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志与族群认同的关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7&rec=52&run=13

张敬忠
在长达数千年的农业社会里,地方志以它各具特色的丰富内容凝聚了历代祖先对华夏
文明的认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日中国,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流动、不断融合诞生新的族群。文化作
为重要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决定族群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背景的族群频繁深入
地交往与互动,将使社会格局发生急剧的变化。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人们感受
到物质文化生活渐渐失去了自身的特性,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家乡认同、民族认同和
国家认同极易发生混乱,社会的和谐稳定也面临着负面影响。本文试对地方志与族群
认同的关系做些浅显的论述,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一、构成族群的基本要素蕴涵在地方志内容中
“在一个较大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中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群体”①这是社会
学家对“族群”一词的定义。族群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就是宗教、语言以及族群成员所
具备的体质的、民族的和地理的起源等。族群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群体,他可以意识
到或者被意识到与周围的不同。共同的地理来源,迁移情况,种族、语言、信仰,共
有的传统、价值取向、文字、民间创作、音乐、饮食习惯、居住和职业模式以及对群
体内外不同的心理感受等等,都从不同层面构成了族群的特征。按族系区分的如汉族、
回族、藏族等;按民系区分的如客家人、闽南人、吴越人、康巴人、热巴人等;按地
理来源区分的如东北人、西北人、河南人、山东人、胶东人等。都可在以上人群中找
寻到不同族群的不同特征。从社会学家对族群的定义和分析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族群
所具备的特征要素,与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和融汇的精神是大体一致的。

二、族群认同是包括对地方志所蕴涵的特定文化的认同
族群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前提的,任何族群都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渊源是族群
认同的首要基础,对共同历史的认知是族群认同的先决条件。族群组织是通过强调共
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而形成凝聚力很强的群体,这既是群体中每个人最重要的、基
本的社会身份,也是区别和维持族群边界的重要因素。地方志反映了不同地区居民具
备的不同文化特征。例如山东人与齐鲁文化、河北人与燕赵文化、山西人与三晋文化,
另外还有相关地区居民所具备的河洛文化、吴越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徽文化、
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明显特征。族群认同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融入在族群之中,
能给人以归属感、亲近感,构成了心理安全稳定的基础。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
是重要的文化积累和传承形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它以其丰富的、有区域特色的内
容,为族群认同厘清了文化上的渊源,又对人们的族群认同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地方志蕴涵的内容是相应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征
地方志记载了某一行政区域的人类活动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折射了当地居
民世代共同的记忆和生活遭遇,这也是族群认同的基础要素。例如汉族民间存在的关
于神农炎帝尝百草、 轩辕黄帝发明服饰车辆、 大禹治水等传说,瑶族民间关于圣地
“千家垌” 的传说, 粤系客家族群关于“南雄殊玑巷”的传说,福系客家族群关于
“宁化石壁”的传说等,都属于族群的共同记忆。这些记忆具有凝聚族群向心力和隔
离族外人的意义。族群成员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对族群历史渊源的了解完成了文
化的传承和对族群的认同。地方志所记载的历史和文化,无论从地域角度还是从民系
角度,都塑造和强化了某些族群成员的文化认同。例如,华夏族的成员尽管分布于世
界各地,但受文化传承的潜移默化,他们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根在中国。分布在
南方各省和东南亚各国的客家族群,即使迁徙路线和宗亲源流千差万别,但都不会忘
记他们的祖先源自中原地区。地方志记载了各族群的方言、宗教、习俗、地域等文化
特征,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表征族群特性的符号。从一个族群语词的语源和演变、造
词心理、亲属称谓、姓氏等等,都可以追溯其文化渊源。语言还是维系族群认同的重
要凭据,例如上海人、广东人、客家人、闽南人等各自使用的方言就是他们群体认同
的标识。在社交场所,同乡见同乡,习惯使用方言交谈,可以迅速消除心理障碍,交
流起来就更为亲切、自然和融洽。宗教信仰也是族群认同的重要依据。在族群内部,
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强大的文化聚合力。例如汉民族对先哲圣贤的崇拜和信仰,藏族对
佛教、回族对伊斯兰教的信仰等等。在族群之间,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强化我群和他
群区分的力量。如果不同的族群信奉同一宗教,这种共同的信仰就可能成为促进族群
相互认同的潜在动力。宗教是真正能够持久维持文化传承的基本要素,在人们之间造
成的认同和歧视也更为强烈。因此,地方志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手段,对当地居民宗教
信仰和礼仪习俗的记载,客观上就成为塑造族群认同,强化族群凝聚力的精神动力。

四、对族群的认同与地方志寻求根脉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
对父母、家庭、亲戚、宗族、宗亲的认同也会影响到对族群的认同。中国是一个有悠
久农业传统的社会,农村人口比例大,城市人口也大都是近几代由农村迁居城市的,
故乡的宗族礼俗文化已经融化在他们的血液中,“根脉”意识十分强烈,对家族、宗
亲、故乡的血脉亲情不会因谋生场所的改变而割断。故乡的方言、饮食习惯和礼仪风
俗等仍然对他们不断施加着影响。地方志所承载的来自故乡的深厚文化积淀,满足了
在外地谋生的人们寻求根脉的情感需求。志书可以唤醒并强化他们对故乡、宗亲的情
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大批海外华侨、华人,旅居国内
外的成功人士纷纷回乡投资创业、捐资办学或者参观游览;近年来,社会上兴起的姓
氏文化、移民文化、宗亲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研究热;风靡各地的华人世界同乡联谊或
宗亲联谊活动等,也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地方志对塑造族群认同具有巨大的魅力。

五、地方志对族群迁徙、交往和融合的意义
族群的形成与移民活动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
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由历史上许多分散孤立的民族,经过接触、混杂、联姻和融合
而形成的。原来相互隔离、承载不同类型文化的民族,通过移民从封闭存在进入到交
融渗透的状态。各民族接触、融合的过程,就是新族群形成的过程。族群融合也伴随
着旧族群的消亡与演变。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官方策动的,或者是战争和天灾逼迫
的,还是民间自发的,移民活动都相当频繁。地方史志文献大都生动记载了历代移民
活动以及移民迁徙的源流轨迹。查看地方志可以了解许多族群在方言、风俗、礼仪等
文化特征上至今仍然保留着祖先迁徙的痕迹。例如来自山东、河北的东北人,迁自大
陆的台湾人等。地方志还记载了各地移民对自己的来历还有许多颇为生动的传说。例
如河北、山东人说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四川人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湖
北省麻城县,闽系客家人说祖先来自福建省宁化石壁寨,粤系客家人说祖先来自广东
南雄珠玑巷,苏北人说祖先迁自苏州闾门外等等。移民在迁徙的过程中,加强了族际
间的交往,传播了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恢弘博大的中华民族
多元文化体系,客观上也为地方史志文献补充了多姿多彩的内容。

六、地方志工作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上存在的移民现象永远不会停息。在现代社会,通过战争进行武装移民的活
动已经越来越少了,强迫同化而形成的族群也已不多见,为谋生发展而自发的移民,
成为新族群形成的首要原因。在今天,伴随着地区差别和城市化进程,人口的迁移和
集中日益加快。目前,我国各地移民的流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到发
达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龙头地区,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大量地吸纳外地人
口移入。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地区,外来人口数量十分巨大。
外来人口众多的地区,仿佛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众多族群交往融合的大熔炉。在文化多
元的都市环境中,新移民带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不同地区、不同
文化背景的风俗礼仪和思想观念,相互撞击渗透、汇合凝聚, 形成了新的族群。 改
革开放以来,有些城市中形成了“浙江村”、“温州城”等新的群体聚居区。在同一
个企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也会构成族群,并且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从而改善团队
的素质,形成新的族群。地方志工作部门要抓住当前第二轮修志的时机,关注新时期
的移民现象,通过对这些移民现象、移民生活的考察和记载,反映他们创业的艰辛和
对当地社会发展的贡献,反映他们对生疏的社会环境的彷徨无奈以及努力与当地居民
的联系交往。通过反映新移民的生活和创业,地方志可以在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不
同族群的融合,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本文曾发表于《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

注释:
①林兰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