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市县续志及地情库情况调查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8&rec=50&run=13

《中国地方志》主编 周均美

2002年6月12~20日, 我应山东省史志办之邀参加了山东省部分市县续志研讨及
调研活动,走访了省史志办及济南、泰安、滨州、沾化、东营、烟台、威海、青岛和
即墨等市县的史志办,参加了这些单位和所属基层部门关于续志的小型座谈会,观看
了他们的网上地情库和现代化办公的实际操作。总的感受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重视
全省的文化系统工程建设,省及各级史志工作部门把史志工作作为一项全面发展的社
会事业来抓,修好一本志书仅仅是其中必要和基本的任务之一,但不是惟一,更非全
部。所到之处,无论经济条件好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令人振奋,志办
主任(主编)及史志机构整体班子年轻,有热情有干劲,知识水平较高,现代化意识
较强。下面将调研所得的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省委、省政府重视,落实“一纳入、五到位”
1998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达关于续修志书的文件; 2001年7月省委、省政府两
办又联合发文,再度强调启动续志,要求落实“一纳入、五到位”,并转发省史志办
制定的关于续志具体编纂任务的工作纲要。同年10月,省政府派员会同省史志办对所
辖17个市进行巡视,主要督查史志工作机构、队伍是否健全。上行下效,各市政府也
发文部署续志,并督查所属区县史志工作情况。这一自上而下的举措,较大幅度地解
决了山东省东部地区由于首轮修志任务完成得早、出书快而班子撤得也早的问题。如
烟台市志办得以重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所方志馆;泰安市的宁阳县,史志办
原由县民政局管理,名为县史志地名办公室,经督查后移出,改为由县政府办公室领
导的科级单位;济宁市志编修进度缓慢,影响了全省首届修志总体进度,经督查加强
了力量, 加快了编纂进度。目前全省17个市139个市区县史志机构基本到位,都有独
立的牌子、班子和办公设施。一般的市级史志机构人数在10~15人左右,完全独立办
公。青岛为副省级城市,市史志班子为25人。县级史志班子5人左右。约有1/3左右的
县级史志机构与档案局、党史办合署办公,属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关系处理及作
用发挥如何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山东省西部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首轮新志出书晚,史志班子基本
得以保存。启动续志后,他们所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费。
2002年2月底至3月初,山东省召开了全省史志工作会,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第三
次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下达了省“十五”史志事业发展规划,除了明确以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外,提出全省史
志工作要紧紧围绕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以发展为主题,以续修新
志为主业,以建设史志工作的“三个中心”(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
究和课题咨询中心)为主线,多出、快出、出好史志地情研究成果,使山东数千年的
历史文化和地情资源物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具体目标是:深化改革、强基固本。
史志机构要健全巩固,队伍要精干高效,修志手段要现代化,史志成果信息化,工作
规范化、制度化;志、鉴、库、馆、开发五业并举。“十五”规划拓宽了史志工作的
领域,更新了传统的修志观念。这一思路和设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并在全省史志工作会上由分管副省长代表省政府正式发出号召,动员全省各级史志机
构努力实施。
山东省史志工作有宏观的政策和规划,有政府部门为史志工作创造的良好环境,
方向目标十分明确,各级史志机构的同志们也就有了信心和干劲。这是今年开春以来
全省史志工作一个良好的开端,为续志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铺开打下了一个较为扎实的
基础。虽然全省东西部、市县史志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特别是县级史志工作还
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总的看来,全省工作发展前景和趋势是好的。
今年上半年,省政府派员会同省史志办对政府所属的各部门史志工作“一纳入、
五到位”情况进行督查,要求人员、办公条件到位。山东省史志办同志认为,这是夯
实续志工作的基础工程之一。
二、省史志办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省史志“十五”规划
1.调整史志事业发展思路。明确史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
要求各级史志部门抓住机遇,乘势快上,开拓创新,打破“一本书”主义的老框框,
用好用足国家和省有关公益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在相关产业开发上做出成绩。
山东省史志办率先做出榜样,开展了地情资源和信息库的开发研究和历史文化传
统服务于现实的课题研究,组织引导省和市县的史志工作者撰写了许多论文,现已汇
成文集出版。其中不少关于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开发名优土特产品及宣传本省历史
文化名城名山名川的对策建议写得相当中肯,分析有深度,受到省市县领导的重视和
欢迎。
市级史志办依据各自的条件,也在搞“多种经营”。烟台市史志办今年在旅游区
烟台山上创建方志馆,举办了第一次老照片图片摄影展,介绍烟台的历史、文化和人
物,观者达四五万人次,踏脚板也被踩碎了,成了烟台山上各种展览中最受欢迎的一
个。东营市是个新兴城市,首轮新志刚修完出版,续志还未到时限。市史志办现着手
进行一系列史志产品的开发,目前全市40多个部门主动要求修志,为建市20年总结献
礼。 市史志办8个大学生除了自己要编年鉴、承担部分丛书编写任务外,还要负责区
县、部门修志人员的培训、服务、指导工作,加班加点,忙得没有休息日。由于工作
繁忙,业务人员不够,史志部门的退休老同志成了各部门抢聘争夺的对象,老同志的
身价日升,修志形成高潮,全面铺开。这为东营市下一步续修工作积累资料、锻炼队
伍打了一个好基础。
2.突出续修新志。 以续修新志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史志事业全面发展。为使续
志有新起点、新标准、新面貌,省史志办要求所属市史志办制订上报“十五”规划及
续志编纂纲要,市史志办再要求区县照办,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这一工作目前基本
就绪。但由于各市县情况不同,对进度不作硬性规定。有的还在解决机构问题(如一
些区县);有的因经费困难暂缓续志(如菏泽);有的还在进行前志扫尾工作(如济
宁);有的编年鉴,搞培训,征集资料,撰写资料长编(如威海);有的正全力以赴
进行续志篇目探讨论证(如泰安及所属区县);个别的续志初稿已完成并经过初审,
正修改完善待出版(如滨州)。省史志办的做法是,目标要求要高,实际操作则根据
具体情况而定,保护积极性,同时加强指导和管理,个别问题个案处理。对创意好、
方向对头的多扶植,进行典型培养和宣传,如青岛、即墨;对违反规定的,批评纠正。
如烟台市的栖霞市,续志未经审查验收,违规操作,省市史志办发现并指出问题,他
们不听,擅自付印出版。烟台市史志办汇报后市政府发文,封存了栖霞市续修的志书。
这一举措对各市县续志影响不小,强化了志书续修的权威性和修志各环节的规范性。
3.突出修志手段现代化。 省史志办要求各级史志机构下决心增加资金投入,增
添微机设备,逐步实现专业修志人员每人一台微机。省史志办规划“十五”期间,全
省史志系统要实现办公无纸化、组织网络化、编辑微机化、志鉴电子化、出版规范化、
发行社会化。
山东省史志办50多人(业务人员)和泰安、东营、青岛、即墨等市的史志办已全
部实现业务人员一人一台微机;各区县史志办至少也都有一台微机,有的已上网运作。
即使贫困如盐碱地上的沾化县,也靠微机通过电子邮件与省市史志办沟通。省属17市
除德州外, 12市已建有各自的网上地情库,另外4个市的地情库正在积极筹建中。青
岛市史志办随市政府已于4年前实现无纸化办公, 并建有自己的局域网,走在山东省
及全国方志界前沿。
4.突出史志工作“三个中心” 的建设。全省史志工作努力成为区域研究和咨询
服务中心,前文已有简述。这里主要介绍山东省省情资料库的情况。山东省情资料库
由省史志办下一个7人的处室管理,省情库已上网资料近2亿字,包括省志、年鉴、名
胜古迹、名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山东历史上的今天、网上山东各市县、动态
要闻等,并与全省各市县连接,是全省信息量最大的数据库,已作为政府办公信息资
源库的一个重要分库纳入《山东省信息化发展“十五”规划》中,并列为省信息化十
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省里规划到2005年基本建成市区县级地情库。目前有3个县已
建成县级地情库:蓬莱、乳山和贫困老区莒南。莒南县史志办通过自己的努力建成地
情库,成为省史志办树立的县级地情库样板,受到省内外志界的关注和好评。
此外,在全省加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建设的同时,方志馆也要建起来。省
史志办要求各级方志目录、 提要检索努力实现电脑化, 省市县三级联机联网,建成
“山东省网上方志馆”。
三、市县史志机构发挥主观能动性,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史志工作搞得较好的市县,在选配主任(即主编)、班子成员方面,一般都经过
市县政府的认真挑选,班子领导素质较高,成员精干,史志工作的制度要求明确,严
格实行分级负责和审查验收制度。目前大部分市县处于整理挖掘地情资料的阶段,也
有个别市资料失散不少,如济南市修完前志,因机构改革,不少部门收集的资料找不
见了,这是一大损失。资料的保存管理应引起重视。
烟台市史志办出版地情资料系列丛书,如烟台《纵览》、《百年大事记》、《四
季游》 、 《老街巷》、《人物志》、《工业企业大全》等等,还计划在全社会推出
“八八系列”工程(即八大历史名人、八大传世作品、八大历史事件、八大自然景观、
八大土特产品、八大知名品牌、八大民间艺术、八大旅游点等)。正在启动续志的市
县如泰安、威海等,多在进行篇目研讨,请了一些专家、老领导进行论证。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青岛编写年鉴和有关续志的一些做法和打算。青岛,省规划续
志要完成一部市志66本,12个区县12本志书。青岛市史志办在市志基础上又出版一本
《青岛概况》、《青岛图志》,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志办进一步部署出
版区县简志,计划今年完成。即墨简志稿已定,即将付印。出简志是响应王忍之同志
1997年提出的要求,同时为续志作准备,一方面练兵(现在绝大部分是新手),一方
面总结前志,掌握分析市情。新一轮修志青岛市计划出大事记、名人录及各类系列丛
书1000部(包括下属市区),仅即墨一市五年规划出书就是100部。
青岛市史志办的年鉴编辑有与众不同的做法。 年鉴编辑部6人,1995年改革,实
行自收自支,搞市场化运作。市志办除了每年完成年鉴编印外,还指导本市各专业部
门修志,不但搞活了经济,还参与市政府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于市史志办
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料完备,办公设施齐全,人员年轻素质高,领导的改革思
路新,他们自行设计的网站网页资料全,栏目多,信息更新快,成为市政府数据库中
被国内外各界看好的网站,为科研和开发青岛做出了贡献。青岛市的地情信息库只有
2人专管, 动态要闻信息自行收集,属于市史志办秘书处下的资料信息中心。工作之
主动、效率之高在他们已习以为常。青岛市方志馆与市图书馆合一,资源共享,经费
完全靠自筹。
关于续志,青岛市史志办总结了前志编纂过程中的教训,如篇幅框架设计过大,
后期受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影响,资料不足,编纂困难,使出版进度受影响。续志时要
适当调整, 考虑可操作性。框架设计重点突出地方特色—— 海洋文化,以海洋、海
港、海岛等组成系列。在组织编纂上考虑除前志已用的大体按行政职能分部撰写外,
还考虑专业学术性强或社会综合性强的部分由专家作学术性承包(科研集体大承包、
专家个人小承包)及部门出资、市志办聘人等多种方法。他们的目标是追求续志的高
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如何缩小篇幅增大信息量,如何有利于读志用志,适应市场
经济变化。青岛市史志办目前在举办培训班的同时,正考虑续志遇到的新问题(如非
公有制经济资料征集难),寻找解决的办法。青岛及山东人的体会是:史志工作没有
新思路就没有出路,走老路路子越走越死,必须用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探索新时期史
志工作的新路子,路才会越走越宽。
调研过程中,大家也提出一些问题和希望。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方政府颁发了有关续志的明令, 中指组何时下发关于续志要求的文件?可
否由国务院转发?
2.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快,保密问题形势严峻,怎么办?值得研究。
3.市区县改制涉及到行政区划、 时限、人员及各方面内容的变化,续志对此如
何规定?
4.怎样理解人物传的“生不立传”和“生人简介”的关系?
5.如何记好改革开放,分散记还是集中记?
6.社会分工、行政分工和隶属关系变化,行业的综合情况不好把握。
7.续志创新的评价标准、 志评的眼光、角度与变化了的现实和志书的关系如何
把握?
8.续志资料来源困难,负面教训如何记,要处理好,希望能提供好的经验。
9.东部人才缺乏,西部经费紧张。
山东省史志系统总的来看,目前为止对方志理论、编纂技术、篇目设计等问题的
研究探讨还不是很深入,与河北、河南等省相比,这方面弱一些。省史志办表示下一
步通过培训和研讨,在这方面要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