次、详尽、全面论证,一致认为孙子故里为齐国故都临淄较准确,并将这一结论正式
写入志书(初稿)。孙武和《孙子兵法》是世界公认的兵学鼻祖、武学圣典,美、日、
英、法、德、俄及东亚等国对孙子的研究都很重视,已从军事领域发展到经商领域。
我省如果开发孙子兵学文化旅游区(含《孙膑兵法》),一定会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
极大关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在孙子先祖世代为官、居家繁衍的
齐都临淄建立孙子兵学大世界,使之成为中外军事家的活动基地、学术研讨中心和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
(3)“诸子名家”人文遗产。山东在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圣人名家,除文武二圣外
,还有亚圣孟子、医圣扁鹊、科圣墨子、农圣贾思勰、书圣王羲之以及姜太公、孙膑
、庄子、管子、曾子、荀子、晏子、颜子、刘勰、诸葛亮、颜真卿、戚继光、李清照
等30多名诸子名家。省史志办已将这些名家列入省志编纂序列,单独立志,现正在编
修中。建议有关部门将山东的诸子名家集中起来,建立一个《圣人名家大观园》,以
此重现齐鲁文化的历史风采和齐鲁儿女的精神风貌。
(4)汉画像石、汉碑。据记载,山东的汉代画像石、汉代碑刻存量和质量均居全
国之首,有“全国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碑半嘉祥”的誉称(全国现存汉碑64块,济宁
现存34块,其中嘉祥现存18块)。1997年,滕州市一次收集民间汉画像石便达二百多
块,鲁南各县都有大量汉画像石散存民间。目前鲁南各地虽有零星开发,但均因资源
和财力所限,难成大气候。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组织方志、旅游、城建、文化等单位就
汉画像石的开发问题研究论证,协调有关市地,尽快建立一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
有一定影响的汉画像石博览园。
(5)书圣王羲之以及书法大家颜真卿。两位书法家的故里均在山东临沂,《山东
省志》分别为他们单列分志记述。为了更好地开发书圣资源,建议在临沂建立中国书
法史博物馆,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书法节,邀集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前来聚会,进行学术
交流,切磋书法艺术。平时可以定期举办中国书法培训班,把书圣故里变成国际书法
中心。
(6)建立山东省发展史博物展。山东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丰
富的文化和光荣的传统,但全省至今没有一个重现山东全史的博物展。建议在省博物
馆或其他适当的地方建一个大型的、系统的“山东发展史博物展”,以此作为向国内
外游客介绍山东的第一个必游景点,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中小学以及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课堂。
3、借鉴地方志,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档次和品位。我省历史上有两个辉煌时期
,一是先秦时期,一是民主民族革命时期,大部分旅游景点都建在这两个时期的遗址
遗存上。有些景点仅从观光角度看,并无独特之处,如果从历史地位、文物价值、文
化传承和开掘人类智慧资源的角度去认识、去开发,其长处和特点就显露出来了。这
类景点的开发,应从各级地方志中吸取营养,才能提高文化档次和品位。首先立意档
次要高,要识宝、用宝。我省古代智慧资源十分丰富,它是比自然资源更宝贵的人文
遗产,但是至今人们并没有像开发自然矿山那样来开发人类智慧资源。美国有专门机
构研究《孙子兵法》,发掘孙子的智慧史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我国古代先贤的智
慧史料看成珍宝,而我们却提不到这样的高度去认识、去开发。所以,建议我省在发
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应把起点放得更高一些,从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上思考问题
、设计布局、改革管理。第二,开发的品位要高。发展我省旅游产业,应借鉴地方志
全、准、深的特点,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品位,删除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改进粗
俗不实的内容,增加旅游景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寓教于乐等特点,做到雅而不寡,
俗而不陋。
4、依据地方志准确可靠的资料,规范、统一旅游宣传口径。山东人文自然遗产
总的概括性、标志性的口号,至今没有叫响。另外,省人大通过的《山东省1996~2
010年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纲要》中,曾把全省人文自然保护与开发规划成
13个目标区。这个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各部门多次修改的文件,应成为全省对外宣传
的依据。在宣传上应统一口径,集中力量把标志性口号和规划目标叫响。一个好的口
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不仅对旅游产业,对提高我省知名度、扩大对外开放,以
及增强齐鲁儿女的自豪感、凝聚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建议组织各方专家,制订
出概括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特点的标志性口号。我们认为这个口号应该这样提:三都
三水九圣人,三山半岛齐长城。一个口号就是一个区域的人文自然形象。口号拟定以
后,上上下下要统一认识、统一口径,多渠道、多层面地搞好宣传,13个规划目标区
也应有统一的、规范的宣传口径。
5、建立组织协调机制,把地方志变成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1993年成立的
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促进我
省人文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过去促进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今
后应继续发挥好纽带作用和协调组织作用。建议今后不定期地召开有地方志、文化、
旅游等部门参加的学术研讨会,根据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亦可召开某一旅游景点的
专题论证会,通过这些活动让方志工作者走出去,与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相结合;也
让旅游工作者走出景区,参与开发人文自然遗产宝库,以此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的目的。各级政府应组织协调对新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工作,计划、财
政、城建、文化、林业、旅游、环保、地方志等部门共同参加论证和规划,从财政保
障、建设立项、旅游环境、文化品位和学术研究等多方面,集中财力、人力、智力,
攻下几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品位和娱乐品位堪称世界一流的旅游景点,把开发
我省的旅游资源,变成全省最新、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校:黄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