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孔子故里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73&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苏庆恭 主编 李启谦 孔祥林 管象敏 邵伟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4年 34000册 472千字 767页 彩图 30码 50.00

ISBN7-101-01379-1

《山东省志·孔子故里志》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1994年公开出版。全书以篇、
章、 节划分层次。共设概述、大事记及9篇、37章。九篇依次为:孔子、孔氏宗族、
孔氏教育及著述、孔庙、孔林、孔府、文物管理、孔子研究、故里建设。上限起于孔
子诞生(公元前551年) ;下限因事而异,大事记、文物管理、孔子研究和故里建设止
于1992年,其余诸篇止于1992年以前。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即今山
东省曲阜市境内,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在当时及以后的战国
时期, 虽被尊为“显学” ,但只是一派学说。直至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逝世后,起初以宅为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
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汉桓帝永寿二年(156) 鲁相韩敕以官钱修饰孔庙,才逐
步使之成为官设的庙堂。至清末民初,孔庙终于被营造成一个世界罕见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的建筑既仿帝王宫殿之制,又有着特殊的思想文化内涵:大成殿祀奉孔子及其思
想学说的主要传人四圣、十二哲,两庑供奉孔子弟子及历代受儒家推崇和对儒学发展
做出贡献的先贤、先儒。一座孔庙,实际上成了儒家思想在整个封建时代所占地位的
物化象征。这使孔庙不仅以其特有的深广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在中
国建筑史、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实例和吸引国内
外游人的人文景观。
孔林是孔子故里又一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孔子逝世后,人们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对
他的缅怀,其弟子有的庐墓,有的“各持其方树来种之”,奠定了陵墓的文化园林性
质。其后,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氏子孙的繁衍,在历代帝王的优崇之下,孔子墓
地面积不断扩大,扩展成孔氏家族墓地。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衙署。“衍圣公府”属于官衙
性质,除主持对孔子的奉祀外,还要管理田产、户人,处理宗族事务,设置有完整的
办事机构,配备有经朝廷认可品位的众多执事人员,俨然是一握有相当权力的政权组
织。
随着孔子研究的深入,孔子故里日益为世人所瞩目。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和
各级人民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发展社会经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在长期的摸
索中制定出保护故城、建设新城的科学规划。建国40年来,国家共拨款2000余万元维
修孔庙、孔林、孔府等文化遗存。对于文物藏品,一方面着力加强管理和保护,一方
面进行研究和整理, 1991年国家又投资800万元,兴建了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文物档案
馆。
改革开放以来,孔子故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固有的古朴典雅的特色,展
现出更加引人瞩目的风采。
该志获1997年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夏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