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情资料库建设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9&rec=13&run=13

李红微

地情资料库,是各级地方史志部门在新一届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编纂工作基本完
成之际,组建起来的地情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机构。它收存的各级各类地方志书和
志类产品,是传承一地人文自然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的无价之宝。因此说,搞好地情资料库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切实抓紧
抓好。本文即结合济宁实际,从地情资料库建设与发展旅游产业的角度,就如何搞好
地情资料库建设作一探讨。

一、服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地情资料库的最主要功能
地情资料库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地方志工作发展深化的必然结果。
为进一步挖掘地方史志的潜在价值,更好地发挥其“资政、教育、存史”的功能,在
第一届新修地方志任务基本完成后,各地史志部门组建了一批地情资料信息机构,即
地情资料库。这些地情资料库以各级各类新旧地方志书和相关地情资料为基础组建而
成,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的原则,致力于地情的再调查、再研究,以期最大
限度地发挥其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其构成上看,它以地方志书为主要资
料来源。我国有着悠久的修志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地情资料。建国后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地方史志的编纂,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
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这次修志工作范围广、规模大、人力
多、成果丰,都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仅山东省就出版新编地方志400余部,其中
省志90部(卷),市地县志130多部。同时,各级修志机构收集各类地情资料几百亿字
,并利用这些资料编写了大量的概览、综鉴等地情类丛书。这些志书和志类产品纵涉
古今、横及百业,是最完备的地情信息。从其功能上看,它与单纯地进行资料的收集
不同,更多地注重对地情的研究和分析。我们知道,正确认识一地政治、经济和文化
发展规律,对于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地情资料收集、研究的成果主要就是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提供智力支持和帮助,因此说,注重参与,突出服务,是地情资料库建设最突出的特
点。几年来,各地地情资料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服务建设和发展为目标,在向各
级领导提供政策咨询,扩大对外宣传,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促进旅游产业
的发展,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
评。
济宁市地情资料库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
史志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提供有效服
务。一方面积极参与向领导提供咨询服务,为编制“十五”发展规划提供了大量翔实
的背景资料;另一方面努力探索服务社会的新路子、新方法,以更优秀的成果奉献给
社会。
由我市史志部门参与编纂的《山东省志·孔子故里志》,以其丰富的内容,权威
的记载,精美的装帧,被有关专家誉为名志佳作,该书已成为宣传介绍孔子文化的重
要材料和对外交流的珍贵礼品,为宣传孔子、宣传济宁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
到,由于地情资料库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研究不深不透、服务渠道较窄和效
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对此,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其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离不开地情资料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以其高关联度、高发展速度、强拉动
力和大影响力,带动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统计,早在1997年,全球国际、
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4万亿美元,占GDP的10.9%,已成为世界大产业之一。我省是
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2000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旅客7079.2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0多亿人民币。旅游业的全面快速发展,特别是各地竞相把旅
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植发展,也使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在为发展旅游产业
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它要求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独特的、竞争
力强的旅游产品,靠特色、品牌占领市场竞争的先机。
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众多,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的旅游资源就有十多处。这些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信息,很大一部分分散于各地地
情资料之中。这是由于地情资料是一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总汇,它记述的内
容详尽、准确、有深度。与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相比,它以全面见长,档案馆以政治、
经济、组织、军事等为收集对象,而有关天文地理、风土民情的内容都是空缺;与统
计资料相比,它又以贯通古今见长,统计资料以数字为主,主要记载某一时期或某一
年的资料,而没有古代的只言片句;与博物馆馆藏相比,它以重点反映现实社会见长
,博物馆的资料、实物,广博精深,但缺乏现代社会各业的记载。因此说,地情资料
库包罗万象,贯古通今,内容更丰富、更完备,是古今地情之大成。济宁市地情资料
库建设虽然刚刚起步,但也已拥有了市、县两级编写的几百种专志、部门志、乡镇志
及志类产品,这些地情文献,记载了大量的有较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是我们培植壮大
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料来源。主要表现在:
一是能够丰富济宁旅游内容,促进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从人文资源上看,儒家
文化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在全世界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以此为依托的儒家文化
游,品位高、影响大,是济宁重点发展的旅游项目。在济宁地情资料库中,已存入的
相关志书、志类产品达百种,既有旧志,也有新编,其中以《孔子故里志》《曲阜市
志》《邹城市志》《孟子志》《颜子志》《曾子志》等较为详尽和著名,这些资料全
面记述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的思想、著述、遗迹、遗存等,是儒家文化
的大全。从自然风光上看,济宁自古就有“水陆之要冲,齐鲁之大邦”的美称,这里
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烟波浩淼的微山湖,充满传奇色彩的水泊梁山,风光秀丽
的石门山森林公园和有“岱南奇观”之称的峄山。对于这些旅游胜地的形成和现状,
济宁地情资料库中的《济宁直隶州志》《兖州府志》《邹城市志》《微山县志》《梁
山县志》《济宁市中区志》《任城区志》《峄山志》等也都有记载。所有这些资料,
为搞好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断培植新的旅游景点,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奠定了基
础材料。
二是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以各级各类地方史志为主体的地情资
料,是在历代地方政府主持下收集整理完成的,特别是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坚持以
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的编纂原则,因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真实性和
科学性特点。这些资料若运用于旅游品种的阐释、包装、宣传之中,从而就赋予了它
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旧志及新编志书中对京杭运河的记载,一直是人们研究运河文
化所依托的主要资料,开发运河旅游,又离不开运河文化的参与,这样景区开发和大
运河文化的结合,既增加了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增加了景点的吸引力和可信性

三是能够增强旅游的地方特色,扩大济宁旅游的知名度。注重特色旅游,靠“新
、奇、特”等吸引游客,已成为不少地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济宁除了具
有众所周知的诸如“孔孟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等外,还有许多不被人所
知的地方和特点。对于这些开发价值大、而一时不被人们所了解的东西,地情资料库
中也有不少的记载。在这方面,济宁的地方史志部门已开始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并
主动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提出开发这类资源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针对境外游客对异国
他乡的文化充满向往、希望了解旅游地所在民族文化的特征和内涵的要求,地情资料
中大量的有关内容,恰恰能够满足游客的这种需求,从而使旅游产品更具民族特色和
地方特色,并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搞好地情资料库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做
出更大的贡献
如前所述,地情资料库具有服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功能,特别是又能在培植壮大
旅游产业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而搞好地情资料库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
要。从济宁的情况分析,虽然近几年,搞了一些服务旅游产业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
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低层次阶段,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服务的主
动性和水平也比较低,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很不适应。对此,我们建议下步应重点做
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地情资料库建设。只有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决策,才能算
是科学的决策,而搞好调查研究,离不开对地情、市情、县情的认识与了解。各级地
情资料库担负着向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地情资料的重要职责,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所
提供的资料与研究成果,直接影响着领导的决策和人们对地情的认识和了解。因此,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地情资料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积极帮助解决地情资料库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尤其要在硬件建
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保证地情资料库能建得起来,运转起来。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在调动史志部门干好工作的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办好地情资料库,形成以史志
部门为主体,全社会协调配合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切实关心从事地情资料收整研究人
员的生活和工作,史志工作是一项十分清苦、辛苦、艰苦,而又不易被人重视的工作
,要多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调动其积极性,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
好的研究成果。
二是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任何研究成果只有进入社会并为人们所利用,才算实现
其价值,地情资料库建设如果只在象牙塔中进行,只能是窒息事业的发展。因此,必
须牢固树立参与意识、服务意识,把地情资料的收集、研究,放在服务、服从于经济
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来。要重点搞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围绕党委政府一个时期
的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了解掌握地情多的优势,定期向领导同志报送地情资料和相关
研究成果,让地情资料通过领导的科学决策,实现其潜在价值。要搞好面向大众的服
务,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迫切了解家乡历史的愿望,有选择地撰写出版文章
、书刊,通过各种媒体推向社会,加快地情知识的推广与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市情
,增强乡情,培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要主动参与服务,地情资料库是一个
以服务为主的机构,搞好服务,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实践中来,通过服务赢
得人们的尊重和理解。
三是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目前,地情资料库的运行率之所以低,服务水平不高是
最根本的原因。具体到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丰富参与旅游业发展的办法,提高服务能
力和水平至关重要。《济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把发展旅游业作
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植。要抓住市委、市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这一机遇,找准切入
点,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把地情资料库变成
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要搞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组织召开学术
研讨会、专题论证会,让从事地情研究的人员与旅游工作者广泛接触,共同参与开发
人文自然遗产的宝库。要利用市情资料库重点开发那些未“开垦的旅游处女地”。如
微山的伏羲陵、梁山伯、祝英台墓、济宁的凤凰台、泗水的桃花山、安山寺、泉林等
,史志部门要利用地情资料抓紧编写宣传材料,及早推向社会。要大胆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把互联网引入到地情资料库建设中来,起动地情资料信息库,开辟济宁旅游主
页,发布旅游信息,使济宁的旅游信息能够最快捷地向海内外传递。
四是必须坚持科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地情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只有以客观事
实为依据,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为原则,致力于服务现实社会,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唯物主义史观作指导。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以客观的历史
事实为依据,公正客观、不虚美、不隐恶,才能克服狭隘地方史观的影响,不为乡情
所误,告诉人们家乡真正的历史和它的发展规律、发展特征,让人们得到真正科学的
历史知识,从而使地情资料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坚持以有利于中华民族大
家庭团结,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为原则。在研究中,要把人们对家乡的认识、热
爱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及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因局部的
、个别的、地方的利益所误,作出既与客观历史实际相反,又有悖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的论证和宣传。要不断提高地方史志工作者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走出书斋,自觉地
投入到火热的现实中来,在实践中开拓视野,以现实的整体的社会需要,确立学术研
究的目标和方向,力求向人们奉献既有学术价值,又具知识性、可读性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校:温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