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大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7&rec=45&run=13

杨惠春
李村大集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明万历《即墨县志》,其建置篇载:“市集,在乡十
二。李村,在县南六十里”。据此可知,在明朝,李村大集已属乡间12大集之一。
清同治《即墨县志》,对李村大集也有载录。同治十一年(1872年) ,即墨县内有
城集4个,乡集39个,李村大集为其中之一。至清朝末期,李村大集已形成繁荣一方、
辐射百里的规模了。
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集以自由交易为主。交易的商品有粮食、海产品、手工制品、
木材、禽蛋、蔬菜、水果等。交易品有本地自产的,也有产自外地的,还有煤油、火
柴等洋货。
民国十七年(1928年)《胶澳志》,对李村大集的交易情况有过记载。
据载,当时李村区有名的市集有李村、枣园、沧口、浮山所。流亭、华阴在即墨
县境,与李村区毗连,附近的胶澳人也在此购买所需。
时李村大集以逢二、逢七为集日,利用李村河的沙滩为临时市场,其买卖之繁盛,
可谓“首屈一指”,每年的72个集日,四面八方赶集的人,皆汇集于此,年均每次临
时卖店约1200家,鱼类、杂货、种子、古衣、钱摊、食物摊不计在内,其陈列物品的
总值,每次不下9000元(银元,下同)。当农事闲散时,又逢天气晴朗,卖店可至1400
家以上,物价总值可达万元以上。德国人曾十数次对莅会人数做过调查,平均每次计
有22000人。
日本人多次对大集主要陈列物品进行过统计,在日本人所著的《李村要览》中,
有每集日主要陈列品的平均总值,并说明了商品产地,如:小麦,1150元,属城阳赵
村产;棉纱900余元,属日本产;布匹800元(土布占4/10、洋布占6/10) ;茶叶700余
元,属潍县产;豆饼500元,属沧口、流亭、大村庄产;总值在200元以上的,为海州
产豌豆, 大连产玉黍;总值在150元上下的,为海州产黄豆,李村产高粱、地瓜干,
宋哥庄产柳条筐,上海运来的火柴;在百元以上的,有泰安、莱芜芝麻,上海粗纸,
安丘苇笠,赵村粟米等。
统计的其他物品还有即墨黄酒,李村猪肉,外洋煤油,上海棉花,崂山松柴,乐
安炕席,平度鸡蛋,下庄陶器。更有靴钉铁锅笤帚竹篓,木扒、锄柄、锅盖、箢斗等
等。 加上沙子口、沧口运来的海产品,李村大集全年陈列总值不下70万元,按交易3
成计,交易额可至21万元。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当时大集物品以农产品、日用品为主,品种相当丰富,也
反映出大集的热闹红火。另外,从日本人过细的统计中表明,其欲从经济上统治中国
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1930~1940年代,李村大集按货类分市,如粮食市,布匹市,杂货市,鱼肉市,
条货市,猪市等。由于战火纷扰,莅市人数比德占时期大幅下降,每集日约有三千到
五千人, 集上同行挨近设摊陈列物品,总值在万元左右,成交额在500~1000元间。
40年代末, 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货源奇缺,物价飞涨。仅1948年8月统计:盐每
市斤10万元(法币,下同),玉米每市斤44万元,猪肉每市斤360万元,后又相继几倍、
几十倍地增长,造成大集萧条。
1950年代初,社会安定,物价低廉,大集年成交额在百万元左右,并呈逐年上升
之势。1954年起,粮油实行统购统销,自由交易被限制,大集贸易额略有下降。1958
年,受极“左”思潮影响,农村自留地被取消,家庭副业被禁止,大集交易品种明显
减少,并一度被冷落,由李村河底迁至河上。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自由市场重新恢复,
农副产品及家庭加工产品上市,李村大集又活跃起来,但交易品种有限,比较单调,
交易额与50年代相比大幅下降。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大集交易额逐年上升。
70年代,集市搬到了李村广场,即今商贸中心所在地。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
改革,农民收入增加,李村及周边城乡购买力提高,李村大集进入了繁盛时期。
以前人们赶集,主要为吃,口粮交易颇盛,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大集物品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90年代,政府对集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
河南岸硬化了地面,设立了台式摊点,辟为海产品市,为固定摊点,并改为全日市场。
河北岸全线建设了2层楼房, 部分摊点退河进室,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行业参与集市经
营。
进入21世纪, 政府又投入百万元对大集进行改造,用花岗岩大理石铺设地面1万
多平方米,集市环境得到更大改善。
李村大集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市场,摊位设于李村河底及两岸,东至东李村,西至
杨哥庄, 南北百余米,东西绵延3公里,盘地500多亩。集市被3座桥梁自然划分,辟
为4大地段,每段北岸正对应1村。自东向西,东李段为汽车、摩托车交易市,每集上
市车辆2000余辆,汽车、摩托车各半。东北庄段主要是服装市、鞋帽市、旧货市,约
有摊位600个。河北段为固定市,设有大棚,主要经营蔬菜,海鲜,粮食,肉类产品,
摊位400余个。 杨哥庄段主要有花鸟市,农产品市,木材市,日用品市,自行车市,
摊位达千余。 除河北段为固定市外,其他3段皆为集市场所,集日逢二排七,为露天
市。整个大集年交易额达2个多亿元。
李村大集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辐射面遍及青岛市7区5市,潍坊、安丘、寿光、
日照等地也参与李村集交易。近一两年,陕西人,东北人,甚至韩国人,也将生意做
到了大集上。除去天气影响外,集集火爆。
特别是每年腊月的几个年集,大集上人山人海,赶集人群摩肩接踵,有时几近耳
鬓相摩。集市物品琳琅满目,大到几十万元的小轿车,小到针头线脑碗筷杯勺,应有
尽有。大集气氛兴盛火爆,热闹非凡,一派喜气繁忙景象。一个集日的人流量可达数
万人,上市摊位达到1万多个。
对联市里,写满吉言的大红对联一排接一排,沿东西河道一溜挂起,形成一条条
长卷;地摊上摆满五颜六色的过门帖;方方正正的大“福”字,四角衬着“富贵吉祥”、
“年年有余”烫金字,格外显眼。从远处望去,对联市里红红火火,自成一景。
花市里,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茶花,杜鹃花,海棠,君子兰,瓜叶菊……
文雅的,鲜艳的,有名气的,平凡的,应季的,不应季的,都被花农催着赶着,盛开
到了大集上。到花市的人,你一盆、我一盆,鲜花映着笑脸,那份喜兴,那份热烈,
让人看着也顿生畅快。上市花卉有从本地城阳、枯桃等地运来的,也有从广东、安徽
等南方各省市贩运而来的。
灯笼市里, 大多是牵子携孙的人。 不一会,小孩的手上就会擎上一盏灯笼,有
“年年有余”双鱼灯,有“万事胜意”宫灯,还有各式花灯。小孩另一只手上再拿上
几包小礼花,就会心满意足往家赶了。近几年,城区禁售禁放烟花爆竹,原来兴盛的
鞭炮市便随之消失,让一些“鞭迷”多少有些失落。
鸟市里,画眉、八哥、翠鸟、鹦鹉、黄鹂……鸟声啾啾,婉转清脆。来这里的一
般以男性居多。金鱼市里,乌黑的墨龙,大红的溜金,还有鹤顶红、红鼓眼、莹球,
一拉溜用蓝塑料盆盛着,水清鱼红盆底蓝,煞是好看,买上几条,装饰过年的家,别
有一番情趣。
李村大集上,有很多小吃,最让赶集人割舍不下的是脂渣火烧,大铁锅里的脂渣
冒着热气,2元钱舀1碗,加1把葱段和香菜末,香喷喷的,再来两个火烧、1瓶啤酒,
围着小桌又吃又喝,赶集的疲惫立时消除。这种小吃虽然已经有几十年了,但很多人
就是冲着这种“味”来的。在西桥下,一位李姓妇女做这一生意已经多年了,她说她
每集要煮40斤脂渣,能出300~400碗,算来生意还是相当可观的。来这里消费的,以
贩运水果蔬菜的小贩为主,他们大多来自偏远农村。
现在,很多外地人把他们当地的风味小吃搬到了李村大集上。大西北的清真羊肉
泡馍,韩国的狗肉冷面,陕西的大刀凉皮,朝鲜打糕,东北大麻花。这里面有行商,
也有坐商,南腔北调,好不热闹。一位莒县的薛姓男子,常年卖大锅盔(饼),这是沂
蒙山地区有名的主食, 每斤一块五,厚厚的大锅盔每集能卖出200斤,他在李村、西
流庄、 浮山所、夏庄、流亭这5个集当中轮流赶,集集不落,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像
这样在几个集之间轮流赶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李村集上很多流动商贩都属这
种情况。
如今,城镇居民对海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李村众多酒楼饭店的兴起,加
大了海产品的消费量,一度使李村的海产品价格高于其他市内三区。一年四季,大集
都有活海鲜,日照的螃蟹、沙子口的立虾、红岛的蛤蜊以及威海、王哥庄等地的八带
、虾虎,还有新鲜的刀鱼、鲅鱼、鱿鱼、鲳鱼等,海产品品种不下百余个。干海鲜
有海参、鱼翅、海米、鱿鱼、干贝、蛤蜊肉、银鱼、乌鱼,等等,品种有30多个。
大集上的水果市也是一年四季都繁盛,福建的芒果,海南的香蕉菠萝,新疆的哈
密瓜,还有荔枝、柚子等等,除了这些“南果”,相当多品种的水果产自本地,桃子、
樱桃、草莓、苹果、梨、杏、葡萄等,有时令的,也有反季的,这些一般来自城阳、
崂山等周边郊区, 还有胶南、胶州、莱西、平度、即墨等地。上市水果品种在100多
个。蔬菜品种也相当丰富,四季有鲜菜。
大集的粮食市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粮食交易
以地瓜干、玉米等粗粮为主,以后逐年发生变化。现在,大集的粮食品种有30多个,
主要产自东北地区,有大米、小米、黑香米、糙米、玉米,有大豆、豌豆、红小豆、
雪豆、黑豆,有大麦、高粱、花生等。由于居民副食品需求加大,粮食需求减少,所
以粮食市的交易与其他品类相比,所占比例不是很大。
李村大集巨大的消费群带动了李村商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李村早已成为青岛地
区北部的商业中心。大集与李村众多的大型商场超市,还有林林总总的商家店铺,相
互补充,互为协调,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主流消费群。
李村大集为繁荣一方经济,方便居民生活,增加税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李沧区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