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两个《条例》推进地方史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7&rec=65&run=13

徐恩虎

一、认真贯彻两个《条例》,推进地方史志工作法制化建设
为了保证地方史志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 有序、 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省人大常委会
2005年9月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
国务院令,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两个《条例》的颁布,从法律上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地方
志工作提供了保障,标志着地方史志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时期。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
党泰安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又一次将做好地方史志工作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
对地方史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史志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抓好两
个《条例》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推进史志工作法制化建设。当前要着重做好三个方
面的工作:一是依法制定地方史志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贯彻两个地方
史志工作《条例》,推进依法修志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史志事业依法繁荣发展,省印发了《山东省地
方史志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时期史志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
障措施。根据省政府要求,市史志办起草了《泰安市地方史志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讨论稿)》,
经过各级充分讨论后,要尽快提交市政府下发执行。各县市区也要根据《条例》规定和省、市要求,
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制定本级的史志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二是依法规范修志行为。两个地方史
志工作《条例》既是开展地方史志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地方史志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各级
各部门要从依法行政的高度,深刻理解《条例》对地方史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强化
法制观念,模范遵守执行《条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修志工作,确保健康有序地开展地方志编
纂和管理。特别要严格志书编纂的报批备案、志稿评议审查等制度,确保每部志书都成为当地的文化
精品。市县两级史志机构要在同级人大的指导下制定贯彻《条例》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积极开展
执法探索。三是搞好经常性的执法检查。依法修志是依法行政在史志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中指组、国
务院法制办和省人大已将两个《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分别列入今年执法检查项目。我们要以迎接执法
检查为契机,认真开展自查工作,集中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特别要确保“一纳入、 五到位”的
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提高“一纳入、五到位”的水平。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宣传《条例》,让社会各
界了解熟悉《条例》,克服“修志是史志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的片面认识,营造史志事业健康发展
的社会氛围。

二、搞好志鉴编纂,促进史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地方志书是“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综合年鉴是“年度资料性文献”,搞好志书和年
鉴的编纂,是地方史志工作的重要任务。要认真总结经验,强化工作措施,促进地方史志工作又好又
快发展。
(一)实施精品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市、县志编修。第二轮志书是改革开放志、经济发展
志,要求观点正确、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行文规范、审校严格,还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地方
特色,突出专业特点,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目前,我市第二轮修志进展顺利,取得
了良好的成果。 《泰山区志》 《新泰市志》《肥城市志》《东平县志》已出版发行,《泰安市志》
《宁阳县志》的编修进入最后的加工修改阶段,到了最关键时期。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处理好进度与质
量的关系,进度要无条件地服从质量。《泰安市志》是全省第二轮修志第一部即将出版的志书,《宁
阳县志》已被省史志办列为今年向全省重点推荐的县志样板志书。省史志编委会对两部志书的出版十
分关心,并寄予厚望。我们一定不要辜负领导的期望,要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严格质量标准,规范
编纂程序,确保把两部志书编修成省级精品。承担《泰安市志》志稿补充修改任务的部门、单位,要
按照省主持召开的评审会提出的意见,从依法修志的角度,树立整体观念,认真补充资料,决不能因
为少数单位未提供资料而影响整部志书的质量和出版。同时,要认真开展《泰安历史文化遗迹志》的
编修工作。编修《遗迹志》是市政府研究确定的一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对促进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市政府要求,认真做好撰稿工作,确保按进
度、高质量地完成编撰任务,决不能拖全市的后腿。
(二)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基层志的编修。乡镇志、村志、部门志、行业志、企事业单位志等
基层志书,是整个地方史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基层志
编修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力争完成200部基层志书的编修任务。各县市区、
有关市直部门已按文件要求制定了编修规划。但从目前情况看,这项工作进展不快。编修基层志可以
充分展现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发展的辉煌历史和卓越成就,既总结过去,保存、积累历史资料,
又镜鉴未来,起到资政、育人作用。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有战略眼光,以对事业高度
负责的态度,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启动编修本部门、本单位的志书。2007年,全市要有三分之一的乡
镇正式启动乡镇志的编修工作。正在编纂基层志书的单位,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思想,把重点放在广泛
搜集整理资料上,把每个程序都搞扎实。基层志是各单位最具权威的资料性文献,它的真实性、客观
性、留传性是其他任何读物无法比拟的。要切实抓好方案报批、篇目制定、志稿评审、审查验收和出
版印刷等各个环节,确保志书质量,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市、县(市、区)史志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
搞好业务指导。
(三)加强规范管理,推进年鉴工作整体上水平。搞好年鉴编辑出版工作,是各级各单位义不容辞
的职责。《泰安年鉴》自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发行16卷,它积累史料,总结经验,为领导决策和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可以说是一部可读、可用、可信、可藏的大型政务性、资料性工具书。在
2007卷组编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坚持以质量为总抓手,把准
确记述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问题的重大措施和各条战线、人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作为记述重点,努力实现编印工作规范化、综
合条目格式化、专题条目典型化、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各级各单位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搞好协
调配合,积极做好撰稿工作。要保持撰稿人员的相对稳定,分管负责人要经常过问供稿工作,帮助分
析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闪光点”。要创新年鉴服务形式,对占有的资料进行浓缩、提炼、补充,按年
度编纂市情、地情手册,将“案头书”变为“掌中书”、工具书。《泰安市情概览》出版以来受到社
会各界广泛好评,要继续编撰好,使其在宣传泰安、泰山,促进招商引资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按照
省地方史志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县市区和有条件的部门、单位,要适时启动综合年
鉴或几年一鉴的编纂工作,既为现实服务,也为以后修志积累资料。

三、强化为社会服务功能,努力探索史志工作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两个地方史志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在当前新的
形势下,各级史志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思维,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需求,
强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不断拓宽史志工作持续发展的范围和空间。
(一)要大力开发利用地方史志资源。从历史上看,各级各类志书都具有官修性质,其内容之庞大,
资料之全面,史实之可信,是其他任何资料无法比拟的。可以说志书是一个无所不有的资源宝库。但
是,要使这个宝库中的宝贝发挥作用,必须做好开发工作,唯有用好志,才能体现志书的价值。要大
力开发挖掘地方志资源,想方设法把静态资料变为动态资料,把潜在的利用价值变为现实的使用价值。
要多搞一些为社会服务的短平快项目,如编写大事记、编纂专题地情资料、出版简志、整理旧志等等,
努力扩大地方史志工作的服务领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根据全省会议要求,借鉴外地经验,市史志
办组织开展了泰安地方史料“十大”系列项目评选活动,并组织编撰《泰安精华》一书,作为我市的
宣传用书和市情读本。这一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要精心组织,积极工作,按计划、分步骤,
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为继承发扬泰安优秀文化传统,打造泰安宣传品牌做出积极贡献。
(二)要大力开展市情研究。加强市情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史志部门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各级史志部门要着眼改革发展的大局,发挥熟悉和掌握地情史料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地情研究,为
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资政服务。自2006年,全市组织开展的全市历史文化遗迹普查、泰山
及周边泉水资源保护开发等调研活动,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效
果很好。要继续开动脑筋,重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发展旅游事业等重大课题,发挥市
情研究会联系面广的优势,从借鉴历史经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角度,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多出有价
值、高水平的专题研究成果,争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献良策。要
办好《泰安市情》杂志,做好普及市情、宣传市情工作,为打造“投资泰安、稳如泰山”的服务品牌
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要大力加强史志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省政府提出,要把各级地方史志机构建成当地地方文献
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建立“三个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史志部门为
现实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地方史志事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市、县(市、区)都要建成地方志馆。这是一个硬指标。对此,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整合现有设施和资源,确保方志馆如期建成。市方志馆要充分
发挥牵头、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志书、地情资料报送制度,扩大搜集范围,全面收集整理泰安地方文
献,开展地情资源交流,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服务,争取尽早建成全市地方文献收藏、服务及市情展
示、咨询、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重要文化阵地。要大力加强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高标准地办好地情
资料库和网站,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阅、摘抄地方史志资料提供方便。要加快方志资料数字化
进程,积极参加省史志办组织开展的省市县三级方志馆联机联网项目协作攻关,努力打造网上方志馆
和在线修志用志服务网络平台。
(作者单位:泰安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