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少数民族溯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7&rec=43&run=13

徐明堂陶瑞法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
聚居和交错杂居。据统计,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
90%以上的县、市、区有少数民族分布。
平度自古至清代一直是汉人独居之地。清光绪《平度州乡土志·人类》就曾这样
说:“州无旗户及他种族人”。但《乡土志》同时也提出质疑,认为“自汉初平至明
正德中何辽绝也。窃谓五胡云扰,此地正入鲜卑,其时种族必杂,今不可考矣。”众
所周知,五胡十六国时期(304~439年),今胶东半岛地区,先后为后汉(匈奴)、后赵
(羯)、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燕(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统治;南北
朝时期,则为鲜卑族或鲜卑化了的汉族政权统治。这长达三百余年间,正是中国 (北
方) 民族大融合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必定存在。既便是有少数民族,也
已同化在汉族之中了。另据考辨,平度现有1788个行政村,有相当一部分是明洪武年
间从云南、四川、山西移民来平度立村的,其间必有其他民族迁入。
平度自民国时期始有兄弟民族,人数及民族类别不可考。1959年平度作过一次民
族类别调查,结果是:民族构成简单,几乎全部为单一的汉民族,仅有来自朝鲜、日
本、印尼的11名外侨(已加入中国国籍)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只有4个少数
民族,共26人, 分别为蒙古族1人,回族9人,朝鲜族7人,满族9人;1982年第三次人
口普查时,少数民族有5个,只增加了1个壮族,总人数58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少数民族达到20个,总人数215人。 与1982年相比, 少数民族增加了15个, 人数增
加了157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增加到34个,总人数1401人,占全
市总人口的0.106%。
由此看出, 1990~2000年这十年是平度少数民族大幅增长时期。其中,50人以
上的少数民族有7个,分别是土家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傈僳族。
从地区来源上看,主要来源于我国东北(北部)和西南。分析他们来到平度的原因,主
要有三:一是退伍转业军人、参军、工作分配、工作调动等原因来平度。这种情况导
致少数民族移民平度较少,不是主流。二是务工经商来平度。改革开放以来,平度的
同和街道、经济开发区等地方入驻了不少韩资企业,同时也有朝鲜族人(如朴玉兰等)
开办的私人企业,吸引了部分朝鲜族打工者来到平度。由于他们汉语、朝鲜语两通,
有不少人便干上了翻译的工作,成为企业白领。三是通婚。这是平度少数民族成分的
主要来源。据《平度县志》(1987版)记载,1951~1954年,原平度、平东、平西、平
南四县发动2000余名女青年,支援新疆石河子地区建设;1958年,平度县人民委员会
支边办公室又发动4005名农村青壮年去吉林省靖宇县支边建设, 其中男2322名, 女
1683名, 夫妇同去的只有34对;1960年,政府又动员3000户12000余人支援吉林省通
化专区经济建设。这三次移民东北、西北,平度外迁18000多人。这些出去的青壮年,
除汉族之间互相通婚外,也可能会与当地少数民族结婚。近几年,有相当一部分当年
出去支边或闯关东人的后代又投亲靠友回到平度,或打工,或上学,他们中就有满、
蒙、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平度的土家、苗、彝、傈僳等西南少数民族大多为女子,以
土家族为最多, 共288人。她们远隔千山万水来到平度,婚嫁是主要原因,云山镇是
她们的主要聚居地。被称为中国“比萨饼”的“土掉渣烧饼”,即是土家族的风味特
色小吃,近几年在平度城区这样的店铺不下十家,抑或是土家族人开的店。
(作者单位:平度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