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的畅通与聊城经济发展初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16&run=13

齐保柱

今之聊城,昔称东昌。以东昌为地名,始于元代。自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至
民国元年(1912年)636年间,今日聊城均称东昌。其中,长达400多年间的明清之际为
其有史以来的黄金时期。是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名胜荟萃,文物灿陈,人才辈
出,俊彩星驰,文治武功,代有传人。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古运河的畅通使其
成为漕运线上的一颗明珠。


古运河,系指京杭运河纵贯聊城地区腹地的运河河段,原名“会通河”,俗名“
小运河”,始凿于元代。它自阳谷县张秋镇入境,穿过阿城、七级,进入聊城市的李
海务、城关、梁水镇,沿茌聊边界北上,折西北行,流经临清市的魏湾、戴湾等乡镇
,入漳卫河,共长97.5公里。除聊城地段外,尚有张秋镇至今梁山县安民山的一段,
全长125公里。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征夫3万,用工250余万,历时2
7年,开凿了自安民山至临清全长125公里的河道,元世祖赐名“会通河”。至元二十
九年,北京至杭州全长1700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通航,聊城、临清等沿河重镇遂为华
北水上交通枢纽。明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朱棣命征夫16.5万,在工部尚书宋礼
的指挥下历时5年疏浚了会通河,从而使会通河逐渐进入了繁盛时代。清咸丰五年(1
855年),黄河于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冲断运河,运道梗塞。光绪二十七年,清
政府被迫停止漕运。民国后,运河“岁久失修,淤塞日甚”。随着津浦铁路的通车,
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地位始被铁路所取代。
运河的畅通带来了东昌地区经济的繁荣,首先是带来了棉花种植业的大发展。据
《明太祖实录》和《明史》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朱元璋大力推行植棉,
而东昌籍民也由此始种植棉花。明朝廷兴修水利、植树种棉等一系列的政令,聊城地
区地势平坦,尤宜木、草棉之生长,尤其洪武八年、永乐九年先后疏浚了大小清河、
济宁至临清的元代会通河故道,使东昌府所产棉花,北可运载京都,南可直抵江南。
这一切都为明清时期东昌府植棉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明代,山东布政司所辖登州、莱州、青州、兖州、济南、东昌六府皆产棉花。这
六府之中,又以济南、东昌、兖州为最多。据嘉靖《山东通志》记载,明朝廷每年向
山东征收地亩棉花绒52419斤,其中93%征自东昌、济南、兖州三府,而三府之中,
又以东昌为最,其棉田占六府总数的10.4%,而交纳的棉绒却占全省总量的30%,故
嘉靖《山东通志》卷八《物产》写道,棉花“六府皆有之,东昌尤多。商人贸于四方
,其利甚博”。可见,明代东昌府是全省的重点产棉区。据《东昌府志》及各州县志
记载,明代东昌府所辖3州15县均有棉花生产,不仅种植广泛,而且不少州县植棉比
率很高,甚至有超过粮食作物的趋势。据明正德《莘县志》卷二《食货》记载,洪武
二十四年(1391年)秋征棉绒250.12斤,至永乐十年(1412年)则达978.2斤,以地亩推
算,21年间棉田,面积扩大近4倍。冠县“沙地,土性与木棉宜”,“种者多获其利
”,“夙称富庶”(民国《冠县县志》)。临清“产棉区占全部土地十分之六……诚土
产之第一大宗”(民国《临清县志》)。清平县的农作物中,“产量最丰者惟棉花,棉
田占全部土地十分之七,每年出口籽花5000万斤”(民国《清平县志》)。明万历《东
昌府志》载,东昌府所辖之高唐、恩县,“土宜木棉,江淮贾客贸易,居人以此致富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在《肇城志》中又说:“高唐、夏津、恩县植木棉,江淮贾客
列肆赉收,居人以此致富。”故有“金高唐、银夏津、铁打的恩县”之说。茌平产棉
“虽不及高唐、夏津之多,然实为农家惟一之产物,因以经营织物者不在少数也”(
民国《茌平县志》)。至清代,东昌府的植棉面积、产量仍居山东之首。嘉庆《一统
志》卷六十《东昌府志》云“棉花各县皆有”,而高唐“为山东省著名产地”“货以
木棉,甲于齐鲁。”光绪《高唐州志》载,“棉为州民恒产”“其上田皆种木棉”,
清末有民田7900余顷,“棉田约七百五十顷有奇,产棉额二百二十七万斤。”由此窥
见清代东昌府棉业生产之一斑。随着棉花的普遍种植,东昌府棉农生产的棉花除完粮
纳税和满足生活费用外,其余则由贾人转鬻作为商品而出卖。明成化年间,临清的白
布巷、高唐的大寺等较大规模的棉花贸易市场应运而生。由此,江淮、青州等地商贾
纷至沓来,将收购的棉花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江南等地而获其利。本境的“善营
财者”也以棉易金而“以此致富”。据清道光《滕县志》记述,乾隆年间高唐棉商吕
福如,原“家素贫”,后经营棉业发了财。他外出营业“乘健马,寓上旅”,家有房
数幢,且“欲置别墅”。可见,明清时期的东昌地区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棉产基地
和棉花交易市场,而且植棉业为境内外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丰富的棉花资源,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手工纺线、织布、染色
成为民间最广泛的家庭手工业。明清时期,东昌府所在地聊城“阖境桑麻,男女纺绩
”;临清“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村村有土染”;高唐则是“秋村棉絮落纷纷,
纺织声声满城闻”。《茌平县志》记载:“女子在家童时即纺织,半以男子之用,半
以自给,故棉布生产甚多。”当是时,东昌府所属各州县到处是家家纺车飞转、户户
机声隆隆。有的妇女不仅能织白布,还会织带色的格子布、花条布、床单布。随着手
工纺织的发展,其产品除自用外,还到市场销售,而且大宗行销至济南、沂城、潍县
等地。这时,较大的纺织中心也出现了。明成化元年(1465年),除临清“白布巷”已
成为名副其实的棉布交易市场外,“江淮商贾”“辽左布商”也来此竞相争购。成化
二年,苏州、南翔、信义三会馆成立“左元号”白布收庄,“见进布百万有奇”(乾
隆十四年《临清直隶州志》)。万历年间,仅临清即有商行38家、绸缎店32家、布店
73家。至清代,纺织品种、数量骤增,纺织中心大量出现,尤令人瞩目者是临清哈达
的制作。数百年来,独步海内外的临清哈达久负盛名,尤以丝织图案哈达为国内所仅
有,历来为藏蒙等兄弟民族所推崇。临清哈达,尤其“浪翠”哈达,图案复杂,工艺
精湛,纯正高雅,薄似蝉翼,洁白如雪,昌莹如玉,轻柔似水。据历史学家翦伯赞论
证,临清的哈达生产“始于元,兴于明,盛于清”。乾隆十四年《临清直隶州志》载
:哈达“织成走京聚制货店,贩者达西宁、西藏。”乾隆五十年《临清直隶州志》载
,哈达“多贩京师,远销西藏诸处”。清道光二十年,临清哈达已销往印度、尼泊尔
、伊朗等国家。当是时,“全境机房七百余,浆坊七八处,收庄十余家,织工五千人
”(民国二十三年《临清县志》)。年销货总值达百数十万元。这是临清哈达生产的鼎
盛时期,也是当时临清“日进斗金”的三大行业之一,故当地有“一张机子一顷地”
之说。乾隆十四年,临清始有“织绒,纺羊毛而织之,绒卷者似羊羔皮”(即今之羊
羔绒)。羊毛原料城乡比比皆是,故专司收剪羊毛的“羊毛胡同”应运而生。乾隆五
十年,临清始有私人生产的“毹”(即今之地毯),系羊毛、线合织而成,且有各种鸟
禽花边图案,大者为床毯,小者为车垫、马褥。至清末,尚有织毯店铺七八家,每家
年需羊毛万余斤,产品销往济南、曲阜、兖州等地。高唐以手工织土布为大宗,“每
年出境销售七八千匹”,并且出现专以织布为营生的手工作坊;及至道光十五年,仅
“花布一项,每集贸易高至十万斤”。光绪三十三年,高唐所产被套、地毯等棉织品
大部销至济南、天津、河南等地。茌平的棉织物“销路最广,为贩鬻集合之所,亦庄
民副业收入之一宗也”。清中叶,馆陶(时属东昌)全县有轧花机1175具、弹花机735
具、织布机1105具,产品除自用外,尚销往山西,仅年织布获洋额达33368元。千张
袄,因以上千块碎羊皮缝制而得名,又因其轻暖耐用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产生源于
裘衣和裘皮袄的生产,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临清就有大大小小的个体作坊百余家。
至清雍正、乾隆年间,其工艺水平大大提高。乾隆五十年《临清直隶州志》记载,康
熙年间“岁进寒羊毛三千斤入武备院”。临清产“市口皮及束鹿小羔羊皮”,以硝熟
过后,“特柔而不膻”;雍正五年(1727年),山东巡抚以此为贡品,“曾以恭进,嗣
以为常。”至乾隆六年,需要量迅猛增加,“巡抚朱定元奉内廷发出皮样,遂改市西
皮,岁进大西皮一千张,二西皮一千张,珍珠隽毛皮一千张。”其中,大西皮乃滩羊
羔皮,毛如穗,灵如水,薄如纸,软如绸,一件长袍皮料仅有12两重。进贡的各种皮
样,“每岁冬春,巡抚即予发皮价于临关委员,转给辅户采办。”此时,临清皮市巷
的裘皮铺面为数甚多,“诸皮作裘,列肆于市。”有人形容“行至皮市巷,遍地白如
霜。”可见皮毛业极为兴盛。至咸丰后,皮作坊达50余家,其中大作坊12家。清末,
千张袄作坊仍达70余家。
明清之际,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的生产也有很大发展。明代以前,东昌地区
果树栽植规模甚小。然明清时期,各州县的果树特别是枣、梨的栽植迅猛发展,以致
出现了“千亩之家,千树枣梨”的经营者。据《茌平县志》记载,枣树为“茌邑最盛
之林木,而其产量为全邑之冠”。而所产之枣以博平圆铃大枣为佳,世称“博枣”,
明清时期一直作为上等贡品入京,与“肥桃”并誉天下。清嘉庆十四年《东昌府志》
载,各县名优产品“多而善者,如堂邑之梨”,明末曾为贡品。玉皇李子,原产于聊
城市郑家乡小屯,清初因将其进奉皇帝而得名。临清桃系临清白塔窑所产,俗称“蟠
桃”,清雍正九年被钦定为贡品。茌梨,原植茌平,后被莱阳引种,逐渐发展成为今
天闻名全国的“莱阳茌梨”。故《莱阳县志》载:“莱阳梨驰名南北,为果品中上品
者。……传系邑人于茌平得来,谷雨始花,仲秋实熟,皮粗糙而无渣,清香甜脆,非
河北鸭梨、江苏砀山梨所及。”此外,冠县的鸭梨、阳谷的银梨等,在明清之时也都
是行销外地的重要水果产品。东昌的黑枣,又名胶枣、乌枣,“行之最远”,销往天
津、宁波、山西乃至港澳,“出入有数百万之多”,成为该区重要的外销商品,故而
东昌府也享有“乌枣之乡”的美誉。
历史上,东昌向以盛产美酒而名闻四方。明清之际,东昌地区的酿造业达到全盛
时期。清康熙帝南巡路经运河古镇张秋,饮罢“透瓶香”,连连称善,以绫扇赐阳谷
知县。乾隆帝下江南,每经高唐必饮“柴王家酒”,并为柴家花园题书“玉壶金樽斟
流霞,琼浆玉液助君神”的联语。乾隆十三年,高宗下江南“御驾茌平道中”,饮罢
丁块酒,挥毫赋诗:“杏花村外青帘有,卖得茌山丁块酒;李白狂歌楼上眠,想复此
间醉一斗”。“丁块酒”亦因此而名“醉一斗”。至清末,仅聊城、高唐、阳谷、临
清4县即设有大小酒店作坊130余家。东昌地区的酱醋业,如同酿造业一样享誉齐鲁。
素有“醋乡”之称的冠县元庄制作的“五粮甘醋”,传为闻名全国的“山西陈醋”名
师传授,曾作贡品献宫廷。创办于乾隆五十七年的临清济美酱园,至清末,尚有千口
大缸,年产酱菜35万公斤,特制豆腐乳、臭豆腐所用黄豆即年需1万公斤以上,所产
豆腐乳曾作贡品入宫,故名“进京腐乳”,名噪京城。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
、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并称江北四大酱园。
临清砖是皇家御用的特制产品。明代修建的十三陵,清代修建的东陵、西陵,以
及明清两代修建的北京故宫各大殿、紫禁城及皇帝陵寝所有之砖,大都由临清的砖窑
烧制。临清砖窑建于明永乐年间,止于清末,历时500余年,“岁征城砖百万”,以
漕运船只载抵京城。临清砖烧制规模宏大。据傅崇兰著《临清明清史》和清乾隆五十
年张度修《临清璞州志》记载:从“东、西吊马桥,东、西塔窑,张家窑到河隈张庄
”,长达30公里的运河沿岸上,“设窑192座,每座两窑,计384窑,每年出砖4176窑
,计1044万块”。“每窑划定良田40亩,专供窑户建窑、取土、存放砖坯之用,共占
地7680亩。”每烧一窑砖,约需柴八九百斤不等,办柴州县,除东昌府外,尚有东平
、东阿、阳谷、寿张等共18处,每年领价办柴运送各“窑”。砖窑之所以建在临清,
一是这一带土质好,细腻而无杂质,俗称“莲花土”,据说用这种土烧制的砖不蚀、
不碱,呈豆青色,异常坚硬,敲起来有一种悦耳的铜音;二是临清紧靠运河,交通方
便,烧出的砖可直接装船运往京城。
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是聊城毛笔制作业最兴隆时期,从此业者千余人。清末始
渐衰退,但仍年达200余品种300余万支,大小作坊30多家,大作坊工人多者百余,少
者30余人,小作坊也有10人之多。草辫、草帽等工艺品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
清雍正三年(1725年),草辫工艺自州首传莘县,随之风靡阳谷、聊城、冠县、东阿、
临清。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聊城、观城已成为山东省两大产辫区。日本高等商校
叶春墀曾说:“世界产辫国,多数数中国。中国所出,十之七八为山东,而东昌、观
城居奇”。光绪三十三年《观城县乡土志》载:“草辫一项为阖境命脉,登、莱商贾
在城设居四五家,每岁约收二十余万斤……以销往外洋”。明末清初,聊、临两地有
专业木匠铺店84户,从业者达250多人。此外,张秋镇的“源茂永”画店、阳谷的“
天增”帽店、聊城的“书业德”木刻书店、临清的裘皮作坊等雇佣工人都在百人以上
。这些作坊大都“前门市,后工房”,生意兴隆。有的作坊盈利颇丰,置地达40公顷
之多。在以上这些手工业生产过程中,劳动集中进行,生产规模较大,而且产品大部
分都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漕运的畅通带来了商品经济繁荣,也促进了工商业城市的发展。聊城向为州郡治
所,但工商业并不发达。自会通河经聊而过,遂使其成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
”“江北一都会”了。自明代起,南北各地商贾云集于此。据同治十三年所立《旧米
市街太汾公所碑记》记载:“聊摄为漕运通衢,南来商舶,络绎不绝,以故吾乡之商
贩者云集焉,而太汾公所者尤夥。自国初至康熙间,来者踵相接,侨寓旅舍几不能容
。”各地商客相继在聊兴建了太汾公所、山陕会馆、江西会馆、苏州会馆、武林会馆
、赣江会馆等。其中,兴建山陕会馆即耗银5万余两,仅第四次重修即用银49643两,
为专修一对石狮就用银592两。由此足见聊城经济繁荣发达之一斑。据《聊城地区商
业志》记载,乾隆、嘉庆年间,仅山陕商人在聊创办的大型商号就有五六十家,中小
型者不计其数;开设的大小旅店有二三十处;经营的金店、银号、药铺等业作坊鳞次
栉比,染坊、茶庄、书店、笔庄等铺店星罗棋布。至道光年间,秦晋商人在聊开设的
大型百货店铺30多家;前店后厂的铁店14家;刷纸店23家;大小毛笔作坊30家,年产
300万支,畅销大江南北。至光绪年间,商业店、铺、摊、贩遍及城镇乡村,大小商
号数百家,百货业、五金业、书店业、印刷业、饮食业、副食业、杂货业等几十种行
业,业业俱兴,其中饮食服务行业铺店多达50多家,烟、酒、茶、糕点摊点300余家
,纵横交错的街巷中,各式各样的店铺比比皆是,形形色色的商品琳琅满目,最繁华
的三条街是太平街、双街、东关街,故有“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美誉。
聊城,这座工商业发达城市多次为皇帝巡幸之地。据载,从1689年至1709年,康熙帝
4次来东昌府;1748年至1771年,乾隆帝7次驾临聊城、5次登光岳楼观赏风光,并命
画师将聊城的城池构造、运河风光、古迹名胜绘成大幅写生画刊印在《南巡盛典》一
书中。此时的聊城当之无愧地成为运河漕运时代的明珠。
素享“小天津”之誉的临清,在元代乃一区区小镇,明嘉靖年间,已发展成城区
“延袤二十里,跨汶、卫二水”的繁荣城市。万历年间,有“缎店三十二座,布店七
十三座,酒店、杂货店无数”(《明神宗实录》),成为“商贩之夫,日益屯聚”的地
方市场中心,与全国各地有着频繁的贸易联系,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商埠。当是时,
南国之竹,焦作之煤,江浙之丝、茶,东北之松木,京津之百货,皆由卫河、运河输
入;当地的棉花、纺织品、皮货、竹器、酱菜之类产品,也由卫河、运河运往川广云
贵京津沪杭等地。清代,临清“帆樯并集,百货汇流,商贾操厥,奇赢趋利若鹜”(
乾隆五十年《临清直隶州志》卷九)。《临清县志》曾这样描述:“至元、明建都燕
京,全国经济端赖运河,临清处汶、卫流域,每届漕运之时,帆樯如林,百货山积,
经数百年之取精用宏,商业遂勃兴不可遏。当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
十里,市肆栉比,有肩摩毂击之势。”明代,临清每年商税额已达4万金之巨;至清
代,其商税收入比盛京五关的总收入还多一二倍。清代的临清确实成了“连城则百货
萃止,岸岸则万艘安流”“冠带衣履天下,人仰机利而食”的商业重镇。难怪乾隆帝
南巡途经临清不禁赞曰:“临清傍运河,富庶甲齐郡。”(民国《临清县志》)当是时
,市内有各种店铺几百家,其中布店、绸缎店几十家,72业遍布大街小巷,其中裘皮
业大小作坊50余家,丝织有绸、布、帕、制线各业,而帛货素有“东路入疆,西路入
藏,贩于国外大昆仑之北”之说;荐毡业六七家;竹业60余家;城内红炉50余盘,乡
间行炉无可计;金店1家,银楼四五家;铜锡业10余家;鞋业20余家;裁缝铺4家,绣
女千余人;硝皮业10余家;食品业中仅酱菜即有30余家,其中济美酱菜冠于全省;油
漆业10余家。此外,还有裱糊业、扎彩业、蜡烛业、彩灯业、木业、纸烟业、酱酒业
、冠帽业、鞋袜业等。马市街、锅市街、大寺街为最繁华之地,“东南纫绮,西北裘
褐,鼓乐百货、金珠宝饰皆萃于此,求取者争趋之,肩相摩也”。优越的地理条件,
繁荣昌盛的经济,使临清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商业都会、江北五大商埠之一。
运河沿岸五大商埠之一的张秋,“枕寿张、阳谷之境,三县之民,五方之商,辐
辏并至”(道光《东阿县志》卷二《镇集》),“襟带阿、阳、寿三邑,为南北锁钥”
(康熙九年修、乾隆三十二年补《张秋志》)。张秋,元朝名景德镇,当时“古籍镇中
者,仅八家为市。”明末改称张秋镇。至清康熙年间,它已成为“五方商贾辐辏,物
阜繁齿”“幅员数里,自南向北,则漕渠贯其中”的市镇了(同上引)。这里有2000户
人家,82个胡同,72条街巷,27个专业化市街,“为行者二三十而有奇”,牙人有“
二百八十而有奇”,每年仅牙税,“为缗者,二百金而有奇”(同上引)。张秋镇的南
京店街,“盛时,江宁、凤阳、徽州诸缎铺,比屋居焉。其他百货亦往往辐辏,乃镇
之最繁华处”(同上引)。因此,素有“南有苏杭,北有临(清)张(秋)”之谓。
阳谷古镇阿城,在清代也是一个水陆通衢、百贾云集、群货充的商业重镇。其
盐、当二业号称首富,药中上品阿胶始源于此。故山西商人捐厘聚金集资在此建起了
“殿宇巍峨,楼阁连亘”的建筑群山西会馆(海慧寺之部分)。这里,每年春夏均有两
次古会,每会百货灿陈,买卖兴隆,演戏8天,10余日贸易不绝,济南、周村、青岛
、天津、营口、邯郸、邢台等地商人云集于此。运河岸畔的清平县,植棉“连顶逼塍
”“过于种豆麦”。每年新棉上市,各处集市,“四方贾客云集,每日交易,以数千
金计”(嘉庆《清平县志》《户书》)。运河通达之时,“粮艘通往魏湾,商业畅旺”
。处于水陆交通要冲的堂邑镇,在清代中、后期,商业亦称繁荣,四街五关店铺林立
,绫、罗、绸、缎及花布诸业兴隆,饮食服务业尤其兴旺,城内茶馆饭铺达百余家,
其中颇有名气者10余家,尚有旅社、客栈20余家。此外,茌平、博平、康庄、朝城、
张鲁等也是商业繁荣知名当时的较大市镇。
明清时期,东昌地区经济的繁荣,固然有诸多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它当时处于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两岸,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使它的经济跃居山东诸府
之首。其后,由于大运河的干涸废塞,以及近代铁路运输的兴起,东昌地区遂为山东
交通闭塞之地,逐渐成为山东经济落后地区。东昌地区经济盛衰变化的历史事实启迪
我们:交通条件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的振兴、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今日聊城地区的经济振兴和鲁西平原的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首先要把交通运
输搞上去。

责任编校:黄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