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福在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7&rec=4&run=13

(2007年1月18日)
山东省副省长张昭福
这次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十
一五”时期我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今年的工作。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这次会议非常重
视,田嘉秘书长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讲话,秋增同志还要对去年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年工作作出部署,
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从大局出发,提高对新时期地方史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形势和任
务,对史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史志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和战略目标,也是长期的工作大局和重点。
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结合我省工作实际,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地方史志工作,任务光荣,
意义重大。
首先,做好新时期史志工作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
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
想舆论氛围,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一项
重要决定。地方史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古就有存史、资政、教化的社会功能。新时期地
方史志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历史教材,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天然载体。做好新时期史志工作,充分发挥其记载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的作
用,是建设和谐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其次,做好新时期史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古人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
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能力,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了解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握规律。新时期的地方史志,客观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深刻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了
解过去、把握现在、开拓未来具有重要作用。学好包括地方志在内的历史知识,全面了解国情地情,
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的客
观要求。
第三,做好新时期史志工作是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建设文化强省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是党中央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做出的一项
重大部署。建设文化强省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地方史志
作为文化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平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近年来,我省史志工作围绕“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建设,取得
丰硕成果, 为丰富齐鲁文化宝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近,我省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国家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建设文化强
省的具体要求。这为史志工作大有作为提供了难得机遇。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史志事业,加快我省文
化事业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是史志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史志工作者,
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的态度,弘扬史志工作的优良传统,扎实做好新时期的各项史志工作。

二、贯彻落实《条例》,促进地方史志工作再上新台阶
去年,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展
以来,第一部有关地方志的全国性法规,结束了地方志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标志着地方志工作进入
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时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当前
及今后一个时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第一要务和重中之重的工作,切
实抓紧抓实抓好。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规范修志行为。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既是开展
地方史志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地方史志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各级各部门要从依法行政的高度,
深刻理解《条例》对地方史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依法规范修志行为。要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
念,模范遵守执行《条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修志工作,确保在各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和社
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能够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地开展地方史志编纂工作。要按照《条例》的规定,
进一步规范地方史志的编纂和管理,确保编史修志的每项工作和各个环节都依法有序进行。要在各级
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开展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法律规定和违背法定程序的行为。要继续广泛
深入地宣传《条例》,让社会各界了解熟悉《条例》,克服“修志是史志部门的事,与己无关”的片
面认识,严格履行《条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史志工作的良好局面,营造史志
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扎实推进志书编纂。第二轮志书是改革开放志,要求观点正确、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行文
规范、审校严格,还要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专业特点,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
的统一。目前,我省第二轮修志总体上已经进入业务编纂阶段,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越是在关键时
期越要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把好质量关口,进度要无条件服从质
量。要按照每一部志书都是精品佳志的要求,确保第二轮志书总体质量比首届志书上档次、上水平、
上台阶。省志分志编修工作今年要全部启动,市县志上届志书下限在1990年以后的也要全部启动。编
史修志是一个系统工程,志书文稿是综合性的地情资料,决不能因少数单位未提供资料而影响整部志
书的编写进度。省史志办要定期了解和通报各地各部门的编修进展情况,依法加强质量管理,搞好业
务指导,严格审查验收,促进全省第二轮修志又好又快地开展。
(三)加快“三个中心”建设。把各级地方史志机构建成当地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
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既是建立地方史志事业长效机制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十一五”时期地方史志
工作的重要任务。对此,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方志馆建设。充分发挥省方志馆的作用,全
面收集整理山东地方文献,开展方志理论研究与地情资料交流,为社会各界提供省情服务,争取尽快
建成集地方志书编纂、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以及省情展示、咨询、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重要文化阵地。
各地都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十一五”时期将市级方志馆全部建成。二是加快地情信息网络建设。
要加大地情资料库工作力度,县区地情资料库建设今年基本完成,明年扫尾,实现省、市、县三级地
情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建设网上方志馆和在线修志用志服务网络平台奠定基础。三是积
极创新工作思路。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组织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在阶段编修与年度编纂结合、综
合志书与特色志书配套、编修志书与读志用志统一、志鉴库馆融合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探索地方史
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争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省史志办
确定开展的“八个一优秀”工程很有针对性和创造性,要认真扎实地搞好这一活动。
(四)抓好读志用志工作。修志的目的是为了用志,唯有用志,才能体现志书的价值,充分发挥修
志队伍的作用。近几年,各级地方史志机构充分发挥资源、人才和群体优势,在修志的同时,编纂出
版了《资政文集》、资料汇编、地情手册、志鉴音像制品等中间产品和副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上看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重修轻用”的现象依然存在。下一步,要适应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努力探索用志新途径,拓
宽用志新领域。当前,要重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和文化强省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抓好
读志用志工作。要多出有价值、高水平的专题史志资料和地情研究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
有效的资政服务。要多搞一些为社会服务的短平快项目,如编写大事记、编纂专题地情资料、出版简
志、整理旧志等,努力扩大地方史志工作的服务领域。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地方史志工作顺利开展
以贯彻落实《条例》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第二轮修志工作,是新时期史志工作的一项
长期重要的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史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
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方志是官书,官书官修,天经地义。要认真执行《条例》中有关政
府职责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体制,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机
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要把修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发展规划和
工作计划。各级政府领导要亲自过问,定期听取汇报,主动关心地方史志工作,解决在机构、人员、
经费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按照高丽书记和寓群省长关于地方史志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
步理顺县级史志机构的工作关系。
(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修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建立起
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有效运作的工作机制。志书各承编单位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和省史志编委
会的部署,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落实主编负责制,按规划要求高质量地完成编纂出版任务。有关部
门和单位要增强全局观念,落实相应措施,为修志工作提供方便,积极主动地支持史志部门做好工作。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适应新形势对修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全面加强修志队伍建设,
提高修志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关心和培养修志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人才。要制定培训规划,分
层次举办培训班,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全省修志骨干普遍轮训一遍。广大修志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赋
予的神圣使命,发扬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敬业爱岗,潜心修志。要认真学习新知
识、新技能,总结经验,探求规律,做到通晓专业、熟悉地情,使修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