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口七大纺织印染企业的由来及演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7&rec=46&run=13

那洪岐
沧口是青岛市纺织印染企业集中的地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占了青岛,外国资本
和国内实业家先后在青岛市投资创办企业。从此书写了青岛纺织、印染行业发生和发
展的历史。

青岛第四棉纺织厂
位于四流南路62号,现隶属青岛纺织工业总公司,是以纺织中长化纤产品为主的
全民所有制企业。 1934年由日商丰田纺织株式会社上海工场创建,1935年4月竣工投
产。前身是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青岛工场(通称丰田纱厂)。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同年12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炸毁日商在青岛开设的9个纱厂,丰田纱厂亦遭破坏。
1938年1月,日军占领青岛,丰田纱厂于1939年1月复建开工。主要生产平布、漂白布、
华达呢布。
1946年1月25日,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派员接管丰田纱厂,更名为中国
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第四棉纺织厂(通称中纺四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的军管组接管了中纺四厂。 6月16日,工厂举行了复工典
礼。1951年1月1日,中纺四厂更名为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

青岛五棉纺织有限公司
位于四流南路70号,隶属青岛纺联集团,系全民所有制企业,主要生产纱线、布。
1934年,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在青岛开设的分工厂,名为“上海纺织青岛支店”,
通称“上海纱厂” 。 1935年5月1日竣工投产, 为上海纱厂的第一工厂。 占地面积
35.36万平方米,计有日本丰田式纺机40448锭,织机720台,自备4800千瓦发电设备。
1937年2月开建第二工场。 是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2月18日,南京国民政
府青岛当局下令炸毁日商在青岛的九大纱厂,上海纱厂第一工场全部被炸毁,第二工
场已运达的纺织机件也被炸毁一部分。1938年1月,日军侵占青岛。同年4月中旬,在
厂区内原第二工场旧址实施重建, 10月15日竣工投产,重建的上海纱厂有纱锭43948
枚, 织机800台,线锭3960枚。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同年10月4日,南京国民
政府派员接收上海纱厂, 成为官僚资本企业。1946年1月25日,工厂移归中国纺织建
设股份总公司青岛分公司,定名为第五纺织厂(简称“中纺五厂”)。1949年6月2日,
青岛解放, 中纺五厂由山东省政府生产部接收,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51年5月更
名为国营青岛第五棉纺织厂。

青岛六棉纺织有限公司
位于四流中路46号,是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青岛市纺联
集团。
该公司前身最早为钟渊纱厂, 始建于1921年3月,系日本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在青
岛开办的企业,1923年4月纺纱一厂建成投产。
1931年, 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将其在上海、青岛、天津所办的7个纱厂,顺序改称
为“钟渊纺公大”一至七厂,钟渊纱厂即更名为“钟渊纺公大第五厂”。1937年日本
发动侵华战争,同年12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青岛当局下令将日本在青岛的纱厂及港
口设备全部炸毁, 钟渊纺公大第五厂的厂房及设备同时焚毁殆尽。1938年1月,日军
占领青岛, 公大五厂于1939年修复竣工投产。1946年1月,公大五厂由中国纺织建设
股份有限总公司青岛分公司接管,厂名改为中国纺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棉纺织厂
(简称“中纺六厂”),成为官僚资本企业。
1949年6月青岛解放, 工厂为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51年,工
厂更名为国营青岛市第六棉纺织厂。

青岛八棉纺织有限公司
位于沔阳路1号,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青岛市纺联集团。
1935年7月18日, 日商上海同兴纺织株式会社在沧口开工建设青岛工场,1936年
10月竣工投产,定名为同兴纱厂。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12月18日,南京国
民政府青岛当局下令将日商在青岛开设的9个纱厂全部炸毁, 同兴纱厂亦在内。1938
年4月21日,日商又在被炸毁的厂房西侧重建新厂房,1939年2月全部竣工生产。1945
年8月日本投降后, 工厂由国民党政府接收,派监督员驻厂,并留日籍职员维持管理
生产。 1946年1月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该厂定名为“中国纺织建
设公司青岛第九纺织厂” ,1948年9月11日又改称“青岛纺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九
棉纺织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市军管会派员接管“中纺九厂”。1951年1月1日工厂改
名为“国营青岛第八棉纺织厂”。

青岛第九棉纺织厂
位于永平路2号,现名青岛华新物产责任有限公司。
1902年由德国商人选址筹建德国柏林德华缫丝工业公司在华企业“德华缫丝厂”。
占地350余亩,雇用华工1200余人,产品拟销往欧洲。后因经营不善,于1908年倒闭。
1913年,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将其收买,遂改建棉纺厂,取名为“青岛华新纱厂”。
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止,1919年再建, 1920年5月正式竣工投产。注册资本
120万元大洋, 拥有纱锭15000枚, 产品畅销胶济铁路沿线及沿海诸省,时有工人约
2000名。1934年增设布场,次年建成染场,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印染联合企业。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商以低价强行购买华新纱厂,并于仓敷纺织株式会
社(亦称宝来纱厂) 。1946年2月由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接收,改称“中纺青
岛第七厂”。同年11月发还民营,恢复“青岛华新纱厂”原名。1953年10月,实行公
私合营,1966年正式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78年1月1日,该厂纺织与印染分立,印
染车间改为青岛第二印染厂,棉纺部分即青岛第九棉纺织厂 (工厂另在黄岛、南泉设
置两个分厂)。1999年9月破产。2001年2月20日,改建青岛华新物产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第二毛纺织厂
位于四流中路187号, 系全民所有制大型企业,隶属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该
厂由日本富士瓦斯纺织株式会社筹建于1921年,1923年3月竣工投产。设有纱锭31360
枚,合股机1600锭。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青岛市政当局下令炸毁
日商在青岛开设的纱厂,同年12月18日,该厂的厂房、设备、仓库全部被炸毁,1938
年6月,日商又着手重建,1939年8月恢复生产。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党政府于1945
年10月5日接收“富士纱厂”,翌年1月25日,更名为“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第
八厂”(简称青岛中纺八厂),9月接收完毕,开工生产。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6月
16日恢复生产。1951年1月,更名为“国营青岛第七棉纺织厂”。1980年1月至1985年
完成“棉改毛”工程。期间,青岛市经委批准该厂实行“两块牌子 (青岛国棉七厂、
青岛第二毛纺织厂) 一套班子一个核算单位” 的经营体制。 1985年5月1日,更名为
“青岛第二毛纺织厂。

青岛第二印染厂
位于永平路4号。 隶属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该厂原是青岛华新纱厂的一个印
染车间,1913年由北洋实业家周学熙先生开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企业之一,1935
年正式投产。 1938年, 华新纱厂被日本侵略军指使的日商“宝来纱厂”强行购并。
1944年至1948年印染车间停产5年。 1950年至1952年三年恢复时期,华新纱厂印染车
间因陋就简地恢复了生产。1953年至1959年,先后完成了公私合营、技术改造、设备
更新、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和各种工艺管理规程,从而使印染车间的生产跨
进了现代化生产的行列。1959年产量达到5812万米,是1950年产量的56.4倍,印染车
间被推选参加全国群英会。1978年6月1日,经青岛市纺织工业局批准,印染车间从国
棉九厂析出, 成立青岛第二印染厂。 2002年底,又改制成立青岛凤凰蜡染有限公司
(与第二印染厂并存)。
(作者单位:李沧区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