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史志事业“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建设及其基本经验与启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8&rec=9&run=13

“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指以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为研究
对象,以志书、年鉴等地方文献为基础资料,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从理论上构建区域的具体状态及特点,反
映区域发展变化的多元性和内在运行逻辑,探索这种状态在当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复
杂性,深化对区域情况的认识,揭示区域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规律,阐释区域
文化内涵,总结汲取区域内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提供专题咨询等智力支持和服务。结合地方志编修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区域研究和课
题咨询的过程和终端成果来分,“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
区域研究包括编修各级志书、年鉴,编撰地方史,编写地情宣传材料,专题资料汇编
等。这是因为志书、年鉴的编修过程也包含区域研究的成分;狭义的区域研究则专指
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调研报告,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议和专题咨询服务等。
近十年来,山东史志系统“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建设成绩斐然,引人注目。
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关于区域研究的重要文章有30多篇,有的被省政府领导作了重要批
示,有的发表在省内重要的理论研究报刊上,多篇研究文章获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
果奖。从2005年开始,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牵头编制《山东省历史地图集》,目前已取
得阶段性成果。我们利用大量的地方史志资料,对山东历史地理进行深入、系统地研
究,以为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诸如,梳理、研究黄河等河流变迁的资料和变化
规律可为当前黄河的治理提供必要的参考;整理、研究山东历史上旱、涝、风暴潮和
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变化规律可为当前防灾减灾提供历史借鉴;研究山东
近代城市兴起和发展规律可为当前全省城市化进程提供历史的观照;山东历史上文化
地理变迁及规律可为当前全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决
策参考。《山东省历史文化村镇》系列丛书则是对全省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普查,有
助于摸清全省历史文化资源的家底,为当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资料。 市县两级史志部门也有这方面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泰安市史志办公室撰写的
《关于对泰山、泰城及周边泉水、泉系进行初步调查情况的报告》,引起市委、市政
府的高度重视;临沂市史志办公室多年开展“望族文化”研究,成果多次被世界性宗
亲活动和望族文化联谊活动采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招商引资工作;无棣县史志办公
室《关于深层次综合开发吴式芬故居历史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受到县委、县政府
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该调研报告也
获得全省史志系统“八个一优秀”调研报告奖。
从取得的社会效果和学术评价来看,山东史志系统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工作成效
显著。首先,推动了读志用志的深入开展,在全国方志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05年,
中指组在山东召开了全国读志用志经验交流会,山东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其次,
区域研究的很多成果进入决策领域,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
提高了史志事业在领导和决策机关中的地位,提升了史志工作的学术含量,扩大了史
志事业的社会影响力,鼓舞了史志工作者的士气。与方志编修紧密相联的区域研究和
课题咨询已成为山东史志事业的特点和亮点。
一、山东史志系统开展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的基本经验
围绕区域研究与志书编纂、读志用志及方志资治功能实现等几大关系,我们积极
探索,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若干经验。
第一,以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促进志书编纂质量的提高
长期以来,方志界有一种传统认识,认为方志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单纯编修志书,
就像秦其明同志在全国读志用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的错误认识,“把用志工作当
成是额外的、附加的工作,”认为开展用志工作会影响编志主体业务。这种认识在全
国方志界程度不同地普遍存在,这也是在方志界开展读志用志、搞区域研究有一定难
度的深层原因。不解决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读志用志难以深入开展。产
生这种思想认识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只看到编志与用志的不同,没有科学、全面地把
握志书的本质属性和志书编修的客观规律,从而忽略了修志与用志两者还有统一的一
面,没有辩证地认识处理好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方志界认为,资料性是方志的本质属性,方志是“述而不论”。所以,在某种意
义上讲,编纂志书就是加工处理资料,和用志、搞区域研究不搭界。对此,我们不能
做机械、片面地理解。因为志书的确是资料性著述,但并不是说志书是资料的简单汇
编堆砌。修志者需把收集到的资料取舍、加工、整理、归纳和提炼,加以分析研究,
经过创造性脑力劳动把它们按照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和志书编纂规律有机编排起来。这
其中就融入了修志者的思想和认识,而这个思想和认识就是通过区域研究或掌握区域
研究成果形成的。志书编纂过程中加工处理资料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区域研究作基
础。首先看资料的取舍。修志者首先要区分资料的成色,采用那些能反映事物本质、
事物间内在联系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资料;其次是资料的编排。篇目设计既要系统、全
面地反映本区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考虑到区域情况变化的新特点,又要突出
该区域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既要避免记述内容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又要多层次、多
角度地反映本区域事物的发展情况和内在规律;再次是资料的分析、加工和综合。对
众多零散、无序的原始资料要分析加工,梳理出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脉,彰显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志书的资料性是建立在区域研究的科学性之上
的。用志和区域研究是志书编纂的客观要求。两者结合地好,才能编出精品名志。
另外,提高志书编纂质量也需要以用志和区域研究的某些成果为基础。如方志界
公认志书的概述部分和各篇章的无题序难写,一般也写不好,首轮编修的志书有的至
今缺概述部分。概述和序难写,就在于它要体现区域的大势大略,分析区域的优劣利
弊,突出区域主要特点,对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预测。这就要求志书编纂者要对本区
域或本行业总体情况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思考,彰明因果,总结出本区域或本行业历
史和现实情况特点,揭示出区域或行业发展变化的规律,探寻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路径。这实际上就是搞典型的宏观区域研究。再者,科学地制定篇目是提高志书质量
的重要一环,区域研究可使志书编纂者对区域情况有更深层次地认识,对区域特点有
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判断,设置篇目时就要更好地突出这个特点,这样制定的篇目才科
学合理。又如关于志书是采用章节体还是采用条目体的争论,实际上章节体易使志书
资料人为割裂和分散,条目体可使资料较为集中和系统,有利于资料的使用,也有利
于用志和开展区域研究。这样,从用志和区域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章节体和条目体两
种体式的长处和短处就看地比较全面。
历史上早期的方志编修也表明了一定程度的区域研究对于志书编修的重要意义。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就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理论阐释的特点,
这可视为早期的区域研究。
所以,编纂志书都不同程度地要求用志和进行相关的区域研究,区域研究性质的
成分各志书都有,只不过是不同志书和志书中不同部分有数量多寡、层次高低和明晦
程度的差异。
因此,搞好用志和区域研究会促进修志工作,也是提高第二轮志书编纂质量的一
个重要方法和手段。
第二,以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深化读志用志
读志用志客观上要求对方志资料进行开发利用,正如秦其明同志在全国读志用志
经验交流会上总结的,读志用志的实质是“开发利用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方志资源
方式方法有多种,但按照开发深度和利用效果可基本分为二种,一种是直接引用或提
供志书、年鉴的某些资料为社会各方面服务,可称为资料服务。提供的专门资料成为
有关部门和读者解决某问题的根据和基础,但有其局限性,即资料服务并非能解决整
个问题,是被动的、局部的服务,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端。
另一种是研究成果服务,即开展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有些领域和问题不仅要求
提供具体的志书、年鉴资料,还要求对资料分析加工、形成有结论的完整研究成果来
全面解决某一问题。比如,分析区域情况的基本特点和形成的历史原因,揭示区域经
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本区域各项事业发展变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等。对于这类事关全局性的应用课题,只有
以志书、年鉴等地方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区域研究才能解决。这是对方志资
料的深度开发和二次利用,是较高层次的读志用志形式。
山东史志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读志用志要有个平台,开展读志用志要有个
依托。山东史志系统开展的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要求,反映
了读志用志的规律,是对读志用志工作的深化,是读志用志的一种理论化、规范化的
有效形式;它既是读志用志的手段,又是读志用志的目的,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第三,以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强化方志资治功能
资治是方志三大社会功能之一。资治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
不同时代和历史阶段对资治需求程度、内容和重点也是不同的。
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导致社会结构单一,社会发展缓慢,
科技水平不高,仅靠提供志书中有关的资料就可满足资治的需求。改革开放后,社会
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教育和科技发达,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越来越高;相应地,社会复杂程度和治省理政的难度也有
提高;同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所有这些仅靠提供资料显然不
能满足资治需求。这就需要史志工作者在编修志书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熟
稔的领域,结合在编纂志书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研究线索和课题,进行相关的区域研
究。再者,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今天”包含“昨天”
的因素越来越少,直接、感性的经验式资料对“今天”和“明天”的可用性越来越差。
另外,现有志书、年鉴所包含的区情资料,大量的是各行业基础性、浅表性资料,而
且在志书的编纂(首轮修志大部分志书采用章节体)和上互联网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又
被肢解成零散的素材;再加之资料资治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是潜在的,因为资料是死的、
被动的和滞后的,要靠有人用;而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各行各业获取资料的途径很
多。所以,现实社会较为看重的多是关于某一方面的专题性、深层次的或宏观性的研
究成果。建立在开发利用方志资源基础上的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则是现实的、主动的
和超前的,它既可解决全局性问题,如总结本区域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为社会提供具
有深邃理性的历史启示和具有反思性、哲理性的解答,揭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使决策者获得深远的战略性历史眼光,做出正确的宏观性决策;又可通过有针对性地
咨询解决一些现实的具体问题。
所以,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是方志资治功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发展到今天的必
然结果和有效形式,它拉近了方志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成为方志与社会、历
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实现方志资治由潜在向现实、被动向主动、滞后向超前
的转变,大大强化了方志对现实社会的资治功能。
第四,开展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紧密联系史志工作的实际,结合志书、年鉴编修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
工作中避免两张皮。这是因为,一方面志书、年鉴的编修为开展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
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是志书、年鉴的编修过程,也是区域研究的过程,为
区域研究积累研究线索和课题。这样,区域研究就融入编修志书、年鉴的过程,成为
日常业务工作的一部分。
其次,要紧密结合“地方文献中心”和“地情资料中心”的建设,科学规划,配
套进行。山东史志系统“三个中心”的建设紧密联系史志工作的实际,是一个完整的
科学体系。其“地方文献中心”和“地情资料中心”收集了大量区域内历史和现实的
资料,有些是专题性、深层次的资料,这些资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志书、年鉴等所
记资料的基础性、表面性和零散性的局限,这就为区域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资料基
础。
再次,研究人员以修志人员为主,专兼职相结合。以现有修志人员为主的做法,
是基于志书编修和区域研究的关系之上;同时由于区域研究要涉及到历史学、地理学、
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这就要求现有人员要根据研究方向和课
题的需要,相应补充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吸纳有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完善
知识结构,这也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对史志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也只有得到多学科理论
和研究方法的支撑,区域研究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另外,开展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做好研究课题的选题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好的
研究题目的选定,就等于做了一半的研究工作。研究课题的选定要有以下两个步骤:
首先要进行研究课题的来源分类。大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现实的需要。这类题
目一般为大题目,即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为党委、政府的决策和社会各项
事业的发展服务作为课题来源。这就要求史志工作者及时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党委、
政府各时期的中心工作,研究政府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问题,在党委、政府工作和社
会发展的范围内选定研究课题。二是上级和社会指定。如根据社会需要和省政协委员
提案,我们承担了牵头编制《山东省历史地图集》的课题。三是理论研究的需要。在
编修志书、年鉴及收集分析地方文献资料过程中发现和积累的研究线索和课题,这些
课题有些和现实联系密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些虽无当前意义但有重要的长远意
义和价值,有些则对学术研究和积累的价值大一些。
其次,题目初步确定后,要进行专门的课题论证。确定题目后,要对题目进行可
行性论证和成果预计去向及适用范围的论证。这就需要作一个文献综述,使研究人员
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以便对该领域有整体把握和深刻的了解,知晓这个课
题目前的研究现状,避免重复和照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和延伸。
二、启示
从山东史志系统开展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二点
启示。
启示一:要在全面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史志事业的指导作
用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全省史志系统各级领导干部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社会主
义新方志编修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偏重于把
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观点来学习、运用,对马克思主义还
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掌握运用得不够,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实际
工作中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的功夫有些欠缺,导致在认识上出现偏
差,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曲折。比如,长期以来,方志界对“一本书主义”争论不休,
莫衷一是。 山东史志系统在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经验表明,
“一本书主义”在实践上是站不住脚的;同时,也在理论上给予了深刻的回答。
历史经验表明,实际工作中某些思想、观点争论的真正解决,最后都要归结、上
升到认识论的高度才能根本解决。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一本书主义”
只看到了志书编与用的不同,忽略了编与用还有统一性,没有全面理解和把握志书编
与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当前,史志事业在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还要在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等根本指导思想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上下
功夫,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认识史志事业各项具体工作之间的客观联系,在
把握各项工作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抓工作,力戒形而上学和走极端。
启示二:根据史志事业发展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提
高工作质量
史志事业发展基本规律要求,史志事业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不断
前进发展的,史志事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山
东史志系统以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推动志书编纂质量的提高和深化读志用志的两条实
践经验充分说明,提高工作质量的核心是创新。当前推动第二轮修志和读志用志的新
思路和新办法有很多种,关键是要开阔史志事业发展的理论视野,注重实践探索,做
到在发展中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开拓创新中提高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