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志·科学技术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66&run=13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丁学超 主编 沈锡兴 马日初 孟济民 王福
昭 周长清 副主编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年 3000册 610千字 1030页 彩图 12码 99.00

ISBN7-209-02006-3

《山东省志·科学技术志》的编纂工作始于1983年,正式出版于1996年。全书以
篇、 章、节层次划分,共分为5篇。依次为农业科学技术篇、工程科技技术篇、医学
科学技术篇、自然科学研究篇、科技管理篇。上限起自事物发端,下限断至1985年。
早在石器时代,山东地区就开始有了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
山东科学技术获得飞跃发展。生铁冶炼技术、铸铁柔化技术和碳素钢技术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生产技术也取得很大进步。齐国人的著
作《考工记》,是当时手工业生产技术规范的标志。它和鲁国人墨翟始创的《墨经》
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标志。齐国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创“望、闻、问、切”
四诊法,至今仍为中医的传统诊法。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到日食,并测定了冬至、
夏至的日期;公元前613年7月,观测到一颗慧星扫过北斗,为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
最早记录。
其后各个时期,山东科学技术在全国统一的环境中沿着传统的科学技术持续发展。
明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但因腐
朽的封建统治,又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强入侵,军阀混战,经济畸形发展,科学技术进展滞缓。
农业方面打破传统生产技术的禁锢,对西方传入的农林果品种进行试验、改良、推广,
对化肥、农药和新式农具进行试验示范,工业方面,主要是进行仿制、改良等技术活
动。医学方面,开始学习研究与应用西医科学技术,有些中医也身兼西医。山东各地
还相继建起教会医院,西医几乎传遍全省。这一时期,还设立新式学校,培养科技人
才。
民国时期,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改进传统生产技术,先后建立农事、水产、棉花、
工业气象等试验或观测场(所)。农业科技推广棉花、花生、烟草、水果等良种及其栽
培技术,使这些农作物产量在当时居全国之首。1916年到30年代初,山东的民族工业
达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试制成功的硫化磷火柴获得专利权。研究成功的酒精生产
新工艺,达到国际水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建立工业、医药等科
研机构和工厂,利用当地原料,研制军需民用产品,对打破敌人封锁,支援军民起了
重要作用。至解放前夕,山东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全面崩溃,科技事业停滞,生产
技术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科学技术事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三年恢复时期,
科技工作重点是团结知识分子, 普及科技知识, 改进与提高生产技术。但因1957年
“反右”斗争扩大化,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1958~1965年,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省、地、县先后建立科委、科协和科
研机构,取得一些科研成果。但由于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盲目追求“高、
精、尖”,致使科研工作走了弯路。1961年后,贯彻中央关于调整的方针和科研工作
“十四条”,对全省科研机构进行调整和整顿,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963年、1964年全省农业科技会议后,着重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全省工业科技
也在煤炭开采、机械加工、石油会战和化工设备等方面,解决许多技术关键,为工农
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计划生育技术都取得显著进
展,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等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流行性疾
病。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工作受到严重挫折,科技管理工作和科技群众团体活
动处于瘫痪状态。
1977年全国、全省科学大会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科学技术
事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科技工作的力度,科技管理机构、科研
机构和科技群众团体由恢复进入发展新阶段。到1985年,全省基本建成科技管理体系,
科研、开发、推广、信息和科技普及体系,改革和加强了科技经费和科技器材等工作。
新建的科技干部管理和专利管理机构以及涉外科技等工作开始起步。这期间,为科技
人员落实政策,建立了技术职称晋升制度。在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制定《1978~1985年科学技术
发展规划》和第六个、第七个五年科技发展计划,确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部分重
大推广项目和技术引进项目,加强了应用开发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和引进技术的消化
吸收工作。同时着手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科学研究
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该志获2005年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林秀玲)