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 不断开创我省地方史志工作新局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8&rec=29&run=13

—— 在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08年2月26日)

这次会议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内容是,总结2007年工作,部署2008年任务,
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省政府对史志工作非常关心,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王随莲副
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
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拓创新,服务大局,2007年全省史志工作成效显著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史志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
以“三个中心”建设为目标,志、鉴、库、馆、开发利用五业并举、整体推进,各项
工作亮点频现,取得可喜成绩。对此,中指组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山东省地
方志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山东经验,开创了山东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的
评价,在全国方志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一)加强自身建设,重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取得阶段
性成果。 经过积极争取和不懈努力,去年7月份,省里正式批准省史志办机关参照公
务员法管理。各市、县(市、区)史志机构的参照管理工作也相继展开,迈出实质性
的步伐。二是史志工作法制化建设扎实推进。以促进修志保障条件落实、依法推进第
二轮修志、全面提高工作水平为重点,采取检查调研、政府督查、人大执法检查等措
施,进一步加大了对贯彻落实《条例》的监督检查力度。省里对全省17个市、35个县
(市、区)进行了检查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黄胜副省长、周齐秘书长、
司安民副秘书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并要求印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省人大组成执
法调研组,对部分市、县和省直部门贯彻落实《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调研,并在九
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通报了执法调研情况。三是首届“八个一优秀”评选
活动圆满完成。 评选活动在全省史志系统引起强烈反响,省史志办受理申报材料104
份,经过初审和终审,首届“八个一优秀”获奖成果和单位顺利产生,刚才进行了隆
重表彰。四是山东省史志博物馆建设启动。经省政府领导同意,正式启动了省史志博
物馆的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初具规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五是成功召开了
第二轮修志工作开展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省第二轮市县志编纂经验交流会。会议围绕贯
彻两个《条例》、提高志书质量两个主题,总结交流了第二轮修志以来的市县志编纂
情况,分析了史志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了下步工作。
(二)突出抓好质量,第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按照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又好
又快发展的要求,省志分志全面启动并及时转入业务编纂阶段;市县志按照《条例》
规定达到续修年限的也全部启动。已出版省志分志1部,市级志书1部,县级志书19部,
工作进度位居全国前列。主要抓了四个环节。一是质量体系建设。各级史志机构根据
修志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青岛市的《续修〈青岛市志〉分志
稿送审标准》、淄博市的《市志供稿基本要求》等,志书编纂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
业务培训和指导。省志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协作组活动、上门指导等
形式,提高了整个省志编修群体的业务水平。市县志工作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认真
参与市县志的评审,及时传达省里对志书质量的要求,促进了市县志质量的提高。三
是试点培植和典型引路。省志根据不同编修阶段需要,先后总结推介了省工商局、省
公安厅、济南铁路局等单位的经验。全程介入、靠上指导《宁阳县志》的编纂出版,
并向全省、全国大力推介,使志书质量标准要求具体化、形象化,极具可操作性。济
南、东营等市也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以先进带动后进。四是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省里强调全省“一盘棋”思想,对全省修志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度,通报倒排工期
情况,对不符合全省修志工作计划的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各市也采取有力措施整体
推进修志工作,青岛市采用修志工作协作组形式调度工作,威海市连续两年将市志编
修工作纳入市直部门业务工作目标考核,济宁市政府专门发出加强修志工作的通知,
枣庄市、日照市、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实行了定期督查制度。
(三) 完善工作机制,年鉴工作有新的起色。各级各类年鉴发展到130多种,成
为全国年鉴编纂出版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年鉴质量稳步提高,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
有一定影响的年鉴品牌。东营市及所属县区全部按年度编纂出版年鉴,实现了当年启
动、当年出版的良好局面。威海市、淄博市、泰安市着重提高年鉴质量,连续获得全
国编校质量一等奖。加强对全省年鉴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不断完善地方综合年鉴全部
由史志部门编纂、专业年鉴全部由史志部门指导、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省
政府办公厅名义开展了第二届全省优秀年鉴评奖活动,参评年鉴种类大幅度提高。编
印出版了《山东便民手册》,在省“两会”期间发放给会议代表,受到广泛好评,扩
大了史志工作的社会影响。
(四)坚持统筹发展,“三个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一是方志馆建设得到加强。
全省市级方志馆已建成7个,规划建设的3个,县级方志馆(室)已建成30个。省方志
馆馆藏更加丰富,服务更加规范,服务环境更加优化,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发挥了
“地方文献中心”建设的龙头作用。泰安市在建成市级方志馆后,提出“到2010年,
实现县市区都有地方志馆的目标”;滨州市方志馆开发了方便快捷的管理软件,服务
效率极大提高;烟台市方志馆发挥区位优势,连续举办地情展览,扩大了社会影响。
二是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山东省情网进行第五次改版,栏目设置更加科学,
信息量更加丰富,技术管理更加先进,充分发挥了“地情资料中心”建设的骨干作用。
全省三级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全部建成,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成为全省
信息量最大、最权威、受众面最广的地情网站群。召开了全省史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经
验交流会暨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表彰会,着力推动全省史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由
重点抓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转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重要阶段。三是《山东
省历史地图集》编纂工作取得突破。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山东省
历史地图集·政区》(征求意见稿)已编绘完成,全书包括夏代至清末33幅政区图、
附有各朝代政区沿革资料20多万字,历代政区治所古今地名对照表33个,涉及古今地
名信息6000余条。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适时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资料的挖掘、
整理、征集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拓展服务范围,读志用志工作得到加强。各级史志机构在抓紧修志工作的
同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地情研究和读志用志工作,积极探索为现实服务
的路子。潍坊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加强读志用志工作的通知,对读志用志工作提出了具
体要求。临沂市的“望族文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当地文化交流和招商引资工
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泰安市开展的历史文化遗迹调查和发掘,莱芜市制作的反映特色
地域文化的《莱芜史话》系列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墨市、广饶县、寒亭区积
极探索地方志影视化的新路子,创新了地方志的表现形式,拓宽了读志用志领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少数地
方的史志机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人员不足、经费短缺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突
出;第二轮修志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志书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专业修志队伍
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当前的任务还不完全适应,缺少在全国有地位的学科带头人
和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的矛盾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的史
志机构依然存在“重修轻用”现象,读志用志工作相对薄弱。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
重视,认真加以克服解决。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认真做好2008年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全省史志
工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总的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
神统揽全局,以贯彻实施两个《条例》为总抓手,依法推进第二轮修志,加快“三个
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志、鉴、库、馆、开发利用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重点抓好六项
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找准
位置、发挥作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全省系统
掀起大学习、大讨论的热潮,努力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要着重研究地方史志工作如
何弘扬中华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开展深入细
致的调查研究,撰写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争取进入领导决策。省里已经成立
了调研组,分解课题和任务,开始了调研报告的前期准备工作。各市、县(市、区)
史志机构也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撰写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和调研
报告。
(二)深入贯彻落实《条例》,进一步推进依法修志。要克服学习贯彻《条例》
“一阵风”的问题,积极开展执法探索,积累执法经验,提高执法水平,建立起学习
贯彻《条例》的长效机制。继续对市、县进行检查调研,重点是修志工作保障条件落
实情况、按照《条例》要求全面提高工作水平情况和开展十七大精神大学习、大讨论
情况。 年内召开学习贯彻《条例》 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进一步推动
《条例》的贯彻落实。
(三)开展“地方志书编纂质量年”活动,着力提高第二轮志书质量。针对第二
轮修志总体处在志稿编纂阶段、即将集中出书的实际,今年在全省开展“地方志书编
纂质量年”活动,以志稿评议为手段,全面查找和纠正问题,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检
查,切实提高志书质量。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
意见》要求,制订和完善志书质量的规章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年内分片召开省市县
三级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提高志书质量问题。搞好省志分志和市县
级志书的样板培植,突出抓好首批出版的省志分志质量,加大对今年重点推介的县级
志书——《昌乐县志》 的指导力度。年内组织完成8~10部省志分志的评议、总纂、
出版工作。加快《政权志》、《齐长城志》的编修进度,全面启动《人物志》编纂工
作。大力推介宣传《宁阳县志》,在全省推广宁阳的修志经验,促进全省市县志编纂
水平再上新台阶。
(四)搞好年鉴编纂和管理,不断提高年鉴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年鉴
的编纂质量,积极推动年鉴的开发利用。加大年鉴工作管理力度,下半年制定《山东
省年鉴工作管理备案办法》,促进全省年鉴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年鉴学会建
设,开展理论研讨和业务交流。年内召开全省年鉴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开展年鉴工作
20多年来的经验,研究做好年鉴工作的措施,提高全省年鉴工作水平。
(五)加快“三个中心”建设步伐,广泛开展读志用志活动。一是各级方志馆要
进一步建立健全史志地情资料报送制度,增加馆藏,建立正规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拓展服务空间。重点抓好省史志博物馆的设计筹建工作,开展馆藏的征集,力争年底
前形成框架,举行开馆仪式。搞好数字化方志馆和网上方志馆建设,争取年内实现试
运行。二是下大力气推进全省系统信息化建设,制定《全省史志系统信息化管理办法》,
搞好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的升级达标,开展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做好数字化工作
平台的开发和试运行工作,积极参与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全国方志系统信息
化建设。三是做好《山东省历史地图集·政区》的征求意见、修改提高、印刷出版等
项工作,确保其他图组的工作按照编纂方案稳步推进,年内完成自然、经济、社会、
文化、军事及古村镇等图组的电脑制作任务。完成《山东省历史文化村镇》系列丛书
17个分册的资料完善和编纂出版任务,做好《山东省资政论文集》的征集和出版工作。
四是编纂出版《山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全面记述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快
速发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五是广泛开展读志用志活动。围绕党委
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需求,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为现实服务的新形式、新手段,
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
(六)加强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理论研究水平。一是搞好业务培训。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方志界知名专家授课,定期进行业务轮训,
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年内计划集中一周左右的时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业
务培训。 二是采取激励措施。 提高《志与鉴》的稿费,争取更多的优秀稿源。对在
《中国地方志》和《中国方志通讯》上发表文章的作者进行奖励。适当增加“八个一
优秀”奖励成果数量,鼓励业务人员积极参与优秀业务论文和调研报告的申报。
我省的地方史志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机遇千载难逢,新的形势
时不我待,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团结
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史志工作的新局面,为在新起点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